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3.07.05
劉心亮
復活節的主日已經過去。在經歷下一個受難節的傷感和復活節的歡慶之前,我們依然會經歷生活中的跌宕起伏和悲歡離合。主耶穌的死裡復活,常常被基督徒看作一個確實無誤的歷史事件,為基督教信仰存在的基石。然而,耶穌基督復活的歷史事實,與今天我們的生活實際有什麼關係?
捕獲與否都是神跡
主耶穌復活之後,祂的門徒固然歡呼雀躍,但同時,也有驚慌、疑惑、迷茫和不信等各種複雜的情緒!這些門徒並沒有走入童話故事所描述的夢幻結局: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相反,《約翰福音》第21章記載了他們從黑夜到黎明所經歷的掙紮和無助!
照理說,《約翰福音》應該在第20章結束,因為耶穌復活是這卷書的高潮。然而21章繼續介紹了復活之後的耶穌,和門徒的生活狀態。
第1-2節經文交代了這段經文的背景,提比哩亞海(即加利利海)邊,耶穌向7個門徒顯現。當時,以使徒彼得為代表的門徒聚在一處。彼得要去打漁,其他的6位積極回應。他們都上了船,努力打漁到天濛濛亮,卻一無所獲!
這一幕重演了彼得初次蒙召跟隨主的經歷:《路加福音》5章記載,他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彼得3年前才丟下漁船和漁網跟隨耶穌,應該不至於這麼快忘了如何打漁。何況當時也不是他獨自一人。
耶穌的一句反問:“孩子,你們沒有打到什麼魚,不是嗎?”(參《約》21:5)說明瞭並不是水裡沒有魚,而是因為耶穌本來就知道,或者有意為之。
如果我們承認他們捕獲153條大魚是驚人的神跡(參《約》21:11),那麼,他們7個有經驗的漁夫,在滿是魚兒的加利利湖,徹夜努力卻一無所獲,難道不也是非同尋常的嗎?
對於門徒來說,他們打漁,捕獲與否都是神跡。如果說他們打到魚是出於上帝的幹預,那麼打不到魚,也應該是上帝的作為。復活的耶穌或許並非黎明時才到來,祂可能在門徒上船的那一刻,就與他們同在了。
這使我不禁想到,我們常看見的上帝賜予的神跡,看重的是賜平安昌盛的神跡。我們幾時能在危機當中,也看見上帝的作為呢?我們為獲得一份工作感恩上帝的預備,因疾病的醫治感謝上帝的憐憫,將困難的解決歸功於上帝的眷顧,但我們是否也為生命中的缺乏和掙紮,而稱謝過祂呢?
我們是否還看到,不論生活是跌宕起伏,還是寡淡無味,都可能是一種危機嗎?而且這樣的危機,也可以是上帝給予我們的挑戰?
認識到這種危機,不但促使我們走上漁船,忍受有勞無功的無奈,也可以激發我們離開漁船、奮勇遊向耶穌——走進漁船是因為看不到主耶穌,跳出漁船是因為看見了主耶穌。
向左向右皆是引導
神跡帶來改變,但我們也不否認個人行動的作用。在各樣的困境中,我們也會嘗試不同的出路。
使徒彼得就是以行動為導向的人。他雖然不是第一個與耶穌見面的門徒,但他以行動證明瞭自己是十二門徒的領袖。他在很多場合,提出關鍵問題,善於激發和刺激他人行動。在耶穌被捕的當晚,他不畏權勢,抽刀削掉了大祭司僕人的右耳……
耶穌受難之後,群龍無首時,彼得提出要去打漁,並付諸行動,因為他總要做些什麼,才能安心。然而,從黑夜到黎明,無數次的下網和收網,並沒有收穫。我相信,作為有經驗的漁夫,在耶穌吩咐在船的右邊下網之前,他們一定在船的右邊無數次下網——他們可能不但嘗試了船的左邊、右邊,也嘗試了前面和後面……
為何聽從耶穌的吩咐,就能大豐收?關鍵的不是下網的方位,不是向左或向右,而是上帝的引導——向左向右皆是引導!
這是主耶穌復活之後,一個顯著的主題。
主耶穌預先提醒門徒:“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因為祂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祂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約》16:13)。
《向左走,向右走》是臺灣繪本作家幾米的經典作品。書中描繪了一對男女,雖然住在同一棟公寓大樓裡,但由於各自的習慣不同,每次出門,一個習慣性地向右走,另一個習慣性地向左走。雖然他們走過同一條街道,喂過同一只流浪貓,抱過同一個孩子,在同一場大雨中奔回家,聽同樣的廣播,同樣的寂寞,卻錯過了一次次真實而深入的相遇。
在這緊張而忙碌的世界生活,人們常常懼怕在此生錯過什麼,所以不斷做出各種選擇。然而,選擇的本身,就意味著有所取捨。所以,人們就在衡量得失的焦慮中,輾轉往復。
其實,我們自己想怎樣選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遵從主的引導。主的引導,伴隨著祂的豐富有餘(豐富有魚,153條大魚)的恩典。
若即若離均是關係
那麼,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馬上浮現出來:如何知道上帝在引領呢?
耶穌復活之後,一個極需解決的問題是:彼得和那些四散而逃的門徒,曾經否認、拋棄過主耶穌。主復活後,能否重新接納他們?初期教會的信徒,能否接納他們?這是《約翰福音》最後一章重點表達的。
門徒上岸後,看到一個非常溫馨的畫面:岸上已經升起了炭火,上面擺放著魚和餅。主耶穌親自為他們預備了早飯,並分發給門徒吃!主耶穌已經主動以恩典接納了他們。彼得已經恢復了與主的關係!
相比於逾越節的晚餐中,門徒的滿心疑惑和不安,加利利海岸邊的早餐,卻沐浴著黎明的曙光,蘊含著赦免、醫治、安慰、喜樂!
對門徒來說,耶穌復活之後,在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前,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時期。
他們和主若即若離——這位主似曾相識,但又和以往不一樣。他們中間似乎有一道牆。主復活後,幾次向門徒顯現,門徒又驚又喜,有疑惑,也有認信(如多瑪)。
但在這次岸邊的早餐上,這堵牆似乎被移開了。無人再問“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若即若離是關係,信仰的核心亦是關係——是在知道上帝是誰,以及我是誰的前提下,恢復我們和上帝的關係!
一位姊妹提到她的信仰狀況,她無法確定自己是不是基督徒。原因在於,她雖然多年前受洗,但她認為自己遠離了上帝,失敗過、跌倒過。因此,她不知道在上帝的眼裡,她還是不是算為基督徒?
我被這位姊妹的真誠打動。因為,當你覺得與上帝的關係很遠的時候,也可能正是你尋求上帝心意,回到祂身邊的時候。同時,這位姊妹的困惑也說明,信仰不但是知道或相信某個道理,更在於有否委身。
使徒彼得絕對不是一個缺乏行動的人,但他曾經的失敗,顯露了他與耶穌之間關係的破裂——他以行動為先,表達對耶穌的愛,但實際上,他缺乏與主耶穌真正的心意相連。
因此,耶穌要求他改變愛的方式:不要使用自我的方式,而是要滿足耶穌的心意,以表達他對耶穌的愛。所以,耶穌最後以“你愛我比這更深嗎?”來挑戰彼得,促使他在尋求耶穌的心意上,更深地委身。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