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新
本文原刊於《舉目》16期
一
不久前,鄭期英姐妹來電話,問我能不能為十一月號《舉目》的主題 “服事”,介紹《工人之路》這本書。我一口就答應了。這倒不是因為我讀過這本書,而是我認識該書的作者,饒孝楫牧師。四五年前,《海外校園》召開了第一次作者退修會,饒牧師從臺灣大老遠地趕到了洛杉磯,天天帶領我們查考聖經。他給我留下的印象是:熱情,開朗,沒架子,還愛笑,且笑聲朗朗,聽著爽快。
“愛屋及鳥”,語出自《尚書大傳‧大戰篇》,道是“愛人者,兼其屋上之鳥。”以此類推,我決定寫這個書評就該叫“愛屋及書”了。但沒想到,當我細讀了《工人之路》後,還真為自己高興,我愛得沒錯!這的確是一部好書。
《工人之路》是一部小書,不到四萬字,用不上半天就可以讀完了。全書一共八章,分別談到了工人的職分,品格等八個方面,其中個個都是大題目,哪一個都能寫出一本大書,很顯然,在這麼短的篇幅中,把這些問題都談透,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這個表面上的缺點又突出了該書的優點:簡明,扼要,實用。
《工人之路》最可貴的特點在于真誠。饒孝楫不僅告訴了我們作主的工人的一般原理,他更以親身的經歷說明如何做一個主的工人;他不僅講自己如何地過五關,也講了 走麥城,還不只一次。同時,他還告訴了我們一個團隊的故事,就是他所屬的校園團契。那故事也不盡是什麼花好月圓,還有風波,有爭戰。
它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凸顯了工人的品格,也就是所謂的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從第二講到第八講,從不同的方面論述了主的工人的品格,值得任何一個基督徒退而思,起而行。
二
第一講的題目是工人的職分,根據保羅的教導,作者將這職分歸結為:耶穌基督的僕人,上帝的傭人;與上帝同工,成為上帝工作的夥伴;基督的使者,勸人與上帝和 好;作傳道、作師傅,傳達上帝的信息,成為靈性的教師,以生命來指引信徒與上帝建立美好的關係;上帝的執事,執行上帝的目的與意志。這一章的不足是,只分 析了保羅關于主的工人的觀點,而沒有分析聖經其他書卷的作者的看法。
第二講的題目是工人的品格,不僅題目吸引人,內容也吸引人。饒孝楫總 結了摩西等聖徒的品格,提出了工人品格的四個重要特徵:謙卑的心、寬廣的心、真誠的心和堅忍的心。在這裡,饒孝楫幾次講到了自己,令我深有同感,深有感 動。講到謙卑,他承認自己雖然學習了幾十年,但“自覺尚有許多未得之地,當學的功課還多得很。
”講到寬廣的心,他說:“三十多年前,我甫接任校園團契總幹 事,那時我也才三十出頭,事奉之心強烈,工作莫不全力以赴。然因血氣方剛、常自以為是,總以高標準嚴格要求新進同工,容不下他們或有個性上、或有心志上的 一些軟弱。對同工們很少愛的關懷,只有不斷的給他們壓力,言語上給人的傷害不知凡幾。甚至在自認為是為上帝的義怒中,曾對同工說:‘我恨不得你快離開校園團契’,雖為此悔恨不已,但一語既出,覆水難收,雖然向同工道歉,傷害卻已造成,只有求主赦免、憐憫。
過去近四十年來跌跌撞撞,在主的雕塑中,在屬靈長輩 的訓誨中,慢慢學習,漸漸領悟,能擁有一顆寬廣的心、慈憐的心,是多麼難能可貴呀。”
事奉的原則是第三講的題目,校園團契前執行委員會主席張明哲說了一句話:“生命→生活→工作”,這如今已成為校園團契同工事奉的座右銘。饒孝楫說,這句話表明了事奉的基本原則,即:生命影響生活,生活帶出 工作。在我看來,這個基本原則強調的還是工人的基本品格(或者如作者所說,內在生命的品質)。從動力學的角度,就是要渴慕親近上帝,追求與上帝更親密的關 係;從外在生活的角度,這則表現為要嚴于律己,效法主耶穌基督,學習如何與人相處,還有要確立對“物質”的正確態度,等等。
在第四講動機 的考驗的一開頭,饒孝楫就指出,在事奉上帝的路上,我們必然會面臨許多考驗。而首先要面對的考驗,就是我們事奉的動機:是自我表現,還是順服上帝的呼召, 獻身給主。考驗動機的第一關是如何看待利益(金錢)。這裡最令人感動的是校園所制定的,全職傳道同工信心生活費供應的原則:
1. 不固定:校園團契每月收到的奉獻,按優先順序支付各項事工費用,剩餘款項則平均分配給同工,憑信心而無固定的生活費。
2. 不分年資:不論年資,每位同工都是一樣的生活費。另有子女生活及教育費的供給,年長同工醫療費的補助。為要讓校園團契大家庭的同工,都有一樣的生活水平,學習同心同工、彼此相愛。
3. 不論職位:無論是新進同工,或是資深負責的主管,生活費都一樣。因職位並非地位,只是職分不一樣,並無地位的高低。
4. 不分學歷:學歷只是事奉的工具,而非高人一等的條件,所以學士、碩士或博士,生活費並無二致。
5. 不按恩賜:若同工有講道恩賜,無論應邀在國內或海外講道,所有講道之奉獻,均交回校園團契統收,不屬個人所有。因此,應邀講道時可排除任何私利之誘惑,可真心、全心事奉主。
雖然作者以為這些原則並不是絕對的標準,也不認為它適合所有的教會團体。但我以為,這絕對值得所有的教會團体參考並且學習。
第二個考驗是權利和地位的陷阱。當然我們都知道主耶穌的命令:工人之路就是“放下權位、甘心為僕”,但是,爭權奪利,乃人性使然。爭權柄、爭高位,在教會團 体中亦時有所聞。這裡,又看到了校園團契的美好見證,他們的總幹事在卸任之後,還在校園團契中服務,做普通一兵!“目前尚有三位卸任總幹事,繼續在校園團 契服事,這就是工人之路的精神。只問上帝所託付的使命責任,而沒有職位高低的念頭。”這是多麼美好的見證!
第三個考驗是虛名的迷思。好名聲是一種生命品質所流露出來的美好見證,追求好名聲,理所當然。但在實際生活中,一些所謂的追求好名聲,卻成了保羅所警告的,“貪圖虛浮的榮耀”(《腓》 2:3),于是,“好名”成了“虛名”。“我們其實並沒有那麼屬靈,但是總要裝出很屬靈的樣子,讓人以為我們真的是那麼屬靈。我們很在意吃虧了,受欺了, 但是卻假裝不在意,讓人以為我們心胸寬大,靈性很好,與人無爭,其實我們的內心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我們總是不知不覺就走上了心口不一、虛有其表的路。”這 話說得實在,也很重。就機構而論,“有時我們工作的成效並不理想,但我們會有一種試探,要以不實的報導把工作的果效誇大,讓人以為我們的工作很成功。我們 避重就輕的把工作失敗的情況掩飾起來,只強調並誇大似乎較為成功的一面,以獲得事奉成功的虛名”,其實,不只是如此,我們還想藉此募捐,獲得更多的金錢。
第五講與第六講分別是真道的持守和禱告的進深,這些雖然都是些老生新生都常談而又長談的題目,但在作者筆下,火花隨處可見,如“真信心是以上帝和上帝的主權 為中心,不是以我和我的需要為中心”。如“禱告,不在乎時間長或短,形式跪或站,時機半夜或清晨,而是在乎‘真心’或‘假意’。如缺少真信心的禱告,不過 是送到天堂的垃圾”,等等。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紹了。
在同工的配搭這一講中,作者指出,同工就是互為肢体,既是肢体關係,就不是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而是為團隊整体的目標努力。因此,肢体理當彼此相顧,彼此接納,彼此尊重,彼此相愛,彼此同心。
可惜在基督徒的群体中,常常離聖經所描述、上帝所喜悅的同工關係,十分遙遠。不少基督徒團体,同工之間的磨擦、對立、猜忌、打壓,時有所聞。結果團隊配搭出 問題,內鬥已將所有的力量消耗殆盡,哪裡還有心力去傳揚福音?去服務社會?求主讓我們能看見、体會聖經所說的“同工關係”,是一種生命關係。如同身体上的 各肢体器官一樣,緊密的聯接在一起,是一体的,是密不可分的。
《工人之路》的最後一講是事奉的動力,作者特別強調異象與使命,“異象就是 從上帝而來的呼召,上帝讓我們看見了一個使我們可以為之生、為之死的價值,因此,我們就為之獻身,以此成為一生的使命。這是聖靈在我們心中的工作,祂打開 了我們心中的眼睛,我們就得著從上帝而來的異象與使命,使我們事奉主的人生,得著了一個豐沛的動力,我們就可奔跑卻不困倦,行走也不疲乏。
”曾有人問作者:“你在校園團契一作就是三十八年,不會感到厭倦嗎?”、“你那麼老了,怎麼還作學生工作呢?”作者回答:這皆是因上帝的呼召從未改變。因此,若能活到 八十歲,還能活躍于青年學子群中,傳揚福音,造就門徒,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呢!這樣被神的異象所引導的人生,又豈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 不已”所能描繪的!
作者原為馬列哲學講師,現住美國伊利諾州,自由傳道。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