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社區不夠“鹹” –談社區關懷(陳惠琬)

陳惠琬

本文原刊於《舉目》15期

社群觀念崩潰

        “Community” 這個字很難翻譯,譯成“社群”,好像遠了點,翻成“鄰里”,又不完全切合,因我們講Church community時,沒有地域範圍。”Community”這個字的意思,應有某種因共同性而同住一處,或彼此有互動關係的團体。然而找不到合適的中文,也許是因為我們的生活經驗改變了。原來Community就是“社區”,就是“鄰里”,是很親近也很有互動關係的團体,只是我們現代的生活經驗,已使 “社區”、“鄰里”變質,變得與我們個人何干?

        其實,中國人原本的社群觀念很重,古時當官,沾親帶故的都有點好處,但犯了殺頭罪,自然也株連九族,趕盡殺絕。鄰里感情一向也很好。母親帶孩子沒那麼累,幫忙的人手很多。出門買菜,只需給鄰居講一聲,就可出門,自然有人會幫你看著孩子。

        彼此門戶亦會守望相助。小時候我家裡曾經遭偷,後來裝了警鈴,有幾次不小心響起,鄰居掃把、鍋鏟全舉著趕來一起抓小偷。每次誤響都一定來,弄得母親很不好意思。

         然而現代呢?我們與鄰居有來往麼?鄰居遭偷時我就在家,他們警鈴響我也聽到了,然而這年頭有誰聽到警鈴聲會往外跑?所以我在這頭讀書,小偷就在隔壁大搬特搬。後來發現被偷了,我嚇一跳,不斷思考二十一世紀警鈴是裝給誰聽的?裝了響了也沒人來,最後只能裝到警察局給警察聽。

        近來,台北還出了件案子,公寓裡一個初中女孩被鄰居性侵犯然後殺害。在事情發生時,女孩幾次衝到陽台呼救,也有鄰居聽到了,就是沒動,以為是父母管教子女。

        我們的Community發生了什麼問題?為什麼現代整個社群的觀念都在崩潰?我想到了這樣幾個原因:

高度遷動性

        這年頭誰家沒有因著工作、上學、移民等等,而不換過三四個以上的住址呢?我算了一下,在台灣我家搬過五次,來美國也搬過八次家。一生變過十幾個地址。

         即使我們不遷動,我們所居住的世界也在變動。鄉鎮變城市,變得沒有人知道我們的過去,或認識我們是誰。所有的鄰里全成了“過渡”,誰還浪費時間和別人自我介紹,彼此認識呢?

         因此有時為了懶得說Good-bye,乾脆連Hello也不說。所以常看到電視訪問發生凶殺案的鄰居,問:“兇手平時是怎樣的人呢?”多半答案都是:“哦,他看起來很安靜,和善,不像是會殺一家四口的人!”

個人主義

         現代西方的個人主義影響深遠,一切都講究自我實現,自我利益,自給自足。一切生活上需要自己來,獨立自主,不靠神也不靠人。也因此自我滿足比滿足別人重要,講究要多愛自己一點,對自己好一點。

         所以我們常可看到廣告中對個人主義的強調,化妝品、香水,有句台詞:“當然很貴,但我值得(I am worth it)!”對男人的香煙廣告(Marlboro)則是:“Have it your way!(照你的方式!)”

        生活上則盡力追求自由、隱私。太靠近了,相處起來怪麻煩,便住遠一點,保持一個距離。對關係的承諾感也很低,因一承諾便會限制自由。所以常聽到婚姻合則合,不合則散。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結婚,覺得找個冤家來和自己過不去,何必呢?一個人多輕鬆,多好!

       個人主義也影響我們的信仰,上教會,不滿意則換,一直想找一家對胃口的,結果沒有一家對胃口。因為不想投入,不想承諾,又怕面對衝突,老在挑選中沒有一個歸屬感。所以現代人的信仰,變成“上廟堂燒一柱香”,回家以後你是你,我是我。

        也許因佛教不用付上太多時間與心力,很對個人主義胃口,其信徒的“隱形人口”便很多。而基督徒呢?很多人待在家裡看電視來崇拜,或情願自己看書、聽錄音帶,覺得簡單,容易“修行”。而不願去教會與人交流,認為和人來往多累啊!

         這些都是個人主義的影響。個人主義拆散了社群,結果使得只有在個人有需要時,才會參與一個團体。

電梯式Community

         現在的社群,我稱為是“電梯式社群”。有一年我回鄉看望父親,他住榮民總醫院十四樓。所以我每次上下都要搭電梯。我觀察到一個現象,人很有伸縮性。在上午、中午、晚間,電梯都有一段很擁擠。而且每一層停時,電梯已塞滿了,還是有人會進來。

         怎麼辦呢?每個人再貼近些,騰出位子來裝人。再也無法騰時,人還是進來,每個人便都吸口氣,再擠一擠,真正成了“肌膚相親”。

         但卻又很奇怪,因這麼靠近,彼此卻不交一語,不看一眼,每個人都無可奈何地望著數字指燈。然後到時候,輪到誰下誰便擠出去。

         現代人相處不很像在電梯裡麼?再靠近都沒有互動,全都盯著自己的目標。身邊走了誰、進了誰都不知道。然後,這一頭與那一頭碰上熟人了,開始跨過其他人聊起來,好像一電梯的人全都不存在。

         這是現代人很可怕的生存能力,在人與人之間築一道隱形牆,對身邊人可以視若無睹。結果就是現代人特別感到關係疏離,感到孤單寂寞。

創建社群是神的心意

         然而創建社群是神的心意。基督信仰的整個核心,簡單的說就兩字:“關係”。打開聖經,可以看到有許多重要的動詞,都是屬于“關係”的,比如說:“愛”、“饒 恕”、“憐憫”、“救贖”、“投靠”、“看顧”、“等候”等等。我們的信仰是一個講“關係”的信仰,因為我們的神重關係。建立關係、建立群体是祂的重要工 作。

         所以神與人的關係,不只是神對一個個人,也是神對一個社群。神對我們的旨意,是透過社群來實現、來完成的。

         舊約中便可看到神的應許,一直是針對整個以色列民族,而不是某一個人。亞伯拉罕蒙召離開家鄉去迦南地,不是一個人,而是攜家帶眷,有他妻子、小孩與他姪兒羅得等。摩西帶以色列人出埃及,更是整個民族共進退,過紅海,進曠野。

         西乃山上神與脫離苦海的以色列國,重新立約說:“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19:6)祭司的國度與聖潔的國民,都是一個集体的身分。

        到新約裡耶穌在世上傳福音也非單打獨鬥,而是先找十二個門徒。祂看重個人,邀請個人參與團隊事工。要求我們彼此洗腳,彼此相愛,對彼此的信仰負責。

       《使徒行傳》時代更不用說了,早期基督徒是住在一起,吃在一起,一起傳福音。到保羅建教會,更教導整個教會是基督的身体,所有的弟兄姊妹都是身体的一部分,要彼此配合。

         因此不管是舊約、新約,社群觀念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教導,也是一個很寶貴的屬靈傳統。我們在信仰中的新生命,新身份,脫離不了我們在基督這個社群裡怎樣被塑造、被磨煉。

      基督徒社群建基于與神的關係

         當我們談到基督徒社群時,必須先建基于我們與神的關係。耶穌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13:34)

         人要先經歷神的愛,才能用耶穌基督的愛愛人。若說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愛的戶頭,一個赤字戶頭的人,便很難再叫他捐錢奉獻。有些人從小到大家庭破裂,或遭人欺負,在愛上從來沒有正面經驗,他的戶頭是赤字,就很難愛得出來。所以要先經歷神的愛,愛的戶頭裡存了款,才能愛人。

        然而有人說我雖不認識這個神,但我待人不錯,也很古道熱腸,為什麼要與耶穌基督建立關係呢?

        差別在于,我們靠自己的愛,會挑與自己投緣的人去愛,看不上眼的甩都不甩。而且若對方不懂得感恩圖報,就覺對方不知好歹。

        在基督裡的愛,是不問可愛不可愛,恨得咬牙切齒也要學著接納。是不求回報的愛,做在對方身上就交給神,對方忘了,或不知感恩圖報,也感謝主。

        若沒有經歷神的愛,只用人自己擠出的愛,就很容易生怨了。或一開始愛很多,好熱心,沒多久就愛不下去了。因而我們要學習分辨:待人好是出于聖靈,還是出于血氣?要先經歷神的愛,而且必需與神建立美好關係,才能愛人。

生活方式就是彼此服事
服事就是做在人身上的事工。小至聚會完搬椅子,倒杯水給新朋友,到帶查經、教主日學,都是服事。服事是信仰裡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也應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但很多人沒有這觀念。當我選修“教會成長”一課寫調查報告時,赫然發現我的母會,只有20%的人在服事全体其他的人。而且是從教會層面到團契、小組都是如此。少數的人在服事多數的人,像個倒三角。

        這恐怕也是許多教會的現象。我們應有“服事是我們生活一部分”這樣的觀念。建立服事的生活方式(Serving Life Style)與生活方式的服事(Life Style Service)。服事的生活方式是有服事觀念,人生就當以服務事奉為目的的一種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的服事,則是在自己能力範圍裡,結合個性、恩賜與專業知識,在生活中服事人。今天,我們有基督徒醫生義診,基督徒賣保險、提供旅遊等的資訊服務,便是讓服事生活化。

用主耶穌的愛,來愛你

         耶穌怎麼愛我們,我們就怎樣去愛我們的弟兄。用僕人服事的心態來服事彼此。“為人洗腳”是跪下來洗,所以會不方便,會付代價。服事一定要有付代價的心理準 備。花時間、花錢,有時候還要在個性上忍讓,罵不還口,打不還手。耶穌被背叛,被辱罵,到最後連生命都擺上。而我們有時自尊心一被踩到就哇哇叫苦,那麼我 們有用主耶穌的愛,來愛我們的弟兄姊妹麼?

         同樣是看病人,用主耶穌的愛來看望;同樣是請吃一頓飯,包餃子,把主耶穌的愛包進去;給人東西,不是有什麼多出來的東西,施捨給人,而是把給出去後自己會心痛的一份送給人。

憑主耶穌的愛,來接受愛

         有些同工,很會為別人洗腳,卻不能讓別人為我們洗腳。包括我自己。這是一種強者心態,只有我能給,但不能接受別人的關愛,一接受就表示自己弱。

        我本來也有這種心態,但有一年我動了個大手術,完全躺下。神教我完全放下,孩子、家事、服事,什麼都得放下。然後門鈴響了,有人來給我扎針,有人送補品,有 人送花。每一次門鈴響,都是一個祝福送上門。我覺得自己能再站起來,是靠了全部弟兄姊妹的愛與祝福的扶持。這就是一個健全的社群,有給有拿。

        我們每個人都是在別人的給予中成長的。我們要學習接受別人的愛,日後有機會,再給出去,而且是連本帶利。

基督徒社群目的是對外做見證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

        這“眾人”是指的誰呢?外面不認識神的人。所以不是我們自己相親相愛就夠,而是要向外伸手。我們,就是不認識神的人的一個活教材,一個立体,有血有肉,道成肉身的“聖經”。

         很多人可能沒機會接觸到聖經,卻有機會接觸基督徒。我們,有可能就是他們一生中所接觸到的第一本聖經。我們的言行舉止,就是他們了解信仰的字句。這是傳福音最有力的方式。

         如果我們凡事以神為中心,由個人主義、本位主義,走向以神為中心,為神而愛人,“神的愛”便成為我們給的中心。所有我的才能、知識與專業,都成禮物,包裹著“神的愛”的,送給需要的人。

        同時我們也會在“給”的服事中成長。在服事別人時,感到自己不夠,需要成長。我們的生命便在給的服事中被神改變,同時也看到他人的生命如何被神改變。

        所以在做一些關懷事工時,要先帶著一顆心,準備好被神改變的心。撒向人間的愛的“撒”,兩手得大大張開,而不是緊緊地抓住。在這過程中我們漸漸成熟。然後,隨著個人成熟,整個肢体也會茁壯、成長。

結論

         耶穌說我們是世上的鹽。如果把我們放到肉裡,是不是一定會鹹?不一定會,要放夠鹽,鹽又沒有失味,才會鹹。我們今天的社區是否夠“鹹”?顯然不夠。不管是鹽不夠多,還是鹽失了味,弟兄姊妹,這都是我們今天的挑戰!

作者現住美國洛杉磯,專業寫作。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