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24.06.24
卢洁香
“雅各出了别是巴,向哈兰走去;到了一个地方,因为太阳落了,就在那里住宿,便拾起那地方的一块石头枕在头下,在那里躺卧睡了”。(《创》28:10-11)
远走他乡非流亡
这是雅各平生第一次远走他乡,离开了母亲的备受呵护与温暖的家,向哈兰走去。此时他已77岁。
雅各原是一个“宅男”,喜欢安静,工于心计,伶牙俐齿、手疾眼快。可以说,他是一个为己抗争者的典型人物。
现在,他被无情的亲情逼催,成为一个逃亡者。他的人生似乎进入迷惘的困境,漫漫前路,目标是按照老父以撒的一再嘱咐,娶舅舅拉班的女儿为妻。在这家族联婚中,他好像在任其摆布中,没有了自己,也开启了分离和流浪的人生模式。
今天在柬埔寨,有不少背井离乡的华人。有的是被骗出来,有的是经历了生意的失败、婚姻的破碎;更多是为自己的人生找一根救命稻草,甚至挺而走险,成为当下“走线人润美”(即为通过非法途径进入美国。编注)的偷渡客。
来自中国的小杨,参加过教会几次聚会。他与当地柬埔寨女孩结婚,生下一双儿女后,被嫌贫爱富的妻子抛弃,成为有家归不得的异乡人。
在走投无路中,他加入“走线人”的行列。
在出发前,他与我告别。打开手机给我看他那曾经为之而奋斗的“全家福”:高挑美丽的妻子,活泼的儿子,可爱的女儿。而现在,这间飘着炊烟的木屋,彼此默默相守的避风港湾,已不属于他。椰林树下,那盏不熄灭的家灯,已黯淡无光。
此时,他沧桑的脸上,写满了悲伤苦涩无奈,是与他正直壮年不相符的沧桑。
我告诉他,这行动不仅非法,也太危险了。如此生死未卜的冒险计划,请他放弃。无奈我多方劝阻,仍无果。一周后,他给我发来穿越雨林的照片,告诉我这一路上有不少中国人;他将要上船了,上船后就不能上网了。
当日远走他乡的雅各,尽管前途未知,但仍然满载上帝的应许与父亲的祝福。而今天的“走线客”,却如同那一只随时断线的纸鸢。前者是向着永恒无比荣耀的目标;后者则是不绝于耳的流浪者之悲叹。
浮云游子意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离开家门一路风餐露宿的雅各,疲惫不堪,形只影单。日落美景相衬下,是无尽的哀愁。
人多倾向于喜欢安稳舒适而不大会选择流浪。而宣教士正是属于主动选择过流浪生活的人。
最近,我们接待了一位来做宣教考察的同工,但只过了一天,她就哭着对我说:
“我是一个喜欢自由奔放的人。从我走出国内海关的那一刻,我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这里宣教实在太艰难了,不知道你过去在柬埔寨的25年,是怎样过来的?这流浪的生活我做不到:整天热乎乎的脑袋,每天换两套被汗水打湿的衣服。我想离开这里,我想回家!”
我完全理解。宣教的行动意义,在于行动者本身的自愿与甘心。他们当下在宣教工厂的感知、意愿,具有凸显性功用。正是在这一种持续不断、非静态的特定宣教情景探索中,来确定宣教士的身份与意义。
“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亲爱的主,让我们一起携手去享受流浪吧!
安然躺下睡觉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乡思》)
晚霞余晖下,睡意渐浓的雅各,随手拿起一块石头作枕。头枕在冰冷的石块上,使他燥热的心渐渐安稳下来,很快就呼呼入睡了。确实心生好奇,此刻的雅各,为何这么快就进入梦乡?常言道,睡觉是天下第一补,难不成这是上帝亲自给雅各进补吗?
今天多少人在世界巨变、灾难不断的岁月里,抑郁焦虑失眠。自己在宣教工场虽经历无数惊涛骇浪,凄风苦雨,但每每都能安然入睡。我深知是主的体恤与眷顾:“我必安然躺下睡觉,因为独有你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诗》4:8)
落日非天涯,绚丽的晚霞正是上帝真在这里的印记。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