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6.26
潘柏滔
什麼是共生?
“共生”,根據維基百科,其定義與簡介如下:
“共生”,在英文或希臘文中,字面意思就是:“共同”和“生活”。這是兩生物體之間生活在一起的交互作用,甚至包含不相似的生物體之間的吞噬行為。術語“宿主”,通常被用來指共生關係中較大的成員,較小者稱為“共生體”。
共生依照位置可以分為外共生,內共生。就外共生而言,共生體生活在宿主的表面,包括消化道的內表面或是外分泌腺體的導管。而內共生,共生體生活在宿主的細胞內,或是個體身體內部,但可能在細胞外。
美國微生物學家瑪葛莉絲(L. Margulis),深信共生是生物進化的機制。她說:“大自然的本性就厭惡任何生物獨佔世界的現象,所以地球上絕對不會有單獨存在的生物。”(註1)
20世紀以來的科學研究結果推測,細胞內的葉綠體和粒線體,也可能是內共生的形式之一。
一切生物都由細胞構成—— 沒有核膜的原核細胞(prokaryote。如細菌)和有核膜的真核細胞(eukaryote。如人類)。而粒線體(mitochondria)和葉綠體(chloroplast),都屬於真核細胞的一部分。前者是細胞的發電機,後者是細胞的光合作用食物製造廠。它們的特性,如基因組,基因運作機制,基因調節系統,核醣,抗生素抗藥性等,差不多與細菌(原核細胞)完全一樣,卻與真核細胞相異。而一些真核細胞中獨有的新陳代謝作用,它們也可進行。
這是如何形成的?一種理論認為,可能是一個原生動物吞吃一個細菌時,不將它消化掉,而是形成一種“共生”狀態(endosymbiogenesis 或 endosymbiosis)。智慧設計論則認為,粒線體和葉綠體與真核細胞的共生,可能是因為它們彼此依賴,乃是出於設計者巧妙的安排——這種解釋,更為合理,因為要按照一套共生的互助模型,才可進化而來。
除了粒線體和葉綠體的例子以外,最近更有新的例子:硝基體(nitroplast),也支援這種原核細胞被真核細胞使用並超越“共生”、進化為細胞器的過程。(見參考資料1,2)
硝基體:支持共生論的突破
雖然粒線體和葉綠體的共生理論已廣被接受,但是很少有其他生物模型系統,可以提供相關資訊,使我們更完整地瞭解,細菌如何經過共生程式,変成真核細胞內的細胞器,及其過程和途徑。
在2024年4月12日發表的《科學》雜誌的封面文章中,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團隊、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伯克利實驗室)、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和日本高知大學的合作者表明,原核細胞UCYN-A 依賴於其宿主藻類細胞的蛋白質以及細胞器的複製和分裂過程,與藻類細胞的過程緊密配對,支持它形成藻類細胞的硝基體的假設。即原核細胞被真核細胞吞噬,並超越共生、進化成為細胞器的過程。(見圖)
上圖:硝基體的進化和功能
真核細胞中的多種細胞器,包括線粒體、葉綠體和硝基體,都是從內共生細菌的整合。
在藻類細胞Braarudosphaera bigelowii 中,葉綠體將無機碳變成葡萄糖,為線粒體中的呼吸鏈提供營養,並促進硝基體中的固氮作用。這些作用所產生的營養, 包括葡萄糖,氨和 ATP,加上外部摻入的化合物(磷,礦物質營養素和維生素),是細胞新陳代謝的組成部分,導致細胞生長和分裂(來源:參考資料3)
不同微分干涉對比 (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顯微照片,顯示了大型宿主藻類細胞與共生原核細胞UCYN-A的關係:SB(UCYN-A),Pls(Plastid),Nu(Nucleus)。 (來源:參考資料4)
科學家用 X 射線斷層掃描,顯示了處於細胞分裂週期(cell cycle)不同階段(cytokinesis,growth and reorganization細胞質分裂、生長和重組)的藻類細胞: UCYN-A,現在被認為是一種細胞器的固氮實體,是青色的(UCYN-A)。藻類細胞核(Nucleus)為藍色,線粒體(Mitochondria)為綠色,葉綠體為淡紫色(Chloroplasts or Plastids)。(圖片來源:Valentina Loconte/伯克利實驗室。參考資料4)
X 射線斷層掃描的結果,和蛋白質組分析表明:(1)UCYN-A 已整合在藻類細胞的架構中,與其他細胞器如粒線體和葉綠體同步運作,並且(2)它接收藻類細胞編碼的蛋白質基因組的互動。因此,UCYN-A似乎具有早期固氮細胞器的分子和細胞特徵。
進化與智慧設計
硝基體的研究,建立藻類細胞B. bigelowii 作為重要的模式系統,幫助生物學理解細胞器發生的過程,並將影響以生物工程改造増進固氮能力的農業植物的設計,改進糧產品質,減少化學肥料的應用。這有助解決世界糧荒和環保的問題。
若根椐普遍進化論的物競天擇理論的推展,大自然生物遵從適者生存、彼此殘殺、強者得生的基本機制。正如達爾文所言:“如果能證明.任何物種的結構的一部分曾經為了另一物種專有的利益而形成,它將殲滅我的理論,因為這樣的現象不能通過自然選擇的過程而來。”(註2)然而粒線體、葉綠體和硝基體的共生,卻並不符合這一機制。智慧設計論對此的解釋——這是出於設計者巧妙的安排,反而更為合理,因為它們的確是按照一套共生的互助模型,才可進化而來。(參考資料6,7)
2016年11月,倫敦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London)在召開為期3天的“進化生物學新趨勢”會議中,終於承認了新達爾文進化論有問題。
倫敦皇家學會這樣一個徹底以進化論為主流的科學組織,其早期創辦人,大科學家如 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 1627-1691)和牛頓(Isaac Newton, 1642-1767),也相信智慧設計論。Peter A. Corning將於2024年7月出版的一篇主流學術文章,也指出進化論的弱點, 認為到了拋棄新達爾文主義的綜合論的時候了。他比上述的一些生物學家在“進化生物學新趨勢”會議上提出的“擴展合成”,走得更遠:新達爾文進化論不是需要擴展,而是需要被一套新的理論代替!(參考資料5)
當代生物界有許多內共生的例子。在形成過程中建立相互依存的關係,可能是推動物種多樣化的主要力量之一。生物形成相互依賴關係的傾向,與純粹的新達爾文物競天擇的進化論衝突。筆者相信,這可能是善良上帝智慧設計的一部分:祂一邊創造不同的生物,另一邊使生物共生、融入創作。
線粒體、葉綠體和硝基體的形成,看上去並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的。
研究這些細胞器的遺傳或改造,智慧設計理論可能提供幫助。正如用在研究生物工程的新興的系統生物學(Systems Biology),作為一門學科,與工程學有許多共同特徵:建基於工程學的精密設計和整合的彼此配搭, 將細胞視為一套嵌入式電腦系統, 而非以無目的強者得勝的進化機制, 來作為發展方向。
雖然主流進化論學者仍困囿於“科學只研究自然現象”,迴避有超自然因素的智慧設計論,但對智慧設計論友善的學術論文已與日皆增。那些相信創造主以祂的智慧、大能創造和維護宇宙的科學家,更能帶來科學的突破。
註:
1. Lynn Margulis, Dorion Sagan, Dazzle Gradually: Reflections on the Nature of Nature (White River Junction, Vermont: A Science Writers Book, 2007), 155.
2. Charles Darwin, The Origin Of Species (London: Penguin Books, 1859), 228–9.
參考資料:
1. https://www.cell.com/cell/pdf/S0092-8674(24)00182-X.pdf
2. https://www.science.org/toc/science/384/6692
3.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o8571
4.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k1075
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7961072400035X?via%3Dihub
6. Integration and Confrontation of Worldviews: Evolution and ID (in Chinese)(1)
7. Integration and Confrontation of Worldviews:Evolution and ID (in Chinese)(2)
作者來自香港,獲生物學博士和神學碩士學位。在美國惠頓大學(Wheaton College)任教41年(1973-2014),現為該校生物學名譽教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