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9.18
寧政
美國亞裔年輕人生活在亞洲和美國文化的衝突之中。由於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亞洲文化以集體主義、榮譽和羞辱為特徵。本文將探討,榮譽和羞恥文化如何塑造年輕美國亞裔的靈性,而治癒羞恥的關鍵要素,為何是恩典。
身份認同上的挑戰
身份(我是誰)、歸屬(我屬於哪裡)和目的(我能做出什麼樣的改變),是年輕人面臨的3大問題。
根據美國精神病和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1902-1994)的觀點,每個人都要在生命的8個階段中,在心理上面對社會適應的挑戰。身份形成是生命的第5個階段(從11歲到19歲)的主題。青少年試圖在性別角色、職業、文化和宗教方面,實現身份認同。
艾瑞克森提出(註1),社群對於年輕人的身份形成,至關重要。當個體無法整合自身、潛在角色和職業時,就會出現身份危機。因此,年輕人周遭的社群,有責任對其進行肯定,並提供有意義的意識形態。他同時還指出,少數族裔群體的青少年,面臨更多的身份問題。
心理學家Jeffrey Jensen Arnett,則將18歲到29歲的發展階段,定義為成年初期(Emerging Adulthood)。他說這個時期有5大支柱,其一就是身份探索。這個階段的年輕人嘗試各種選擇,特別是在愛情和職場上(註2)。
與同齡的白人相比,少數族裔年輕人在身份探索方面更加困難,可能經歷身份困惑。福樂神學院亞裔中心教授Daniel Lee,將亞裔美國人的身份,框定為一種因創傷而支離破碎的自我(a trauma-induced fragmented self,註3)。
亞裔美國人有可能在兩個方面受傷:在白人背景中,他們日常面臨著種族主義,如微侮辱。在亞裔美國人的背景中,他們的種族/文化身份,又使得他們遭受種族文化壓力。例如,父權、性別歧視、年齡歧視、階級歧視、專制主義等等。這些壓迫,都與亞洲文化、價值觀有關。
Lee建議,年輕的亞裔美國人要瞭解自己的文化遺產和背景,以便與基督信仰聯係和整合。(同註3)
榮辱文化的影響
在亞洲文化中,存在榮譽與羞恥文化。羞恥是一種強烈的情感。環境、身邊人、傳統都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行動和表現自己,甚至假裝成另一種人,以符合社會的標準,避免受到評判和批評。知名學者、暢銷書作家Brene Brown,將羞恥定義為一種強烈的痛苦感或體驗,即相信自己有缺陷,因此不值得被接納、有歸屬(註4)。
2019年4月19日,在Netflix 上架的紀錄片Brené Brown: The Call to Courage中,Brown提到,羞恥是造成人脆弱的原因之一。但研究表明,“感恩”是那些在脆弱中仍能獲得快樂者的共同品質。(編註)
著作等身的神學家Lewis Smedes(1921-2002),則將羞恥分為兩種:不健康的羞恥和健康的羞恥。不健康的羞恥來自虛假自我的錯誤資訊。如果我們不能達到理想的標準、成為可被接受的人,我們就會感到羞恥。
根據Smedes的觀點,虛假自我的常見來源,是世俗文化、沒有恩典的宗教,以及“不接納兒女的父母”(註5)。
這3者試圖用虛假的形象,取代人的真實自我——世俗文化告訴我們,只有當一個人符合某些社會標準時,他才能被接受;沒有恩典的宗教,在我們不遵守法律、規則等時,會羞辱我們;不接納“自己”的父母,給亞裔美國年輕人帶來巨大的壓力,令他們發現,自己永遠無法達到父母的標準、獲得認可。
不過,羞恥對人而言,有時也是有益的、健康的。羞恥在保護我們免受虛假方面,具有積極作用。每當我們感到羞恥時,我們可以問是什麼導致了痛苦,並進行反思,加深自我認識。此外,羞恥的感覺,也可能具有靈性意義(spiritual meaning) ——意識到自己的軟弱、渺小和需要依靠,可以讓我們體驗到上帝的恩典。
通過亞洲文化和聖經文化,我們能最好地理解羞恥。在這些文化背景下,榮譽與羞恥有很高的相關性。
Bruce J. Malina(1933-2017)是最早研究新約文化中榮譽與羞恥的學者之一。他說:“榮譽是一個人在自己眼中的價值(即一個人對自身價值的看法),加上他或她在社會群體眼中的價值。榮譽是對價值的主張,以及社會對價值的認可。”(註6)
羞恥感可以有正面的作用,也可能是不健康和病態的。Robert Karen描述了一種羞恥感:壓抑但猛烈,可能強烈到否定甚至厭惡自我身分。(註7)這種羞恥意味著要隱藏真實的自己,以免不被社群接納。這會帶來不真實的自我形象和行為。
聖經中的榮辱文化身份
榮譽與羞恥文化,並不局限於中國文化,古代聖經文化中也有。Malina 和 DeSilva都指出,新約文化中的榮譽和羞恥,是以他人的認可為導向的。群體共用的價值觀,定義了什麼行為是榮譽的,什麼是恥辱的。基督信仰和主流文化的價值觀,有相同之處,也有衝突。
× DeSilva
根據DeSilva的觀點,新約時代的少數族裔,可能會制定一些策略,抵禦一世紀的地中海和猶太文化的壓力(註8):
1. 群體成員需要瞭解那些體現榮譽行為的重要人物。基督徒會將目光投向上帝、耶穌和上帝的教會。
2. 群體成員需要確信,外部人的不贊成並不意味著恥辱。當基督徒面對來自主流文化的侮辱和敵意時,他們要能夠從基督信仰的世界觀出發,做出積極的應對。
3. 群體將利用榮譽和羞恥,加強成員對美德的認識。新約即創建了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基督教價值觀,規定了什麼使一個人有價值和榮耀。
對於歸信基督教的美國亞裔年輕人而言,無論是在種族上,還是在神學上,他們都屬於少數。他們在對抗北美的多元主義和物質主義的主流文化時,需努力塑造自己的身份。新約即為其提供了資源。
× Jayson Georges
跨文化宣教士Jayson Georges,從榮譽與羞恥的角度,詮釋了保羅寫給羅馬人的書信的神學含義(註9):
首先,上帝是尊貴的創造者和立約者,祂有能力實現祂對人類的救贖和主權。
上帝在所有的創造中都是有力的(參《羅》1:20)。祂能夠從腐敗中拯救所有的創造(參《羅》8),特別是耶穌的死裡復活,皆顯示了祂的權能。上帝信實地實現對以色列和全世界的約定,配得尊重。耶穌是上帝榮耀的中心,是上帝的兒子、大衛的子孫、彌賽亞和主(參《羅》1:3-4)。
第二,罪與羞恥和不榮譽有關。
罪的本質就是不榮耀和不感恩(參《羅》1:20-23)。人類通過偶像崇拜和不榮耀的性關係(參《羅》1:25-27)虧缺了上帝的榮耀。所有的人,無論是以色列人還是外邦人,都未能尊重上帝(參《羅》3:23)。人類作為罪和死的奴僕,進一步受到了羞辱(參《羅》5-7)。
第三,救贖在基督裡是榮耀。
我們被上帝收養,上帝賦予我們兒女的榮耀地位(參《羅》8:14-21)。除去羞恥是信徒救贖的另一個關鍵要素(參《羅》9:33,10:11)。通過恩典和信仰,我們成為上帝的尊貴家庭的成員。外邦人也被納入這個群體(參《羅》9-11)。
第四,基督教倫理是根據上帝的榮耀來尊重他人。
《羅馬書》15章7節是基督教倫理的基石:因為基督已經榮譽地接受了我們,所以我們要為了上帝的榮耀,在教會裡歡迎彼此。從榮譽與羞恥的角度講解救贖,能讓生活在榮辱文化中的人更理解福音,並與實際生活相聯。
× 安瑟倫和Jackson Wu
從榮耀與羞恥的角度來看,救贖是什麼?
安瑟倫(Anselm Saint,1033-1109)在談贖罪論時,提出了滿足論。他將罪定義為拒絕向上帝交出應該給祂的東西,拒絕服從上帝的意志、尊重上帝所給予的榮譽:“一個犯罪的人拒絕了上帝的應有之物,減損了祂的榮譽並侮辱了祂。於是就產生了恢復榮譽和消除侮辱的義務。”(註10)
在東亞透過全球培訓網絡(GTN)從事神學教育的Jackson Wu認為,基於榮耀與羞恥世界觀的救贖計畫,比傳統的救贖計畫多一些優勢(註11):
首先,傳統的救贖計畫關注個人,對群體身份的重視較少。而在榮耀與羞恥文化中,美國亞裔人更關注群體。個人身份與家庭、族裔,是聯係在一起的。
其次,傳統的救贖計畫強調律法。上帝如法官,做出有罪和無罪的判定。而在榮譽與羞恥文化中,美國亞裔人最關心的是人際關係和聲譽。他們盡一切努力不丟面子。
再次,傳統的救贖計畫假設人的主要問題,是無法做出善行,以贏得上帝的青睞。然而,在榮譽與羞恥文化中,美國亞裔人關心他們的社會身份、人際關係和面子。因此,傳統觀點使福音和救贖似乎與美國亞裔人的日常生活無關。
教會的相應對策
羞恥是希臘羅馬文化、猶太文化、亞洲文化和北美文化的共同經歷。年輕的亞裔美國人,在感覺自己不被主流文化、父母甚至教會接受時,會感到羞愧。治癒他們的關鍵要素,是恩典的靈性體驗。Smedes表示:“恩典是我們治癒的開始,因為它提供了我們最需要的一件事:無論我們是否被接受,我們都被接受了。”(註12)
恩典是上帝的恩賜,讓人感受到被接受。恩典是接受完整的我們,沒有批判和批評,讓我們克服羞恥。恩典消除了我們對拒絕的恐懼。當我們接受自己時,就治癒了我們的羞恥。
關愛年輕人的人和信仰團體,可以通過3種方式,幫助這些年輕人確認上帝兒女的身份:
1.用榮耀和羞恥解釋福音
首先,我們可以用榮耀和羞恥,向亞裔美國年輕人解釋福音:上帝將我們的身份和地位從羞恥轉變為榮耀。救贖的好消息,也是加入上帝榮耀家庭的榮譽。
在《羅馬書》3章說,通過信仰回應福音的人,是“義人”,並被接納到上帝的盟約群體中。在《羅馬書》4章中,被稱作亞伯拉罕子孫的人,不是因為種族,而是通過信仰。在《羅馬書》8章說,信徒成為上帝的兒女,有了新的地位和未來的榮耀。在《羅馬書》9-11章中,信仰基督的外邦人信徒,被培育成為上帝的榮耀團體。
總之,根據保羅的說法,透過耶穌,外邦人為主的教會成為新以色列人,這個新群體包含了不同文化和族裔的人們,因著對耶穌的信心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這種榮耀和羞恥的救贖敘事,使福音和年輕的亞裔美國人之間,更加深了關聯性,因其解決了個人和群體的身份問題。
這種新的敘事,對改變這些年輕人的世界觀,也至關重要。儘管這些年輕人可能因為自己的信仰和少數族裔地位,在世人眼中失去了面子,並被孤立,但福音可以給他們帶來價值、身份和忠誠的新觀念。
2. 以恩典為基礎的傳道和教導
其次,亞裔美國年輕人需要以恩典為基礎的傳道和教導。
我們需要傳講上帝的本質——祂是至高無上、偉大和完美的。而人類的本質是有限的。我們需要根據聖經重新定義什麼是可恥的,什麼是可敬的。最重要的轉變發生在十字架上:曾經可恥的十字架,現在被宣稱為榮耀。我們的價值不再取決於種族、經濟和性別標準。
對於羞恥,最好的答案是接受恩典。
因此,牧師在講臺上不只是傳講恩典的資訊,更是要示範如何藉著上帝的恩典克服罪咎、少數民族的身分,和軟弱失敗帶來的羞恥感。以恩典為基礎的傳道和教導,對於以羞恥為導向的亞裔美國年輕人來說,是重要的治癒方法。
3. 培養治癒群體
第三,我們要為年輕的亞裔美國人,培養治癒群體,解決破碎的人際關係體系。《彼得一書》中,抵抗羞恥的重要策略,是重新定義哪些人的看法重要,誰可以屬於新的榮譽群體。
宣教人類學家Paul Hiebert(1932-2007)提出,在榮耀和羞恥的背景下,中心教會範式(a centered-church paradigm)效果更好。人們通過效忠基督進入群體,並向中心靠近,這個中心就是基督(註13)。而John Forrester列出治癒羞恥的社區的10個特點:
第一是真正的尊重。第二是熱情的好客。第三是愉快的多樣性。第四是可實現的目標。第五是良好的溝通。第六是健康的性。第七是減少秘密。第八是娛樂和遊戲。第九是小組。第十是健康的告別(註14)。
年輕的亞裔美國人,需要這樣一個充滿恩典的群體,引導他們進行身份探索!
Bottom of Form
註:
1. J. Eugene Wright, Jr., Erikson: Identity and Religion (New York, NY: The Seabury Press, 1982), 81-83.
2. Jeffrey Jenson Arnett, Emerging Adulthood: The Winding Road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3. Daniel D Lee, Doing Asian American Theology: a Contextual Framework for Faith and Practice (Downers Grove, IL: IVP Academic, 2022).
4.Brene Brown, I Thought It Was Just Me (But It Isn’t) : Making The Journey from “What Will People Think?” to “I Am Enough”(New York, NY: Gotham Books, 2014).
5. Lewis B Smedes, Shame and Grace:Healing the Shame We Don’t Deserve (San Francisco: HarperSanFrancisco, 1993), 38.
6. Bruce J Malina, The New Testament World: Insights from Cultural Anthropology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1), 30.
7. David Arthur DeSilva, Honor, Patronage, Kinship & Purity: Unlocking New Testament Culture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0), 89.
8.39-42.
9. Jayson Georges, “From Shame to Honor: A Theological Reading of Romans for Honor-Shame Contexts.” Missiology v.38, no. 3 (201007): 298-304.
10. Anselm Saint, Why God Became Man: and the Virgin Conception and Original Sin, Trans.Joseph M. Colleran, (Albany, NY: Magi Books, 1969), 44.
11. Jackson Wu, “Does the ‘Plan of Salvation’ Make Disciples? Why Honor and Shame Are Essential for Christian Ministry?” Asian Missions Advance, Jan 2016, 11-17. https://www.chinasource.org/wp-content/uploads/2018/03/Does-the-Plan-of-Salvation-Make-Disciples-E28093E28093-Why-Honor-and-Shame-are-Essential-for-Christian-Ministry-Asian-Missions-Advance-Jan-2016-pp-11-17-.pdf.
12. Lewis B Smedes, Shame and Grace: Healing the Shame We Don’t Deserve (San Francisco: HarperSanFrancisco, 1993), 107-108.
13. Jayson Georges, Ministering in Honor-Shame Cultures: Biblical Foundations and Practical Essentials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2016), 229-230.
14. John Arnold Forrester, Grace for Shame: The Forgotten Gospel (Toronto: Pastor’s Attic Press, 2010), 236-249.
作者來自中國,現在美國加州牧會,同時在富樂神學院進修教牧學博士,研究方向是亞裔青年的靈命塑造。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