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比该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10.09
宣教士的猝死
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早晨。小杨正沉浸在每日的默想中,一条讯息打破了平静。与其说是讯息,不如说是噩耗——小杨的神学同学甄妮,刚年过40,一年前带着对福音的热忱,作为宣教士,被差往非洲宣教。在一个一切看似平常的早晨,甄妮猝死在她所爱的那片土地。
看到消息的那一刻,小杨感到一阵眩晕。她还清楚记得,帮甄妮写推荐信的情形。一切来得太过突然,甚至来不及说声“天堂再见”。
“意外和明天,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这本是事工禾场上,经常能听到的话。今日,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小杨。甄妮其实是有基础病的,但由于常年忙于教会事工,她根本无暇顾及身体发出的求救讯号。甄妮的早逝,是意外,还是必然?
小杨颤抖地放下手机,与丈夫分享这一噩耗。沉默了好久,丈夫打破了平静,安慰小杨:“甄妮已经到了她挚爱的主面前。到了那日,我们定会再见!”
是时候关顾自己了
小杨夫妇在上帝面前祷告,求主安慰甄妮的丈夫和父母。小杨夫妇也在祷告中得了主的安慰。同时,他们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暂时放下手头的学习和事工,全家一起度个假。
其实他们早有此想法。迟迟不敢做决定,是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首先,他们的经济状况,与大部分传道人和宣教士差不多,生活捉襟见肘,并无多余的钱可以支付在休假上。其次,他们所在的教会文化相对保守,传道人家庭出去度假会受到诟病。他们担心弟兄姐妹因此跌倒。再次,他们虽注意到自己的身心都需要休息,内心却常被控告——度假是爱肉体的表现!他们担心,不经意间“惯坏”了肉体,助长了自己的罪性。
然而他们知道,今日做了这个决定,是为了未来可以更长久地服事。
在“负重前行,英年早逝”和“张弛有度,却可能面对排挤与批判”之间,小杨夫妻选择了后者。近两年的宣教地生活,给小杨一家带来的负重感,提醒他们是时候关顾自己了。
尽绵薄之力的支持
一周后,小杨和丈夫,带着女儿,跳进他们的“小红”——一辆二手丰田,开始了他们的东南亚公路之旅。此行的目的地,是南方的一个海滨城市。
他们不仅怀揣著欣喜,还带着上帝奇妙预备的一笔钱——刚好够他们的度假预算。女儿贝贝异样兴奋,一路喋喋不休地谈论著路上见到的标识、建筑和人物……
坐在车中的小杨,思绪回到了出发的前一晚——一个宣教士家庭特意送来了满满一袋食物,祝福小杨一家好好休息、享受恩典。这个家庭并不富裕,但因为同在宣教禾场,深知事工上的艰难与挑战,更知道身心俱疲带来的负面影响,遂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表达对小杨一家度假的支持。
身为宣教士的丈夫,因为积年累月的操劳,30多岁的年纪,头发已斑白。妻子则除了协助事工,还要照顾3个孩子。他们每日的饭菜都是清汤寡水,送来的食物却都是精挑细选过的。
想到这里,小杨的鼻子一阵发酸。这种舍己的爱,大概只有在基督里才会生发吧!她心里默祷著:“主啊,请给他们预备休息的时间和财政。”
传统带来的心理和舆论压力
小杨的很多同工,都在超负荷工作。他们大多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遑论心理健康。小杨多次收到牧者、同工健康出现严重问题,需要紧急代祷的消息。小杨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小杨的教会文化中,牧师、宣教士或传道人,在遭遇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冲击后,“应该花更久的时间祷告、寻求上帝”,而非寻求人的帮助,比如辅导和关怀之类的——那是不被接纳的。会众也会期待他们认罪悔改,因为身体健康亮红灯,或情绪出问题,极有可能是罪的后果!
事工的压力、福音的重担,再加上会众的不实期待,如一座大山,重压在他们肩头。小杨并不否认,向上帝祷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教会也负有照顾牧者、传道人和宣教士全人的责任。
就身体健康来说,教会应考虑定期身体检查、健康保险及每年固定的假期安排;就心理健康来说,牧者在教会里,很大程度上扮演了陪谈咨询的角色,被动接收了很多弟兄姐妹心灵上的“垃圾”。而当他们自己出现心理危机,却很少得到支持,被轻描淡写的一句“平平安安地去吧”就打发了……
小杨,作为“觉醒”的一代传道人,要顶着多方的压力,才敢做出些许改变。
她要克服传统带来的心理和舆论压力,例如度假不属灵、浪费教会的钱,传道人不好好寻求上帝、为什么还要休息?难道只有传道人需要休息?为什么传道人过得这么惬意?既然传道人有现实的经济压力,为何还要在本就不宽裕的情况下,节省出“关顾自己”所需的费用?在刚刚吃饱穿暖之后,马上考虑体检和度假休息,是不是不切实际?
……
圣徒欢聚,恩光爱谊千年
正前方,一片碧蓝的大海出现在眼前。远处的大海与天连接在一起,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
小杨摇下车窗,狠狠地吸了口海边的空气。潮湿、闷热又微咸的海风,瞬间让她感觉回到了家乡的小渔村……
那日的小杨很快活,耳边始终回荡著一首古老的赞美诗歌:“将来禧年,圣徒欢聚,恩光爱谊千年;喜乐颂赞,在父座前,深望那日快现。”
作者目前在NGO(非政府组织)工作。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