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社交網絡上的自己一些紀律(道德)2024.11.13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11.13

道德

前言

早有耳聞,X(以前叫推特)乃是虎狼之地。深入其中之後,果然見識到X中文圈的強大威力。

起初,我極不適應X上這種激烈的敘述方式,特別是在一次發推之後,有人對我的推文有不同的意見,卻不以內容進行對話,而是直接對我進行人身攻擊,甚至針對我的用戶名“道德”,進行諷刺和辱罵:稱為我“道德biao”(這詞不雅,這裡就用拼音代替),說一看名字就知道,我是“虛偽”、“假冒偽善”。

對此,我也難免有情緒反應,衝動回應出一些平時不會說的苛刻言詞。不僅如此,因爲有此激烈互動,我還會頻繁地查看他人的評論,故而上網時間超出了預計。突然,我警覺到:作為基督徒的自己,不該如此。於是,我為自己立下10條紀律,並將它們置頂於我的賬號上,以便約束自己在X上的行為。

沒想到,當我把這10條紀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和臉書後,有朋友留言說很受益,可作為基督徒上所有社交網絡的自律標準。因此,我決定對此10條紀律稍作解釋,作為有興趣為自己立下上網規範者的參考:

一、發表讀經感想、信仰反省或時事評論,都當尊主為聖,存溫柔和敬畏的心。

爲了不讓自己的社交網絡生活太無趣,我並未對發表的內容設置過多限制。我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讀經感想,信仰反思,並針對一些時事新聞發表即時評論,甚至也對一些幽默視頻或娛樂新聞表達想法。

但我認為,各類社交媒體應該是基督徒展示我們價值觀和見證福音的平臺。我也深信,我們所發表的任何言詞,都應該與基督信仰相符,不違背聖經的價值觀,甚至也應具有福音性。

考慮到社交媒體作為公共平臺,多有非基督徒,我會用護教學中一節很著名的經文,來作自我約束:“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

二、尊重不同的宗派和神學立場;執著、卻也反省自己的領受。

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的對話,難免會有神學和聖經觀點上的碰撞。但社交媒體並非神學辯論的平臺,也非牧者具體牧養的禾場,它更具開放性,也更為多樣和複雜。即使都自稱為“基督徒”,其神學觀點卻可千奇百怪,信仰素質也相差甚大,更別說還有那些各懷鬼胎的偽基督徒。

即便如此,仍可遇見很多真誠的基督徒。我的自我紀律是:尊重神學多樣性的事實,聆聽不同觀點的敘事。但我也會依據自己的信仰神學,從核心真理、信經信條、宗派禮儀、教會文化、個人領受,依次進行權威排序,並以此作為自己如何回應的考量因素。

無論如何,我執著於自己在核心真理上的堅持,但尊重他人不同的宗派和神學觀點,同時保持謙卑和反省的心。

三,抓住時機和非信徒聊信仰、談盼望,警惕自義心態,不舉道德大棒。

社交網絡是人們言詞的擴音器:觀點和資訊常會被更廣泛且快速的傳播。基督徒的信仰分享也不例外,也會可能被大量的非基督徒閱讀和討論。聖經說:“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西》4:5-6)這裡的“愛惜光陰”,就是“抓住時機”的意思。

對我來說,即使我的Followers(粉絲)不多,我仍要抓住每一個分享信仰和談論盼望的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保持言語和氣,態度謙卑至關重要。我也求上帝免去我的自義心態和言論,避免高舉道德大棒去批判他人。我相信社交網絡上的陌生人,都可能是福音對象、待救贖的靈魂。我們應以謙卑、愛心和恩典對待每個人。

我和他們一樣,都同樣需要上帝的恩典和憐憫。

四,保持對不公平事件的關注、呼籲和吶喊,有適當的憤怒,卻非苦毒。

對人世間不公平事件,保持一定的憤怒,是反映了人們對公義的渴求和對弱勢者的同情。然而,憤怒需節制: “含怒到日落”只能讓苦毒會侵蝕我們的內心,進而使自己的判斷被仇恨所蒙蔽,最終遠離了上帝的心意。

我們基督徒的正義感,應該是反映上帝的公義、聖潔和愛心,而非出於個人的情緒發泄。

然而,社交網絡上卻常常是情緒聚集地。一方面,社交媒體接收熱點時事極為迅速,但多是碎片化的資訊,缺乏經過真相驗證的程式。另一方面,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只訴諸情感而非理性、以“負面偏好”為主的表達邏輯,容易激化人的負面情緒。

因此,我自我要求保持穩定的情緒。並在自己帳號的簽名上,寫了一段禱詞:

“主啊,求你保守我的心,對這個世代中的人和他們的磨難保持最大的善意和悲憫,對這個世代中的不公義保持著克制的憤怒!不要仇恨、不要苦毒,也不要憤世嫉俗,但是,更不要世故、圓滑,以至於冷漠!”

五、訂閱不同信仰和政治立場的人或媒體,以達資訊平衡,避免陷入認知偏差之中。

在大數據演算法的“溫柔操縱”下,社交網絡極易構建“信息繭房”。我們收到推薦的資訊,內容都是我們所熟悉和認同的。在我們點讚和轉發之後,同質性的信息則根據大數據的演算,越發大量地推送到我們跟前。在不斷重複、深化和放大下,我們不覺困在資訊繭房中接收資訊,也困在同溫層裡結交朋友。如此,極易產生認知偏差,視野狹窄,偏見和自以爲是,無法對事實有全面的瞭解。

因此,我會刻意性地去訂閱來自不同信仰和政治立場的媒體和觀點,以確保從更多樣的資訊中,獲得相對更平衡的資訊。這並不意味著我需要認同所有的立場;我同時也禱告,求上帝讓我以聖經為根基,以愛心和謙卑為標準,在多元聲音中尋找平衡和智慧,提升對世界和不同觀點的理解力。

六、力求溫和、理性和冷靜,不吵架,不出惡言,更不辱駡人。

在社交媒體上的表述,多追求情感宣洩而非事實真相。很多大V的共性,是:言詞簡單粗暴,立場黑白分明、非左即右,情緒明確而激烈,沒有妥協、沒有中間地帶,甚至還有一個標配——罵人詞匯量奇高,且粗暴兇狠。這樣的人,往往粉絲快速增長!

可惜的是,我觀察到很多自稱基督徒的帳號,也是如此地掌握流量密碼:不懼爭議,胡亂引經,自我標榜,言詞極端,甚至以基督徒的名辱罵他人。實在是虧欠主。

顯然,身處如此社交網絡“江湖”,即使你不招惹他人,有時也常會因某句言詞而被惡意評論和攻擊。因此,我給自己的第六條紀律,就是盡量不參與那些只講立場不對內容進行探討的討論;學習和可溝通的人溝通,和可理性的對話的人對話。

最後,就是盡最大的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吵架不罵人,更不出惡言辱罵人。同時,也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七、遠離謠言和陰謀論;點贊或轉發前,盡量查究信息來源的真實性。

社交網絡平臺上的資訊,傳播速度極快,常常是真假難辨;至於謠言和陰謀論,正是通過誇大事實或斷章取義來吸引眼球,激發情緒。

我們應該以真理爲導向,效法基督:“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太》5:37)作為基督的跟隨者,我們當謹慎維護自己在社交網絡上的形象;在轉發分享和點讚的文字之前,盡可能查找原始資料,並審慎判斷。

我對自己的提醒,是不要因為一時的情緒或偏好,而參與到散播錯誤信息的行為中。求上帝賜下力量,保持對真相的追求,避免謠言和陰謀論,才能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成為誠實和負責任的見證者。

八、除非被持續糾纏和騷擾,盡量不拉黑也不遮罩他人。

雖然我也尊重有人選擇“一言不合就拉黑”的社交網絡人際交往模式,但我卻自我要求避免也如此做。一是我不需要拉黑人來反應情緒;二是我為避免自己陷於資訊繭房,期待和不同意見者進行觀點交流;三是我在意這樣隨意拉黑他人,或會帶來傷害。

關於上面最後一點,我自己有過這樣的經驗:某位基督徒我平時常看他發表的文字,偶爾也會有互動。但只因對某個觀點立場不同,在一次評論之後,突然發現自己被拉黑了。當時在意外之餘我也覺難過。因此,遵照耶穌的教導“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太》7:12),我也不隨便拉黑人。

以上是我個人情懷。但社交網絡中魚龍摻雜,不僅有跟蹤辱罵的,有異端邪說的,有專好情色的,也有設局騙人的……因此,一旦瞭解對方為惡意賬號之後,我也會毫不留情地遮罩和拉黑。

九、管理時間上的優先次序,不沉溺於社交網絡之中;

社交網絡中的產品,極具粘性:它們都是經過大公司大數據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流量。因此,我們陷入欲罷不能之困境,也是常事。但顯然,基督徒有更高的使命,一旦我們沉浸在網絡中時,很可能對上帝的旨意就不再敏感,甚至鈍化基督徒的屬靈和道德標準——我們若一直消耗在網絡所帶來的刺激時,就不再有餘力對信仰經驗賦予激情,並將神聖的使命和負擔平常化、平淡化。

因此,在與各種網絡產品相互角力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特別求上帝賜下不被其捆綁的恩典:設立生活中的優先次序,在確保靈修、家庭、服事等方面的優先性的同時,可用碎片化的時間來經營社交網絡上的活動。

我給自己的禱告是,求上帝給我意識和力量,來控制自己使用社交媒體的頻率和時長;不僅設定時間限制,也讓自己的使用方式是有目的的、積極的。

十、因人性軟弱,願將以上幾點放在禱告之中。

大數據霸權時代,互聯網無處不在,加上AI技術,社交網絡不僅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學習的方法,還深刻影響了我們的社交互動和生活習慣。基督徒也無法免俗。雖然網際網絡的發展,對我們的生活——包括在屬靈事情上帶來很多助益,但我們仍然需要警惕它的操控力量以及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

顯然,包括我自己在內,我們都是軟弱的罪人,常常會在和網絡產品的角力中失敗,也常有“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7:24)的吶喊。

因此,雖然有以上幾點紀律,但仍需要在信仰中尋求幫助:求上帝憐憫,以幫助我克服對網絡的過度依賴,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更健康、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這也是我對基督徒使用社交媒體的期待。

作者來自溫州,第三代基督徒,現在美國牧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