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第12期
向主至死忠心,蒙受天恩,終身愛主。
對己放下權利,接納自我,終身捨己。
作人良善單純,忍耐恩慈,終身服事。
處事見識老練,智慧充盈,終身學習。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12期
向主至死忠心,蒙受天恩,終身愛主。
對己放下權利,接納自我,終身捨己。
作人良善單純,忍耐恩慈,終身服事。
處事見識老練,智慧充盈,終身學習。
羅達明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12期 張國榮之死 今年四月,香港名藝人張國榮,跳樓自殺。眾人震驚之餘,都不大明白,為何這位萬千寵愛在一身的超級偶像,年僅四十六歲,就選擇結束自己生命? 在思考張國榮為何自殺之餘,我們有沒有留意到,其實現代社會中,“自殺”已經是無日無之,除了一些名人的自殺,還有點新聞價值之外,一般人自殺,已再不是甚 麼大新聞了。幾年前,香港有一個小學生,上課時給老師發現,偷看不大健康的書籍,於是老師責罵了他一下,他就毅然從校舍的高層,跳下來自殺死了。家長和老 師驚愕之餘,不知為何會弄到如此田地呢! 根據最近香港防止自殺協會的一項調查,香港去年共有一千零二十五人自殺身亡。其中失業者約佔五成。自殺者中,男性六成七,主婦佔一成,反映了失業和家庭壓力是自殺的主因。自殺年齡介乎二十歲至五十歲,而自殺方式中,跳樓佔四成三,密室燒炭佔二成四,吊頸佔二成三。 而香港童軍總會,最近也做了一項有關青少年自殺傾向的調查。超過七成的被訪的青少年認為,同齡人自殺的情況非常普遍。其中接近三成人,聲稱自己有過自殺念 頭。這反映了青少年自殺的問題,確實非常嚴重。而青少年想去自殺的原因,超過四成是因為他們面對逆境的能力不足,父母終日為糊口奔波,沒有時間照顧他們。 究竟為什麼會想到自殺呢?真的到這種地步了嗎?很多專家都給出了不同的自殺原因,例如生活遇到困難解決不了,久病厭世,情緒低落,畏罪,羞恥,嫉妒,恐懼,為情所困,生無可戀等等。而自殺的方式,在一般的情況下,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取易不取難”。 不可扮演神 有些人贊成自殺,因為認為每一個人有死的權利,死亡是人生最後的一步,人類應有自決的權利。如果讓心靈或肉体的痛苦,殘忍折磨生命,倒不如選擇自殺死去!既然我們有生存之權利,為甚麼我們沒有選擇死亡的權利呢? 但一般人相信,自殺不是惟一解決人生困難的方法,更不是好的方法。世界各地的政府,雖然現在不再視自殺是犯法行為,但大多視自殺為不當的行為,有些更認為自殺基本上有違人性和道德,所以各國政府都反對國民自殺。足見自殺行為,普遍得不到認同。 我們基督徒的立場是反對自殺的,因為我們相信上帝掌管生命,對生命擁有主權。人是照神的形像而造的,因而生命有神聖的一面。聖經十誡裡面,有不可殺人的誡命,明令“不可殺人”,相信也包括不應該殺死自己。 聖經多處經文也提到,人類是上帝所創造的,無人有權掌管生命;上帝才是掌管生死的神。提及賜生命的是耶和華,收取生命的也是耶和華(《伯》1:21);耶和 華使人死,也使人活,只有上帝才有權利把生命取去(《申》32:39);按著定命,人人都會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9:27)如此看來,自殺死最大的 基本錯誤,就是擅取神掌管人類生命的主權,想扮演神的角色! 求死的先知 聖經記載了很多人物,都曾經想過自殺,亦有一些自殺身亡的例子。例如有一位先知,他也想過自殺,但自殺不成功,還給上帝教訓一頓,他就是先知約拿。話說上帝吩咐約拿去尼尼微城,帶領尼尼微的人悔改。但 當約拿接到命令之後,心中不快,如果帶領敵國的人民悔改,就無疑與自己國家為敵。於是他就違命,坐船往西班牙去,逃避上帝的差遣。 上帝就令風浪大作,船隻翻沉在即,於是水手們都求自己的的神,惟獨約拿在船艙睡覺。水手弄醒了他,著他也一同求告神。約拿心知是自己闖出來的禍,水手們又抽籤, 看看誰得罪了神明,想不到真的抽中了約拿。於是約拿就一五一十地,將情事告訴了水手。水手們甚是懼怕,不知如何解決問題,約拿就叫他們將自己拋下海中,自 殺了事。水手們聽了之後,沒有立刻將約拿拋下海中,還搏命搖槳,試圖穩定隻船,足見水手們還是重視人生命的價值。可惜風浪還是沒有止住。 […]
饒孝楫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12期 事奉上帝不是一條容易的路,主耶穌曾對彼得說:“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 你們像篩麥子一樣”(《路》22:31)。撒但要攔阻我們事奉上帝,不甘心我們被主得著,牠製造許多陷阱危機,要把我們困在其中,要使我們偏離正路,要把 我們從事奉的路上篩掉。我們必須謹慎自守,儆醒禱告,時刻仰望主的保守,以免落入魔鬼的圈套。因此在事奉上帝的路上,我們必然會面臨許多考驗。 首先要面對的考驗就是我們事奉的動機,我們應該常常自我檢驗我們事奉的動機是否純正?事奉不是自我表現、一展抱負的機會,更不是感情用事,興之所至的發抒。 事奉是上帝救恩的目的,是蒙恩者的責任,得救者的權利,也是我們向主報恩的機會。事奉更是我們因真正認識上帝和祂永恆的計劃,而順服上帝的呼召,獻身給 祂,任祂調度、讓祂使用的一種人生態度。 動機是事奉深層的基礎,動機若善良,純正,合主心意,事奉就蒙主喜悅。動機若不單純,藏有許多以 自我為中心的黑暗,則根基已經腐蝕,外面表現得再亮麗也沒有用處。聖經上記著“末日必有許多人對主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的名傳道,奉?的名趕鬼, 奉?的名行許多異能麼?主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太》7:22-23)。主對那些自認為有轟轟烈烈 作為的傳道者如此的判決,能不令我們這些有心服事主的人,心生警惕嗎?主耶穌的教訓中,多處指出錯誤的事奉動機,對門徒們告誡再三,務要避免。 一、利益的誘惑 主耶穌強調“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財利之意)”(《太》6:24)。保羅更直接說:“不可為利混亂上帝的道”(《林後》2:17)。在事奉中,我們避免不了“利”的試探,有時有金錢的誘惑,有時作抉擇時常會以私利為考量。 例如:在舊約列王時期,北方以色列國倍受敵國亞蘭王的欺凌,而亞蘭軍的元帥乃縵,罹患了大痲瘋,遍尋良醫未能得醫治,其妻的小使女(係擄自以色列國)向主母 宣稱,撒瑪利亞的先知可醫治其主人之病。乃縵大張威勢來到以利沙的門前,以利沙打發一個使者,命乃縵到約但河中沐浴七回。乃縵聞言大怒,拂袖而去。經其手 下勸告遂赴約但河沐浴七次,其大痲瘋果蒙醫治。從此他知道普天之下唯以色列的上帝是真神。再三求以利沙收下金、銀、衣服等禮物。但以利沙卻說:“我指著所 事奉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受”,乃縵只得離去。 然而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那時先知的僕人原是先知職份的傳人,將來要接續作先知的。 如:以利沙原是以利亞的僕人,是服事以利亞的,見《王上》19:21。)心裡卻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貪財竟還敢指著 耶和華起誓,可說膽大包天、肆無忌憚。以先知繼任者的身份,執意要貪取那蹂躪以色列之敵國元帥之財物。事後又否認所為意圖矇騙主人以利沙,終於落至自己及 後裔均被“乃縵級”的大痲瘋所沾染,以致禍延子孫,且斷送一生事奉前程。其如此悲慘結局,我們不能不引為戒。(見《王下》5:1-27) 他與以利沙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利沙是事奉永生的耶和華,而基哈西是事奉金錢財利。他們兩人的起誓已看出此中端倪,基哈西僅提到“永生的耶和華”,而以利沙卻 是說“所事奉永生的耶和華”,兩者之差判若雲泥。求主保守我們在事奉中不要有謀求私利的念頭,那會使我們的事奉破產,失去上帝的同在與喜悅,事奉也會失去 意義與價值。 六十年代,在我甫加入校園團契之初,同工每月均支領固定薪資(每月台幣1200元,合美金30元)。然斯時台灣經濟貧困,校 園團契所收奉獻入不敷出,每月財務報告均為赤字,同工內心甚為沉重。校園財政赤字,同工卻領固定薪資,有違信心原則。經過禱告交通,同工們一致決定要求校 […]
李成華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12期 海外校園編輯: 您們好。我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一位“混混基督徒”(自稱)所寫的文章,名為〈一個‘混混基督徒’的反面見證〉。文章寫出了我們許多人心裡的真實感受,也是一直想問卻無法開口的疑感。現摘錄部分奉上,盼《海外校園》可以為我們解答類似的疑惑。謝謝! --德國 李成華 我聽過一個笑話,某基督徒說:“我從來不期待從神那裡得到什麼大的賞賜,只要能進天堂,裡面有個小板凳,靠著牆角坐著就心滿意足了。”另一個基督徒說:“你太貪心了,我只要在天堂裡隨便有個地方蹲著就可以了。”呵呵,一幅典型的“混混基督徒”的嘴臉。 我似乎比這些人有點追求。在我靈裡面很低沉的時候,我的理想是,“進天堂當個掃地的或看門的就可以了”。牧師說:”天堂裡沒有掃地的和看門的,大家都在敬拜讚美神。”我說:”敬拜讚美神我是沒臉做了,我負責給大家燒水泡茶打雜好了,正好跟我在地上的事奉差不多。” 問題是,神會允許我們這樣嗎?聽說神對基督徒的生命有一個合理的期待,神不會無限度地容忍他的子民,像“吃奶的嬰孩”一樣“賴著不肯長大”。神會通過管教、責打甚至“烈怒”,來“逼迫”他的子民長大。(天哪,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基督徒生命的成長好像很恐怖啊!) 比如,看看《出埃及記》剛剛逃離法老魔掌的以色列百姓向神抱怨了五次,神馬上安慰他們,應允他們的請求。比如在紅海邊上,百姓一發怨言,神立刻開紅海,贈送 一個超級大神蹟,爽!西乃山下,百姓居然造了個金牛犢來拜,實在太不像話了,連我這麼混的基督徒都看不過眼。神也不高興,評價這幫百姓是“硬著頭頸的百 姓”,不過摩西一代求,神馬上”後悔”不降災了。 但是,這一切都發生在百姓出埃及後短短的幾個月內。在經歷了西乃山下《利未記》的救贖和 立約後,百姓與神之間的“蜜月期”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民數記》中一系列“慘不忍睹”的“耶和華的烈怒與責罰”。《民數記》中有十次神的管教,從他備拉的 大火(《民》11:1-3)到火蛇攻擊百姓(《民》21:4-9),再到百姓與摩押女子行淫亂所帶來的大瘟疫(《民》25:1-9),短短的一本《民數記》,至少死了上百萬人。 我讀《約伯記》也一直有困難。我總是會不自覺地跟神禱告,說,神啊,約伯太苦了,求你不要為了管教我、讓我學功 課,而如此對待我。也求你保守我,千萬不要被撒但這個壞傢伙選中做“犧牲品”。恍惚間有個意念說:“瞧你這副膿包樣,整個一個基督徒裡的混混和無賴,你還沒資格受約伯的苦。”聽完了心中慚愧無比。 走快點還是走慢點? 我心中還另有一個無法克服的困惑: 是不是我越追求神,越順服神,神就會給我越大的功課學習,因為他對我的生命有更高的期望和使命?比如,有許多和我一同信主的人,遠遠沒有我渴慕,日子卻活等好好的。我卻不停地受各種各樣的管教,禱告神也愛理不理的。 聖經好像也有這樣的暗示,比如,神讓大衛過了十多年出生入死的逃亡生活,然後才讓他真正做王,相比之下,掃羅卻很快直接登基做王。 是否越聖潔越合神心意越有使命的人,犯罪的時候,神給的管教越嚴厲?比如摩西被百姓激動擊打磐石出水,結果就不能進迦南地。 […]
海外校园OC《举目》 | 网站:behold.oc.org | ☎️:(310) 328-8200 | 微信:FollowChrist | FaceBook |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