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沒與長存(受教舌)2025.02.24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25.02.24

受教舌

讀經:《詩》102

背誦:天地都要滅沒,你卻要長存;天地都要如外衣漸漸舊了,你要將天地如裡衣更換,天地就都改變了。(《詩》102:26)

據近日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南極正以驚人的速度在變綠。在我們的印象中,南極終年被冰雪覆蓋,白茫茫一片。但來自英國赫特福德郡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的團隊,對南極半島1986年至2021年間的衛星圖像和探測資料進行了全面分析,結果表明,1986年該區域的苔蘚等植被面積約1平方公里,而2021年時,其面積則達到13平方公里。該區域植被面積竟擴張了13倍!可見,全球變暖、地球變暗都已是不爭事實。

人類的古文明傾向於相信宇宙是永恆的,但隨著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發表,19世紀中期以來,人們才開始相信整個宇宙的熵值正在不可逆轉地增加,增加到最後,就會導致宇宙的寂滅,通俗點說就是宇宙最終也會死去。

當然,科學家以熱力學第二定律斷定宇宙終會寂滅,先就設定了宇宙乃一封閉大系統這一大前提。《詩篇》102篇的作者也宣告天地要滅沒,天地將如衣服漸漸舊了,但卻給人帶來了終極希望,原因在於作者認定宇宙不是封閉的系統,其背後還有一位永遠長存的主。作者才這樣向上帝祈禱:“天地都要滅沒,你卻要長存;天地都要如外衣漸漸舊了,你要將天地如裡衣更換,天地就都改變了。”(《詩》102:26)

20世紀獲諾爾貝文學獎的大詩人T.S.艾略特在《四首四重奏》中提出過一個重要的問題:“在萬變的時間波濤中,如何救贖時間?”答案就是向時間的主祈禱。這和《詩篇》102篇給的答案是一樣的。

縱然道路曲折,只能慢慢前行,

縱然沿途遍佈成千上萬的驚恐,

在青春充滿希望的眼睛裡,仍是

長滿玫瑰與山楂樹的小徑。

我們希望就是這樣;祈願我們知道,

祈願在未來的歲月就這樣看到。

T.S.艾略特的“祈願”正是《詩篇》102篇中的呼求和祈禱,絕非只是一種人本的良好祝願。恰因上帝是永恆長存的,才使活在萬變波濤壓力下、惶惶不安的當代人,有了靈魂拋錨之處。

於是,《詩篇》102篇也就從種種危機中,走向了轉機,把壓力變成了生活的動力。

我們還活在世事無常的壓力之下嗎?我们知道一切都在滅沒背後正有這樣一位永恆長存者嗎?你感受到祂的顧念和大愛了嗎?

默想:你要經常思索,仔細思索“永恆”這個詞……“永恆”一詞的含義是——罪人將受的折磨、基督徒將得的榮耀乃絕對而永無止境。若是罪人能細察“永恆”一詞的含義,我想這必能使他們從沉睡中驚醒。若是蒙恩的人能細察“永恆”一詞的含義,我想這必能使他們從最深的痛苦中復興。—— 巴克斯特《聖徒永恆的安息》

禱告:天父上帝,天地都要滅沒,天地正如外衣漸漸舊了,但你卻永恆長存、萬古長新,你必定更新天地和萬物。更重要的,求你現在就更新我們,讓我們的生命適合在將來的新天新地居住!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歡迎您上網behold.oc.org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