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作為橋樑(受教舌)2025.04.07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25.04.07

受教舌

讀經:《詩篇》107

背誦: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祂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 (《詩》107:13)

《詩篇》107篇的主題是寫上帝在困境中的拯救,其匙節正是本次背誦的經節:“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祂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 (《詩》107:13)

這首詩非常生動地寫到了在四種艱難困境中上帝所施的拯救:曠野中的拯救、監牢中的拯救、病榻上的拯救和海難時的拯救。

一群人在曠野迷路而沒有方向,又饑又渴,靠著自己絕對走不出去了,於是在苦難中哀求,上帝就搭救,指明方向。詩人擴大應用範圍:任何心理饑渴的人,只要肯求,就可以得飽美食和得喝甘泉;

另一群人被囚禁,要麼在死囚牢裡,要麼在奴役狀態,奇怪的是他們是被自己的罪被囚禁。哪怕這種情況,上帝還是因為慈愛和人的懇求而打破銅門,砍斷鐵閂,救了他們;

第3群人因著自己的罪得了重病,甚至食欲都沒有了,但他們在苦難中呼求,上帝就醫治、拯救。請注意,上帝的拯救不限於身體,也包括心靈的釋放;

第4群人是被困在海上暴風雨中的水手和乘客,暴風雨越來越猛烈,他們活命的指望甚至都沒有了,但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於是上帝把他們從苦難禍患中拯救出來,他們也順利到了目的地。

詩人舉出的4個畫面非常形象生動。這些苦難有些是外在的,身體的;有些是內在的,心靈的;有些是在家外,有些是在床上。受苦的原因有的是環境突遇不測,就像第1個和第4個畫面。有的是因為犯罪的緣故,就像第2個和第3個畫面。但總的來說,我們看到的人生就像是沒有安穩的家,人處處在漂流,如置身荒野一般。人生多艱。感恩的是無論多麼艱難,主都及時伸手拯救,給人出路和亮光,給人盼望和溫暖。所以,苦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苦難但沒有上帝的同在。這樣的人生是荒涼和絕望的。

前些日子,我聽張曉風老師在南京先鋒書店開講座,特別提到三毛自殺身亡後,三毛的好友杏林子(劉俠)說:“她怎麼敢?!”杏林子在12歲時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時手腳腫脹,無處不疼,幾至癱瘓。痛不欲生的她想過自殺,直到16歲時,主耶穌非常神奇地找到和鼓舞了她。

在《俠風長流──劉俠回憶錄》中,杏林子回憶道:

“病了整整50年,除去中間少數幾年,我從未有一夜睡到天亮的福氣。一個晚上痛醒個30次、40次是家常便飯……就在這樣一個夜晚,我又在那裡自憐自傷,突然,我感覺到有一個‘人’就坐在我身邊。雖然看不見他,但我能感受到他的存在,連他的呼吸、體溫似乎都能感受到。甚至有一度,我很想用手去觸摸他,終究是不敢。

這是上帝嗎?是祂陪同你一起受苦、一起流淚嗎?原來,你並不孤單,你的苦楚、你的憂傷、你的惶然無助,祂全知道。

表面看起來,信了耶穌,好像並無什麼改變,病仍持續病著,家中經濟照樣困窘如故。奇妙的是心境的改變。”

得到心靈釋放和平安的杏林子筆耕不輟,寫出30多本書,幫助了很多人。在《生之頌》中,杏林子寫道:“沒有被烈日灼傷過的皮膚永遠不知樹蔭的清涼,沒有流過眼淚的雙目,也永遠不瞭解人間的疾苦。”哭過漫漫長夜,才知道黎明的可貴。

親愛的你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艱難?有沒有想過放棄?有沒有過沮喪?不要放棄,不要沮喪,因為主必能在苦難中拯救你到底。

默想:唯有通過苦難的橋樑,我們的生命方能與上帝密切契合。——杏林子

禱告:天父上帝,苦難對我來說,不像一道橋樑,更像一座大山,我常常害怕攀登和穿越。請你饒恕我。也請你加給我信心和勇氣,能像杏林子姊妹那樣通過苦難的橋樑,自己的生命跟你有更密切契合。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