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妙手不回春》一文之回應(蘇文隆)

蘇文隆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5期

       本文作者以生動的筆法,從一個喪禮說起,引出大型教會對個人牧養方式的存疑,再以《約翰福音》5:2-4節畢士大池的一幕,就本段聖經加以解經及應用,提出“超級醫療中心”架構的矛盾。進而以芝加哥的教會柳溪教會為 例,道破在教會的牧養工作中,容易分成“內幕中人”和“局外人”。然後以主耶穌的醫治為例,再回到剛才的經文,強調在教會中個人牧養的重要及呼召。全文一 氣呵成,文筆嚴謹,深入淺出,是難得的佳作。

        作者的確道出今日教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其實無論大型教會或小型教會,都有可能忽略“邊緣人 物”,就是一些不顯眼、聚會完就走的人;或者偶而出現、不來的人;也有的是因經濟困難、或家庭問題,覺得不如別人等等。如果教會的個人牧養工作沒有普及 化,就容易造成“局外人”的現象,這不是大型教會所特有,小型教會也會發生,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華人教會,都是在人數一百人以下。

        從一位牧養教會多年及神學教育工作者的立場,筆者對本文有以下的回應。

一、從解經的立場而言

        本文雖不是以解經為主,但全文根據《約》5:2-4引伸出對大型教會牧養架構的存疑。如果仔細看《約》5:3下-4,中文和合譯本以小字寫出,表示這段在原 抄本是沒有的。根據著名新約學者J.C. Tenney的研究(註1),這段在第四世紀前的抄本都沒有,是後來有些抄本就傳說加以解釋。也就是說,在耶穌當時還沒有這種說法。因此在許多有份量的 《約翰福音》註釋中,都未對《約》5:3下-4節加以解釋而略過(註2)。因此,據以引伸畢士大池係“由天使管理”,“宣稱能醫治所有疾病”的超級醫療中 心有欠妥之處。

二、從對大型教會的批判而言

        大型教會乃從小型教會開始,而小型教會能轉型到中型及大型教會一定有其增長 的因素,其中牧養關懷是不可少的一環。筆者曾牧養過這三類型的教會,也參加過作者所提的兩個大型教會,知道大型教會的優點及缺點(註3)。當一個教會轉型 到大教會時,一定要用到組織及体制來運轉,如此就容易產生“局外人”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小教會還是佔多數的原因。但神今天也使用大型教會對社區產生積極 的影響力(註4),這是不容忽視的。

三、從教會牧養的功能而言

        的確,對個人的關懷牧養是基督生平中非常值得學習的榜樣,教會也應當在這方面加強。但這絕不是只有傳道人的責任,信徒也要有牧者的心腸及牧養的功能。因此不少教會使用小組的方法(可能是小組教會,有小組的教 會或十二門徒小組(註5 ))來彌補牧養方面的缺失。固然有些會流於噓寒問暖的形式,但筆者在北美各地所看到的有些小組,的確發揮了教會牧養的功能。因此如何有更好的小組長訓練, 以及全民牧者化的觀念是對廿一世紀後現代化教會的挑戰。

        總而言之,本文值得教會傳道人,神學生及信徒領袖的再三省思,按照耶穌個人牧養的模式,落實在小型、中型及大型教會中。

附註:
1. M.C. Tenny “John” Expositors N.T. Bible Commentary, P.62
2. 如V.G. Tesher,《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John》,the Tyndale N.T. Commentaries 馬有藻著《約翰福音註釋》。香港,建道出版社,1992。王正中編《中希英逐字對照新約聖經》。台灣:宣道出版社,1985。Campell Morgan《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Morgan’s Expository Series。
3. 筆者手頭有一份資料:Howard Business School以Willow Creek Community Church為個案研究。由 MBA學生James Mellado分析該教會在行政管理上的得失。
4. 參考唐艾蒙著《美國十大創新增長教會》,台灣:天恩出版社,1993。約翰富恩著《世界十大教會》,台灣:橄欖基金會,1997。
5. 這是近年來動員小組長,使教會增長的嶄新方法,可參考唐約珥著《引爆復興十二門徒小組》台灣:道聲出版社,2001。

作者現為洛杉磯台福神學院副院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