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论断——后现代教会的白色恐怖?(王星然)2024.07.22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后现代(Post-Modern)的社会,后现代对信仰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人们倾向不再相信这世上有什么是绝对的,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 阅读全文
-
谁的公义?——对“以哈战争”的一点思考(廖启宏)2024.07.15
面对冲突时,我们要有怜悯,并具备基本的道德勇气。 阅读全文
-
从父亲的心再思福音——独自育儿的日子(陈世贤)2024.07.08
我的身份,一下从全职学生转型为带职奶爸。难度最高的挑战,不是课业时间的压缩,而是独自育儿的孤单,以及蜡烛多头烧的家事夹击。 阅读全文
-
鸿沟的彼岸——与第二代青少年的文化差异(尹伟力)2024.07.01
其实青少年教育的困境,并不仅存于华人教会和家庭。美国本土的青少年,在寻找自我身份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经历挑战 。 阅读全文
-
望极天涯却见家——携手去享受流浪(卢洁香)2024.06.24
人多倾向于喜欢安稳舒适而不大会选择流浪。而宣教士正是属于主动选择过流浪生活的人。 阅读全文
-
一次轻生带来的教训(陈恩加)2024.06.17
每个人都会有负面的回忆,其影响可大可小,所以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阅读全文
-
如何爱一个“烂人”(夏娃)2024.06.10
当初教会吸引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安全感——每次一进教会就感觉很安心。无来由地相信,天父睁大眼睛看着每个人,谁也不敢欺负谁。 阅读全文
-
我的心啊,你要赞美耶和华——《诗篇》146篇笔记(范学德)2024.06.03
从诗人的赞美中我们知道,我们所相信的这位造物主是这样的一位上帝。 阅读全文
-
金继与复活——面对生命中的伤疤(陈世贤)2024.5.27
家中的盘子摔破了,我试着将碎片拼揍起来,只见聚合的碎块间尚留着狭小缝隙——黏起来的容器疤痕依旧,像是我们生命中的伤疤。 阅读全文
-
自己的追思礼拜(黄奕明)2024.05.20
死亡的确是人类最深的恐惧。我最近也主持了一场追思礼拜,是十多年前我为他施洗的长辈。一开始我去探视他,他还跟我有说有笑,只是血压比较低。没想到两周后,就安息主怀了。 阅读全文
-
对“国产”的执著——日本的自我认同与宣教(晋达)2024.05.13
在过去几十年,对于中国大陆背景的人来说,每当看到“国产”二字时,心中不免会多一分疑虑,毕竟“国产”大大小小的问题早已见怪不怪。即使现今,“中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遍布全球,大概也很难见到有谁会像日本人一样,在生活中尽最大可能地使用他们的“国产”品,并且对“国产”的信任和认同,远超过对其他国家的产品。 阅读全文
-
巨星泰勒丝与自我缺稀的时代(王敏俐)2024.05.06
泰勒丝魔法 这几年,“泰勒丝经济学”一跃成为美国各大名校之间的显学,许多教授把美国歌手泰勒丝的创作做为文本在课堂中探讨,以泰勒丝在文化与经济层面所创下的惊人影响力来思考她在流行文化中所掀起的风潮与意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