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與思

  • 潤潮中的扁舟(美歌)2024.04.29

    潤潮中的扁舟(美歌)2024.04.29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4.04.29 美歌 旅居泰國將近兩年,兩年以來,作為一名“潤潮”的親身經歷者,我見證了人間的許多悲喜離合,掙紮與迷茫,不免有些感慨萬千。 走入歲月靜好? 我所居住的城市位於泰北,雖也算是泰國的第二大城市,但和中國動輒千萬人口的大城相比,這裡儼然成了中國的五線小城,甚至五線小城也不算。許多年前 ,當我第一次以遊客的身份踏上這片土地時,我驚訝於它的破舊與落後:狹窄的道路、轟鳴作響的摩托車、低矮的房子、淩亂的電線…… 我推著嬰兒車,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在逼仄的、近乎放不下一輛嬰兒車的人行道上,奮力往前行,車裡是被熱得哇哇大哭的兩歲娃娃。我有些氣急敗壞,也實在不解:這座被譽為泰國“北方玫瑰”,以及被許多文青追捧、流連的城市,究竟有什麼魅力?最終,這一週的旅行,以孩子發燒5天畫上句號。 未曾想到,5年後,我們舉家搬遷到了這個城市。只是這一次,我們不再是遊客的身份,而是嘗試著在這裡生活,融入它,成為它的一員。這次,我們沒有住在熱鬧的遊客區,而是先租住在一間有著一個巨大花園的民宿,和民宿的主人——一對本地老夫妻住在一塊。 他們話不多,每天安靜地打理著園子。那時還是疫情期,諾大的民宿裡,只有我們一家人,孩子們得以有充分的自由在園子裡玩耍、探索。 告別了將近2年的國內“封控”,不再是口罩、各種捅鼻子、以及帶著防備警惕的眼神,置身於一個如此靜謐、綠意盎然的住所,我們的身心放鬆了下來。接下來是帶孩子去學校、租房子、熟悉環境、安家…… 當地人溫和友善,不緊不慢,雖隔著語言和文化的障礙,但讓我回憶起了已經逝去的鄉下童年歲月。 普遍的身份焦慮 當然,也不完全是“歲月靜好”,陌生的國度與環境,對每個移居的家庭都是一個挑戰。先別提炎熱的天氣,讓人一天到晚都想呆空調房;也遑論傍晚成群的蚊子,稍不注意,身上就起了好幾個大包,奇癢無比;再加上購物不便,各種的效率低下也讓人無奈;更別說聽不懂的泰語、完全無法“欣賞”的泰餐…… 在度過了與小城的“蜜月期”、“衝突期”、“磨合期”到逐漸的“熟悉期”後,我們發覺,我們逐漸喜歡上了這兒,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定感。 我們那時並未意識到,我們成了“潤潮”中的一員。而這股潤潮,裹挾、衝擊著我們,使我們不得不更深地去省思我們的身份和選擇。 自然,教育是大多數中國家庭來泰國的訴求:對國內公立教育的失望、不想要太卷、希望孩子接受國際化的教育等等——家長們聊起來,難免有種他鄉遇知音的激動。但往深了去聊,卻不只是表面看起來的孩子教育問題,更多是對體制的不滿,對國家未來的擔憂,對安全感、歸屬感的考量,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普遍的身份焦慮。 我們活在一個如此特殊的時代,經歷了全球化、經濟飛速發展、技術變革日新月異的40年。從貧窮到富足,從鄉村到城市化,從高學歷的稀缺到教育的普及化,從鐵飯碗時代到各種可能性……這是一種幸,也是一種不幸。每個人既面臨許多的機遇,也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在經歷3年疫情封控之後,政治的不確定性給個體帶來的,身份焦慮尤為嚴重。 落寞與迷茫 在泰國,我們去到幾個不同的教會,人都不多(二三十個),大家臉上洋溢著一種自由空氣所帶來的釋放輕鬆感,以及對新生活的盼望。 但不知為何,人們似乎都隔膜著,說話小心翼翼,語氣中隱約帶著些試探與擔憂。沒過多久,通常是三五個月後,聽說很多教會的人員又換了一批:有轉去其他教會的,有離開泰國去到他國的,也有退回到家裡,寧可參加網上的教會敬拜的。當然也陸續有新人加入,但成員穩固的華人(非華裔)教會並不多。 經過一段時間,我們也逐漸和幾個中國家庭建立起了深入的關係。大家常聚一塊兒,更多的時候是週末一起遛娃,可謂“抱團取暖”,這是異國他鄉一種難得的溫暖。但大家對生活的理念與期盼實則各異: 家庭A,計畫買帆船帶著娃環遊世界。他們堅持認為,帆船旅行是最適合他們全家的生活方式:孩子一邊旅行一邊學習,作為帆船教練的丈夫,可以拍視頻分享旅行生活,養活全家。 家庭B,因兒子在國內厭學選擇來泰,妻子一人陪讀,丈夫在國內工作。為了孩子,夫妻不得不長期分居。 家庭C,極度不滿國內現狀,覺得這世界上,民主的國度才是理想的居住所在;但因為經濟等各方面因素,“被迫”選擇了泰國作為暫時的棲息地。 …… 起初,我們會聊起從前的教會和各自的信仰,在經歷被“拆解”、被“喝茶”等各種事件之後,教會的生態變得有些荒涼:“得不到牧養”“關係越來越疏遠”……言辭中道出心中的落寞與迷茫。至於自己和上帝的關係,在時代的大洪流襯托下,似乎多少有些輕飄、不著邊際。 “聽說XXX一家申請了加拿大的學簽,你們要不要考慮?” “你知道吧,老王,就是我孩子同班同學的一個家長,上週去日本考察了。” “泰國的政策太不穩定了,誰知道明天會怎樣?我覺得這也不是長呆之地。” “還是得去拿身份。去歐美即使做最底層的工作,也是被人尊敬的,時薪還高。XX一家在那沒多久,據說就買了房子。” “我是不可能回國的,在美麗國,哪怕賣個早點,我也能活下來的。我想如果犧牲我這一代,能夠給孩子一個穩定的身份,受再多苦都是值得的。” …… 下一步要去哪? 沒多久,大家談論的話題就有了風向標。那時,估計不少家庭見面的問候語都變成了“下一步要去哪?”“啥時候走啊?”所謂的“什麼都有可能,但什麼都不可能”——好像我們可以隨便作一個選擇:世界之大,豈容不下我? 但事實卻是:隔著信息的不對稱、文化的巨大隔閡、語言的障礙(大部分家庭的聽與說都是問題)、種族的歧視、全球下滑的經濟形勢、生存的艱難(並不是每個來泰的家庭,都有雄厚的經濟支撐),要在一個新的國度活下來,又豈是一件易事? 最重要的是,個體在這個充滿不確定因素的後移民時代,由認知偏差(對世界的認知、自我認知)導致的選擇,會將其帶入一個怎樣的生存境界?沒有答案。每次我和先生聊及此,我們便唏噓不已,為潤潮中的許多普通人,也包括我們自己。 作為 “移民”,歷史似乎是斷裂的——我們既不屬於此地,內心又認定故鄉早已“淪陷”,無法歸去。而未來又在哪裡?在美麗國嗎?還是楓葉國?又或是東瀛國?自然都是虛妄的。浮現在我腦海中的,是汪洋大海中漂浮不定的一葉扁舟,它是這樣的脆弱與渺小。 “逆流”而上的族群 然而,我們也得以認識了一些很不一樣的人。比如我們的牧者夫婦,他們被上帝呼召,從美國來到亞洲,40多年,從青年到白髮。最危險的時候,在亞洲某國,他們曾被人用槍抵著頭,差點死於槍下。 即使這樣,他們也沒有離開這兒。流淌於他們心中的,是對那個看不見的、更高國度的喜樂與熱情——像這樣的人還不少。 在這個由宣教士組成的教會,每週日,大家開著破舊的二手車,帶著孩子,來到教會,眼神中更多的是堅定與坦然。 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有困難,教會的禱告事項中,常常是有人患癌了,有人出車禍了,甚至有人因為孩子生病看不起病請求幫助……與我們想要順流去到一個美好國度的身份焦慮相比,他們離開了那個在世人看來更為文明、民主的故鄉,他們是“逆流”而上的。 很多時候,在不確定面前,人們會迷失在眼前的世界裡。因為恐懼,因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或者因為將自己最深的渴望。寄於這個虛妄的世界(這也是人性的真實與軟弱),從而被這個世界帶著往前走。 但那位至高者卻沒有停止祂的工作,祂看顧祂的百姓,無論是迷茫的群體,還是祂忠心的兒女;祂也沒有失去耐心,而是以溫柔的靈等候、牧養祂的百姓。 選擇留守此地 詩人說,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旅居泰國差不多一年後,我們遛娃的團體解散了,因為各種原因: 家庭A放棄了航海的計畫,決定舉家搬回中國。。他們不再害怕前面的未知,也能接納詩和遠方,不一定是最理想的生活。 家庭B重新評估他們的選擇:為了孩子的教育,父母是否需要付出如此大的犧牲? 家庭C在泰國新總理大選之後,立即選擇了全家走線去美麗國,在我們大家力勸無效之後,帶著大家的祝福和擔憂,經歷了重重艱難,終於走線成功,到了美麗國(丈夫發來信息,說感謝大家為他們禱告。他們在泰國曾經不願去教會,但到了美麗國之後,發現能接納他們的地方,仍只有教會)。… 阅读全文

  • 一個只有“自己人”的世界——看電影《利益區域》(陸加)2024.04.15

    一個只有“自己人”的世界——看電影《利益區域》(陸加)2024.04.15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4.04.15 陸加 一個明亮的早晨,兩個兒子把爸爸的眼睛蒙起來,興致勃勃地領他走出屋子。哥倆領著爸爸走到別墅側院的花園裡,然後打開他的遮眼布;同時,媽媽帶著另外3個孩子衝著他喊:“生日快樂,爸爸!” 在明亮的陽光下,爸爸看到長條桌上,有一條嶄新的深古銅色的獨木舟。 “這是給我的?”爸爸邊問邊輕輕的撫摸著船幫。“至少可以坐下3個人,你從哪裡搞到的?” “我有特殊管道。”媽媽的回答很神秘。 爸爸,媽媽,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加上媽媽懷裡剛生下來的小寶寶,還有一條狗圍在獨木舟邊。“誰要第一個坐到船裡?”爸爸問。“我,我……” 孩子們都爭相舉手。爸爸看了一圈,最後指著媽媽懷中的寶寶安妮:“你是第一個”。 生日驚喜完畢,大孩子們都去上學了。爸爸走出了連著矮牆的院門,隨即騎上一匹高頭大馬。那匹馬只走了幾步,就有哨兵向他致敬,然後牽著他的馬進入了高牆,崗樓和鐵絲網圍繞的地方。 在這高牆之內,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波蘭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時間大約在1943年。 一早“其樂融融”的場景,就是死亡集中營的德軍最高指揮官魯道夫‧霍斯中校(Rudolf Höss)與妻子海德薇‧亨塞爾(Hedwig Hensel),以及5個孩子的一段普通家庭生活,也是2023年上映的電影《利益區域》(The Zone of Interest),一開場的一個片段。 《利益區域》又譯成《夢想集中營》(或《特權樂園》),是由英國導演在波蘭拍攝的德語電影。這部電影不是直接描述大屠殺,而是講述在大屠殺最為慘烈的1943-1944年間,霍斯一家人在這個花園別墅的日子。它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和最佳音效(Sound Effect)獎,同時也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的提名。 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 奧斯維辛集中營建於1940年,開始時主要目的是關押戰俘。 1942至1944年底,隨著納粹德國對猶太人進行系統性大屠殺不斷加劇,集中營不斷擴充,並成為6個屠殺中心裡最大和殺人最多的集中營。最後幾年裡,火車晝夜不停地把各地的猶太人,運到此地,大部分是直接送入毒氣室和焚燒爐。一小部分身體還好的,則先被強迫做苦力,然後屠殺。 至少有110萬人,是死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除了近100萬是猶太人之外,還有吉普賽人、同性戀者、戰俘、耶和華見證人和一些政治犯(共產黨人和社會民主黨人)。《利益區域》中有幾段對話,暗指霍斯“工作業績”優秀,被上司賞識,因為他與同僚在毒氣室和焚燒爐的使用效率上,最為出色。 正因如此,1944年5月到7月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有多達43萬匈牙利的猶太人被送到這裡屠殺。最多的時候,這個集中營每天屠殺近1萬人。 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Michel Zacharz AKA Grippenn攝於2006年8月 電影獨特的藝術處理 《利益區域》雖然算作是一部劇情片,但刻意不煽情,不講故事,不含劇情高潮。 它採用最接近人眼的廣角鏡頭,多用自然光,很少使用人物臉部的特寫,就像遠遠地在觀察這家人零零碎碎的對話和平淡的日子。電影雖是虛構的,但這些零碎日子中的人物、事件,包括整個別墅的內外佈置,都是經由歷史資料,圖片的考證,可謂是歷史的再現,且近事實的可信度相當高。 作為一部“大屠殺”題材的電影,影片沒有任何像《辛德勒的名單》那類電影一般,有直接描寫大屠殺的鏡頭。這部電影最為獨特處,是它的聲音效果。 導演巧妙地利用了這家人的“生活區域”,是與大屠殺場所,只有一牆之隔。於是,不論白天黑夜,從牆裡面傳出來的噪音伴隨著這家人所有的活動,成為這家人日常抹不掉的背景聲。 牆內的聲音,時而是熔爐的轟鳴聲,時而是嘈雜不清的喊叫聲;有火車進站的聲音,也有偶發的槍聲——這聲音時刻在提醒著牆內所發生的事,將無時不在的屠殺與牆外溫馨和諧間的反差和張力,敲打著每一個人的靈魂。 這個獨到的藝術處理,為此片贏得了奧斯卡最佳音效獎。(我認為應該稱為最恐怖音效獎,那“魔音”縈繞在腦海裡,是久久揮之不去的。)   除了音效,在許多生活鏡頭的背景裡,還常常出現一個冒著黑煙的大煙囪。 晝夜不停的焚燒爐和它必定會散發出的焦糊味,也從視覺和(聯想到的)嗅覺上,強化了對大屠殺的感受。 如果我們去問:一個在牆內塗炭生靈的指揮官,怎麼可以同時又過著一個歲月靜好的牆外日子?導演提供了事實與線索,然後把這個問題,留給觀眾去自行觀察、解讀、與評判。 牆外是“和諧”的世界  影片裡最多出現的,是霍斯一家在牆外的生活細節: 他們一家在河邊野餐;媽媽抱著寶寶在園中散步,教孩子認識美麗的花朵;爸爸教大兒子騎馬,跟孩子們一起划船,在水中遊戲。 霍斯是個仔細和負責的父親:每天睡前他都會給女兒讀格林童話,跟每一個孩子道晚安,並檢查所有門窗是否關好,並關上所有的燈。 霍斯夫婦睡前,一起回憶著他們上次去義大利旅遊的愉快時光,並計畫著重遊故地。他們在河邊,憧憬著將來解甲歸田,做個悠哉的農夫。 霍斯太太對孩子的管教,適宜和得體。 霍斯的下屬,也都非常尊重霍斯。 …… 從這些細節上,沒有人會認為,霍斯夫婦是我們想像中的“衣冠禽獸”。在他們“自己人”中,他們是熱愛生活,彼此尊重,盡職工作,妥善的處理各種關係和責任,且保持了優良的“傳統價值”。即使用今天的標準,他們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好人。 牆外是“潔淨”的世界 影片中另一類反復出現的細節,是他們對“潔淨”的看重: 霍斯從集中營回到家裡,第一件要做的,就是立即脫下皮靴,然後由僕人拿到院子後面,仔細清洗營中帶回來的泥土。… 阅读全文

  • 《世俗時代》慕道友的天堂(王星然)2024.04.08

    《世俗時代》慕道友的天堂(王星然)2024.04.08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4.04.08 王星然 渴望上天堂的無神論者 幾週前在一個學生營會裡,兩位慕道朋友分別在不同時間點,問了相同的問題:  “我是一名無神論者,雖然不信你們的耶穌,但我都是照著你們基督教宣揚的價值觀生活,我以後能上天堂嗎?” El Greco畫作 Burial of the Count Orgaz 這個有趣的問題,讓我想起不久前讀Charles Taylor寫的《世俗時代》(A Secular Age)。 把時間軸拉回500年前,在人類歷史的長河裡,如果你告訴別人,自己是一個無神論者,是一件令人難以想像的事。可是來到21世紀,如果告訴別人你不信神,這很正常。反而,信神的人,還需要加以解釋一番,特別在知識界、學界,一個頭腦清楚的人,怎麼會去信神?因此Taylor稱我們所處的這個“拋棄上帝”的時代,是“世俗時代”。 這本書就是在研究,過去這500年,到底發生了什麼?造成如此巨大的轉變! 同時,在世俗時代裡,Taylor觀察到一個現象:人們雖然不要上帝,卻仍在追求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很多人會形容自己是“Spiritual but not religious”(SBNR),儘管不信宗教,但仍然有自己持守的道德價值和信仰,仍然渴望一種永恆的、一種生而為人的意義,正如營會裡的那兩位無神論慕道朋友一樣。(順便提醒一下,作為基督徒,還是不要整天感歎世風日下,以為外邦人都是金迷紙醉、不學無術、道德淪喪的浪子。) 只是,在尋找生命答案的過程中,世俗時代刻意地把超然的、永恆的上帝排除在可能選項之外,只允許自己在可見的經驗光譜裡尋找案。Taylor特別給它一個名詞“排除性人文主義”(exclusive humanism),描述人類執意建構一個無神的世界,與上帝隔絕。 於是在世俗時代,人類既然不願在超然的上帝那裡,去找自我的價值定位,就只能在我們看得見的經驗世界裡,去尋找意義和價值,去探索生命的答案。 Taylor為這個被限制的經驗世界,取了一個名字:“內在經驗框架”(Immanent Frame)——它好像一個畫框,把人類囚禁在裡面。 El Greco《啟示錄》揭開第五印 有一回,我造訪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看到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畫家El Greco(1541–1614)的作品《聖約翰的異象》(The Vision of Saint John)。這是Greco在1608年,根據《啟示錄》6章9-11節使徒約翰所見的異象,畫了末日揭開第五印的場景。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El Greco的畫作《聖約翰的異象》 El Greco的色彩和筆觸非常大膽細緻,超越他那個時代好幾百年,有一種超寫實主義的魔幻感,很適合用來描摩夢境和異象。 這幅畫其實很巨大,那位在前景的門徒約翰大約真人的尺寸。觀畫的人彷彿被邀請進入畫中,與眾聖徒一起抬頭仰望。這些人在仰望什麼呢?《啟示錄》說,天上有公義的白衣(救贖)要賜給他們(參《啟》6:11),所以最重要的答案是在天上。 可是在日光之上,那位超然的,賜人白衣的上帝不見了,所有人都被框在這個灰暗可怕毫無盼望的世界中,受困於這個“框架”。 Greco不可能會犯這種“讓上帝消失”的低級錯誤。 原來,這幅畫在19世紀,落到西班牙總理Antonio Cánovas del Castillo手裡。Cánovas是一位藝術收藏家。他嫌這幅畫太老舊,想找人修整,結果把上半部約175公分的畫給修掉了。我們不知道Cánovas在想什麼,也許是破損太厲害,無法修復?總之,那重要的上半部畫,就這樣被硬生生地切割掉了。現在只能看到它的下半部——門徒約翰與眾聖徒站在那裡,呼天喚地,卻不知道是在仰望誰? 被切割的世界  這幅被切割的畫作,正如Taylor所形容的“內在經驗框架”一般。當我們切割日光之上的超然上帝,就只能在有限的人間“框架”裡打轉,好像我們熟悉的名詞“內捲”,即使在其中撞得頭破血流,也找不到出路,因為生命意義和答案,不在日光之下的世界。 El… 阅读全文

  • “雞娃”父母,為誰辛苦為誰忙?(廖啟宏)2024.04.01

    “雞娃”父母,為誰辛苦為誰忙?(廖啟宏)2024.04.01

    研究者發現,令人一生幸福的關鍵不在乎收入、地位、財富,甚至不是健康,而是關係(relationship)。 阅读全文

  • 寬廣與喜樂——宣教士的路徑(盧潔香)2024.03.25

    寬廣與喜樂——宣教士的路徑(盧潔香)2024.03.25

    在人生種種際遇中的心懷不平、黯然神傷等等,都在與主相遇中被帶進信仰的長河,一顆寬廣的心,必能從困苦中看到光明與盼望。 阅读全文

  • 如此“狗屁工作”30年(陳恩加)2024.03.18

    如此“狗屁工作”30年(陳恩加)2024.03.18

    底層打工者往往需要經歷許多辛酸,並非是“中國特色”,也並非是某個歷史時期中的曇花一現,更不會因為工作種類的演變而消失。上帝所說的“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是一種不受時空限制的全人類現象。 阅读全文

  • SOS ——救我,脫離“永遠都不夠好”的控告循環(陳世賢)2024.03.11

    SOS ——救我,脫離“永遠都不夠好”的控告循環(陳世賢)2024.03.11

    看重靈性的質,就是明白我們一切的成敗、操練與跌倒,都是基於“我已經在上帝的恩典中”這個前提,如此前提,我們可以去面對充斥在生活中的罪疚感。  阅读全文

  • 我要天天稱頌你——讀《詩篇》第145篇(范學德)2024.03.04

    我要天天稱頌你——讀《詩篇》第145篇(范學德)2024.03.04

    “透過《詩篇》,聖靈喚醒了人生命中所有的痛苦、憂傷、恐懼(懼怕)、疑慮(懷疑)、盼望、關懷、焦慮的感覺,也就是人心思中一切慣於被激動起來紛亂不安的情緒。”這是“對靈魂全面的剖析”,“再沒有比這卷書更能教導我們如何正確地讚美上帝,或是更有力地激發我們時間敬虔。” 阅读全文

  • 賣了房子跟隨耶穌才屬靈嗎?(馮欣)2024.02.26

    賣了房子跟隨耶穌才屬靈嗎?(馮欣)2024.02.26

    跟隨耶穌的價值觀卻恰恰相反:耶穌多次講,跟隨祂的人,必須要付代價。而且是要付出自己核心價值的代價,遠遠超出房子、職業、金錢……耶穌要的是我的全人,甚至全然的生命。  阅读全文

  • 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黃奕明)2024.02.19

    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黃奕明)2024.02.19

    內心深處的平安,是我們與自己的和平。這也是來自主對我們的饒恕,以及我們對別人及自己的饒恕。 阅读全文

  • 在日本的職場上,如何有一個“福音心志” (晉達)2024.02.12

    在日本的職場上,如何有一個“福音心志” (晉達)2024.02.12

    因此我自己判斷,舊時代的“敲開家門傳福音”的形式,在我的周圍已不再奏效。真正的福音不應該僅在話語上,更在於我們生命的樣式當中。 阅读全文

  • 上帝所許可的限制:一個弔詭的奧秘(王敏俐)2024.02.05

    上帝所許可的限制:一個弔詭的奧秘(王敏俐)2024.02.05

    世界用揚聲器,不斷地催促我們往實現自我價值的道路直奔,但是苦難卻使我們放下快跑的雙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