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好消息

  • 重塑預期,管理情緒 (楊堅)2024.05.01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5.01 楊堅 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無論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對人的情緒影響都很大。 聖經上說:“好信息,使骨滋潤”(《箴》15:30),“有好消息從遠方來,就如拿涼水給口渴的人喝”(《箴》25:25),都表明好消息會帶來好的情緒感受。同樣地,壞消息自然會帶來糟糕的情緒感受:“人心憂慮,屈而不伸”(《箴》 12:25)。 有意思的是,不僅世間智慧告訴我們,人的預期會對情緒、感受起顯著作用,耶穌基督的生平和聖經的經文,更早已蘊含這樣的智慧。 下調今世的預期 美國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例如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在發佈日,對股票市場走勢有顯著影響。它們或被認為是好消息,導致市場上漲;或被認為是壞消息,導致市場下跌。 而這些指數到底算好還是算壞,端看該指數是否符合市場的共識預期。如果指數本身不錯,但仍差於市場的預期,那就算是令人沮喪的壞消息。相反,如果指數雖不佳,卻好於預期,市場會認為這是令人愉快的好消息。 可見,金融市場如何決定消息好壞,由此產生怎樣的市場情緒感受,“預期”是非常重要的! 投資界智者查理•芒格,把這個道理,推廣到人生哲學。他對生活在當今複雜多變的時代裡的年輕人說:“我最好的建議是……降低你的預期, 你(人生)會更幸福。”(註1) 英國《金融時報》以標題的形式,把這個建議稱為“查理•芒格認為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Charlie Munger: lower your expectations)。 有意思的是,芒格認為的“福音”雖不是真福音,聖經的真福音確實也早已蘊含了類似的道理,並由“福音的起頭”耶穌體現出來(參《可》1:1)。 聖經記載(參《路》2:10-12),耶穌從所在的至高榮耀的天上,降卑生在又臭又嘈雜的客棧馬槽裡。祂不僅安然自若地出生在卑微之處,並且在世過了簡樸的一生。 耶穌這種極致的“自己卑微”,從人的角度看,就體現了祂主動的巨大的當前預期下調。如聖經寫的:“(耶穌)祂本有上帝的形象……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 (參《腓》2:6-8)。 耶穌降卑所展現的主動下調當前預期,極大地幫助我這個原本相當驕傲的人,去應對生活中不順己意,甚至明顯不公的情形——那都是讓我糟心、窩火、情緒不好的事情。 有些事情很小。比如,我和本學院教授和工作人員參加全校活動。其中唯有我一個是華人,更是唯一擔任系主任的。活動結束後,其他所有人都領到學校提供的午餐票,我卻一直無人理睬——即便我和另一個同事,特意去和負責活動的人說明瞭情況。 我本能地感到被歧視的難受! 有的事就更大些。多年前,為了成立一個重要的研究中心,我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幫助學院成功獲得巨額捐款,學院領導因而應許給我研究中心的研究主任職位,還讓我繼續設計此中心的發展藍圖。 結果,這個職位和我的發展計劃,以及其他成果,被全盤轉讓給與領導關係密切、但沒有多少相關專長的同事! 遇到這些事情,我真的是只有靠著思想耶穌在世上時如何忍受種種不公,才能迅速地調低自己的當前預期,儘快恢復心平氣和。即便有時不能完全想開,至少我能先忍下那口氣,不過於受糟糕情緒的影響,直到上帝引領我,化解所有心結。 樂觀的未來預期 美國的金融市場,不僅與預期相比較,判斷消息的好壞,而且也高度關注美聯儲的“前瞻指引”,即對未來利率可能走勢的表述。 換句話說,利率的未來預期,也對金融市場起顯著影響。 聖經清晰地揭示,樂觀的未來預期,就是基督裡擁有的榮耀盼望,能夠讓有屬天智慧的人,不再局限於當前預期和實際發生的,而是能夠超越當前的困境,和由此而來的糟糕情緒,活出不同的生活。 再以耶穌為例:“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來》 12:2)。 “那擺在前面的喜樂”,是耶穌離世才發生的,從人的角度看,這就是樂觀的未來預期。 “十字架的苦難”和“羞辱”,則是耶穌當時就要承受的。 儘管耶穌早已知曉,並準備好上十字架,但真正要發生時,祂依然面臨巨大的試探。在客西馬尼園,“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如大血點滴在地上”(參《路》22:44)。 然而,為遵循天父的旨意, “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 耶穌“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   同樣地,敬虔的基督徒,“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來》11:13)。藉著信心,這些人擁抱樂觀的未來預期,並“歡喜迎接”, 因為這是上帝“所應許的”賞賜和榮耀。雖然他們仍生活“在世上”,“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但僅僅是“從遠處望見”,就讓他們在今世的生活不同。 我認識幾位弟兄姐妹,有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痛苦。為什麼基督徒還要經歷這些痛苦呢?按照宗教改革先驅約翰·加爾文的看法,上帝其實並沒有應許每個基督徒,能得到今世的種種幸福。上帝這樣做的理由,恰恰是為了讓基督徒能夠更好地定睛於永恆。 加爾文在《基督徒生活手冊》中,如此寫道:“總之,我們整個的人都為物質的引誘所迷惑,只知道尋求世界的幸福。為對抗這種邪惡,上帝以苦難繼續不斷地使祂的兒女知道,現世生活是空虛的。”(註2) 這些苦難包括,“為使人們不致過分沉浸於享樂的婚姻生活,祂或使他們因配偶不良而感痛苦,或使他們因數孫不肖而自覺卑下,或因數嗣缺乏或夭折而悲痛。”(同註2) 清教徒領袖理查·巴克斯特,在《聖徒永恆的安息》中持有類似觀點,並特別指出,基督徒不應該錯誤地認為,在世上的生活能夠享受到真正的安息。 加爾文的話提醒基督徒,在沮喪時,不僅要下調對婚姻和生活幸福的當前預期,不要怨天尤人,更要有意識地去思想永恆中,美好的未來預期。 我切身體會到,這會有效地帶來情緒上很大的寬慰,讓人不再那麼難受。 很不完美的我們,必須更努力,去克服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自身的軟弱不足。上帝很大可能會,但也有可能不會,讓我們的婚姻和家庭更幸福美滿。最重要的是,既然存著未來的盼望,我們就不應該讓今世的挫折、失望,過分影響自己的情緒,將自己擊倒。 錯誤的預期模式 在形成預期時,正確的思維模式很重要。它能夠幫助我們,盡可能避免形成嚴重的預期錯誤、情緒上受到不必要的困擾。 我們有許多思維的誤區。以一個最常見的線性思維模式為例:當人一段時間內,生活比較平順,線性思維模式就會引人形成“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應該也會好”的預期。很多人基於這樣不切實際的樂觀預期,做出錯誤的影響長期生活的決定。待到生活的風浪突然襲來,就驚恐不已,情緒跌到谷底。 其實,聖經早就明言:“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伯》5:7)。查理•芒格持有類似的觀點:“降低你的預期,也就是讓你的預期更符合現實。”(註3) 另一方面,當人最近遇到公司裁員等壞消息,線性思維模式會讓很多人不由自主地預測,後面要發生的事情八成也是糟糕的。不少人甚至極端地認為,這輩子估計沒有什麼翻身的機會了。這種絕望的情緒,常常可能讓人不堪重負,以致崩潰。 在現實世界中,儘管線性思維模式在短期和局部範圍內,是有一定證據支持的,但查理•芒格以他的投資經驗證實,非線性思維模式,才是更符合世界運行規律的正確思維方法。 更重要的是,按照“講道王子“司布真的解釋,上帝作為世界的創造者和護理者,祂恩典的工作方式,更清楚地表明瞭非線性思維模式的普適性。 司布真指出, 許多人處在艱難狀況時,會祈求上帝賜給恩典,讓事情峰迴路轉,有個出路。他寫到: “(上帝)不會在星期天就有星期一的恩典賜給你,或在星期一就有星期二的恩典。在星期一早上,你一起床,需要的時候就有恩典賜給你,不會在(上個)星期六晚上就(提前)賜給你;你要 ‘每一日’ 得到這恩典——不會超過你需要的,不會少於你需要的。”(註4) 這些話告訴我們,上帝的恩典,常常在最需要的最後那刻,才突然來到。換句話說,前面一直不順利而形成的悲觀預期,是基於線性思維,並沒有考慮到上帝恩典的奇妙作為。 結語 聖經告訴我們,人乃是上帝創造的。人的情緒感受,和其他一切,其實都按照上帝所立的規律,運作不息。…

    閲讀全文…

  • 好消息在哪?(談妮)2022.06.23

    不知今生所有來自天災人禍、過往現在、內煎外攻的愁,是否也像世上的財富一般地有限?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好消息,能滿足靈魂的需要?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