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要上教會?(周學信)

周學信

本文原刊於《舉目》69期

BH69-06-7690-圖1-談妮攝-DSC_0352r     楊腓力在其著作《恩典多奇異》(What’s So Amazing About Grace?)中提到,有人鼓勵一名妓女向教會尋求協助,但她回答:“教會!幹嘛去那裡?我覺得自己已經夠糟了,教會只會讓我覺得更糟糕。”(註1)

        關於教會,這裡有幾個非常基本的問題:參與教會是基督徒的義務嗎?教會的正式“禮拜”在基督徒個人生命中有何意義?是否有其他的管道可替代教會,滿足信徒靈性與肢體生活的需求?

總歸一句:為什麼要上教會?

 

兩種羊的抱怨

        上述問題是出自兩類群體的抱怨。

         第一類是感到沒有被餵飽的羊(underfed),其靈命和肢體生活的需求,未得滿足。這些基督徒一週接著一週,滿懷著希望和期待到教會作禮拜,卻總是帶著挫敗和憤怒離去。這也許是源自對虛幻的“整全共同體”的失望,以為榮耀的教會可以提供全然的溫暖和滿足。BH69-06-7690-圖2-你是哪一種羊-IMG_6670_c.By dieraecherinr

         另一群體,則是吃得太飽的羊。他們也許不多見,但他們的訴求卻引發有趣的神學難題。類似的故事是這樣的:一位基督徒教授平日積極向學生和同事們做見證、讀屬靈書籍,委身於小組、查經、禱告會……他完全融入基督徒群體的生活和使命。星期天,他卻對作禮拜,感到意興闌珊。雖然,他知道自己將會在教會聽到一場精采的講道,遇到熱情的弟兄姐妹,但問題仍在:為什麼要上教會?有必要嗎?上教會真是基督徒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嗎?

 

不堪一擊的期望

         針對這兩種抱怨,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 編註)曾談到,我們帶給教會的期望、我們對教會的期望,以及我們的期望與現實相遇時,是如何地不堪一擊。除非我們先領悟到聖餐桌是擺在教會前方的十字架下──是給需要恩典和醫治、並願意成為門徒的人,否則我們無法理解什麼是教會。

         人因期待無法被滿足而拒絕去教會,是不明白教會是什麼:教會存在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無法滿足上帝對我們的期望。再者,若因期待無法被滿足而拒上教會,其實就是在為自己創造另一個教會,也就是偶像崇拜!

         若非我們先瞭解教會是一群異地同途的罪人團契,我們無法明白教會可以成為什麼、和做什麼。

 

認識教會的起點

         教會中會出現緊張關係,是因為沒有兩個基督徒是可以完全觀點一致的,這種相異正是我們正確認識教會的起點。

         教會不是彼此附和或彼此相像的一群人,而是一群意見相左且完全不同的人。當我們要求教會要像我(或我們)、要同意我的異象,甚至因此離開去另建立新的教會時,往往不過是再走上一條老路:始於一群意見相同的人,再變得因為意見相左而分離。

         潘霍華在《團契生活》中提出一個重要論點:基督徒團契是“藉著”(through)耶穌基督,也“在”(in)耶穌基督裡。

1.基礎要正確

         團契一開始就不應該有妄求。無論是誰,如果想得到多於基督在我們當中所賜下的,就是不想得到信徒的弟兄關係,他只不過是將既糊塗又不單純的願望帶進來,希冀得到在別的地方找不到的某些特殊群體經驗罷了。如此,信徒的關係從開始就在根本上受到毒害,將弟兄關係混淆為某些宗教社團的夢想;將某些宗教心理對社群的自然要求,混淆為弟兄在靈裡的生活樣式。(註2)

2. 失望之必須

         除非遭遇到各種的不快和醜惡,經歷極大失望中的無措,一個團契就不知道如何開始憑信心抓住上帝的應許。所以這些失望愈早臨到個人和團契,就愈對兩者有利。團契若不能忍受這樣的失望,恐怕從此不能繼續存在下去。換言之,若仍一味持守那早該打碎的夢想,就會在同一時間失去信徒團契的應許。這樣的團契遲早會崩潰。(註3)

3. 需粉碎的夢想

          凡是屬人的夢想,必會阻礙真正的團契,因此必須粉碎夢想,好活出真正的團契;凡愛自己對團契的夢想多於團契本身的,無論其想法多麼體貼、多麼誠實、多麼認真、多麼自我犧牲,都是在破壞那個信徒團契。(註3)

   

正確看待上教會

         儘管我們偽善、平庸,到處找不著一間“聖潔”的教會,但每到星期日,基督徒仍然極度渴望再度尋回自己。如果教會都那麼糟,為什麼還要煩惱教會的事?幹嘛還要上教會?

×教會不等同上帝的國度

         首先,上帝國度的權能與範疇不同於一般教會體系。最理想的狀況,是教會專注於上帝且追求上帝的國度;但有時上帝的作為是超乎教會、不管教會的。

         可見的教會,是上帝國度在歷史上、與即將實現的未來中,逐漸具體化的體現。教會,在歷史上是教導上帝權能的管道,也是展現上帝權能的地方。

        “在新約裡,教會從未被拿來與上帝的國度相提並論,但兩者也從沒被拿來針鋒相對。教會不是上帝的國度,卻是上帝國度的體現,教會象徵著新的未來在這世界的突破。” (註4)耶穌比喻上帝的國度為撒在海裡的網,將好的壞的都收聚起來;上帝的國度也好比麥子與稗子,兩者目前仍糾纏在一起。甚至,在耶穌的核心門徒圈裡,存在著叛徒猶大及不認主的彼得。如果你是上帝真實國度的一員,你很可能會參與教會活動,但要知道,並非所有構成教會的人或活動,都屬上帝國度的一部份。

BH69-06-7690-圖2-談妮攝-IMG_3714r×要履行聖禮

         另外,聖禮並不是可隨意決定要不要的,基督徒團體一定要過著領受聖禮的信仰生活。上帝的子民必須聚集在上帝的桌前得餵養,他們要一起歡慶上帝的豐盛恩典,也必須為上帝賜給他們和兒女的祝福表示感恩。

         有人說,大家應該上教會,因為那裡才有舉行聖禮。這個說法會讓今日許多基督徒感到奇怪,或聽起來非常不舒服。聖禮不是人類因襲的傳統,聖禮起源於耶穌自己。耶穌受洗,並說祂“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太》3:15)。耶穌遞著餅和酒,對門徒說: “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太》26:26)。

         履行聖禮非常重要,讓我們一起在敬拜中共嚐上帝的生命吧!基督徒在基督教歷史早期,就提出行聖禮的必要性,而教會就是舉行聖禮的地方。

         持續參與這樣特別的團體活動,使我們得以“分享上帝的本性”(參《彼後》1:4);透過聖餐禮參與上帝的三一生活,會激勵我們想要將上帝的祝福傳遞給更多人,並因此啟發教會委身於更多不同的善工。有些教會也許會低估聖禮的價值,但仍然舉行聖禮;除了教會,沒有其他團體會舉行聖禮,所以你怎麼能跟隨耶穌,而又不跟隨祂到底呢?

×定期的團體禮拜

         此外,我們也必須有定期的團體禮拜。初代門徒在每星期的第一天聚集,就是團體禮拜的起源。我們都要有與上帝會遇的真實經歷、與祂和好,並獲得生命的更新,因為我們是來自一個使我們生命殘破不堪的世界。

         在俗世生活中,我們與上帝隔離、看不見上帝、遺忘上帝,對上帝失去了愛與真誠,甚至犯罪、違反上帝的心意。在這世界中,我們與親朋好友間的關係傷痕累累,生活在緊張、衝突、嫉妒、冷漠的氛圍裡。但是當到生命救贖主面前──正是我們在主日應當做的,我們內心深處真正渴望的,卻是與上帝和好、與人和好,希望自己的生命得到更新。

          我們需要聽到上帝饒恕的話語,重新找回上帝對我們的接納,聽見祂要對所有生命重擔都賜下恩典的應許,也需要聽見祂慈聲呼喚我們活出祂的生命、行出祂的旨意。我們必須饒恕他人,視他人為上帝的孩子,重新彼此接納,並且不只限於親愛的弟兄姐妹,也要對全世界所有人恢復愛的關係。

         長久以來,新教徒採用一種讓人惋惜的冗長禮拜──長篇大論的講道、讀經和禱告,這是啟蒙時代後期興起的一種敬拜模式,傾向以大量單向聆聽和理性思考的方式進行。在此禮拜傳統中,除了偶爾的起立和坐下,其他什麼都沒有。這無法將以色列祖先、先知或經文所建立的事實景況,有效傳遞給信徒。

         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親身參與公眾禮拜。當我們一起崇拜的時候,人身體的動作,不管是站起來、跪下、唱歌,就會產生某種變化,彷彿有某種東西傳進我們心裡。《希伯來書》作者也有相似的看法:我們“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以此勸勉”(《來》10:24-25)。勸勉鼓勵需要面對面,需要有形有體的人才可行。

 

教會是基督的延伸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這是對教會最貼切的描述。教會是耶穌在世生命的實體表現,是道成肉身的基督在時空之中的延伸,基督則是教會的頭。因此,聖徒保羅將整個教會肢體──包括頭與成員──稱作基督。

         使徒保羅對爭吵不休的哥林多人寫道:“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 。’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 (《林前》 12:21)你可以將此作這般總結:“如果你沒有與基督的肢體連結,你就失去基督。”真正的基督身體是“肉身”肢體的連結,這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生命相連。“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 (《林前》 10:17)

         保羅不容許教會含含糊糊成為所有基督徒總和的代表。身體類比教會,表達出保羅相信基督在世上的同在是有形有體的。想要“在基督裡”,我們就不能與這個身體保持距離,必須服事其他的基督徒──也就是持續有關係的其他肢體;一個肢體一旦與身體其他部分分離,必定變得毫無用處,而且會很快死去,它也無法再次經歷基督,身體的頭。

 

教會是無法分離的家人

         你能想像保羅來到一座城市,發現當地會眾並不合他的口味,就一走了之?人們在教會以外 “尋找基督”。一個沒有教會的基督徒,就像迦太基的居普良(Cyprian of Carthage, 200 -258. 編註)的名言:“除非你有教會作你的母親,否則無法擁有上帝成為你的父親。”

          一個人也許會跟家人不合、與親人吵架,但他無法與家人分離──家人是他的親身骨肉;跟教會也是如此,而且教會是耶穌的血與肉。人們需要彼此,基督徒則需要基督徒,如此才能認識上帝。基督徒生活是一種團契關係,沒有任何基督徒是一座孤島。一個有生命的教會,才是唯一能與上帝建立健康關係的地方,因為唯有教會才是耶穌在世上選擇的居所。

 

結語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約》15:16)。教會不只是一群心智相同、自願相聚的社團,也不單只是許多個人的聚集。

         現代基督教常常認為教會是個人前來尋找自身答案的地方,或是個人可以嘗試滿足自己消費主義慾望的另一選項。如此一來,教會成為商品,而不是一群真誠信徒的聚會場所。教會生活的性質,與其他世俗社團大不相同──是基督的身體,藉此也教導傳揚與世俗文化相反的信念。

          教會並非為我而存在;救恩於我主要不是關乎在理智上的掌握或情感上的滿足。教會是更新和轉化我的地方;作為基督身體的實踐,模塑我成為聖子的形象。我這個藉著恩典得救的罪人,需要改造我的意志和內心多於得到答案。

          所謂教會的實踐,包括洗禮和聖餐這些傳統的禮儀,也包括基督徒的婚姻和養育兒女,甚至蒙召與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這些簡單但徹底的實踐!例如:教會是透過操練學習忍耐的地方。由作為教會的實踐種下的種子,在我們生命中演變成聖靈的果子;而當教會開始展露聖靈的果子,便成了對後現代世界的見證(《約》17章)。

          在獻身於消費和暴力的世界中,沒有什麼比服事受苦的僕人的群體更反文化。但教會只有在放棄它自己的現代性時,才能夠有這種反文化,並具先知性的見證;因此,後現在主義可以是另一種催化劑,讓教會成為教會。(註5)

 

註:

1. 楊腓力,《恩典多奇異》(校園,1999),p.11。

2.Dietrich Bonheoffer, Life Together, Prayerbook of the Bible, (Minneapolis:Fortress Press, 1996), p. 34. 中文見潘霍華,《團契生活》(基督教文藝,1999)。

3.同上,p. 35.

4.Johannes Blauw, The Missionary Nature of the Church(New York: McGraw-Hill, 1962), p.79.中文見布勞,《教會的宣教使命》(東南亞神學院協會台灣分會,1964)。

5. James K A Smith, Who’s Afraid of Postmodernism?(Grand Rapids, Michigan: Baker Academic, 2007), p.30. 中文見史密斯,《與後現代大師一同上教會》(基道,2007)。

 

作者現任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神學碩士主任。主授系統神學、教會歷史與靈修神學。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