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為什麼又發火了?(施瑋)

本文原刊於《舉目》75期。

文/施瑋

BH75-08-7928-圖1-by hotblack-file3001281800212 宽380最近發生了一件小事,卻讓我沮喪又困惑。

G姐妹是在我家中決志的,後來我也鼓勵她進了神學院。她愛人也愛主,大家都看見了她的改變。特別是她過去在家裡脾氣很大,對丈夫、孩子也常公開地粗暴訓斥,現在卻表現得像賢妻良母,更令她丈夫覺得幸福無比,對主極為感恩。

只是,每隔一段日子,她還是會舊態復萌一次,但我覺得這是生命成長中“老我”漸死的過程,認為隨著“靈命”的提高和成熟就會好的。

G成了新成立的團契主席後,因為離得遠,我和她私下的接觸就少了。偶有幾次她情緒波動,我就事論事地勸導一番,並沒有深入去關心或輔導她,反而漸漸以一個傳道人的標準來要求她了。

主日,當眾發火

上個主日,輪到我們一起服事飯食,按出席人數盛好200多份飯菜後,會眾就湧進了飯堂。教會不成文的要求是,一人一盤,等吃完了,若鍋中還有,可以再去添。

我發現有個年輕人正在低頭吃飯,G卻站起來將另外兩、三盤飯菜,雜亂地倒在一個盤中,高高地堆放在他面前給他,引起有些人的側目。

我先是提醒大家把桌上多拿的飯菜盤放回大桌,但發現她並未領會我的意思,就又趁著那年輕人離桌時,笑著對她說:“堆那麼多,別浪費了。”她卻只是衝著回來的年輕人大喊:“全吃光啊!別浪費!”

這下,反而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那盤堆積的飯菜。

這時,我見她拿著她孩子的盤子去添飯菜,就悄悄跟上去對她說:“下次等吃完了,再去幫他盛吧,不然大家看著不太好。”她說,那是她同學的兒子,飯量大。我說:“那就事先幫他多盛點,若我們同工破壞規矩,別人也會學,那後面出來的人就可能沒有了。”

沒想到的是,我悄聲地提醒,她卻大聲嚷嚷,再三強調那是個慕道友!她是把她和丈夫的飯菜給了他,他倆吃的是孩子剩的,這是愛的行為應該表揚!

BH75-08-7928-圖2-談妮攝.DSC_0823 寬500

她還一再大聲地衝我吼著:“這有什麼不對?有什麼不對?我們不該讓慕道友吃飽飯?”

這下,弄得大家都頗難堪。我更是感到自己好像一下子得罪了很多人,生怕新朋友會覺得我不近情理。我輕聲地向她解釋新朋友有專席照顧他們,而我也只是讓她注意方式,不是不讓人吃飯。但她火氣很大,聲音也高,完全不聽我解釋。

這時,帶敬拜的幾位同工收拾好音響設備進來,果然就沒有飯菜了。我一邊幫他們想辦法,去各桌上找被人多拿卻還沒動過的飯,一邊心裡覺得G姊妹是團契主席,又是蒙召服事上帝的,怎麼連個普通人都不如呢?

控告,自我控告

回家後不久,她來微信道歉,說覺得自己那氣急敗壞的臉,特別不造就人。我對她的情況比較瞭解,也很喜歡她,知道她對人心裡很火熱。這次她就是因為愛那個年輕人,怕他吃不飽,所以堆了許多飯菜讓他吃。

之前,好幾次她發火也是一樣,都是出於好心。

我也想到教會同工或長執中有發火的,甚至有一怒之下離開教會的,在輔導中發現他們大多都是出於好心、愛心、熱心。出於“壞心”“惡心”的,一般都會被良知提醒,加上聖靈的光照,反而難以在教會裡肆無忌憚地發怒。

於是,我就和她分享,其實我們常常是出於好心,就覺得自己有了“義”,一旦別人不按我們的意思做,或者質疑我們時,我們就會大發“義怒”,並且不加控制也不羞愧。我們通著微信,彼此像親姊妹一樣坦誠地聊著,她也贊同我的分析。回信說:“姐姐,攻克己身好難啊!”然後放了個哭的圖示。我看了,心有戚戚焉,也鼻子酸酸的。

我倆心裡都很沮喪,都認為這次的發火和她以往時不時的發火一樣,都是“靈命”問題,我們都在從“治死老我”這個角度用力,刻意地否認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我也知道,因為她時不時地“發火”,所以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能成為傳道人。其實這種感受我也一樣,每當不健康的情緒產生時,就會認為是靈命問題,被別人控告,也自我控告。

理解,換個角度

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情緒是多種多樣的,客觀地存在著,並且其產生是複雜的。但在教會中,我們會把情緒簡單化,分割開,並且特別否定或掩飾一些情緒,例如,發怒、沮喪、嫉妒等等。

我們將這些情緒簡單歸為“罪”、“老我”,然後否認它們。沒有去面對並分析這些情緒所反映出來的,生命中需要醫治的地方;更無法藉著對情緒衝突的分析和處理,來除去同工團隊中的隱患,增進同工互相的瞭解,以便彼此配搭,形成基督裡一體的事奉。

4天後,在我早晨靈修時,上帝突然又讓我想起主日的這件小事,開啟我從另一個角度看G姊妹的發火。我意識到,雖然她家比我和許多人都有錢,但因為她有過較窮困的經驗,所以非常省,做過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節約”事。

我想,在這件事上,是否她下意識中的第一反應是我說她拿多了,是佔了教會的便宜?而她反復強調並感到委屈的,也是這一點。所以會要用喇叭般喊一下,是他們夫婦的飯給了那年輕人吃。

而我心裡並不覺得教會的飯菜有什麼了不得,對我和不少人來說,在教會吃飯也是一種服事,是為了大家一週能有一次親熱交談的機會。於是就無法理解她的發火,並且把她說“難道不讓慕道友吃飽”的責難,當成無理取鬧。

簡單說,就是一個在關心吃的實質,一個在關心吃的形式。

BH75-08-7928-圖3-談妮攝-DSC_0691 宽580

發燒:要看醫生

聖經中說:“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上帝的義。”(《雅〉1:19-20)

雖然我讓G姊妹學習安靜,遇事慢慢說,不要輕易發怒,也幫助了她分析她的容易動怒,是因為常以自己的“好心”為義……但我的問題,卻是在輔導中,判斷了“情緒”的對錯,讓她否認真實存在的“情緒”,而沒有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首先,我應當承認她“情緒”的合理性,然後,才能幫助她思想產生表面情緒的根由。

例如,這次事件,若是我站在自己覺得“正常”的立場上,就會認為她破壞了教會秩序,還不顧我悄悄提醒的好意,公然發大火,是修養和靈命都不如普通會眾。但如果換位從她的角度看,在這件事上,只是她和我的關注點不同,“發怒”並不完全與“靈命”相關。

反過來再想想我,自己為什麼對她發火那麼“驚恐”?雖然我表面上顧到和諧,做得不錯,但也由此發現自己生命中需要醫治的地方——害怕大聲衝突、爭執;太注意自己的“修養”“形象”;怕得罪人,希望面面俱到,等等。

此刻,當我思想《詩篇》中詩人熱烈的情緒,當我面對著上帝慈愛的笑臉,我的心何等感恩並開闊。

我們不需要懼怕我們的“情緒”,上帝不要將我們變成一個個戴著“平安”、“喜樂”面具的人,更不要我們成為“不冷也不熱”的宗教“聖人”。“情緒”仿佛就是發燒,我們不是只要退燒,而是要去查找發燒的原因。

上帝是在一切的事上作王的。只要我們常常活在主面前,即便是“壞”情緒(負面),也是祂對我們的帶引和祝福。如果“發燒”了,我們就要去看醫生,而不是想當然地自己當醫生,來吃各種的藥“退燒”。

個人如此,團隊也是如此。

G姊妹同意我將這事分享出來,她說很感謝上帝將我放在她生命中,而我心中,豈不也是感恩上帝將她放在我生命中嗎?

因為她發了一場“火”,我倆雙雙來到了主面前。兩個性格絕然不同的人,因著上帝可以理解、並認同對方那不可思意的“情緒”,一起享受上帝的醫治和釋放。

她為什麼又發火了?因為天父要成就一件美好的事。

作者是《海外校園》雜誌主編,教會傳道人。

4 responses to “她為什麼又發火了?(施瑋)”

  1. sarah Avatar
    sarah

    非常感谢作者的分享!

    宽容和忍耐,也不是一味的哑忍,而是需要真正去面对冲突的根本,花时间去了解对方,去沟通自己的想法。感谢主,这些很难很难的事情,在主里面成为了可能。特别感谢作者和那位姊妹,原意把这些分享出来,让很多人能够学习。

  2. 回应 Avatar
    回应

    事实是怎样的,主是无所不知的!感谢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