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紹光
本文原刊於《舉目》78期及官網2016.06.08
和平是什麼?作為基督徒,我們對和平的認識,必定是訴諸自己的信仰,從基督教出發,方才恰當。這就意味著,我們所說的和平,不一定是某種時下流行的普世價值,卻是根植於基督教所傳講的特殊的上帝故事。
基督教這個故事所言說的和平,自有某種殊異的意義。那麼,她對於和平,是怎麼言說的?
群體的秩序
一般來說,和平涉及的是人的群體的狀況。
然而,在保羅的書信之中,和平首先關乎的是上帝而非別的。保羅在討論教會群體聚集崇拜的秩序時,就以上帝乃和平的上帝而要求教會理當如此:“因為上帝不是混亂的上帝,而是和平的上帝。”(《林前》14:33)
保羅這句說話,顯出了教會群體的秩序根源,並不在於人性本身,或是什麼普遍的秩序原則,卻是跟上帝的神聖和平有關。
在聖經之中,混亂並不帶來生命,反之卻是毀滅生命,唯有秩序不然。因此,起初上帝從無有之中創造出來的,是一個有序的世界,在其中各種不同的生命乃得以孕育、存活。只是,有序和諧的世界是來自創造主上帝。同樣的,教會群體若要有序和諧,亦只能出於上帝自己。
這自然跟上帝之本性相關,所以保羅才說:因為上帝不是混亂的上帝,而是和平的上帝。這位和平的上帝,不單起初創造有序和諧的生命,也在墮落之後致力拯救轉化失序混亂的生命。進一步來說。沒有和平的上帝,就沒有有序和諧的生命世界。
從這個角度來說,和平最終是一個終末的議題(eschatological issue)。
終末的議題
和平的上帝並不只是關心個別的混亂或衝突事件得以消除或解決,衪更在意於終末意義上萬有新秩序的實現,這也就是上帝對新創造的終末拯救的完成。沒有這終末拯救的和平,一切終末之前的和平都成了徒然。
這終末的和平,一方面是起初創造的和平的所向(telos),另一方面也是墮落之後拯救的和平的完全實現。只有和平的上帝,方才創造出有秩和諧的世界,起初如是,此世如是,終末如是。
教會是和平的上帝所建立與持續構成的信仰群體,自然不能離開她與和平的上帝的關係,而可談論和平。
在這裡,教會這個信仰群體是以耶穌為基督為主,而為門徒群體,並得以與上帝和好,首先經歷上帝的和平而獲得新的生命(參《羅》5:1)。上帝若非和平的上帝,我們這些與衪為敵的就不可能與衪和好,也不可能再談任何此世與終末的和平了。
一旦教會這個群體從和平的上帝在基督裡,透過聖靈而被創造出來,她就是一個先嘗終末和平的群體了。
基督教信仰所講的和平,由此而言,並非純粹個人的及內心的,更是群體的、相互的。
群體的、相互的和平,而不是純粹個人的及內心的和平,更是對應墮落的情況:自我中心的、個人主義的生命,他人、大地,什至上帝都要為己所用;人要以自己的方式而跟上帝相似。
任何自我中心的或個人主義式的信仰,只會難以避免地帶來混亂、失序,什至崩壞,瓦解。難怪保羅面對分黨結派的哥林多教會,要指出“上帝不是混亂的上帝,而是和平的上帝”,衪不是叫人混亂的,而是叫人和平的(參《林前》14:33。新漢語譯本)。
此世的實踐
教會這個先嘗終末和平的群體,她的先嘗是一種此世的踐行,以及見證。教會要在這個充滿紛爭、衝突的世界之中,在生活上在行事上應合上帝的和平。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7章談到夫妻的關係。其中一種是兩人原是不信的,婚後其中一方信了另一方不信。保羅教導他們繼續與不信的配偶和平一起生活,因為上帝呼召他們,是要他們和睦 (《林前》7:15)。
另一方面,保羅也在《以弗所書》教導信徒群體,他們的行事為人要活出所蒙的呼召:滿有謙虛和寬厚;有忍耐,用愛心彼此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繫,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但所蒙的呼召,卻是帶有盼望的向度(參《弗》4:1-4)。
上述兩段經文分別涉及的是信徒與不信的人的關係,以及信徒彼此之間的關係,保羅都強調要以和平相待,並且這不是人的心意,乃是上帝的心意,衪是如此呼召信徒的。
教會群體這兩種在世的關係,都是在盼望著終末和平底下,而在此世的行事為人上活出與之應合的和平。這種活出乃是踐行,乃是見證,乃是先嘗。
故此,這個以耶穌為基督為主的教會,她的秩序乃是上帝的終末和平秩序的歷史描寫。她在此世追隨的乃是和平之君耶穌基督,學效祂的榜樣,而為社會與國家的對照與另類群體生活。這可以見於《馬可福音》10:42-45:
“耶穌把他們叫過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那些被認為是各國首領的人主宰國民,各國的大官也用權勢管轄他們。你們中問卻不要這樣:誰想在你們中間為大,就要做你們的僕人。因為,就是連人子來,也不是要人服侍,而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許多人的贖價。”(環球聖經譯本)
耶穌的放下自我,謙卑服事,正是要在衪跟門徒的相交團契的生活之中,廢除暴力與壓迫的規矩。
真正的合一
和平並不來自寡頭從上而下的權力宰制,反之是跟彼此相互服事有關。作耶穌的門徒,正是像衪那樣,活出那來臨中上帝國度的和平。而保羅所講的:滿有謙虛和寬厚;有忍耐,用愛心彼此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繫,正是耶穌在世生命的表現。
衪是教會這個信仰群體的所是與所向。
只有耶穌所活出的生命,才是叫人得生命的和平,相對來說,社會與國家應當棄絕那種藉著寡頭權力所成就的和平,因為這種和平壓迫,扭曲生命,所以只是虛假的和平,而非真正的和平。
耶穌展示了真正的和平生命,這是一種叫人得自由的生命,因為在這種和平的生命當中,乃是謙卑寬厚、忍耐、以愛寬容。
只是,人如何可以謙卑寬厚、忍耐、以愛寬容?在耶穌基督這樣的生命面前,我們怎樣才能夠好像衪一樣,成為和平的群體,叫彼此和平?
如果耶穌基督是所有門徒群體的榜樣,那麼聖靈就是使得門徒群體學像基督的能力所在了。保羅說到要竭力持守聖靈所賜的合一,也就只有時刻懇求聖靈臨在加力,讓門徒群體持續地活在合一之中,方才可能。
這合一,就是和平;這合一,就是靠著聖靈的加力而使門徒群體能夠謙卑寬厚、忍耐、以愛寬容,從而彼此聯繫,活出和平、合一的生命。
上帝是和平的上帝,所以一切的和平不會在衪以外。
教會作為耶穌基督的門徒群體,就只能在聖靈的加力底下來跟隨耶穌、學效衪的榜樣,而經歷上帝的和平,並在這個群體之內與之外,踐行、活出衪展示的和平。
作者為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教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