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華人信徒在西方社會面對的挑戰(許宏度)

許宏度

本文原刊於《舉目》51期

       在《啟示錄》,主耶穌提醒地上的7教會,撒但在末世會用3大技倆來攻擊祂的教會:
(1) 透過羅馬帝國的皇帝、官員明目張膽的逼迫教會,而身受其害的有士每拿和別迦摩教會(《啟》2﹕:8-17);
(2) 透過假使徒、假先知所散播的異端邪說來迷惑教會,而面對這種挑戰的包括以弗所、別迦摩、推雅推喇、和非拉鐵非教會(《啟》2﹕:1-7,12-29,3﹕:7-13);
(3) 透過社會繁榮、金錢財富的引誘來迷惑教會,而缺乏儆醒的有撒狄和老底嘉教會(《啟》3﹕:1-6,14-22)。(註1)

        我們看今天的東西方社會,撒但還是在使用這3大技倆來攻擊教會:在東方社會,一些獨裁專制的國家或回教國家明目張膽地逼迫教會;在西方社會,因為民主的政制深入民心,撒但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金錢財富和社會繁榮來迷惑教會;而撒但異端邪說的技倆,更是充斥著全世界,不論是東方社會,還是西方社會!

       難怪,主耶 穌在耶路撒冷,面對十架試煉的來臨時,多次提醒使徒們:“要謹慎”,“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參《可》 13﹕:5-9,22-23,33-37,14﹕:38),可是他們當時沒有聽進去,以致在客西馬尼園都離開主逃跑去了。

撒但迷惑人心的6種主義

       Stephen Eyre 多年前寫了一本很有洞察力的書(註2),書中指出西方信徒正面對著撒但6種迷惑人心的主義:(1)物質主義(materialism);(2)行動主義 (activism);(3)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4)順應主義(conformism);(5)相對主義 (relativism);和(6)世俗主義(secularism)。本文將討論這6種主義如何迷惑人心,而信徒又如何能靠主勝過它們。

 (一)物質主義(materialism)

        物質主義認為物質是宇宙裡面唯一僅存的元素,連人的思想意識也只不過是物質之間的化學作用而已。當然,不一定人人有這種極端的看法,但無可否認的,在西方很 多人認為物質是生活裡面最重要的元素,而這種的觀點在信徒中也是非常的普遍。本來,基督教的信仰和物質主義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兩者的世界觀是南轅北轍:基 督教相信有神、天使、屬靈世界的存在;而物質主義根本就不相信這些東西。

        問題是不少信徒,雖然信的是基督教的教義,可是實際過的是物質或 拜金主義的生活!(註3)在福音書中,我們看見撒但先後以物質主義和拜金主義來試探主耶穌。首先,他對主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 物。”主的回答是:“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物質世界),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屬靈世界)。”(參《太》4﹕:3-4)其次,他對主說:“你若俯伏 拜我,我就把這一切(萬國的榮華)都賜給你。”(參《太》4﹕:9,《太》6﹕:19-34,《路》12﹕:15-21)信徒要勝過物質或拜金主義,就要 常常經歷神的實在、主的恩惠、和聖靈每天的同在(註4),也就是特別要看重我們每天的屬靈經歷(註5)。正因為主耶穌(參《約》16﹕:32)和使徒保羅 (參《林後》4﹕:16)看重這些屬靈經歷,所以他們能夠勝過撒但的引誘。

(二)行動主義(activism)

        行動主義認為人活著,就是要忙碌的工作,而且自己越忙碌就越顯出自己有價值。有3種人是特別受行動主義的影響:要出人頭地、受人賞識的工作狂;忙著送子女去 不同才藝班的父母;和要名列前茅、成績滿分的讀書狂。在這些人的口裡,我們會常常聽見兩個用語,就是“成功”和“勝利”。行動主義的教練會常常提醒隊員: “勝利不是一切所有的,勝利是唯一的選擇(winning is not everything,, it is the only thing)!”

       教會裡不但有不少行動主義的信徒,也有不少行動主義的牧者;而他們還常常被認為是最委身的信徒和最有果效的牧者!可惜,問題是這些信徒和牧者,很快就會發覺 他們的服事越來越沉重、身體越來越疲乏、靈命越來越枯乾。舊約的摩西有點像是個行動主義的領袖,以致他的岳父需要向他獻策,設立千夫長、百夫長管理百姓 (參《出》18﹕:13-27;《民》11﹕:10-15)。信徒要勝過行動主義,就要接受人的被造和有限,以致願意多禱告、少操勞;多安靜、少暴躁;多 倚靠主、少倚靠自己;多與主雙打、少單打獨鬥(參《可》1﹕:35;3﹕:14;6﹕:31)(註6)。

(三)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

        個人主義認為人有權不受家庭、教會、傳統的左右,自由自在、獨立自主地生活。因此,不少人認為信耶穌很好,但信了主以後,不需要受洗,不需要加入教會,也不 需要參加教會的崇拜或團契。反正,電視不也有很多基督教的主日崇拜節目嗎?不也有很多基督教的講道節目嗎?信仰不是個人自由的選擇嗎?教會這個人多複雜的 地方,不去也罷!問題是神創造人類的時候,沒有用獨立個體、工廠機械的方式去創造,而是創造人類這個大家庭;而神呼召亞伯拉罕,也不是呼召他一個人,而是 他全家往迦南去。同樣的,個人主義也違背新約的教會觀,正如保羅對哥林多信徒說:“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參《林前》12﹕:27; 《弗》4﹕:11-16)無論是舊約的以色列,還是新約的教會,神的子民永遠是一個敬拜神的群體。信徒要擺脫狹窄偏差、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參與神家 庭的團契和建造,才能在這個暫時不完美的群體裡,培養和結出“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些神所期待的聖靈果子(註7)。

(四)順應主義(conformism)

        順應主義有點像順應潮流,認為自己的價值需要周邊的人來肯定和接納。不少信徒有順應主義的毛病,覺得自己需要保持一個“好基督徒”的形象,以致自己可以被教 會的弟兄姐妹、長執牧者接納和肯定。問題是很多時候,這種信徒活出的不是聖靈所結的果子,而是他的教會當時的基督教文化(如不吸煙、不跳舞、不看電影、不 留長頭髮),因為他其實不是“順著聖靈而行”(參《加》5﹕:16),而是“順著教會的文化”而行!這種的行徑不是來自基督的新生命,而是來自仿效周邊人 行事為人的結果。

        有時候不但信徒有這種問題,牧者也有這種問題,希望能保持一個“好領袖”的形象,被信徒尊敬和肯定。舊約的掃羅王就是一 個明顯的例子:他“因懼怕百姓,聽從他們的話”,以致違背了神的命令;更可悲的是,他沒有真正的悔改,只要求撒母耳與他同行,在“以色列人面前抬舉”自己 (參《撒上》15﹕:24,30)!信徒和牧者要擺脫順應主義的影響,需要有健康、從神而來的自我形象和價值觀。我們既然是照著神的形象像被造,來“管理 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參《創》1﹕:26),我們怎麼可能沒有價值?信徒是“有君尊的祭司”,怎麼可能沒有價值(《彼前》2﹕:9)?神是 天上的大君王,照著神的形象像被造的人類,是地上代表神的君王,怎麼可能沒有價值(《啟》20﹕:6,參《羅》5﹕:17,《林前》4﹕:8,《提後》 2﹕:12)?

(五)相對主義(relativism)

        相對主義非常適合今天西方多 元文化的社會,因為它認為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不同文化的觀點與角度,會帶來不同的立場與共識,也就是所謂相對的真理。既然沒有絕對的真理,也就沒有絕對 的道德倫理。因此你不能將你的道德倫理,強加在我的身上;我也不會將我的宗教信仰,強加在你的身上。在教會裡,相對主義也相當的流行:你相信你的公義的 神,我相信我的慈愛的神;你有神給你的帶領,我也有神給我的引導!

        問題是,基督教的信仰和相對主義是相悖的,因為基督教相信絕對的真理, 相信聖經是神給人類的特殊啟示,並耶穌基督是神給人類的終極啟示。問題不只是我們有沒有信心,或相不相信,而是我們相信的是不是聖經中所啟示的真神?耶穌 10個童女的比喻正強調這個真理。當5個愚拙的童女對主說:“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祂的回答是:“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參《太》 25﹕:11-12)信徒要擺脫相對主義,一方面要持守真理,包括投資時間和精力去研讀聖經;另一方面要活出真理,就是活出聖經的教導,特別是要先求神的 國和神的義(參《太》6﹕:33)。

(六)世俗主義(secularism)

       世俗主義認為人可以不需要或理會神(註8),而仍然可以活得快快樂樂。有一年,筆者去聖地旅遊,途經埃及,在上空看見尼羅河,兩岸綠草如茵,但不遠就遍地黃沙。人不理會神,就是遠離生命泉源,進入沙漠,怎麼可能活得快樂呢?

       Stephen Eyre 指出世俗主義用4種方法來限制神:(1)將神重新定義(redefining)為一種能源或力量,如電影《星際大戰》;(2)將神隔離得遠遠的 (distancing),有點像自然神論(deism);(3)將神局限(localizing)在宗教信仰裡面,而與政治、經濟、教育完全沒有關係; (4)將神相對化(relativizing),換言之,宗教信仰只是個人的選擇而已。(註9)這樣,神就被世俗主義邊緣化了;而宗教信仰就變成了信徒週 日在教堂,或週間禱告、靈修時的活動,與他在職場、週間的生活沒有太大關係。

       信徒要勝過世俗主義,就要讓信仰進入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在這 裡看見和經歷神的實在和大能,正如約瑟在埃及、但以理在巴比倫一樣。信徒特別要在職場這個“人的國度”,活出神國度的特色(參《創》39﹕:7-9; 《但》1﹕:8-13;3﹕:16-18;4﹕:32;6﹕:10),這樣才能真正的將生活每一層面分別成聖歸給神。(註10)

結語

        物質主義的問題是錯誤的世界觀,認為生活裡面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能夠擁有和享受的物質(如車子、房子、財富),而不是與超自然的真神建立良好、正常的神人、父子關係。

        行動主義的問題是錯誤的工作觀,認為不單謀事在人,而且成事也在人;完全忘記“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詩》127﹕:1)

        個人主義的問題是錯誤的信仰觀和教會觀,認為信仰是個人私下的事,跟教會沒有任何關係;忘記神呼召我們,就是要我們成為祂自己聖潔仁愛的子民與群體。

        順應主義的問題是錯誤的自我觀和關係觀,認為我們的價值是由周邊的人來決定的,而不是由創造天地的神來決定的;完全忘記神創造人類的時候,就給了人類君王的位份位分,只是我們君王的位份位分是用來代表公義的真神,而不是不義的假神!

        相對主義的問題是錯誤的真理觀,認為世上只有相對的真理,沒有絕對的真理。相對主義其實是撒但異端邪說的先遣部隊,用來迷惑信徒和教會,離開聖經真理的教導,只強調信心,而不強調信心的內容或對象。

        世俗主義的問題是錯誤的神觀和人觀,認為人可以不需要神,而不知道我們每時每刻,不可以離開神而活。

       面對撒但的這些迷惑人心的手段技倆,我們務必要謹慎,儆醒祈禱,免得入了迷惑!

註:
1. 有關社會繁榮、金錢財富的誘惑,《啟》18﹕:1-24(特別是 18﹕:9-19)有詳細的描述。社會繁榮(boom time)常常給人一個假象,以為人沒有神,仍然可以活得快快樂樂(世俗主義)。最近的金融危機(bust time)提醒我們,人離開了神,很容易陷入自己的罪性(包括貪婪),而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參耶穌“浪子的比喻”)。
2. Stephen Eyre,, Defeating the Dragons of the World: Resisting Seduction of False Values (IVP,, 1987).
3. 物質主義、拜金主義、消費主義、名牌主義、和享樂主義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而美國教會所盛傳的成功神學,更可以說是基督教裡面變相的拜金主義,也可以說是撒但異端邪說手段技倆的一種,將真神變成了財神爺!
4. 參勞倫斯,《與神同在》(基督徒出版社)。
5. 參拙作,《如明光照耀:突破信仰的瓶頸》(香港天道),第5章,“屬靈的經歷”。
6. 同上,第8章,“主權的瓶頸”。
7. 同上,第6章,“愛心的瓶頸”;第16章,“神與婚姻”。
8. 世俗主義不等同無神論,Stephen Eyre(Defeating the Dragons of the World,, 118)就曾指出美國可以說是一個充滿宗教信仰人士的世俗主義社會!
9. Stephen Eyre,, 121.
10. “聖”和“俗”是相對的概念(參《利》10﹕:10,《民》6﹕:5, 8);換言之,“聖徒”要與“世俗”人過不一樣的生活。

作者現任教於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主授新約。作者保留本文版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