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不一樣的歷史——把教會帶進學生中(溫定國口述/沈琅整理)2016.09.01

溫定國口述/沈琅整理

本文原刊於《舉目》80期和官網2016.09.01

圖1-談妮攝-DSC_0562-R30

“定國牧師,我決定受洗了。我買了回聖地亞哥的機票,想回疾風教會受洗,好嗎?”

讀著小林(化名)從臺灣發來的郵件,我心中百感交集。

2014年6月,小林從聖地亞哥州立大學(SDSU)畢業回臺灣,現在終於願意跨出信心的一步,受洗歸入主的名下,我為他感恩。

回想起他從懵懂的少年初初走進教會,到認真尋求上帝……而今,他要受洗了,卻仍然惦記著回疾風教會。他是把疾風教會當成家了!這是他初識主的地方,這是他和弟兄姐妹相伴走過歡笑和淚水的地方。

俗語說:“這人撒種,那人收割。”上帝卻賜給我們不配的恩典,讓我們不但撒種,還能夠見證收割的喜悅……上帝也藉著孩子真誠的心來激勵我們,讓我們看到疾風教會為上帝所用,成為帶領學生認識上帝的一座燈塔。

圖2-11043048_337874149746513_8993955126340667318_n

無可推諉的教會

疾風教會的成立,並不在我們的計劃之中。原本,我們只是希望接觸SDSU的學生,把福音傳給他們。

SDSU位於聖地亞哥的東南方,因為治安原因,校區周圍華人家庭稀少,附近也沒有華人教會。看到SDSU的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我們就於2011年秋天,成立了疾風團契。

我們借用學校的教室聚會。每次聚會時,我和太太文娟,以及另一位同工一珠姐妹,都像搬家一樣,帶著食物、餐具、聖經……等,浩浩蕩蕩地從家裡搬到教室。結束之後,又匆匆忙忙地把所有東西搬上車。

第一年的聚會,人數不多,最多10個人左右。最少的時候,只有兩個學生來,是因為不忍看到叔叔、阿姨失望。

沒想到,一年多之後,疾風團契會增長到二、三十人。隨著團契人數的增加,帶領他們參加主日崇拜就成了一個現實的挑戰。於是,我禱告尋求上帝的帶領,求問成立教會的可能性。

若是要成立教會,我跟上帝求3個印證:第一,求上帝預備一個合適的場地;第二,求上帝預備同工;第三,牧師或屬靈前輩有同樣的感動。

結果,一間美國教會很樂意為我們提供聚會的場地。而且在我們提出請求之前,他們正好把崇拜時間從原來的10點半提前到10點,讓我們的崇拜可以在11點半開始——學生都起得晚,這時間對他們是最合適不過的。

上帝也預備了兩個家庭以及幾個學生,可以成為同工。另外,在禱告期間,有一天我突然收到一位牧師的電郵,談到SDSU附近屬靈的需要。

上帝的帶領很明確。於是,在無可推諉的情況下,我們於2013年4月復活節,成立了“疾風教會”——我們希望聖靈像大風一樣,吹醒當地的靈魂。

圖3-20140912 by David Tan-First official Fresh Wind fellowship meeting

起死回生的同工

教會成立之前,有弟兄姐妹憑著愛心,直言這個教會支撐不了多久。因為,教會以學生為主,而學生流動性大。今年的學生訓練成同工,明年就畢業離開了。同工一流失,教會如何維持運作?

我理解他們的顧慮,但這樣的斷言卻使我血氣上衝。我心裡暗暗較勁:你們說我們支撐不久,我就支撐給你們看看!

疾風教會4月份成立的時候,有一位主要學生同工正在申請博士班。他從SDSU碩士畢業,希望繼續留在SDSU讀博士,這樣也能留在教會服事。然而,他的申請被拒,排在備取的第4名。也就是說,他錄取的希望渺茫。

面對這樣的境況,同工覺得洩氣,我心裡也是一片慘澹,壓力好大。那時,我好幾次半夜三、四點醒來,向上帝哭訴,為什麼要把這樣一個艱難的任務託付給我?

有一天晚上,我看到《華傳》宣教士的見證,他們的辛苦中得上帝的安慰:“我要求你的只是忠心,結果不是你要負責的。你為什麼要憂慮呢?”這給了我很大的提醒和安慰。

在和上帝的交通裡,上帝問我:“疾風教會是你的,還是我的?”又問:“如果是我的,誰在負責?你擔心什麼呢?”我這才逐漸把自己所謂的面子放下,只求無愧於主。

我跟上帝說,教會不能沒有同工,所以你必須留下一批同工成為教會的骨幹。我也跟上帝說,我好好做就是了。如果做不下去的話,是你沒面子,可不是我。

一天靈修的時候,我讀到拉撒路死了4天之後復活。“4天”與“備選第4名”,之間有什麼聯繫嗎?我將這段經文與那位學生同工分享,並鼓勵他:現在同樣是絕無希望的時候,我們看上帝怎麼做?

這位同工其實已經獲得臺灣教育部的獎學金,基本上不需要SDSU提供經費。不過,既然SDSU已經決定了錄取名單,恐怕也沒有可能更改。但我還是鼓勵他給指導教授寫一封郵件,告知此事。結果,錄取委員會竟然特別討論並破格錄取了他。

於是,這位同工“起死回生”,繼續留在SDSU讀書,也繼續留在疾風教會服事。

此外,2014年6月,教會的另外6位學生同工面臨畢業。他們大部分的專業不容易找到工作,但上帝竟讓他們全部找到了實習單位。

而且連續三年,上帝為教會留下同工,他們工作簽證(H1b)的中籤率,居然是100%!

這讓我們看到,上帝的教會,祂自己負責到底。我們在驚險的淚水與歡笑中,一同經歷上帝的信實:“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6:10)

潛移默化的祝福

圖4-20141017-by David Tan-禱告教會剛成立的時候,我們很辛苦,基本沒有週末,週間也要關心學生。這是學生工作負責人的重要心態,就是完全的付出與敞開,給學生提供一個“家”。

8月新生快開學的時候,我們會聯繫學生會,主動接機、招待新生。

那時,我一批接一批地接機,陸續招待了30多個學生。後來有一個學生分享說,剛開始,她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我們居然免費接機,還包食宿!

等車到了我家,她和另外一位學生商量,要不然行李先不要拿下來,免得到時候被敲詐。但是我們一家人熱情地接待,跟她們說,冰箱裡、櫃子裡的東西,自己吃,隨意拿。她說,那幾句簡簡單單的話,她特別震撼,很感動。

很多從事學生工作的人,都跟我有相同的經歷:毫無保留地開放家庭、開放自己私密的空間與時間,跟學生生活在一起。學生幾乎可以隨時介入我們的生活。

疾風教會成立前兩年,每個週末,我們幾乎都跟學生在一起:週五團契,週六在我家有門徒訓練和敬拜團隊練習。練習完之後,師母還要做二、三十人份的晚餐。吃完晚餐,再跟他們天南地北地聊天,直到11點他們盡興而歸為止。

第二天早上起來敬拜,又幾乎是一整天的時間。雖然辛苦,可是也唯有如此,才會讓學生們有家的感覺。

曾經有一段時間,因為我們的服事,開放家庭,忙著照顧學生,忽略了自己的孩子。

我們有兩個孩子,兒子名“得人”,女兒名“溫柔”。得人在高二的時候,學習成績下降。我和師母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商量應對的辦法。後來就由師母特別監督他的學習,陪著他每天補課到半夜一、兩點鐘,非常辛苦地把功課趕上來了。我們認識到,雖然服事要緊,家庭也不能忽略。

但我也很感恩地看到,我們在教會的付出,也潛移默化了我們的孩子。

得人一直熱心參與教會服事,帶領敬拜。敬拜團的同工,都是年輕人。其中有些人住得甚遠。週日一大早,得人就得開車去接他們。教會結束之後,再送他們回去。

我們看到他這樣勞累,很是心疼,就跟他談:“你這麼接送,太花時間和體力了。看能不能找其他人幫忙吧。”兒子回答道:“你們不也是這樣嗎?”聽了這話,我們心疼歸心疼,但又很欣慰。他在主裡成長,在主裡擺上,這是討上帝喜悅的。

女兒溫柔,2012年去臺灣做交換學生一年,受到臺灣很多學生家長大方、無私的照顧。女兒對我說:“這些人我都不認識。他們對我這麼好,是因為我的父母在美國照顧他們的小孩。所以我到臺灣的時候,他們就照顧我了。”

圖5-12901133_10154149633308223_7396847232239136084_o。R50

書寫不一樣的歷史

這些年的服事中,我看到很多孩子的生命和人生軌跡改變。

有一位姐妹,從前是根據世俗的標準找男朋友的,後來願意尋求上帝的心意。我和師母常常關心她,為她禱告。

她回臺灣之後,告訴我們,上、下班坐車的時候,常常想起我們和團契的弟兄姐妹,就忍不住流眼淚。她把我們看成是在美國的爸爸、媽媽。我們很感恩地看到,去年,她在主裡遇到了一位好弟兄。還有一位從臺灣來作交換學生的男生,以前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後來在疾風教會信主受洗。回臺灣後,一直向我們報告他的近況。上個月,他還去南非短宣。

另一位弟兄Peter,疾風教會剛成立的時候,他週日來幫忙敬拜團。我們門訓的時候,他就在一邊旁聽。

過了3個月,他原來團契的輔導問我,你們對Peter做了什麼?之前三、四年,我都沒有看到他生命有改變。但是他在你們那裡3個月,卻變了。他對上帝很追求,對周圍的人很關心。看到這些孩子的見證,我唯有感恩。我知道,口才比我好的人很多,能力比我強的人很多,但是上帝不嫌棄我,竟然讓我參與祂的工作,讓我在這些孩子們的生命中有份,帶到正途、帶向光明。這是最值得的生命的投資。

圖4-14081174_10157391082420192_1189343280_n

有一位弟兄問我,創立疾風教會,會不會後悔?我跟他說:“創立疾風教會之前,我就已經後悔了,因為我知道那是一條艱難的道路,而且還得‘倒貼’——不但出力,還要出錢。可是,”我接著說:“如果不成立疾風教會,我會更後悔!”

因為,我的時間跟精力如果不花在上帝的事工上,就是花在這個世界上。所以,答案很明確,如果重來,我還是會走上這條不歸路,因為有上帝清楚的印證。

疾風教會的模式是把教會帶進學生中。學生作為主體,教會屬於學生。我們一起學習上帝的話語、敬拜上帝、服事上帝、服事人,像一塊塊活石建造主的靈宮。

圖6-小C攝-Door County037.R30我一直勉勵教會中年輕的同工:我們都是上帝特別選召的,為的是在聖地亞哥的東南方,這華人家庭稀少的屬靈曠野,建造一座燈塔,寫下一頁不一樣的教會歷史。

我們的異象是,如果上帝許可,願我們得著更多的同工,在不同的校園裡成立學生教會或敬拜中心,把教會帶進學生中間。如果這是可行的模式,那麼若有其他教會也願意一起嘗試,讓上帝的國度在學校擴展,何嘗不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作者:

溫定國1989年在聖地牙哥州立大學SDSU查經班信主,之後一直在教會服事年輕人。2004進入伯特利神學院兼職進修,2012年完成神學碩士學位。2013年復活節成立疾風教會。

沈琅畢業於富勒神學院,目前全職傳道。

附:疾風教會的運作經驗分享

圖7-20141029 by Vicky Li

一、創立原因

聖地亞哥州立大學(SDSU)離教會很遠。與其邀請學生去教會,不如在他們當中成立教會。

二、教會特色:

1. 教會成員年輕

很多華人教會面臨老年化問題,但疾風教會剛好相反,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化教會。2013年剛成立的時候,研究生比較多。這兩年來了不少本科生,年齡層正逐漸下降。

2. 非基督徒多過基督徒

主日聚會的時候,非基督徒比基督徒還多。這在華人教會中並不常見。所以,福音的禾場很大。

3. 以學生為主

疾風教會有80%的成員是學生。目前我們有四個中年家庭,三對年輕夫婦家庭,其他都是學生。

圖8-11041792_337705919763336_448822524200702862_n
三、服事重點

(一)接觸學生

1. 與學生會合作

我們主動接觸SDSU的學生會,與他們合作,幫他們辦迎新活動。我們提供所有後勤資源,提供飯菜,提供他們所需要的講員。學生會和我們的關係很密切。

2. 接機、安排住宿

我們幫助給新生接機、安排住宿,與他們建立關係。

3. 微信、Facebook

現在的學生,自主性很高,不喜歡受拘束。直接打電話邀請他們參加團契和教會,有時會帶給他們壓力——可能心裡不想來,但又不好意思拒絕。

我們就用微信或Facebook跟他們聯繫。他們覺得自在就來,不想來就不來。在沒有壓力的氛圍和空間中,他們反而更願意來。

我們也請他們關注設立的聯絡網頁、公共主頁。不過,放在裡面的消息不能太多,主要通知週五的團契和週六的聚會。一個禮拜超過兩條的話,他們就可能會自動退出、把你拉黑或刪除。

圖9-14151900_10157391083505192_2010368932_o

4. 在校園裡成立社團

我們在SDSU成立了疾風校園輔導室,有幾位華人教授,擔任社團輔導。我們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場所、一個平臺,每個禮拜開放兩個小時,在學業、感情、生活上,遇到任何問題,學生都可以來找我們。我們會為他們提供幫助,藉此關心他們。

5. 宿舍的聯誼活動

我們有一位年輕的同工,每週四在寢室大樓的交誼廳裡,帶領一些輕鬆的活動,比如唱詩歌,玩遊戲,用英文彼此交談。

華人學生都有練習語言的需要,反正大家英文都很破,用蹩腳英文來溝通,不會有壓力。在這樣的氛圍裡,很多學生都來參加。我們與他們做朋友,也邀請他們有空的時候,參加我們的團契和教會。

6. 不定期活動

我們還不定期地舉辦一些活動,在活動中多接觸學生。

 

(二)組織學生

1. 成立疾風小家

學生需要歸屬感。我們分組就選用“疾風1家”、“疾風2家”,來代替一般習用的“1組、2組”。目前共有6家。每家有6-10個成員,以及兩個“家長”。

每兩個小家有一個年長的家庭為輔導,為小家提供後勤的資源,邀請學生到家裡來,也幫助“家長”關心學生。

在每一個疾風小家,“家長”跟成員都在同一張桌上吃飯。聚會之後,全家一起牽手,分享、禱告。疾風小家讓學生感受到溫暖和愛,感受到這是他們的家。

2. 平時的關懷

疾風小家經常以小家為單位,辦一些活動,或者小家之間聯誼。考試週的時候,我們鼓勵“家長”做考試餐、營養餐,送到小家成員的宿舍。

3. 定期家長會

“家長”其實很辛苦,有時人前強顏歡笑,人後珠淚暗彈。我們定期開“家長會”,分享服事上的喜樂與挫折,並且彼此代禱。

4. 提供服事機會

疾風教會的大部分活動,都是年輕同工計劃和主導的。長輩只是從旁輔導,提供建議,確保他們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教會的敬拜、福音營、查經帶領,也基本是以年輕同工為主。我們的海報、公共主頁和網站,也都是他們在負責。

有時其他教會的弟兄姐妹問他們:你們教會有沒有執事會啊、長老會啊?你們是怎麼運作的?他們的回答很簡單:很容易啊,我們跟叔叔、阿姨討論一下就做了。

他們非常有活力,創意很豐富,而且辦活動很有條理。不要小看他們年輕,要多提供他們服事和成長的機會。他們以後會成為教會的主力和中堅分子。

5. 激發同工服事熱情

我告訴過同工們,這些年輕人來到海外,很孤單。他們到美國後的前幾個月,所交到的朋友,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因此,在他們接觸到壞朋友之前,你們就要讓他們接觸你們這些好朋友,帶領他們走正確的方向。

如果他們信主,這會祝福他們一生。他們還會將這個祝福帶給他們的朋友、家人。同工們看到服事的價值和意義,就激發出服事的熱情。

圖10-1919631_257531964447399_8944547828043191996_n

(三)裝備學生

1. 提供訓練

疾風教會的查經,由學生同工帶領。我們會帶他們預查,給予培訓。

教會剛成立敬拜團的時候,缺乏懂樂器的人手,我們就開辦打鼓班、吉他班。後來學生們還成立了疾風音樂教室,把打鼓、吉他從初級到入級的影片,都放到公共主頁上,讓同學可以學習。

2. 門徒訓練

我們看重門徒訓練。凡受洗的,都要接受門徒訓練。在疾風教會受洗的人,流失率不高,基本都固定參加主日聚會,參與服事。

我們的教導是:即使在外面度假,都要有簡單的敬拜。所以很多學生出去度假的時候,還在微信上發度假時敬拜的照片。這讓我們很欣慰。

3. 帶領傳承

我們當初的構想,是一個師傅帶一個徒弟,保持傳承。我們現在的門徒訓練,是一個帶兩個。我們要裝備學生成為真正的門徒,培養他們成為對世代有影響力的基督徒。這是我們教會一開始就秉持的方向。

受洗比較久的弟兄姐妹,就成立靈修小組,帶領年輕的弟兄姐妹。他們會在微信上分享自己靈修的經文和領受。

4. 背誦聖經

我們教會的網頁,每天會更新一節經文。我鼓勵同工每天背誦一節經文。這是2015年新的挑戰。經文很短,每天就背一節。我相信上帝的話會在他們心裡扎根,對他們的生命產生影響。

圖11-1932743_225557950978134_1430426037_o

四、溫馨提醒

(一)愛和尊重

你是單純地愛他們、為他們好,還是另有目的,他們都感受得到。他們雖然年輕,仍需要被尊重。我們要尊重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上帝的形象,是上帝所愛的。

(二)以身作則

實際生活中的榜樣,對他們的影響力遠超過語言。比如說,我會跟他們一起收桌椅,一起擦桌子。我希望樹立榜樣,把信仰落實到生活中。

(三)要有耐心

90後的學生,可能有些地方讓我們這些長輩看不順眼。我們需要有耐心,心臟也要夠強壯。

我們這一輩人有很多優良的傳統,在他們身上卻好像找不到,比如守信、守時——明明說好的事情,過了一分鐘他們可以反悔。講好了到他家去接他,到門口,他卻說我不去了。

我們要承受得住,要接納他們。經歷了這些挫折之後,還要愛他們,對他們有耐心。

(四)不怕挑戰

我們不要怕被挑戰,也不要怕挑戰他們。比如說,我說主日聚會很重要,挑戰他們參加主日聚會。他們就在出去度假的時候,主日還去聚會。這些年輕人很有潛力。給他們生活、生命成長的目標,他們是樂意接受挑戰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