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家驊
本文原刊於《舉目》80期和官網言與思專欄2016.09.06
尼希米時代,居住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團結在一起,重建耶路撒冷倒塌的城牆。在他們的努力和辛勞下,城牆很快就重建起來(參《尼》3)。
讓人困惑之處
團結起來的猶太人,最大的威脅不是外面的敵人,也不是資源的匱乏,而是內部的剝削——猶太人的菁英,壓榨其他猶太人(參《尼》5)。猶太人的貴族奪取了他人賴以生財的土地。那些失去土地的人,為了生存而變賣財產,甚至兒女。
既然出於民族大義、神聖的呼召,猶太人不分階層,團結在一起,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然而為何仍有人壓榨自己的族人?他們不是戰友嗎?不是同胞嗎?不是手足嗎?
廣納式與壓榨式
兩位世界知名的經濟學家,Daron Acemoglu和James Robinson,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編註)中,探索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國家十分富裕,有些國家卻異常貧困?國家繁榮,以及持續繁榮、富裕的原因是什麼?
他們的研究結果,推翻了以往社會學家認為的“國家的富裕與否,和其地理、文化息息相關”的理論。他們提出,關鍵在於一個國家採取什麼樣的經濟和政治制度。
一個國家若能採取“廣納型”的經濟制度,意即把經濟機會和經濟利益分享給更多的人,並採取“廣納型”的政治制度,意即廣泛地分配政治權力,建立制衡的機制,鼓勵多元思想,這個國家就會繁榮。反之,若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政治資源,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採取“壓榨式”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最終這個國家會邁向衰落。
既然廣納型制度會帶來整體的繁榮,為何大多數的國家卻沒有採用呢?Acemoglu和Robinson認為,根本的原因在於,既得利益者擔心廣納型制度帶來“創造性破壞”,會威脅他們本身的財富和權力,因此極力阻止。
能否就此借鏡
基督徒群體能否就此借鏡?
保羅用基督的身體來形容教會(參《羅》12:4-5),基督徒之間互為肢體。如果某個肢體吸取身體大量的養分,壓榨其他肢體所需養分,那麼這個身體就是病了。最終每個肢體都將受損,甚至死亡,包括榨取他人養分的肢體。
約兩千年前的五旬節,聖靈降在每一個耶穌門徒的身上——上帝的靈不只降在12使徒身上,也降在許多人身上(參《徒》2)。上帝把祂的恩賜分賜給所有的基督徒,使基督徒能彼此建造。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應成為相互成全、相互支持的廣納型群體,而非壓榨型群體。
回到《尼希米記》,尼希米聽到了被剝削者的心聲,看見了他們的困境(參《尼》5:1-5)。經過一番思考後,他決定譴責猶太人的既得利益者,直接明瞭地對他們說:“你們個人向自己的同胞貸款,竟然索取高利!”(《尼》5:7,新譯本)
尼希米譴責的,不是有錢人借錢給窮人,而是以此詐取窮人,使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尼希米出口責備之前,確實需要思考一番,因為確有顧慮。別忘了,不久之前,這些人還出錢、出力,響應尼希米的號召,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
對尼希米來說,他譴責的不是陌生人,而是戰友,是同工。更重要的是,尼希米身為省長,要治理猶太人,還需要這些人的支持和配合。
這些人,得罪得起嗎?得罪了他們,會不會因小失大,破壞了內部的團結,讓外面的敵人有機可趁?
聖經記載,尼希米處理這件事之後,猶太貴族即有通敵之事(參《尼》6)——人性自古皆然,當利益受到威脅時,人會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出賣群體的福祉,包括與敵人結盟。
尼希米為了他的行動付出了代價。抵抗外在的威脅已然困難,加上內部的威脅和背叛,更是難上加難。
危險何時逼近?
1838年1月,28歲的林肯,在演說中提醒民眾,要防範真正的敵人:“危險會在哪個時刻逼近?我告訴你吧,如果危險可以逼近,它的源頭一定在我們中間。它不可能來自外面。如果我們滅亡,原因也一定在我們自己。”
23年後,美國的南北戰爭爆發了。這場戰爭造成至少70萬的美國人死亡。
“如果危險可以逼近,它的源頭一定在我們中間。”多麼深刻的提醒!美國的南北戰爭正證明了這句話的真實性。
真正的危險,不是來自敵人,也不是來自外在環境,而是來自群體的內部。19世紀的美國如此,兩千多年前尼希米時代的耶路撒冷如此,今天的教會何嘗不是如此?
尼希米作為猶大的省長,沒有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也沒有因人情而姑息不公。他選擇了挺身面對群體中的不公不義,正視受壓迫者的苦境。今日在教會中的服事者,是否有尼希米的勇氣,面對不公不義,正視弱勢群體的困境和需要?
生命共同體
基督徒在面對教會歷史及自己的教會時,常想與之“切割”——與教會群體切割,也與教會歷史切割——“他們幹的壞事,關我何事?”
我有時也想“切割”。畢竟,我又沒參與十字軍東征,也沒力圖合理化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我們教會經年累月累積下來的問題,與我一個才加入教會10年的人,有何相干?
然而,如果我誠實面對我自己,以及我所參與的信仰群體,就會發現,基督徒群體在歷史中所犯的錯誤,今日仍不斷重複。
今天的教會沒有再發動十字軍東征,但有些教會仍在無意間以上帝之名,發動各式各樣的運動來消滅異己,背地裡亦爭奪權力和資源(大多時候是無意識的,連自己也沒意識到)……
種種問題,並非我一人造成。然而我和我的弟兄姊妹仍以消極的不作為,默許事情繼續發生,甚至,以積極的作為使之惡化。
信仰群體所做的事,的確關我的事,因為即便我沒有在場參與,也反映出我的內心,反映出我的動機、態度和所為。
指出群體中的不公不義,提醒自己“認罪”,這是被當代基督徒幾乎遺忘的操練。我本該不只認“自己”的罪,也要認“我們”的罪。在認罪中,我當把自己投身於上帝百姓的群體之中,透過那些不光彩的歷史,邀請上帝照亮我當下的黑暗,持續更新我與我所身處的信仰群體。
尼希米在看到耶路撒冷的荒涼時,不是試圖與以色列過去的悖逆歷史切割。他沒有對上帝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啊,你看看過去以色列人有多糟糕!我和他們不同,沒參與他們幹的壞事。因此求你用我,改變這群百姓,重建耶路撒冷。”
他反而向上帝禱告:“耶和華天上的神……我今天在你面前晝夜為著你的僕人以色列人禱告,承認以色列人所犯的罪,就是我與我父的家向你所犯的罪。”(《尼》1:5-6)
當基督徒不再把自己與所屬的信仰群體切割,而是認識到自己和其他人是生命共同體,一樣都犯罪、得罪上帝,一樣都領受恩典、被饒恕、被接納時,這讓我們多一份謙卑,多一份溫柔。
這種謙卑、溫柔,用教育學家Parker Palmer 的話來說,就是:“知道我的道理總不完全,甚至是錯的——所以必須以開放、尊重他人的心去聆聽對方(尤其是‘非我族類’),同時清楚、有力地表達自己的心聲。”
比建堂更重要的
當教會蓬勃發展時,我們的注意力常轉向建造更大的教堂,或植出更多的分堂。《尼希米記》是鼓勵弟兄姐妹為建堂奉獻的經典經文。然而比建堂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被三一上帝建立,成為合祂心意的群體。
“起來建造!”(《尼》2:18)這句話常讓我們想到的是建堂、幹大事、為主發光發熱。然而,《尼希米記》不只強調建設硬體設施,更強調建立上帝百姓的社群,一個正視不公不義的群體,一個實踐公義的群體,一個以上帝的心意彼此相待的社群。
上帝呼召祂的百姓起來建造的,不是一間華麗的大教堂,以此榮耀祂,而是一個被祂的靈充滿和塑造的群體(參《弗》2:22),反映出祂的榮耀和祂帶給世人的好消息!
我絕不是反對基督徒奉獻金錢建教堂,而是希望,我們的奉獻不止於出錢建教堂。我們更當獻上自己,成為上帝所呼召的群體,讓上帝的話和上帝的靈改變和塑造我們。
今日教會中,誰是那些受壓迫和受壓榨的人?在我們熱心建造教會的硬體設施之時,我們有否讓聖靈引導我們建造公義、相愛的群體?
建造堅固的城牆,只能暫時防禦外敵,公義群體的建造才能確保群體長期的興盛。“起來建造”,不只是出錢出力,更是委身上帝,讓上帝來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委身的信仰群體,以及和世界互動的方式。
註:
1. 戴倫・艾賽莫魯和詹姆斯・羅賓森,《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新北市:衛城出版,2013)。
2. Abraham Lincoln,”The Perpetuation of Our Political Institutions, ” speech delivered January 27,1838.
3. 帕爾默(Parker J. Palmer),《民主,心碎的政治?》(香港:印象文字,2014),76。
作者為富勒神學院哲學博士。現在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牧會,兼任北美正道神學院與創欣神學院教師。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