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書侖
本文原刊于《舉目》官網2017.09.07
不時的有弟兄姊妹問:如何選擇美國的神學院?等你推薦了之後,他/她就會問:那個神學院有什麼比較牛的教授嗎?……
話裡話外可以看出,許多人選擇神學院除了財政支持之外,最大的考量就是教授的水平。作為學生,筆者特別理解這種心情,畢竟讀神學院就是為了學習、研讀神的話語,好將來回到教會能做好講道、教導等話語的服事。
不僅是教授水平
但是,筆者從自己來美國讀神學、生活、養育子女(3個)4年多的經歷中,深深體會到,讀神學不只是“讀”,也不只是為了更深刻地理解聖經,而是為了更好地被上帝塑造——不僅在理性、靈性和身體上,也包括個人生活和群體生活,是全人的塑造。因此,選擇就讀M.Div.(道學碩士,簡稱道碩)的神學院,不只要考慮教授的學術水平,還要權衡很多其它方面的因素。
事實上,選擇一所神學院,好比在一個特定的城市、文化和信仰氛圍中,選擇一個暫住的家,在其中生活幾年——一所神學院所提供的不僅是神學教授,而是一個“Package”(整套的訓練環境),裡面除了神學課程外,還有很多其他附帶重要的東西。
幾點澄清
在打開Package之前,我首先要澄清幾點:
1.本文的心得分享是針對在美國的英文神學院,不含各地華人神學院,或其他地區的英文神學院。
2.本文對象是想讀道碩的弟兄姊妹,其他學位的權衡標準準不一樣,不在本文探討範圍內。
3.關於如何禱告尋求明白上帝的帶領、財政上的供應等等,不在本文考慮範圍。本文旨在幫助那些有機會做自由選擇的弟兄姊妹,在如何選擇神學院的問題上多做些思考。
4.本文也考慮到完成裝備後有心要回國的服事者。
打開 “Package”
言歸正傳,讓我列出觀察到的神學院Package 的清單:
1.神學教授與學術水準
毫無疑問,優秀的教授是一個學校的招牌,也是最直接明顯的選校條件。
對勤奮好學的中國學生而言,自然會很看重該神學院有沒有什麼大牛教授。不過,評判大牛教授的標準都是很專業和學術的,這意味著道碩學生如果不想以後進入相關的領域攻讀博士,這些教授的學術水平,或許不會如你想像的,對你麼有幫助。
再者,有名氣的教授一般都很忙:著書寫作、各種演講、活動……除非特例,不要奢望他們有多少時間給學生,在那些人數很多的大神學院更是如此。因此,道碩專業學生大可不必太過於看重教授在學術界的知名度,反而要了解他是否有過教會牧養的實際經歷。
2.神學院的信仰背景
每個神學院都有它的宗派背景,或信仰背景,這其中包含了神學傳統和屬靈傳承。
美國宗派林立,大多數宗派只要有能力都會建立自己的神學院,有天主教的神學院,改革宗的神學院,浸信會的神學院,衛理公會的神學院等等。很明顯,宗派神學院首要的目的是培養自己宗派的牧師。
在美國要做牧師,必須被按立;要被按立必須具道碩資格。而折騰人的是,宗派之間不一定互相承認牧師的按立。也就是說,天主教不會承認新教按立的牧師;改革宗的教會也不太會承認浸信會按立的牧師。所以,對美國本地的神學生來說,自己宗派認可的神學院(包括自己宗派的神學院或其他超宗派的神學院)是第一選擇。
對沒有宗派背景的中國神學生來說,選擇一個神學院,就是在選擇一個宗派、一種信仰傳統,包括神學傳統和屬靈傳承。這就好比,你和一個人結婚,得到的不只是活生生的這個人,還有這個人的過去、未來,以及這個人背後的大家族。
與此關聯的好處是,當你進入一個宗派神學院的時候,你得到的不只是神學教育的資源,還有所屬宗派、教會幾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所積累的屬靈遺產和資源,而這或許是超宗派的神學院比較難以企及的。
筆者所在神學院的宗派,上百年的發展已經建立起很成熟的教會體制,也特別注重保存檔案。但凡每一個重要的教會議題(特別是有爭議的現實議題),都會成立專門的學習小組進行研究討論,並形成研究報告;這些報告都被很好的保存整理,以供後人參考使用。
3.學習壓力與家庭生活
每個神學院對學生的作業要求不一樣,或松或嚴。
過去常常聽人說,神學生沒有時間讀聖經、靈修禱告,當時我不太明白。等自己進入神學院學習,才明白為什麼。
一開學,每天要完成老師佈置的閱讀作業,要寫小論文,大論文,可能還要準備考試;自己英語也不是那麼好,英文閱讀、寫作不夠快,很痛苦;但每天又不敢松懈,就得不停地看、寫,還有背。那種感覺就好像開車上了高速路,你必須不停往前開,直到了一個路口,你才能下高速休息一下、加個油。
在一種極大壓力的狀態下,神學生容易找到特有的自我安慰——“我本身就是在研讀上帝的話”,所以最容易被擠掉的自然是讀經、禱告的時間。不僅如此,在壓力下,與妻子、孩子相處的家庭生活,也很容易被犧牲掉。但一般來讀神學的都是年輕人,結婚不久,孩子也小,讀神學期間恰好也是最需要投入家庭的階段。
如果神學院對學生的課業要求很高,給學生特別是國際學生帶來的壓力,甚至大到沒有時間運動、休息、親近上帝,這對學生的身體、屬靈生命會是個挑戰。而且,在高壓環境中塑造出來的人,在未來的牧會中,也許很難給會眾安息,容易給人帶來焦慮。
筆者認為,神學院對人的塑造應該不只是知性層面,還包括情感層面、關係層面和屬靈層面等,是全人全面的。所以,了解一下神學院的課業壓力,權衡自己的能力,對有(幾個)孩子的家庭尤其重要。
4.當地教會的屬靈資源
筆者一直以為,對中國神學生來說,參與當地教會的崇拜,是一個很寶貴的屬靈體驗。不少中國神學生都是第一代的基督徒,蒙召服事之前,經歷的教會生活很有限,對教會的認識還是停留在頭腦的層面。西方的教會一般都是有歷史與傳統的,進入這樣的一個教會,了解他們的發展沿革、信仰傳統、屬靈生活、敬拜服事等,對建造未來穩健的中國教會有很大的幫助。
讀道碩的神學生一般都要兼顧教會的服事,而且神學生也需要當地教會的關懷和支持(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但現實中會有以下困難。有的神學院所在地方離教會比較遠,要找個合適的教會聚會,得開1個小時的車,這對神學生參與教會是個挑戰;有的神學院在小城市,這對於想要委身投入大城市教會牧養的人來說,可能難以找到合適的教會成長和學習;有的人希望可以參與當地華人教會的服事,但並不是每個神學院附近都有華人教會。
所以,了解神學院當地的教會,也是一個重要的層面。
- 所在的社區、城市
神學院在小城市或大都市:小城市安靜、簡單、穩定;大都市喧囂、複雜,充滿了變化和不確定。誕生和孕育神學院的城市,對個人生活,特別家庭生活影響很大。
神學院與所在城市的互動不一樣。有些神學院像一座孤島:要麼遠離塵世,要麼被格格不入的世界包圍,比如富人區、鬧市區;有些神學院則能融入周遭的環境中,讓神學生有很多的機會可以接觸現實社會,服務社區。
我入學的神學院有個神學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而選擇該校,他認為神學院就應該和周遭的社會融在一起。
6.附帶的屬靈資源
每個神學院可能都有自己的特色,或者專門的研究中心,這些資源可能不在課程之內,但卻是該神學院的獨特之處。例如:
對教會歷史人物的研究,有些神學院收集了該人物所有的作品和相關論文,像耶魯神學院有“愛德華茲研究中心”,加爾文神學院有“加爾文研究中心”等等,這是不可多得的屬靈資源。
關於使用軟件做聖經研究以及教授聖經課程外,達拉斯神學院提供給每個神學生Logos聖經軟件,能在幾年的課程中,把聖經66卷書講授一遍。對領導力的研究,哥登神學院有“福音派領導力發展中心”。對福音主義的研究,惠頓大學有“葛培理中心”。這些研究都具有廣泛和持久的影響力。
又如,筆者所在的神學院,擁有豐富的敬拜資源,有一個“敬拜研究中心” ,每年所主辦的“敬拜研討會”有30年的歷史;每兩年一次的“信仰與寫作”( Festival of Faith and Writing ),也有27年之久。這些資源對那些在某方面特別有興趣或負擔的弟兄姊妹,會很有幫助!
在神學院幾年的生活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We learn outside the classroom as well as inside the classroom(我們不僅在課堂內學習,也在課堂外學習),甚至課堂外的學習要超過課堂內的學習。筆者舉出上面各校的例子,是想提醒,很多神學院在神學課程之外,還有很多寶貴的資源值得未來教會的牧者去探索和學習。
不同的經歷,相同的恩典
筆者深深地覺得,能到國外讀神學是上帝所賜的一個很大的恩典——在神學院這個Package裡,不僅僅可以學到神學知識,更能開拓屬靈的視野,豐富生命的閱歷。上帝給每一個屬祂的僕人預備的,是一份豐富的屬靈筵席:有主菜,也有配菜,還有甜點。每個人口味不一樣,祂所預備的也不一樣。
但人生常是不完美的,要找到一個各方面都完全滿足個人內心渴望的神學院,也不太現實;有條件的人應該可以從中找到個人的優先級,盡量滿足最優先的幾個。
但對立志服事的人來說,我們清醒地意識到,上帝的帶領有時也會與我們個人的喜好不同;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放下自己的標準、順服祂的帶領。因為上帝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祂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我們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祂的帶領。
願每一個渴望忠心又有見識的來服事主的人,都能進入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神學院,盡情地領受裝備和滋養,身心靈都預備好了,將來更好的被主使用,祝福祂所托付的羊群!
作者獲加爾文神學院道學碩士,現在就讀加爾文神學院神學碩士,新約方向。同時也是3個孩子的父親。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