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者與教會之間難處更深層次的探討(林祥源)

 

 

林祥源

本文原刊於《舉目》85期和官網2017.12.08

 

弟兄:

你到新教會履新已差不多有兩個多月時間,本來打算在你走之前與你談談做傳道的甜酸苦辣,好讓你做好更具體的心理準備,可惜後來忙,總找不著機會,因此至今仍耿耿於懷。若沒有和你說這番話,作為你的牧者及屬靈導師,我真會有一種對不起上帝也對不起你的感覺。

可幸你一直以來常對我說,你若有什麼需要改善的地方,我可以隨時向你提出,匡正你的缺失。你這種態度十分難得,我希望你能一生保持這種謙虛受教的心志,不是因為現時沒有什麼經驗才有這個想法,而是一生都保持這種求知求真的渴求。這種渴求非常寶貴,連非基督徒蘋菓電腦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都說:成功之道在於一輩子都感覺自己所知有限(stay foolish)。

弟兄,你在我們中間信主、受洗、事奉、做執事,後來蒙召全時間服事主,之後憑信心離開職場去讀神學,繼而在教會當實習傳道,你可以說是我們教會的兒子,是大家都敬愛的主僕。我們希望你被主使用,在事奉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力,越做越見果效。

或許你不下一次聽人說過,北美傳道人最大的挑戰和痛苦,不是來自外面不信主之人的逼迫,而是來自傳道人與教會信徒或長執之間的衝突。有時因為矛盾加深,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有傳道人會選擇憤然離開,亦有長執會決意辭退牧者,這些都給個人和教會帶來莫大的傷害。經歷此等風浪的教會,有的好幾年都不能站起來,常是帶傷度日,勉強而行。

牧者與教會的衝突,除了有道德缺失或信仰走偏的原因外,大部份都落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境況中。當信眾對傳道人有意見時,很多牧者就會很快說信徒不服權柄、不尊重傳道人。發展到最後,甚至有牧者將講台作炮台,在台上不好好講道,卻乘機找經文向反對者大加討伐。這不但是教會的悲哀,更成為信徒的絆腳石。

其實所有人際間的矛盾與衝突,並由衝突所衍生出來的相爭與傷害,雙方都有責任。雖然大家都說自己是無意的、無辜的,但這並不等於不會對人造成傷害。要避免或化解這種矛盾怨恨,作為傳道人,我想我們首先要謙卑下來,作深切的反省,先求自己的更新,而不是先求別人改變。

這些年間,從我個人的經歷及觀察,我歸納出以下一些事奉的原則,離開這些原則,常使我們事奉方向走向偏差,甚至連外面的態度、裡面的心志都改變了。這些偏差也成為傳道人與會友之間矛盾衝突的導火線。

 

 

回轉像小孩

我們傳道人有時會過分看重自己“傳道”的身份,忽略了我們仍是“人”。和大多數人一樣,無論你多麼小心謹慎,難免有時仍會犯錯。因此,當我們犯錯,有人向我們進言提醒時,千萬不要把他們當作敵人看待。若你這樣看待他們(他們會感受到的),有一天他們真的會變成你的敵人。

相反,若一個心存敵意的人向你作出批評論斷,甚至事事都要給你穿小鞋,使你不舒服,但你仍看他是朋友,有一天,他真的有可能成為你的朋友。你可能會說,這豈不是很天真很傻嗎?是的,這就是主耶穌所說“你們要回轉像小孩”的意思。記得有位神學院老師對我們說過一句話:在教會中你們要有三分傻——我認為這是句很有智慧的話。

寧願實而不華

第二個原則仍是和“自我”有關。一些傳道人很有外面的才華,他們口齒伶俐、風趣幽默、恩賜橫溢、魅力非凡。這當然是優點,但若不小心,這些優點可能會成為我們致命的弱點。怎麼說呢?因為人會恃著看得見的外面強項,而忽略了個人靈命或事奉上深度的追求。有時這樣的人亦因為大受會友的愛戴及歡迎,他可能慢慢輕看及忽略對會友真實的個人關懷與牧養,因為“深度追求”與“真實牧養”都是外面看不見的事情。

“華而不實”的生命,在建造教會的事情上沒有多大的幫助。弟兄,我們不要隨波逐流,追求外面的包裝,過度的包裝就是偽裝。寧願實而不華,也不要華而不實。記得這句話嗎?“我們看見祂時,也無美貌 `使我們羡慕祂。”(《賽》53:2)

個人價值之安穩

第三個原則是,我們不要太過墨守成規。這個“規”不單是規矩的規,亦是指我們過去在事奉中曾產生美好果效所用過的方法。時代在變、文化在變、人的想法甚至生活節奏都在變,過去讓你很成功的方法,不一定能在今天將你的事工帶上一個更高的層次。

當有平信徒領袖在會中質疑某事工的適切性時,創設此事工的牧者有時會變得非常自衞性(defensive),因為他心中錯誤地認定,若此事工被否定,即表示他整個人亦被否定,因此他本能地反抗,為保存自己的事工而戰,而不是為會友的靈命、為福音而戰。

請記得,上帝愛你不是因為你的事工、更不是因為你的成功,你在上帝面前的價值、你與祂的關係,絲毫都不會受到這些外圍因素的影響。

 

 

要肯走花凋結果的道路

第四個原則是帶出新領袖的問題。請注意,我是在說新領袖,不是新門徒、新同工。新門徒、新同工和新領袖是有分別的。很多牧者願意帶出新門徒、新同工,就是不願意帶出新領袖。原因很多,其中最令人失望的原因就是牧者本身缺乏安全感,認為新領袖的興起就是自己失位的開始,因此他就不願積極地培訓領袖。

但我們不要忘記主曾說:“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約》14:12)請感受主的心腸及意願,祂訓練門徒,藉聖靈賜他們事奉的信心及能力,使他們能以成就比祂自己在世時所成就的更多更大的事。

我發現不少傳道人為求自己一己的“安全”,又執意希望自己一直在教會的聚光燈下,因此從來沒有好好地帶出更多強有力的領袖。這種心態當然會使教會的成長受到限制,更糟的情況是,這些有潛能的同工,他們的恩賜、熱情、見識隨歲月而增長時,卻遭到一隻缺乏安全感的手把他們壓制著,結果是有些人漸漸“萎縮”,有些人因英雄無用武之地而離開,更有些人如受壓制的蒸汽鍋一樣,到了氣壓的最高點時便爆發,成為教會內鬥內耗之始。

弟兄,這一點你不能不注意,須知道你事奉最後的成績單,不單是算你一生救了多少個靈魂,猶為重要的,是你一生成就了多少個僕人領袖,以致主永恆榮耀的救贖計劃,因有優質的領袖而得以繼續向前、向上、向四方邁進。

要用血肉真情去事奉

第五個原則是神學院教牧學裡面比較少提到的一個課題,即傳道人的“真”的問題。這裡的“真”當然不是真理的真,乃是真實的真,用一個英文字來形容就是“Be authentic”。

為何我要提這個原則呢?因為現今世代,有關牧師這職事,從好的角度來看,在社會上越來越被人視為一種專業,不像初期教會時代保羅所說的:“世界的污穢,萬物的渣滓”。神職的工作受到社會的肯定,本是好事。但有些人卻沉醉在這美譽中,把“專業”變成“職業”,把“恩賜”看為一種職業的“技能”,他們完全忽略了一個事奉最基本的原則:“事奉是基督生命的表彰,是一個人與主關係的流露”。

因此在事奉當中,最重要的是把你個人的生命整合在你事奉的每個屬面,其中包括你的看法、感受、成功、失敗、歡樂、憂傷、興奮、掛慮,有時甚至需要有一點點的“憤怒”。保羅說: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林前》4:9)此處保羅所說的戲,是指鬥獸場的戲。面對前面的猛獸,一個人的恐懼、憂傷、勇氣或信心,都會表露無遺,怎麼裝都裝不出來,連主耶穌自己面對十字架時,祂都驚懼地說:“我心裡憂傷,幾乎要死”。(參《可》14:33)可見我們的主是真實的神,亦是真實的人,是罪人願意親近的救主。

 

 

傳道人必須要以“真實的自己”、“掙扎的自己”、“在成長中的自己”去服事,不是用另一個不是你自己的自己去牧養,台上一個人,台下一個人;台上謙謙君子,台下粗暴無禮。這種生命呈現,是教會健康的有毒食物,大大傷害基督的身體。久而久之,信眾必然會厭倦這種牧者,矛盾和衝突必定漸漸出現。

我曾經在一個牧師大會中,以主持人的身份訪問暢銷書作者美籍華裔牧師Francis Chan,我問他,可否告訴我們你怎樣預備講章。他連想都不需想即說:我早上讀聖經,下午照所讀的去做,禮拜天在崇拜講道時報告他行道的經歷。Francis Chan 在美國是一位受人尊敬、受人歡迎的牧師,但他令人敬佩的地方,不是他的口才、領導或恩賜,而是他那顆簡單、真實、熱情的基督跟隨者的赤心。

他從不隱藏他悲傷的童年,他的喜怒哀樂常出現在他全人傾注的信息中,你能完全地進入他的世界,然後從其中所捕捉到的真理又反射出來進入你的世界,在你裡面進行靈命更新突破的工作。用更淺的話來說,聖經的道是一副骨頭,傳道人對這道有血有肉的體驗是身體,聖靈的吹氣使這個人活起來,成為有生命的活人。

這個方程式,不單應該體現在講道中,在事奉每個領域都應該如此。一句話,傳道的事奉必須有血有肉,單有口號、計劃、異象、恩賜等絕對不足夠。弟兄,信徒要跟隨的是一個有血有肉、敢愛敢恨的真人,不是一個做傳道工作的專業人士。這條路一定是這樣走的,即使受傷亦不要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台傳道機器。

 

 

勉強自己甘受約束

第六個原則是傳道人需要懂天道,亦需要懂人道。基督是上帝的道,但這道成為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有恩典有真理。天道是上帝的話,是上帝的旨意,人道是一般人處世生活的法則。

有些傳道人太超越很屬靈,心中常說:我對得起上帝,我向上帝負責,其他我什麼都不管。從這態度延伸出來的一個例子是傳道人上班的問題。我全時間事奉已有37年,所去過的教會也不少,在長執與傳道人關係的議題上,最常出現亦最具爭議性的課題是,傳道人在教會上班的問題。

一般來說,教會都希望傳道人在教會有固定的上班時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但有些傳道人認為:我是上帝的僕人,不是長執的僱工,他們不應該用管僱員的方法來管我。奇怪的是,很多時候講話的不單是長執,也包括一般的弟兄姊妹,他們週間到教會事奉或聚會時,常常因為看不見牧師而心感奇怪,有時他們就會去問長執:我們在職場會很注意工作操守(work ethic) ,為何傳道人可以不用理會這些基本原則?

當然傳道工作不像老師或工程師等工作,需要固定在一個地方。我們要探訪、關懷、開會,甚至有時需要帶會友去辦事,這都是上班。除了這一類事工外,我們都應該到教會去事奉。

有4個主要原因:1.在教會上班比在家有紀律;2.其他教牧同工可隨時見面商討事情或禱告,加強團隊精神;3.不致成為軟弱肢體的絆腳石,以為傳道人沒有工作操守;4.沒有“健康的約束”,我們會容易掉進試探。小的試探是因為缺乏自律或他律,以致自己最後閒懶不結果子;嚴重的就像大衞一樣,睡到“太陽平西”才起床,更在平台上因無所事事而陷入罪惡深淵。

弟兄,此等可怕的事情我見得太多,所以你要欣然接受上帝在你上面安排的“督導”及身邊規定的“規矩”,這是上帝給我們所設的保障,使我們能安全地按真理而行。其實“到教會上班”此事是“工作自由與甘受監察”之間的成熟運用。我清楚看見:凡傳道人在金錢、時間、權力的運用上不願受任何種類的監察,早晚一定會出事情。不是個人跌倒,就是與教會的領導層產生利害的衝突。

弟兄,你離開前曾問我可不可以隨時回來找我談談事奉的光景,我對你說當然可以,這是你的“娘家”,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是不須問准的。但最重要的是你心靈的家,天父天天都在那裡守候,祂極想與你交談,你要把你的喜怒哀樂向祂陳明,祂就介入你的生命與事奉,這叫作同負一軛。

最後,弟兄,我祝你“事途”愉快!

 

作者為美國加州聖地雅歌主恩堂的主任牧師。

 

 

One response to “牧者與教會之間難處更深層次的探討(林祥源)”

  1. 理真 Avatar
    理真

    寫得太好了!特別是’
    不少傳道人為求自己一己的“安全”,又執意希望自己一直在教會的聚光燈下,因此從來沒有好好地帶出更多強有力的領袖。這種心態當然會使教會的成長受到限制,更糟的情況是,這些有潛能的同工,他們的恩賜、熱情、見識隨歲月而增長時,卻遭到一隻缺乏安全感的手把他們壓制著,結果是有些人漸漸“萎縮”,有些人因英雄無用武之地而離開,更有些人如受壓制的蒸汽鍋一樣,到了氣壓的最高點時便爆發,成為教會內鬥內耗之始’
    我覺得正是我們教會的寫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