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服事需要出國嗎?(鍾興政)2018.07.04

鍾興政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8.07.04

 

“跨文化”在台灣

我有機會教一門名爲《跨文化的挑戰》的課程,上課期間,同學们常常熱烈討論的一個問題是:我們需要出國,才有機會體驗“跨文化”嗎?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出國才能接觸不同文化的人,因為想到“跨文化”這個名詞時,大家自然就聯想到和外國人的接觸。問題是在我們周遭,難道就不可以有效、有智慧地應對“跨文化”的需要嗎?

我從小成長在台灣,後來到美國留學和生活,之後又再回到台灣工作。我發現,對於在美國的華人來說,認識和理解“跨文化”,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對在台灣的華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閩南人、客家人和外省人

我的父親是客家人,母親是閩南人。父母親因在台灣糖廠工作而認識,他們在台灣雲林縣的虎尾鎮結婚,我和弟弟妹妹也都在虎尾出生,後來我上小學時,我們家搬到了台北。所以,我小時候經歷了4個不同的環境:回到爺爺奶奶家,是去到客家村;到了外公外婆家,是閩南村;回到家中,是糖廠宿舍;後來搬家,到了台北都會區。

這4個地方雖然都是台灣地區,但是習俗都不同。客家人以會說客家話為榮。客家人勤奮節儉,平時在家中自己人都很節省只有客人來時,才將好東西拿出來分享。那麼我回到客家村時,算是客人還是自己人呢?我發現我可以算是自己人,因為我的血統——我是家中的長孫。另一方面,我也可以當自己是客人,因為我平常都不住在客家村,我的生活習慣和我的客家家人很不相同。

事實上,我的心什麼時候認同我是客家人,這時我說話的口氣和樣式,便可以像是一個客家人;相反地,我若是心裡不喜歡自己是客家人,我就可以不作客家人,不論我是不是家中的長孫,我的行為舉止可以和客家家人格格不入——這是我很小時心中體會到的一種細微的、“用心”的感覺。

這點很細微的感覺,我在結婚後更清楚感受到了。我的岳父是外省人,岳母是閩南人。每次和太太回娘家時,與岳父聊天,我都會有種想更了解外省人的想法。這是一種“用心”。“用心”是跨文化理解的基本需要。沒有“用心”,我是不能真正和岳父成為家人的。

 

用心:“跨文化”智商的關鍵要素

很巧,“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 CQ)專家大衛·湯瑪斯也主張,“用心”和知識是文化智商中的關鍵要素,“用心”可以從三方面來了解,即“用心”的注意力,“用心”的檢視和“用心”的規範。(註1)

根據大衛·湯瑪斯的定義,“用心”的注意力是指用所有的感官來了解和理解你目前“跨文化”的情境,例如,過年回娘家時我和岳父正在談話,我除了傾聽他談話的內容,我也觀察他的肢體語言和臉上的表情,並且了解每件他所談話事件的背景,這就是“用心”的注意力。

其次來看“用心”的檢視。大衛·湯瑪斯說你要了解自己的假定、想法和情緒,之後用同樣的想法易地而處來了解他人的假定、想法和情緒。換句話說,當我岳父說到他十多歲就離開父母親時,他對父母親的感受和想法,必定不會和我相同。我如果用我的成長環境,來理解他的假定一定不適合。當他說文革之後,他父母親過世,然後他再沒有看見父母親,他的那種失落情緒,我自然不能完全體會。若是想要了解那種憂傷的感覺,我應該告訴自己,他的憂傷或許是我最憂傷感覺的5倍或10倍。這是第二種“用心”——“用心”的檢視。

最後是“用心”的規範。“用心”的規範是指針對他人的個性和文化背景描繪出新的心理地圖(mental map),然後用更合宜的態度來回應他人。不要用自己第一時間最直接的理解來回答他人。

當岳父說好像兒女們不是很樂意陪他去大陸老家看看時,我們第一時間的反應或許是:“對不起爸爸,我們這幾年工作都太忙了,所以沒有時間陪你去。”如果我們“用心”的規範,那麼重新描繪出岳父新的心理地圖(mental map)時,我應該了解他說話的語調和神情,其實他不是要批評或是責怪,只是需要我們理解:或許他覺得他健康不若從前,可以和我們一起回老家的機會不多。多了這一份新的心理地圖,我們不會會錯意。

 

神也“用心”對待我們

其實,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到處都需要對“跨文化”有理解和預備。因為我們的神,也是“用心”來對待我們。《路加福音》有一節經文說“因我們上帝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路》1:78),大多數的英文譯本都將我們上帝憐憫的心腸翻譯成“the tender mercy of our God”(註2),這種溫柔又憐憫的心腸。我認為前面提到的三種“用心”——“用心”的注意力,“用心”的檢視和“用心”的規範,便是將“我們上帝憐憫的心腸”具體表達、活出來。

神憐憫我們,神愛我們,神也要我們這樣地去憐憫人和愛人。聖經說:“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6:36),因此“愛”是基督徒跨文化服事的最根本的動機。誰說“跨文化”的服事和理解只有出國時需要?其實,我們同種同文的華人之間,也有許多“跨文化”服事的需要,甚至在我們家人之間也需要。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註:

  1. 大衛·湯瑪斯的《文化智商》書中,是用“用心”的監督,我將監督改成檢視,因為檢視一詞比較容易理解。
  2. KJV,NASB,NIV都翻譯如上。

 

作者是Gordon-Conwell職場神學教牧博士,目前在台北信友堂擔任牧師並在台北華神教導職場神學相關課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