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62期 皚覓 週一 今天是週一,竟然神奇地可以休息,讓我覺得有些不適應,繼而懷疑:是不是自己偷懶或不盡責了? 手裡捧著聖經想讀,腦海裡卻閃過一個接一個的人:A姐妹,今天要和她吃飯嗎?B姐妹,幾週沒來小組了,要給她打個電話嗎?C姐妹,這週她帶查經,要和她預查一下嗎? 我眼前的經文,似乎也不再對我說話,因為我滿腦子都在問:“文本的意思是什麼?要怎麼來講這篇信息呢?用什麼例子來做引言?” 經文根本無法進入心裡,於是我合上聖經,決定先禱告!對呀,怎麼忘了讀經前要禱告呢?週日不是剛和大家分享了讀經前禱告的重要性嗎? 而且我好像很久沒有好好禱告了。教會剛起步,各項事工都有需要,同工又都很年輕,聚會場地剛找好,又出現了安全問題……這些都需要好好禱告。只是,禱告的時間比休息的時間還難擠出。教會人數雖然不多,關係卻挺複雜。光是關懷人,就可以把我的時間用光,更何況還要聯繫場地,準備信息,做些翻譯來掙生活費…… 我每天早上禱告時,不到20分鐘,就會被電話或腦海裡突然冒出的事情打斷;等到晚上禱告時,往往又不到20分鐘就睡著了。結果,只好利用路上的時間,匆匆向主交託下一個要見的人、下一件要處理的事。 今天終於可以好好禱告了!跪在床前,我開始一項一項地禱告。但是很快就累了,便說:“上帝,你都知道!我全交託!” 猛然間,我發現自己因為“太知道怎麼禱告”而無法禱告了——我熟悉一套宗教語言、一套宗教程式,但是我卻找不到與上帝親近的感覺;我似乎有很多內容要禱告,一開口卻覺得空洞無物了。 是我說得不夠、練得不熟嗎?我心裡開始有些惴惴不安。這週日還要分享信息,感覺不到上帝的同在,我怎麼來預備? 我努力想讓自己擺脫這種不安,於是抓起電話開始約人吃午飯,準備進入別人的困境——安慰別人,好讓我可以逃避自己的困境。 週二 早上照常靈修。經文一個字一個字地從我眼前掠過,卻不做任何停留。昨天見面時,那位姐妹分享的掙扎,她所經歷的懷疑,仍一直占據著我的腦海。她說,在這個物質至上的大都市裡,在這個金錢和“關係”有著如此真實能力的體制中,上帝的能力相比之下真實嗎?上帝的恩典真的會臨到她嗎? 我昨天安慰她的經文,對她而言,似乎那樣蒼白無力。她說我沒有親身經歷過現實的殘酷,無法體會。可是,聖經也是事實啊,上帝的能力不也是真實的嗎?為什麼她沒有信心去經歷呢? 我要為她禱告!然而,她的掙扎和懷疑,如同感冒病毒一樣,感染了我的思緒,讓我的禱告也變得蒼白無力了。 週三 早上,細讀週日要分享的經文。神學裝備和解經訓練讓我很快便找出了經文要點,同時也找到了合適的切入點、例子……然而,還是覺得缺少底氣。週一靈修時的不安,週二靈修時的懷疑,混在一起,挑戰著我想要傳遞的教導。 想起昨天晚上和兩位大學同學吃飯。在這座房價令人咋舌的大都市裡,她們都有了自己的房子,還有了車子。一個在最貴的地段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另一個則在公司平穩地升職。而大學時似乎最優秀的我、還出國遛了一圈的我,卻“混”得最差。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