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談會:“不想再做基督徒了”(乃潔)

乃潔

本文原刊於《舉目》34期

          編者按:本刊針對《不想再做基督徒了》一文(見上期,第14頁) 所反映的現象,邀請北美兩個教會,就本刊所提出的問題,舉行教會內部的座談會。上期已刊出費城中華基督教會大學城分堂的討論。本期繼續刊出北加州庫比蒂諾的基督徒會堂(CCIC Cupertino)的討論紀實。

參與座談人員:

林長老:1978年受洗,是CCIC Cupertino教會全職長老。
李長老:1988年受洗,現為教會帶職長老。
楊弟兄:1985年受洗,在教會的服事包括:團契專題、宣道、青少年及成人主日學教導、財務。
林弟兄:2004年慕道,2005年受洗,在教會擔任團契小組長。
徐弟兄:2004年慕道,2005年受洗,在教會參與影音事奉、兒童事工及成人主日學行政工作。

一、貴教會是如何帶領慕道友,從接觸基督教信仰,到接受主,進而受洗的?貴教會如何設計受洗班的課程?教會對受洗者應該考核嗎?

          林長老:慕道友進入教會後,通常先參加週五的福音班,及週日的基要真理班。教會還為慕道友提供為期二期、共六個月的福音課程。課程內容包括:聖經,神,人,罪,基督,聖靈。

          六個月後,若慕道友決志信主,他需參加三堂受洗預備班,每堂一個半小時。通過學習受洗預備班的課程,慕道友可以明白救恩;知道信耶穌是人得救的唯一道路;認識自己的罪;瞭解受洗的意義;願意在眾人面前作見証;受洗以後當如何過基督徒的生活。

          受洗預備班結束,長老會和慕道友進行個別談話,確定他重生得救、有正確的信仰觀念後,才為他施洗。

          這樣做的優點是:受洗者對信仰很清楚。

          不過,即使經過如此嚴謹的教導步驟,仍有人並未把受洗當作在主面前一生的承諾,以為受洗等於畢業了,在受洗後反而不常來教會。

          李長老:教會基要真理和受洗班一系列的課程,是幫助慕道友預備好受洗。但這些課程本身,並不能讓人得救。我們必須根據聖經的教導,幫助慕道友真正相信主耶穌死裡復活、願意接受主耶穌做個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

           我們也要求慕道友將見証寫下來。一方面鼓勵他們作得救見証,另一方面也確認信仰使他們生命產生了改變。但參加受洗班本身,並不是得救、受洗必要的條件。

          慕道友進入教會後,不止一個團契、小組會前來關懷他。因此教會可經由不同的管道,瞭解慕道友的信仰狀況。他若真的接受了主、生命有了改變,大家自然會看見。

          受洗一般需經過一系列的課程,但也有例外的時候。譬如有人因故(要回國等)不能參加全部課程,但希望受洗,教會就會根據他的心志、他生命是否有改變,和他是否清楚信仰的內容,按著聖靈的帶領,決定是否給他施洗。

二、分享你從慕道友到接受主、進而受洗的過程。你覺得教會課程是否能幫助你更清楚地認識信仰?還有什麼是可以加強的?

          林弟兄:不論是基要真理班或是受洗預備班,我覺得其課程的內容與長度、深度都很合適。每個慕道友的基礎及成長速度不同,但課程基本能滿足大家的需要,我就從中得到過不少幫助。我是對信仰探究得比較仔細的人,那些課程在我信主的過程中,有相當大的影響及助益。

          徐弟兄:教課的老師對我影響也很大。教會在帶領慕道友認識主的一系列課程設計上,十分有系統,教課的老師也很認真,教學很有計劃,他們本身就是很好的榜樣,這對我的靈命成長有很大幫助。

三、對剛信主的信徒,教會提供什麼樣的輔導與幫助?如何堅定初信者的委身信念?有什麼值得檢討與改進之處?

          林長老:在慕道友受洗之後,教會提供“得救之後”的課程。一共13課,主要講如何除去老我,成為新造的人,還有讀經、禱告,和靈命的成長。

          上完這些課程以後,教會會鼓勵弟兄姊妹,參與一些事務性的事奉。

          李長老:對於剛受洗的信徒,教會鼓勵他們參加小組,讓他們得到生命成長的良好環境。教會的幾個方式是:

          1. 成人主日學:採用系統的教學法,讓弟兄姐妹對神的話更認識。

          2. 小組團契生活:讓信徒融入大家庭,學習彼此相愛。每個人都歸屬於一個小組。有了歸屬感,就會擺上時間,參加事奉。

           3. 教會中若有事奉的機會,都儘量分到小組,但也不會太多,免得小組無力負荷。小組若有自己的活動,教會也會支援。

           4. 帶領的人做出榜樣,幫助初信者將事奉建立在生命的成長,以及健康的教會、團契生活上。

          徐弟兄:我剛來教會時參加週五的福音班,後來參加週日主日學,我覺得教會在課程設計上相當有系統。慕道友只要有心,可以學到許多。

           林弟兄:我受洗後,不知道參與事奉其實是把自己奉獻給主的一個方法。後來參加主日學和其它課程後,才知道其真意。所以我覺得教會對事奉應有適當的教導。

           李長老:教會的事奉的確需要許多同工。教會一直藉著“同工造就”聚會、“成人主日學”等,預備同工、發掘恩賜。現在更希望每一個部門能培養出幾個核心同工,一起來發掘新的事奉夥伴。目前教會也往這方向推進。

四、教會如何幫助信徒成長?如何幫助新信徒明白事奉的本質、目的,和應有的心態?信徒如何有平衡的事奉生活?

          林長老:我們教會一般藉著主日講台、主日學、週五小組查經,幫助弟兄姐妹在靈命的增長。對有特別需要的,教會關顧組與其他同工,會進行個別的帶領。

          教會也在週一晚提供“造就團契”,每次為期六個月,針對弟兄姐妹中有心追求靈命長進、羨慕善工的,做更深的教導。課程中也有許多討論。

          如此可幫助基督徒認識服事的目的、本質和該有的心態,使人明白參與神的事工是福分,是喜樂的,而不是重擔。

          徐弟兄:對我來說,事奉的教導很重要。我覺得,主日講台、主日學或團契專題,可多一些這方面的教導。

          但要注意的是,既要明白事奉的意義,也要力所能及。若是像《不想再做基督徒了》中的那位弟兄,完全不瞭解為何要如此事奉,且常常開放家庭又超過了他的能力,只是一味承受事奉的重擔,那就違背了事奉的本意了。

          李長老:我們教會認為,事奉是生命成長的表現,如果弟兄姐妹在生命上長進了,自然而然就會有事奉的心,也會在事奉中繼續成長。

          今天在我們教會中事奉的弟兄姐妹,很多都是因為在小組聚會中,看到別的弟兄姐妹積極事奉的榜樣,受到了激勵,所以開始在小組事奉,生命慢慢得以成長。加上在主日學中受到教導,他們靈命得到餵養,事奉就更有根基,且持久。

          事奉與一般做事不同。照恩賜事奉當然最好,但教會有時也會順著聖靈的帶領,邀請一些弟兄姐妹,在某些不是他明顯的恩賜所在的方面事奉。當大家都願意順服聖靈 的帶領時,就能看見弟兄姐妹在事奉崗位上,屬靈生命成長,並培養出那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說,教會在邀請弟兄姐妹服事時,有時是因他們有很明顯的恩賜,有時 也隨聖靈的帶領,去發掘一些沒有顯露的恩賜和才幹。

           楊弟兄:我覺得,如果有事奉的心,也瞭解事奉帶來屬靈生命的益處,我們就可能不太在乎某個事奉是否適合自己的興趣或才幹。但《不想再做基督徒了》這篇文章讓我們警惕之處是:就算信徒有心事奉,若把太重的事奉,加在一個人或家庭身上,也會造成不好的後果。

           這篇文章中還提到另一個現象:信徒開始服事時,大都從事務性的工作開始,如午餐及點心的預備、教會場地維持和清理、開放家庭等。日子久了,再開始帶查經、擔 任小組長,按自己的“恩賜”事奉。一旦開始了“高階事奉”,忙碌之餘,就把原先的事務性工作,都丟給新信主的弟兄姊妹……這種做法,需要檢討。

五、教會對信徒參與一般性的事奉持怎樣的原則?各部門選擇同工的原則是什麼?

           林長老:我們教會成立三年半了,因人數不斷增長,自然需要更多的人參與事奉。如果弟兄姐妹尚未準備好,就參與太多事奉,對他們的靈命長進,會產生負面的效果。所以長老們的共識是,如果沒有那項人力資源,即使有事工的需要,也寧願等候,因為人比事工重要。

           對新加入教會、但已有事奉經驗的弟兄姐妹,教會通常會有三個月的觀察期,觀察他對教會的制度與信仰原則的認同程度,也彼此增加認識與瞭解。

          至於一般性的事工,我們教會目前是由各部門的負責人找同工。這樣的做法可能有幾個缺點:

          1. 資源重疊:不同的部門,可能邀請相同的同工,造成某些同工負擔過重。

          2. 各部門尋找自己的同工,中間的協調有時也會發生問題,或產生一些摩擦。

          3. 有些事奉要恩賜,有些事奉要訓練。教會希望重生得救的信徒最好能在有恩賜的崗位上事奉,也能儘量參與各項訓練。但這一點有時做不到。

          對於教會中各部門的負責同工,以及教導團隊和講道團隊,教會的要求就比較高。以團契負責人為例,最好有當過小組長的經驗。但要注意,不可因太注重經驗、個性與恩賜,而忽略了屬靈上的堅持。

          再如成人主日學教師,以往一定要參加四個學期的主日學師資訓練。目前教會內部沒有這樣的訓練資源,所以鼓勵弟兄姐妹參與外面機構的訓練。

          兒童主日學老師,則要經過三個月的兒童師資班訓練。教會也定期提供一般性的同工訓練。

           李長老:選拔一般性事奉的同工,第一個條件,一定是要重生得救。第二是強調全家事奉。我們不希望夫妻對事奉的觀念不同,而造成家庭中的困擾。家中有幼小孩子的家庭,我們也不會給予太重的負擔。

          至於各部門帶領的同工,第一要有事奉的經驗。第二對神的話語要渴慕;因這些人可能會更忙,若是無屬靈的基礎,反而會影響其生命成長。第三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知道如何與肢体相處。

          楊弟兄:我看教會對帶領同工的禱告生活也很注意,觀察他們是否樂意參與禱告會,是否凡事禱告、交託、等候。

          以我自己的經驗,按恩賜事奉還是有好處,因為事奉的人較能享受自己的事奉,事奉也較能持久

六、你覺得,《不想再做基督徒了》的作者,在教會生活及服事中所遇到的難處,我們教會也有嗎?該提供哪些教導,或有哪些方法可幫助改善?

          林長老:在這些問題發生前,教會就當注意,防患未然;若有了問題的苗頭,弟兄姐妹也應當及時提醒教會;同工在服事中若遇到難處,一定要提出來,可以按聖經的教導來解決。

          另外,同工相處,也要存寬廣的心,允許質疑,也要對別人的感受敏感。

          徐弟兄:我覺得這篇文章的作者,感到自己在教會中只有付出、沒有收穫。他也缺乏同工,當他遇到事奉的難處時,同工給他的不是實際的幫助,乃是不痛不癢的回答,讓他心灰意冷。

          李長老:若服事成為弟兄姐妹靈命成長的絆腳石,這是教會很大的虧欠,也是牧者和領袖的責任。對於肢体的需要,我們要有敏銳的心。遇到《不想再做基督徒了》中的情形,教會要趕快處理,扶持、幫助這樣的弟兄姐妹。因為這其實就是靈命造就的問題,其重要性並不亞於傳福音。

          我們教會重視以小組的方式推動關懷,小組較易得知組員的難處,可以及時加以援手,並提醒教會一起幫助,而不至拖延太久。

          楊弟兄:我想《不想再做基督徒了》中的弟兄,可能沒有看到服事的果效,可能也沒得到適當的屬靈的餵養,還可能沒有“接待”的恩賜,更在沒有足夠同工分擔重擔的情況下,被推到事奉能力的臨界點,因此幾乎將服事的熱忱燒盡。

          教會愈成長,信主的弟兄姐妹愈多,事奉的人也該愈多。但唯有弟兄姐妹靈命成長的速度,超越教會的增長速度,新的與“老的”信徒,同心事奉,才能彼此促進。

          林弟兄:當人力不足時,可以把事奉的範疇縮小,因此減少所需要的同工,如此反能保證事工的果效。

          林弟兄:聚會要盡可能使用教會的場地。若有人願意開放家庭,參加聚會的其他人,需要特別体諒開放家庭,理解開放家庭的辛勞。

          林長老:剛信主的弟兄姊妹,願意開放家庭作聚會之用,當然很好。教會需要特別顧念他們,免得他們因負擔太重而灰心跌倒。而教會中的弟兄姐妹,也應該特別感謝開放家庭的辛勞,並多予体諒,例如事先告訴自己的孩子們應有的規矩,避免給開放的家庭帶來困難。

          教會在這方面也要多提醒及教導,這對所有的家庭、孩子都有益。我們教會所在的區域,學齡兒童特別多,教會的兒童活動很吸引他們,孩子喜歡來,就常將父母也帶來了。孩子在父母心中很寶貴,所以教會在處理這樣的事上更需謹慎。

          服事原本就是不易的。愿教會和有心服事的信徒,都能以《不想再做基督徒了》為借鑒,使生命與服事共同成長。

作者現居美國北加州矽谷,從事電腦方面的工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