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的放逐與回歸(下)(陳慶真)

陳慶真
(續上期)
本文原刊於《舉目》31期

四、又一大國崛起

波斯瑪代背景

          波斯和瑪代同屬印歐民族。印歐民族於2,700-2,200 BC之間,開始活躍於伊朗高原。但“瑪代”、“波斯”二詞首次出現,則是在亞述王撒縵以色三世的戰績石碑中。根據希羅多德 (Herodotus,484-425 BC)的記載,瑪代在基亞克沙里斯王(Cyaxares,625-585 BC)統治期間強盛起來。瑪代最後一個國王阿斯提亞格斯(Astyages,585-550 BC)的女兒嫁給波斯王岡比西斯一世(Cambyses I),生下了著名的古列王(居魯士二世,Cyrus II),開始兩國的臣屬關係。

波斯王古列

           古列王是一位了不起的歷史人物。他於533 BC 攻佔了瑪代,驅走了他的外祖父瑪代國王,併吞了瑪代,因而對當時的巴比倫王伯沙撒造成了威脅。雖然如此,伯沙撒王覺得他的城門高大堅實,護城河既寬且深, 因此大剌剌地與群臣飲酒,歌舞昇平。就在此時,古列王已巧妙地將幼發拉底河水,由護城河引開,然後大搖大擺地走過河床,進入巴比倫城。在整個攻城過程,沒 有斷垣殘壁,城中也沒有昇起求救煙訊,神廟一個也沒有燒壞,房屋未遭掠劫,百姓也未遭戮殺。

           攻城的經過,記載在一個長約23公分的小圓柱 上(圖四)。這個1879年在巴比倫的馬爾杜克(Marduk)出土的泥塑“古列王圓柱”(Cyrus Cylinder),現存在大英博物館內。圓柱上密密麻麻地刻了45行字。筆者夫婦前往參觀時,伸長脖子把鼻子貼在玻璃盒上,仍覺得字刻得太小。圓柱上的 阿卡德文是這樣寫的:

          “我和平地進入巴比倫城,設行轅於王宮,百姓歡天喜地,夾道歡迎。萬物之神馬爾杜克,溫暖了巴比倫人的心,軍隊在巴比倫城和平地來往……我關心巴比倫各城的政務;我免除他們不應有的奴役;我為他們修房屋……”人們夾道歡迎,必然是早聞古列王的德政,也厭倦了伯沙撒的殘暴。

           波斯對征服國的治理和亞述及巴比倫不同。除了例行的徵稅,波斯王採取懷柔政策。他將原來亞述及巴比倫治理的地方分為多個總督行政區。開發道路、加強地方自 治,並且積極鼓勵被擄者回到自己的國家,以健全的行政体系及宗教力量來維持大帝國的安定與強盛。這種深謀遠慮的統治法,不得不稱其為“英明”。

五、猶太人的回歸與重整

         “論古列說,他是我的牧人,必成就我所喜悅的,必下令建造耶路撒冷,發命立穩聖殿的根基。”“我耶和華所膏的古列,我攙扶他的右手,使列國降伏在他面前。我也 要放鬆列王的腰帶,使城門在他面前敞開,不得關閉。我對他如此說:‘……因我僕人雅各,我所揀選以色列的緣故,我就提名召你……”(《賽》 44:28,45:1-4)以賽亞(740-700 BC)早在古列王(559-530 BC)前200年,即已提到古列的名字,並預言他對猶太人的拯救。因耶和華沒有忘記他的百姓,大衛王朝也因此得以延續下去。

           猶太人在巴比 倫的日子雖然過得不錯,但也不至於完全地“樂不思蜀”。如但以理一日三次心向耶路撒冷遙望者,也大有人在。“我們是奴僕,然而在受轄制之中,我們的神仍沒 有丟棄我們,在波斯王眼前向我們施恩,叫我們復興,能重建我們神的殿,修其毀壞之處,使我們在猶大和耶路撒冷有牆垣。”(《拉》9:9)波斯王於古列元年 (538 BC)下詔全國:“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拉》1:2)

          雖然這是聖經上的記載,但其內容、精意與“古列圓柱”所刻的詔令是相符的(註6)。身為一外邦君王,古列王指的“神”,當是巴比倫的馬爾杜克,而准許回歸 的,也不限於猶太俘虜。所有寄居者,均可回國重整家園。又從古列王主動地“派庫官米提利達,將(聖殿)器皿拿出來,按數交給猶大的首領設巴薩”的誠意看來 (《拉》1:8-11),我們相信,古列王對猶太人的回歸建殿,不僅是批准,而且是鼓勵。

           公元前537年,一支龐大的隊伍,終於踏上了返 鄉的路途。會眾共有42,360名(參《拉》2:64-67)。當然,不是所有被擄的人都回去了。過了50年的俘虜生活,成家立業,現在要踏上艱難的歸 途,回到那慘遭凌辱,已成廢墟的故土,前途充滿了未知。儘管如此,當年被俘的人數充其量一萬,現在回來的超過四萬。這個數字,尼希米曾多次提到(《尼》 7:66),應當就是經過人口統計,猶大省歸順波斯轄地的官方數字吧。

           巴比倫與耶路撒冷遙隔1,500公里(大致是洛杉磯到西雅圖的距 離),一路走來,漫天塵土。過了哈蘭,就是他們老祖先亞伯拉罕在1,400年前,離開本鄉本土,前往應許之地的道路。那原本流奶與蜜的地方,如今竟是荒無 人煙,一片廢墟。但這支風塵僕僕的隊伍,卻關係到整個世界的未來。猶太人若不回歸,就沒有猶太民族,也就沒有猶太教,沒有基督教,沒有西方文化,更沒有耶 穌基督的救恩。

重建聖殿

          經過了四個月的跋涉(《拉》7:9),回歸的隊伍一抵達耶 路撒冷,立即以最大的熱誠,投入建殿的奠基工作。但是“安息”了70年的土地,既貧又瘠,房屋倒塌,無處棲身。此時,在當地已頗有根基的撒瑪利亞人,也興 致勃勃地想來參與,共襄盛舉。他們被猶太人拒絕後,反過來百般地阻撓、破壞。猶太人回來後居無定所,基本民生問題尚待解決,現又因安全受到威脅,原本的建 殿熱忱,漸漸被實際生活所取代。這也就是先知哈該對他們的責備:“你們盼望多得,所得的卻少;你們收到家中,我就吹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的殿荒涼,你 們各人卻顧自己的房屋,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該》1:9)。

          從這段時期考古出土的遺物看來,第一批回國的猶太人,日子過得確實清苦。這種情況一直到大利烏一世(大流士,Darius I)即位以後,建殿的工作才重新開始。離開當初的奠基工作,一隔竟是20年。大利烏除了派約雅敬的孫子所羅巴伯,以省長的名義回歸領導建殿以外,又派祭司 約書亞,並提供了大量的物資回來。同時,耶和華神更在耶路撒冷本地興起先知哈該、撒迦利亞、鼓舞士氣。於是在大利烏王六年(516 BC),建殿完成。

          這位促使建殿完成的大利烏王,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的遺跡。其中在考古學上最具價值的,當屬出現在卡拉姆珊(Keramushan)東方32公里處的比斯登碑 文(Behiston Inscription)(圖五)。此處是當年由米索不達米亞通往波斯高原必經之地。石彫刻在高70公尺的懸崖上,以防敵人的破壞。彫刻長18公尺,高7 公尺,石壁上所刻的是大利烏的功績。浮彫中,由左算來第三位高1.73公尺者為大利烏王,面對著一群曾挑戰他王位合法性的俘虜。

           為了昭示全天下,碑文是以古波斯文,古以攔文及古阿卡德文寫的。因為無人認識這種古老文字,加上二千多年風雨的侵蝕,長久以來,這浮彫一直被認為是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碑文的解碼,直等到19世紀末才揭曉。

           解碼功臣是一位在中東擔任阿拉伯軍隊顧問、且熟悉多國語文的英國人羅林生爵士(H. C. Rawllinson)(註7)。他讀了希羅多德(Heredotus)歷史書中對大利烏王生動的描述,決定要解開這個字謎。經過他和幾位當時鑽研古文著 名學者的努力,終於在1857年將它們翻譯出來。比斯登碑文在語文上的重要性,媲美埃及的羅西塔石(Rosetta Stone)。至此,古阿卡德文與其它古文間的關係,才漸漸地明朗化。

修築聖城

          聖殿建好了,但是那令尼希米“坐下哭泣,悲哀幾日”,被火焚燒的的耶路撒冷城又怎麼辦呢?在亞哈隨魯王(486-465 BC)及其子亞達薛西王一世(465-424 BC)年間,聖殿一切周邊設施已經修好,卻只剩破損的城牆。這些年間,修城一直遭遇到各方的阻撓與威脅。鄰近各族的居民反對修建城牆,認為城牆一旦建立起 來,就意味著一種特別優勢的存在,以及關係的隔閡。因此修城工作一再拖延,一個世紀過去了,直等到文士以斯拉從巴比倫回來。

           以斯拉是亞倫 後代,思想縝密,通曉摩西所頒的律法書,很快就成了猶太人心目中的屬靈領袖。14年後(445 BC),亞達薛西王又派軍長、馬兵、護送帶了詔書的省長尼希米回國修城。尼希米是傑出的行政領袖。在他和以斯拉的領導之下,修城工作終告完成,歷時僅52 天(《尼》6:15)

          從最近的考古証據看來,尼希米所修城牆包圍的面積與當年所羅門所建的相當,但僅是希西家為防亞述西拿基立王所建的四 分之一。工程大部是修補而非重建。工作進行在既非友善又極度險惡的環境之下,同時還得防禦撒瑪利亞人的破壞。猶太人是戰戰兢兢地,日夜趕工。“修造城牆 的,扛抬材料的,都一手作工,一手拿兵器。”(《尼》4:17)

猶太人的道德重整

          一 千年前,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時,他們拒絕了“神權”,向撒母耳要求“君權”,為的是要“像列國一樣。”(《撒上》8:20)結果,他們的君王帶領他們行了 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像列國一樣”祭拜偶像。經歷了70年亡國奴刻骨銘心的羞辱,由被擄地回歸的猶太人,痛定思痛,在重建聖殿和重修聖城後,從此不再 祭拜偶像。聖經在猶太人回歸建殿修城以後,就保持了400年的沉默。幸好“石頭”繼續說話,使我們後世得以瞭解,在這400年間,猶太人如何演變為一個不 再羨慕“列國”,擁抱律法,團結合群,閉關自守的民族。

          首先是猶太人對“君權”的徹底失望。現在他們充分地認識到“君權”的不可靠,也對以往隨從列國祭拜假神悔恨不已。還是回到耶和華的“神權”治理,專心研討摩西律法,才能在這個變化多端的詭譎世界中生存下來。

          其次是波斯王對征服地的安撫政策:猶太人的屬靈領袖以斯拉是帶著波斯王亞達薛西的諭令回來的:“以斯拉啊,要照著你神賜你的智慧,將所有明白你神律法的人立 為士師、審判官,治理河西的百姓,使他們教訓一切不明白神律法的人。”(《拉》7:25)因此,波斯當局已經批准,耶和華神的“律法”就是以色列人在波斯 治理下的“法律”。

           根據希伯來大學考古教授史登(Ephraim Stern)的研究資料顯示(註8):以色列地在波斯時代,可明顯地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區。一個是猶大山地、連同約旦河東區,另一個是加利利及濱臨地 中海區。前者是延續了亞述、巴比倫及埃及的文化;後者是希臘及腓尼基的文化。波斯在猶大省雖沒有留下什麼文化遺跡,但是在行政上卻是大大地加強了猶大省的 地方自治,以及與波斯中央的友善關係。猶大省與波斯的配合,由回國的尼希米省長開始。尼希米發揮了他的行政長才,藉著波斯王金錢的資助,回國建造城牆,鞏 固了猶大省民生的安定與安全。

          尼希米繼而改善貨幣制度(《尼》5)。由考古挖掘出來的地方官員印章証明,上面的刻字,逐漸由波斯文改為亞 蘭文。連硬幣上,省長的名字也是以亞蘭文刻的。圖六為刻有張翅獵鷹的波斯硬幣,並以亞蘭文刻著“猶大”字樣。足見在波斯期間,猶大省已到了可以獨立發行硬 幣的地步。尼希米又鼓勵百姓遷入耶路撒冷城(《尼》11),保障聖殿事奉者的權益(《尼》13:10-14)。根據考古証據顯示,在波斯時代後期,耶路撒 冷城已由巴比倫時代的荒涼,漸漸繁榮起來,人口增加了四倍,僅耶路撒冷就達到17,000人。

           文士兼祭司以斯拉在聖殿聖城修建完畢後,在 眾百姓首領及祭司的見証下,宣佈摩西律法正式成為以色列民的憲法(《拉》9,《尼》8-10)。為了徹底斷絕偶像祭拜,以斯拉與尼希米通力合作,長痛不如 短痛,嚴格執行禁止與外邦人通婚的法令,並由裡到外推行道德重整及靈命復興運動。

          “七月初一日,祭司以斯拉將律法書帶到聽了能明白的男女 會眾面前。在水門前的寬闊處,從清早到晌午,在眾男女一切聽了能明白的人面前,讀這律法書。眾民側耳而聽……以斯拉站在眾民以上,在眾民眼前展開這書。他 一展開,眾民就都站起來。以斯拉稱頌耶和華至大的神。眾民都舉手應聲說:‘阿們!阿們!’就低頭,面伏於地,敬拜耶和華。”(《尼》8:2-6)

         “省長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並教訓百姓的利未人,對眾民說:‘今日是耶和華你們神的聖日,不要悲哀哭泣。’這是因為眾民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哭了。”(《尼》8:9)

           波斯國滅亡後,巴勒斯坦的新霸主希臘及羅馬王,原則上是“蕭規曹隨”地,沿襲對猶太人的宗教信仰,採取寬容政策,准許他們在會堂聚會,在聖殿獻祭。

           猶太人長期在外族統治之下,原就埋伏了抗外的暗流與民族內斂性,自波斯以來又享有在行政、法律、經濟上的半獨立權,再因信仰迥異,與其他民族斷絕社交及婚姻血緣關係,年復一年,就自然演變為一個乖僻自是、孤芳自賞、惜身自保的民族。

           聖經學者相信,就在以斯拉和尼希米治理期間,希伯來聖經正典(Canon)漸有雛形。收集歷史及先知書雖然在100年前就開始,但藉著波斯時代社會的安定,一些小規模研經中心,就在耶路撒冷城附近成立。它們成為以後猶太民族中的敬虔人士,如哈西典人及法利賽人的發祥地。

六、皇后以斯帖

           從古列王昭令猶太人回國建殿到尼希米回國修城,近一個世紀之間,聖經對波斯國記載不多。但藉一卷《以斯帖記》,及考古証據,我們不僅得以窺探波斯全盛時期的“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更瞭解留在波斯的猶太人幾遭滅族的命運。

          話說大利烏征討希臘失利歸來,抑鬱寡歡,於486 BC 病逝。其子亞哈隨魯王(又稱薛西斯王,Xerxes)登基。對波斯國王來說,希臘的逐漸強盛,實如芒刺在背。亞哈隨魯王繼承父志一再征討,以斯帖的故事, 就發生在兩次征討之間(《帖》1:3,2:16)的書珊城。考古家在書珊城舊址發掘了許多華麗的寶物。波斯當時正值國富兵強,版圖達到歷代帝國之最廣。圖 七所示,為一個高約4英寸的金質角形酒杯,質地光滑,彫琢精美,很可能就是亞哈隨魯王在征討希臘前,為振作士氣,大宴文武百官所用的酒杯吧!

          《以斯帖記》中提到了14位朝廷大臣及太監的波斯瑪代名字。這些名字也先後出現在波斯的古文獻中,証實了《以斯帖記》必然著筆於波斯帝國時代。從上述尼普爾的文獻記載,在465到405 BC 期間,書珊城有不少顯赫富裕的猶太人,其中不乏在朝廷居要職者。

          由巴比倫城附近出土的一塊巴爾西帕楔形文字泥版(Borsippa Cuneiform)中,記載在亞哈隨魯王執政的早朝,書珊城有一位名叫“末底改”的文士,在宮中任要職。許多聖經學者認為,這可能就是《以斯帖記》中的“末底改”(註9)。

           亞哈隨魯王因皇后瓦實提的不夠“順服”而廢后,繼而在479 BC 立了末底改的侄女以斯帖為皇后。當然,以斯帖也是經過一番挑選,壓倒群芳獲得皇后位分的。根據猶太拉比著作“米吉拉”(Megillah)的說法:以斯 帖,連同撒拉,亞比該,及喇合,被譽為猶太歷史上的四大美女。猶太歷史家約瑟夫則進一步讚賞以斯帖是眾美之冠,那就是猶太歷史上的第一美女。可惜考古家尚 未找到她的彫像,反倒是有亞哈隨魯王年輕時,站在父王大利烏背後的俊美側面圖(圖八)。

          此時朝廷中的首位大臣哈曼,財大氣粗。眾臣宰見到 他都要下拜。唯獨末底改因信仰不同,拒絕向他屈膝。哈曼因而嫁恨猶太人,欲將其趕盡殺絕。為此他自願捐10,000他連得入國庫。這個價碼相當於當時波斯 年稅收的三分之二,王聽了自然動心。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末底改求助於以斯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說了這句千古名言:“……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 為現今的機會麼?”(《帖》4:14)。

           莫以為當年波斯皇后見皇帝,和美國總統夫人見總統一樣,幾可隨心所欲。亞哈隨魯王縱然愛以斯帖, 但也整整一個月未再寵幸她。波斯後宮佳麗千百,個個已在後宮等待,且經過了一年的香料潔淨身体,按照排名,隨傳隨到。王的四周有手執巨斧的侍衛(見圖 八),不得國王批准,親朋好友均不得擅自闖入,違者斬首。以斯帖為了民族的存亡,籲請全書珊城的猶太人為此禁食禱告,“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 罷!”(《帖》4:16)以斯帖慨然就義,終於救了全書珊城猶太人的性命。

          以斯帖的故事見証耶和華神對猶太民族的奇妙帶領。西元前465 年亞哈隨魯王病死,其子亞達薛西王即位。廢后瓦實提復出,以母后身分垂簾聽政,直到424 BC 去世,享年75歲。所幸當年以斯帖在短暫的得寵期間,智勇兼具地救了猶大民族。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被救者,就是在亞達薛西王20年(445 BC)的書珊城,站在王身邊,愁容滿面的酒政尼希米!

           中國人說:“女人是禍水”,那麼美女更是禍中之最。這可能是指中國歷史上的妲己、楊貴妃、陳圓圓等傾國佳麗吧!在猶太歷史上,耶和華神藉著喇合、路得、以斯帖等女人,延續了大衛王室的後裔,完成他救贖全世界的計劃!

參考資料:
6. Ancient Near East, vol. 1, pp. 204;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vol. 2, pp 306.
7. A. T. Olmstead, Darius and His Behistun Inscrip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tic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vol. 55, No. 4 (Oct., 1938), pp. 392-416.
8. E. Stern, Material Culture; “The Archaeology of Persian Palestine,” in Center for Jewish History, vol. 1, pp. 70-88.
9. D. J. A. Clines, In Quest of the Historical Mordecai, Vetus Testamentum, vol. 41, Apr., 1991, pp. 129-136.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