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史話14:方興未艾(呂沛淵)

呂沛淵

本文原刊於《舉目》20期

           主後70年,耶路撒冷在羅馬將軍提多圍攻之下終于失陷。聖殿被毀之後,雖然大勢已去,奮銳黨人卻繼續零星抵抗。奮銳黨人最後集結在死海西岸的瑪撒大堡,寧死不屈。直到73年4月15日,他們960人集体自殺,才正式結束“猶太人 叛變”之戰。根據猶太史家約瑟夫的記載,整個戰爭(66-73年)猶太人被殺超過百萬人,被俘虜者約十萬人。

猶太教的重整

           聖殿被毀之後,整個以聖殿為中心的獻祭制度,也隨之瓦解。撒督該人的祭司家族煙消雲散;猶太人最高權力所在的公會,也中輟停擺。猶太教重整重建的重任,就落 在民間的法利賽人身上。他們集結在猶太山地西部的城鎮詹尼亞(Jamnia),以此為總部,重組新的公會,作為日後發展的領導中心。當然此公會不再有大祭 司與祭司長,乃是由拉比們組成。當時的主要領袖是撒卡的兒子約哈難(Yohanan the son of Zakkai)。

             約哈難是法 利賽人希列學派的拉比,希列學派(與沙麥學派對立)的特徵是自由寬鬆解釋律法。根據猶太拉比傳統,約哈難是耶路撒冷遭圍攻時,藏在棺材中逃出聖城,被領到 羅馬將軍維斯帕先(Vespasian)面前。他與猶太史家約瑟夫一樣,認為維氏將是天下之主,預言維氏會成為羅馬皇帝,也預言耶路撒冷被毀。在愛國的猶 太人眼中,約瑟夫是叛徒(因投靠羅馬敵營),而約哈難仍是受人尊敬的拉比。

           約哈難在浩劫結束之後,得到提多將軍的默許,在詹尼亞重整旗 鼓,重組“公會”。猶太地已變成羅馬行省,猶太人公會也不再享有先前自治的權利。既然聖殿與獻祭制度已不復存在,猶太教信仰生活重心,已經轉移至各地的 “會堂”。新的“公會”延續猶太人的民族意識,仍是猶太人的最高權力中心。各地的“會堂”順服“公會”的領導,以維繫猶太教的大一統。

猶太教驅逐基督徒

           猶太教在各地愈來愈感受到基督教會所帶來的威脅,特別是不滿猶太人基督徒出入會堂,要與之劃清界限。約主後90年時,“公會”已經有效的將基督徒逐出會堂。 當時“公會”的議員小撒母耳(Samuel the Less)改編“會堂每日頌讚禱文”,內容加入對這些人的咒詛。在埃及開羅所發現的“會堂祈禱書”(約主後90年代),其中如此說:“對于叛教者,讓他們 沒有任何盼望;求主在我們的日子拔除驕傲的國度;讓拿撒勒派與異端,瞬間湮滅;讓他們從生命冊上除名,不在義人的會中。使驕傲者降卑的主阿,你是應當稱頌 的。”文中的“拿撒勒派”是指基督徒,“異端”是指其他不為“公會”認可的教派。

           此修訂的禱文是由“公會”所授權,要各地的“會堂”採用 的。當會堂每次聚會時,都要誦讀此禱文;而猶太人基督徒參與誦讀禱文,至此必是靜默不言,就被認出是基督徒而被逐出會堂。“猶太教正統”的發展,是在主後 70年才開始的。因為在聖殿重建至被毀的期間,猶太人的信仰生活是複雜多元的,許多黨派並存(例如撒督該人、法利賽人、愛色尼人等)無正統標準。換言之, 主後70年之後,在法利賽人拉比們帶領之下,猶太教正統與基督教會分道揚鑣。

公會的閉關自守

          在詹尼亞的公會,也制訂 會堂使用的猶太教聖經正典書目,他們只承認舊約39卷為正典。拉比們明說其他希伯來文或亞蘭文的著作(稱為gilyonim)不是聖經。他們也不接受基督 教會的新約書卷為聖經,他們定罪這些基督徒的書卷。他們對新約聖經的敵意,正顯明基督教會的蓬勃發展,甚至有些拉比也傾向于福音的教導。

          公會也統一對舊約經文的翻譯與解釋。由于外邦人基督徒喜愛《七十士譯本》(舊約的希臘文譯本),用來向猶太人見證主耶穌;猶太人認為必須另起爐灶翻譯舊約為 希臘文,以取代《七十士譯本》。所以,後來的《亞居拉Aquila譯本》與《提爾多先(Theodotion)譯本》,都規避《七十士譯本》中被基督徒護 教士使用的譯文。

           會堂中原來每日誦讀的“十誡”也取消,免得助長基督徒的說法“十誡律法是有權威,而口傳律法無權威”。有關基督徒解釋為 “彌賽亞經文”篇章(例如《以賽亞書》中的“僕人之詩”第四段),也從會堂的讀經日課中挪去。拉比們的解經,刻意排除基督徒所樂用的“彌賽亞式解經”。所 以,同樣的舊約聖經,猶太教的拉比從那時至今所發展出來的解釋,竟是如此閉門造車,正如使徒保羅所說:“他們的心地剛硬,直到誦讀舊約的時候,這帕子還沒 有揭去。這帕子在基督裡已經廢去了。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誦讀摩西書的時候,帕子還在他們心上”(《林後》3:14-15)。

主後73年之後

      “猶太叛變之戰”結束之後,有些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定居。羅馬政府並未禁止猶太人在此定居或崇拜。根據伊皮芬尼(Epiphanius)的記載,羅馬皇帝黑德 良(Hadrian)在其任內初期,曾親訪耶路撒冷,看到七間弱小的會堂與一間小教會。然而,耶路撒冷再也不是猶太人基督徒的中心。在加利利的基督教會, 在主後73年之後繼續發展,由主耶穌家族後裔繼續帶領。

           羅馬政府對巴勒斯坦的管制,日益加嚴。猶太人原先要納給聖殿府庫“丁稅(人頭 稅)”。二十歲與以上的成年男子,每年每人要繳交半舍客勒(約兩日工資)。福音書記載主耶穌與彼得從魚口得稅銀,納丁稅避免絆倒人(《太》 17:24-27)。聖殿被毀之後,皇帝維斯帕先(Vespasian)定規猶太人,從70年起,將此稅繳交在羅馬的丘比特神廟的府庫。維氏更將徵稅範圍 擴大(原是二十歲與以上的男丁),女性也不能免除,從三歲起人人都要繳此丁稅。

           根據第三世紀史家狄奧卡西(Dio Cassius)的記載,維氏是向帝國全境中,遵行祖先律法的猶太人徵收此稅。其中也包括一些猶太人基督徒,有些可能豁免。但是,到了皇帝竇米田 (Domitian)時,他將徵收範圍再擴大至“凡受割禮之人”與“皈依猶太教的外邦人”。竇米田曾命令一年齡九十歲的老人,當眾脫衣以顯示他是否受過割 禮,是否該繳納此“猶太人稅”。此次的擴大徵稅,極不合理又導致誣陷密告,後來的皇帝納瓦(Nerva)將之撤銷。

第二次猶太叛變

           猶太人在羅馬帝國中受到歧視與不公的待遇,所以在各地也有些抗爭。在利比亞、埃及、賽浦路斯等地,發生過嚴重的暴亂。最後也是最大的叛變,是在131-135年間在巴勒斯坦所發生的“第二次猶太叛變”。

           當時的皇帝黑德良酷愛希臘文化,想要將耶路撒冷變成希臘化城市,于是下令禁行猶太人的割禮,引發了此次猶太叛變。便科西巴(Ben-Kosebah)在巴勒 斯坦揭竿起義。當時的猶太拉比阿奎巴(Aqiba)擁護他為彌賽亞,稱他為“星之子(Bar-Kokhba)”,即巴蘭所預言的“有星出于雅各”(《民》 24:17)。猶太人群起跟隨他。但是猶太人基督徒深知他是冒名假貨,所以不承認他是彌賽亞。因此,招致猶太人的記恨,認為基督徒是背叛祖國的。

          此次猶太叛變的規模十分龐大,所以,羅馬調派兩大軍團增援已駐紮在巴勒斯坦的兩大軍團。其中的第26軍團全被消滅。皇帝黑德良見勢不妙,調兵遣將,甚至將駐 不列顛的總督塞維如(Julius Severus)調來巴勒斯坦。羅馬軍隊避免與猶太人主力作戰,採取分別包圍,各個擊破的戰略。此戰略成功,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死于圍城之後的飢荒。狄奧卡 西記載,羅馬軍隊共摧毀了985個據點與50個堡壘。

           耶路撒冷于134年被羅馬軍隊攻陷,猶太人繼續抵抗。135年,最後一座堡壘貝塔爾 (Bettar,位于耶路撒冷西南)陷落。許多猶太家庭逃至死海西邊的曠野洞穴,羅馬軍隊就在洞穴的入口駐兵把守,以防止他們逃脫。第四世紀的耶柔米 (Jerome)也提到此事。1960年代的考古挖掘,找到了一些家庭的遺物與堆積的死人骨頭。其中也發現了領袖“星之子”十五封書信。

           此 “第二次猶太叛變”于135年被徹底平定。黑德良將耶路撒冷重建為外邦城市,改名為Aelia Capitolina,禁止猶太人進入。多年之後(最早可證的日期是333年)猶太人獲准返回時,聖殿遺址只有聖殿區西面的牆部分存留。猶太人在此哀哭懷 古,因此稱為“哭牆”直到今日。

十二使徒的腳蹤

       關于十二使徒的腳蹤,新約聖經記載的不多,只提到兩位的結局:賣主的猶大,與 殉道的雅各。猶大賣主求榮,本為滅亡之子(《約》6:7-71;12:4-6;17:12),後來畏罪自殺,吊死于田間(《徒》1:16-20),其職位 由馬提亞遞補。西庇太的兒子雅各,于主後44年被希律王處死,首嚐殉道苦杯(《徒》12:2)。其他使徒的結局,聖經並未提及。他們必定是遵行“大使 命”,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根據早期教會留下的傳說(雖然有些並無實證),我們可略知大概的情形。“彼得”約在皇帝尼祿在羅馬逼 迫基督徒時(約66年),與保羅一同殉道;保羅被斬首,彼得則是自己要求倒釘十架,因覺得自己不配與主一樣。“安得烈”據說是到“食人族”之地(現今的蘇 俄),並赴小亞細亞(土耳其)與希臘宣教,並被釘十架殉道。“雅各”在耶路撒冷殉道。“腓力”可能是赴北非的加太基,後來到小亞細亞,曾帶領總督夫人歸 主;總督大怒,將他逮捕釘他十架,于西拉波立為主殉道。

          稅吏“馬太”寫作了《馬太福音》,在波斯與衣索匹亞傳道,據說是在衣索匹亞遭人刺 死,為主殉道。“多馬”向東行到達波斯傳道,並赴印度,建立印度教會,據說有可能他由西藏入中國宣教,最後是在印度殉道(據說是遭四位士兵用槍刺死)。 “巴多羅買”據說是與“多馬”一同赴印度,後來回到亞美尼亞(中亞),又到衣索匹亞與阿拉伯南部傳道,為主殉道。

         “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在敘利亞宣揚福音,約瑟夫記載說他是被石頭與棒打而殉道。“達太”據說是在中東的艾迪撒宣道。“奮銳黨的西門”傳說是在波斯、埃及、加太基、不列顛等地宣教。“馬提亞”據說是與“安得烈”同赴敘利亞宣道,後來遭火刑殉道。

          “約翰”是一般認為唯一活到年老而離世的使徒。他後來從耶路撒冷移居至以弗所,牧養教會傳福音,也負責照顧主的母親馬利亞。在九零年代皇帝竇米田逼迫教會時,約翰被放逐至拔摩海島,寫下了《啟示錄》。此外,他還寫了《約翰福音》與《約翰壹、貳、參書》。

結論:

        雖然十二使徒相繼離世,教會又處于受逼迫的狀態,但是主基督在建造祂的教會于磐石上。教會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弗》 2:20),所以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她(《太》16:18)。在《啟示錄》的異象中,聖城新耶路撒冷的城牆,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 (《啟》21:14)。主基督透過先知與使徒所傳的聖道(即寫成的聖經)為教會奠定了發展的唯一根基。主基督在建造祂的教會,教會靠著復活的主,完成在第 一世紀的使命,方興未艾蓬勃發展。

作者現在北加州基督之家第五家牧會。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