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學活用(星學)

星學

本文原刊於《舉目》14期

         在德國作客座醫生的時候,有位基督徒對我熱心相助。于是出于禮貌,我接受過她送的聖經。那是“洋碼子”的,我“消受”不了,就想當然以為,那不過是異域的另類“封建迷信”吧。

         在英國當慕道友的階段,出于對洋教的好奇,也是因為卻不過牧師的美意,我泛讀了整本中文聖經。那是走馬觀花,戴著有色眼鏡瀏覽的,卻自以為明白地得出一個結論﹕“基督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在美國入基督教之初,鑒于履行信徒的守則和對信仰的尊敬,我又“狼吞虎咽”了遍聖經。那是囫圇吞棗,當教義來“掃盲”的,仍是朦朦朧朧,似懂非懂。

         之後的每個周末,我去教堂聽道、上課,“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學,浮光掠影,記不大住。教會搞的背誦“金句”比賽,輒叫我憶起了“文革”中背苦了的“紅寶書”,難免嘀咕﹕挺形式主義的。

          我參與的服侍,又多是無所用“經”的事,像招待,做飯,看孩子,收奉獻啦,等等,缺乏立竿見影式的效果和反饋督促。頭幾年的“主內”生活,就是這麼混混噩噩地過來的。

          直到有一天,神把我帶到加拿大,一個剛興起的查經班,參加者多是未信主的大陸新移民。我才意識到自己竟算得上個“老”基督徒了(盡管實際上“嫩”得要命)。望著那張張渴慕神的臉,聖靈在我心底發出了“說不出的嘆息”﹕別再混下去了。

          一種向骨肉同胞傳福音的責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一定得像個“基督樣”,我暗暗下了決心。

         從此我開始了認認真真的靈修。我找到自己以前不明白,卻也不求甚解,得過且過的地方,以及慕道友們常常提出,自己張口結舌,不得不心虛地以“我覺得”來搪塞的疑問,“帶著問題學”,用心查考聖經,在神的話語上狠下功夫。

         我茅塞頓開﹕聖經真是一座挖掘不完的寶庫哇﹗上帝的話已不再是“歷史” “靜止”的,而是那麼“現實”、“活潑”。“人說”皆不權威,僅供參考﹔“神說”才是“板上釘釘兒”,“一錘定音”。在教堂、團契,不是宣講“人話”,而 是傳揚“神話”,這是教會與其它任何組織、團体的不同之處。同樣道理,把人帶到主的面前,讓神親自跟他們“談心”,是基督徒與其他任何說客、心理學家的不同之處。

         我為自己蹉跎而每每後悔,常常慚愧,惟有奮起直追。但書到用時方恨少,若干長的一段時間,大家所討論的疑問,我還是當場說不出個道道兒來,正是反映了自身的淺薄、不足。

         回到家我就一頭扎進聖經,查找“謎底”,這叫“急用先學”,無形之中就加速了我頭腦的“武裝”。

         不是說,“給人一滴,自己就得有一桶”嗎﹖就求上帝先充滿我,以便我可以成為流通的管道,去“澆灌”別人。

          我的腦子不恁靈光,特羨慕有些弟兄姊妹,“張口就來”某段經文,連出處在幾章幾節都不含糊。自己頂多依稀記得大約在哪一塊兒,得反覆翻找才行。沒辦法,只有 藉助于筆記,把常用的一些“警句”、“金節”,分別摘錄下來,安上題目,像名單似地列在本子上,用時雖然慢半拍,不是應聲而出,但也能補拙。引用多了,漸 漸地就記住了,這叫“學用結合”。

          其實,在實踐中運用,印象特深刻,鐫在心版上的“死”字句,通過行為,“活”出了精義。靈修的宗旨即在于此。它絕不是閉門念了,理解了,就完成任務了﹔也不是單單面壁、養性,潔身自好,就大功告成了。它的最終目的,是改變人的作為,在現世生活中,“活現”耶穌。

          所以,這種源自服事需求的靈修,似甚具動力、活性。邊學邊幹,卓有成效。客觀上,是為集体的共同學習﹔主觀上,是對自己生命的進深、塑造。一舉兩得。這叫“學以致用”,“學而‘實’習之”。這種雙向的互動,上下求索的生動靈修,遠勝過枯燥地背書、機械地記憶。

          如今,基于靈命的需要﹔傳道的職責,我自覺地研經,潛心真求,像進食般地細細咀嚼、回味。“消化”後還再去不斷“運動”--“理論聯繫實際”。

          而團契中來自尚未信者的“反作用力”,亦無時不在“催化”著我不斷學習、更新,愈加親近神,與大家一同成長。我已小有体味,讀經靈修,也頗有“一天不學問題多,兩天不學走下坡,三天不學沒法活”的意味了。

作者來自山東,現居加拿大多倫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