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哺(鴯璇)

鴯璇

本文原刊於《舉目》13期

       去年七月中,到華盛頓州首府的一位弟兄家小住。有機會參加他們週五晚上的團契聚會。聚會是借用一間美國教會。這間美國教會是屬於浸信會系統,會友上千,教堂樸實、寬敞。他們對小小的華人團契十分照顧,不單免費借用場地,牧師們還不時來關懷。

        這位弟兄告訴我,這間美國教會,是由當年剛從神學院畢業的牧師夫婦和四個家庭開始的。三十年來,會友增加到一千多人。按外表,這位牧師並無特殊魅力,聚會方式也很傳統,牧師只是忠實地、有系統地傳講神的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神的話讓人心靈飽足,教會自然增長。他們剛開過慶祝這位牧師在教會牧會三十週年的 慶祝會,場面十分感人。

        由這個教會,讓我想到時下許多教會的主日崇拜。一個半小時的崇拜中,詩歌敬拜、見證和各種報告之後,講“道”的時間常常少于半小時。那些“節目”,或許有其目的,但這種崇拜方式,和改教運動以後,強調回歸聖經、以“道”為重心的敬拜方式截然不同。

         在教會歷史中,約翰衛斯理、慕迪、愛德華滋、王載、宋尚節等,他們的講道,不僅服事了那時代的人,直到今日,仍在說話。這些鏗鏘有聲的證道,在當今是非不分、真理不明的後現代社會,更為需要。

         當代著名的神學家巴刻(J.I. Packer),在“Introduction: On Being Serious about Holy Spirit”一書中,對當今西方教會的崇拜方式,有一針見血的評論:

        “崇拜乃是以言語、詩歌來述說神的價值,並透過宣告與默想,在祂的同在中慶賀祂配得擁有一切。但今日在西方世界,這些都已被某種娛樂形式所取代--它提供崇拜者一種類似芬蘭蒸汽浴或土耳其浴的經驗,讓他們在同一時間感到放鬆及接受調整。然而就像會閃耀的東西未必是黃金,那些讓我們感到快樂與強健的,也未必是敬拜。問題不在于採用哪種特定儀式或形式,而在于是否堅持以神為中心……”(註)

        雖然巴刻是指著西方教會說的,但華人教會,不可不慎。

        先知阿摩司曾說:“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回想我成長的過程中,有一群同工一起飢渴地閱讀神的話。那時候,我們大學團契每週的聚會內容都是小組查經。而且除了每週的聚會外,還有特別的、跨校的查經聚會,深入地查聖經人物、查專題、查書卷。將聖經每年讀完一遍,更是基本的目標。

        神的話語影響,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使我們願意全然委身,立志在神所呼召的崗位上服事主。三十年後的今天,無論在北美、港台或中國,我發現當初認真在主話語上下功夫的同學,大多數仍忠心愛主事主。

        身為一個信徒,我衷心期望:教會的長執們,能更多分擔教會中的行政雜務,包括探訪關懷,好讓教牧同工能更專心祈禱傳道,讓會眾在每個主日,能聽到牧者充分預備、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我也期望:信徒們平日在主的道上定時定量閱讀,免得老在屬靈的半飢餓狀態下生存,只能每個主日去教會補充營養。這種靠吃大餐過活的身体,肯定不會健壯。我當然也期望,既然“崇拜乃是以言語、詩歌來述說神的價值”,可否留給講員充分的講道時間?可否讓我們這些渴望聽道的人,得到紮紮實實的餵養?

        雖然這只是我個人小小的願望,但是,親愛的讀者,你有同感嗎?

註:巴刻(J.I.Packer),《行在神的旨意中》,第146頁,福音證主協會,2000年。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