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歡然事奉》(陳慶真)

本文原刊於《舉目》71期。

陳慶真

BH71-12-7795-談妮攝-DSC_0340官網和博客

從1977年開始在大學教書,並在教會團契作年輕人的輔導起,我們夫婦就和身邊的大學生、研究生、 及訪問學者結了不解之緣。幾十年過去,早已華髮蒼顏,然而圍繞四周的,卻是更年輕的一代。

事實上,與其說是教導輔導他們,還不如說是和他們一道成長更來得貼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除了專業上的授業,在生活與信仰上的輔導,就是解惑與傳道了。因而常戲稱自己是1/3 個傳道人。在教會團契的解惑過程中,年輕人常提出的問題,除了“感情”與“人際關係”外,就算與“事奉”有關的居多。

1998年起,我們夫婦被差派在歐洲中國留學生中作傳福音、培訓的工作。每到一個大學城,總要和他們分享幾次事奉的專題。 講著講著,電腦裡裝滿了與事奉有關的講義和投影片檔案。 稍加整理,發覺學生學者們對事奉本身有些共同的盲點。於是決定將它們歸納成一本小書,嘗試回答下面幾個他們常被困惑的問題。

 

為何事奉有“無力感”?

第一個常被問到的問題:為什麼我愈事奉愈有“無力感”?

是有這麼一首詩歌,《事奉祂愈久愈甘甜》,但是“甘甜”是奠基在“愈來愈愛主”的關係上。愛主,又要紮根在對主的認識上。

天韻合唱團有一首詩歌《一生中最大的事》。3段歌詞重複著:

“在一生中最大的事是認識(愛慕、服事)你,在一生中最大的事是認識(愛慕、服事)你,我要更認識(愛慕、服事)你,更深地認識(愛慕、服事)你;在一生中最大的事是認識(愛慕、服事)你。”

這是一首好聽、好唱、好背誦的詩歌。想當初,作詞者的心意和歌唱者的領悟:認識、愛慕、服事,是漸進性的。筆者也是在團契服事時,才發現自己對主的認識是那麼膚淺,對主的愛是那麼自私,簡直無力挑起服事的擔子。

原來服事要在聖靈的引導下,從認識上帝、愛上帝開始。《歡然事奉》一書的前4章,就從事奉的定義著手,強調如何學習認識上帝、愛上帝、依靠聖靈引領的力量,有蒙上帝喜悅的事奉。

 

何時開始“聖”職?

第二個問題多半來自事奉多年的同工:我實在很想全時間奉獻來事奉主,無奈為了生活,必須為五斗米折腰。不知上帝什麼時候才呼召我全時間出來?

即使是在教會團契事奉多年的弟兄姐妹,仍然有被陳舊“職業觀”捆綁的可能: 認為“工作是一種咒詛”,也認為職業有“聖”“俗”之分。本書從“聖職俗職與事奉”開始,以2章“職場的事奉”及一章“文化使命與事奉”,來回答這個問題。

使徒保羅在以生命事奉的旅行佈道途中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上帝恩惠的福音。”(《徒》20:24)保羅在遇到復活的主以前,義無反顧地追殺基督徒,自以為是替天行道地事奉上帝。 但那卻不是“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

職場是信徒們成為光和鹽最大的事奉工場,就當在職場上“證明上帝恩惠的福音”。先從自己的生命見證開始,進而在職場建立基督的身體,直到主耶穌有進一步的呼召。保羅勸勉各教會的話“只要照主所分給各人的,和上帝所召各人的而行。”(《林前》7:17)就是這個意思。

BH71-12-7795-談妮攝-DSC_0344.BH71.R30

 

女性如何自我調適?

第三個問題多半來自姐妹:父母花這麼高的代價培植我念了高學位,怎麼就淪落到在家做家事看孩子?

我們這一代的女性,受了高等教育,學識能力不比男士遜色。在職場,絕對能撐起超過“半邊的天”。但是作妻子、作母親卻是天職。 一旦有家有孩子,原本的價值觀就要面臨考驗。走入職場,發揮所長,固然能提高自我形象,但又往往放不下年幼的孩子。

按照聖經的教導,在家庭、在職場、在教會的工作,都是事奉。只要這份工作(職事)是從主所領受的,都是事奉。本書第9至12章,乃從“價值觀與事奉”切入,鼓勵姐妹們珍惜上帝賦予“女人”與“母親”在事奉上的神聖使命,與弟兄同心為養育敬虔的後代,建立“家庭祭壇”的事奉。

 

優先次序如何取決?

第四個問題:職業、家庭、和教會的事奉孰先孰後,優先次序如何取決?如何能達到全人事奉的平衡?

幾乎每個年齡層的基督徒都曾面臨到“蠟燭兩頭燒”的困境。上帝雖賦予每個事奉祂的人不同的恩賜,卻給每個都一天24小時。除去花在職場與睡眠,剩下來的時間要顧到家庭與事奉,難免有時間與體力超支的現象。

本書最後2章介紹何富爾的“優先次序圈”模式,以及確實可行的方法,就是為操練“全人事奉的平衡基督徒”而寫。此模式是根據主耶穌回答律法師的話:“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太》22:37-39)基督徒的事奉要以愛上帝為出發點,接著依各自在人生不同的季節,從主耶穌領受不同的“職事”。職場、家庭、教會、社會等,皆為信徒當事奉的“鄰人”。

筆者以往事奉的對象,多限於學生與學者家庭;累積經驗,比之教會牧長,也只是個“小小巫”。只是想對年輕弟兄姐妹在學習事奉的路上,略盡綿薄之力,以供參考。

作者曾任波士頓大學教授。目前是美國校園團契的特約同工,負責歐洲事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