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志遠
本文原刊於《舉目》77期 2016.03.23
一個呼籲
筆者在《“扔在海裡”——觸目驚心的警告裡》(http://behold.oc.org/?p=28149)一文中提到,北美華人教會正面臨 “失去下一代”的危機。
有不少華人信徒其實早已感受到這個危機的存在和重要性,但因為造成這個危機的原因錯綜複雜——有文化、代溝、社會、神學立場等種種因素,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北美華人教會面對這樣的挑戰,通常束手無策,沒有什麼妥善應對之計。
又值北美華人移民、留學之風鼎盛,教會增長蓬勃,對這問題不要說有心無力,更是無暇以對,久而久之,就把這麼嚴重的一個問題,埋在沙土裡了。
然而這個問題不會因為我們不予理會,就突然消失或自己改善,只會破口越形加劇,使我們對第二代的傷害和虧欠越來越大。
筆者個人智慧、經驗有限,但仍勉為其難,嘗試寫這系列的文章,相信我們仍然可以就我們所知的,對一些較為突顯的原因,謙卑自己,進行反省。
盼望眾弟兄姊妹——一些對這問題有更深入體會者——加入對話,豐富我們對這問題的認識,或者因上帝的憐憫,危機有所扭轉,亦未可知。
一個降卑性的挑戰
第一代的移民與第二代土生子女的文化差異,的確造成很多相處的困難,這是無可諱言的。
很多信徒,包括筆者在內,一直都抱著一種心態,直覺認為文化是大環境大前提的事,我們無可選擇;在不同的文化當中受薰陶,自然產生很多的分歧和差異,以致不能相處,是無可奈何的事,也不是我們小民的責任。。
直到我讀到我們下一代針對這問題的著作,聽到他們的聲音,加上我本人牧會經驗的印證,我開始意識到第一代與第二代的相處問題,不能完全歸咎到文化的差異。
如前文所述,亞裔下一代看上一代,在靈性方面,簡直是慘不忍睹。兩代之間的衝突,他們通常歸咎於第一代信徒的偽善。
這些偽善,雖有文化成因,但是我們的信仰,無力幫助我們突破文化的限制,而任由文化駕馭我們的信仰。這在他們的心目中,就是偽善,是靈命,甚至是神學偏差的問題。
筆者審思弟兄姊妹屬靈成長的瓶頸,不得不承認下一代給我們的評估,是有相當道理的。然而,承認這是一個靈命/神學的問題,正是我們兩代之間尋求復和的路上,最為降卑性的挑戰。
誠然,不是每一位第一代的信徒都能接受這樣的挑戰,尤其是這挑戰來自於下一代。
筆者起初就有這樣的反應。但是靜夜反思,這個挑戰是毫無根據的嗎?還是我們心裡有擺不平的驕傲呢?最終我願意接受這樣的挑戰。因為實在不想因自己一時的驕傲,導致兩代的鴻溝,越溝越寬,甚至使人跌倒,進而招惹主“扔在海裡”的憤怒。
“誤入正途”
北美的華人教會,一向以保守,持守正道而著稱,我們信徒亦引以為傲。然而在第二代信徒的眼中,我們的行事為人很容易掉進一些世俗觀念裡,甚至把這些世俗觀念屬靈化,成為僵硬的論斷標誌。
這是我們第二代的弟兄姊妹不能接受的。是以我們在他們的眼中,成了假冒偽善的信徒。
其實有些世俗或文化觀念,若運用得當,原是好的,都是正途,若把它們舉到某一個屬靈高度,超出它們應有的範圍,就是我所謂的“誤入正途”了。
最為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衣著。筆者牧養過的教會不多,但下一代的衣著幾乎都成為每一個教會爭論過的議題。衣著端莊,本是正途,但是用來衡量別人屬靈與否,則已超過該有的範圍。
前幾年還有聖詩與近代讚美詩之爭。感謝上帝,現在似乎已經塵埃落定,相安無事、各得其所了。
聖詩是歷代聖徒留給我們的屬靈遺產,珍惜傳頌,也是正途。但把聖詩高舉,因而貶低、抹殺近代讚美詩歌的創作和傳頌,則也屬於“誤入正途”了。
第一代信徒尤喜追求成功,暗以成功為上帝祝福的標誌。作為家長,千方百計,不顧孩子的心靈壓力,就是要把他們推進名校。當然其結果有目共睹,我們下一代信仰的流失率,高得驚人。
誠然,我們不會明明標榜成功神學,而經過個人的努力,在社會、事業、學業謀取成功,亦是榮耀上帝的正途。但是,若過了界限,又是“誤入正途”了。在我們身上,成功和信仰孰重?我們下一代眼睛雪亮,其答案最為明顯不過。
我們這一代有太多誤入的“正途”,這裡只不過略書一、二而已,在下一代嚴厲的眼中,這些都成了假冒偽善。他們嚴厲的目光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很多時候,他們就是這些所謂“正途”的受害者。我們得問問,何以我們有這麼多誤入的“正途”?
整全旳福音
這些“正途”的誤入,在主耶穌和初期教會的時代,亦非常氾濫。細觀福音書和新約書信,不難看出,主耶穌和書信的作者,都有糾正這現象的願望。主耶穌在登山寶訓的講道,就是針對猶太人對律法的錯誤理解。
律法原是好的,主耶穌說,“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 (《太》5:18)律法本是正途,但是用者的動機、心態不當,就成了假冒偽善的人。而且危害之大,連彌賽亞在他們面前,都予拒絕,以色列人跟隨上帝的歷史,可為前車。
主耶穌講登山寶訓的目的,至為明顯,就是:“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5:20)主耶穌恐怕門徒重走文士和法利賽人的老路,在此提出特別的警告。
耶穌的藥方
那麼針對誤入“正途”,主耶穌解救的方法是什麼呢?
一個答案,可以從登山寶訓得到(《太》5-7)。登山寶訓以八福為主幹,這八福,就是講到天國子民的質素,或是說天國子民的屬靈成長,都是從信徒的心態開始的。
八福開始於“虛心的人有福了!” (《太》5:3)虛心是一切屬靈成長之始,是信徒必須要有的心靈狀態。
再往下讀,我們看到:“哀慟的人有福了”、“溫柔的人有福了”、“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和 “清心的人有福了” (《太》5:4-9)。這些都是信徒該培育的心靈狀態。
一針見血,主耶穌說要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門徒需要擁有或是培育正確的心靈狀態。而不是徒具外表的、表裡不一的義。要勝過這樣的義,我們外表所作的,必須具備適當的心靈狀態。
雅各的藥方
在新約的書信裡,我們也能找到作者對當時表裡不一致的信徒的教導。主耶穌的兄弟雅各就特別寫信針對這樣的表現。
雅各所面對的是信了主,卻以貌取人、重看穿“華美衣服“的信徒,是“頌贊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的信徒,是惡待貧窮工人的有錢地主信徒……總之,雅各要訓斥的也是假冒偽善,表裡不一的信徒。
當然筆者同意,主耶穌和雅各所面對的問題,與今日華人教會第一代信徒所表現的,在程度上是有差異的。但是問題的核心,仍然是表裡一致的問題, 所以雅各所提的解決方案,應該對我們極有幫助。
雅各認為這些裡外不一的基督徒表現,是由於對真理、福音、或是(雅各的用語)至尊的律法,認識殘缺不全的緣故。
他說:“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 但你們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為犯法的。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雅》2:8-10)
全守至尊的律法才是解決之道, 因為真理是整全,至尊的律法自然是整全的,所有的律法,都有它的連貫性,犯了一條,就犯了眾條。用今日的語言來說,福音是整全的,裡面的原則都有其連貫性,不能拆開,守一條,不守一條。我們認識福音,遵行福音,要追求邁上完整健全之路。
建立整全的世界觀
既然主耶穌和祂的兄弟雅各,針對當時信眾提出了解救假冒偽善之道,我們就當戰兢,謹慎遵行。我們追求聖潔,不單單是外表的事。
外表的行為固然重要,但是我們的行為是出自內心嗎?我們的靈修生活,不是單單的尋求聖經的知識,還需要誠實的,認真的看看我們的內心世界。求上帝給我們一個發自內心的變化。
福音是整全的,我們就要爭取對福音一個整全的認識。我們讀聖經有通讀一遍嗎?肯定一遍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整本聖經通讀多遍,而且要尋求一個融會貫通的整全的理解。
筆者牧會的時候,常用系列式的講道方法,將我要講的議題,連到聖經的各個層面,用弟兄姊妹能夠理解的語言講解出來,目的就是讓弟兄姊妹瞭解聖經的真理不是分割的,而是整全的,彼此息息相關的。
有時候,筆者也會在教會的主日學開簡單的系統神學的課,目的就是幫助弟兄姊妹建立一個整全的世界觀。
記得年前我在《舉目》發表過一篇文章《籠中的獅子》(http://behold.oc.org/?p=7336),鼓勵教會走出禁錮的牆,其中一項建議,也是呼籲教會要幫弟兄姊妹,建立一個純全的基督徒世界觀。
這個世界觀必須包含上帝的創造,和那創造的上帝;一個純全的人觀:人的發展和被創造的目的、上帝給人的異象和使命、上帝與人的盟約、盟約的破壞 (罪)與重建;主耶穌的恩典和救贖;聖靈的工作;整個創造的得贖、國度的建立和主的再來等等。
這個世界觀的建造不是光傳達一些知識,乃是建造一個對世界整體的、恩典的視角,是靠著聖靈得生,靠著聖靈得醫治,生命得以成全和實踐的視角。
醫治“誤入正途”
主耶穌重視我們所作所為的心靈狀態。我們不是追求一個合乎上帝心意的屬靈外表。我們的屬靈光景和教會活動,以及生活上的一切,都需要審查我們的心靈狀態。
對上帝話語的領會,也要徹底尋求其屬靈的意義。我們要符合的不是一些外表的動作而已,更為重要的是其代表的精義。
若是如此,崇拜時端莊的衣著,是一個對上帝的尊敬的、微小的、外在的動作,更深、更實在的尊敬,乃是在心靈上的。有鑒於此,我們就不會把衣著的端莊與否,推到超出範圍的屬靈高度,而跟我們的下一代爭吵不休了。
如果我們對福音有一個較為整全的認識 ——雅各所提的答案,我們又認識到我們的上帝,不但喜悅我們對祂心存敬畏,祂更喜歡我們對祂猶如密友。
主耶穌說:“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約》15: 15)
我們在臺上也常教導弟兄姊妹主是我們的良友。既然如此,我們就能理解下一代用非常平常、舒服的衣著來到主的面前敬拜祂。我們來到密友的前面,還需要裝模作樣嗎?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們就不會對別人在我們福音核心以外的問題,勉強求同。
一些教會高舉聖詩,非聖詩不能言敬拜,要排斥現代詩歌。假如我們明白,我們敬拜上帝的一舉一動都要從心靈誠實出發,希望我們能認識到,重複某時代的詩歌不一定代表什麼屬靈高度,對不同時代,不同生活環境的人來說,古代聖詩也不一定有什麼更新感化作用。
假若我們對聖經有一個較為全面、系統性的認識,我們曉得上帝喜悅我們向祂唱新歌,那麼是不是我們的上帝喜新厭舊,特喜新歌呢?應該不是這樣。我們明白聖經,就知道上帝凡事以我們的益處為前提,主願意我們有更豐盛的生命,新歌自然是這豐盛生命的表達,別人不能代替,古人的詩歌,更加不能代替了。
一個有真實屬靈生命,經歷過上帝福音奇妙大能的門徒,是必然有新歌的表達的。一個實踐上帝時代使命的世代,是必然有這世代獨特的歌聲的。古代聖詩是生命的結晶,是對我們有某種程度的益處的。只是詩人說 “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詩》96:1)
明乎此,我們就不會排斥、藐視不同敬拜上帝的表達了。
華人教會信徒暗中追求成功,表面鄙視成功神學(prosperity theology),高談背主的十字架。我們的子女,背負龐大的壓力,追逐名校和無瑕疵的成績,要在學業上“榮耀上帝”。
即使我們家庭破碎不堪,自己也負傷累累,在教會也無從和不敢表達,要裝作屬靈的樣子。這些與福音不符的現象,我們子女是看得清楚的。
福音不是用來維持一個體面的屬靈假像。這些不符心靈真相的表達,只會把我們的生命更變扭曲。我們的子女是聰明人,為什麼要加入這樣的一個遊戲呢?
上帝要我們榮耀祂,不是單單在事業上、學業上,也不在於世人所謂的成功。我們若認識上帝給人的塑造,是一個心靈的塑造,上帝給人的計畫,其價值可存到永恆,其包含的境界範圍,又非坊間世俗可以想像的。
我們相信嗎?我們願意“心意更新變化”, 讓我們的信仰更加真實嗎?
結語
我們第一代的基督徒,常常給我們下一代的子女一個假冒偽善的感覺。
我們聽到這樣嚴厲的一個評估,實在生氣。我們生平自問正派,何來偽善?然而我們的子女,長大之後,超半數會離開教會,甚至離開他們年幼所得的信仰。主耶穌“扔在海裡”的警鐘,餘音猶響,難道我們做父母的,毫無責任?
因此筆者不得不謙卑下來,反省自己。然後發覺我們常常篤守視為正途的,其實摻入很深的文化影響,又基於我們對福音殘缺不全的認識,以至我們的做法常給下一代的感覺,是多麼的假冒偽善。
這裡提出主耶穌和雅各,針對類似的問題兩個解決之道,願我們對自己的靈性和神學,能謙卑的反省學習,幫助我們的信心更加真實,與下一代邁上復和的道路。
作者來自香港,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教務主任。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