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洋
本文原刊於《舉目》46期
在《舉目》第39期,陳濟民牧師的文章《當神學家的意見不同時》,開篇提到的問題: “我敬重的兩個神學家對同一段經文的意義有不同看法時,我該怎麼辦?”也一直困擾著我。我曾和主內的弟兄討論過這個問題,大家普遍的看法是:各人根據自己 對聖經的理解,選擇自己認同的觀點。
從學術研究角度,陳牧師在文內對該問題的解答,值得借鑒。但從實際應用來說,筆者有些個人觀點,願與大家探討如下(如有不當,敬請在主內擔當):
其一,如陳牧師所述,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主觀問題(神學系統引起的問題:不同教派的解經不同),和客觀問題(象徵性語言引起的問題:聖經本身描述模糊)引 起的。而且,每個人都聲稱自己是以聖經為根本。筆者因此認為,雖然“唯獨聖經”的觀點本身,絕對是正確的,但是由於人為的主觀偏見和客觀模糊的介入,絕對 變成了相對,失去了“唯獨”的特點。所以陳牧師其後提出的“唯獨聖經”的權威性或力度,就被大大地弱化了。
其二,恕我直言,陳牧師所提出 的解經的基本原則較學術化。何為有“學術水準”的解經書籍?誰又是鑒定那些標準的權威機構呢?事實已經證明,頭銜的大小、資歷的深淺,與學說的可靠性、正 確性,並不一定成正比。此外,“看看誰說得比較有理”的原則,更多的是依賴於主觀喜好,而非客觀事實。所以,這個原則並不適合作為選擇的標準,更不應該用 於鑒別聖經真理。
其三,陳牧師列出聖經中的一些基本教義,作為“包容”解經差異的底線。我很贊同陳牧師在主要問題上不妥協、次要問題上可包容的觀點。可問題是,我們是否有能力列出聖經中的所有基本教義,並且達成一致呢?況且,你認為重要的教義,別人未必認同;而別人認為的主要矛盾,在你這 可能只能算是次要問題。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分歧,而這種分歧,既可以建造人,也可以拆毀人。
其四,如陳牧師所述:“當我們進入這個層次解經的時候,我們便會發現釋經學中討論的一個現象會呈現,就是個人的背景、世界觀和靈命的情況,都會影響我們的看法,因此同樣嚴謹解經的神學家,還是可以有不同的結論。”可見解經者的主觀差異是很難避免的,甚至是必然的。
基於以上幾點可知,過多地強調解經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並不能夠解決理解差異問題,而且真理也並不總是越辯越明的。更何況,誰又能說自己的理解就是最正確、最全面、最可靠的呢?無休止的爭論,不僅浪費了時間、精力,更可能傷害了彼此的心。
因此,我傾向於用正確的態度,緩解問題和面對問題,而非一謂地考慮如何解決問題。很多問題本就是我們無能為力的。陳牧師在文章最後提出的三種態度,值得借 鑒:“……信徒對不同意見的神學觀點也就要有三種態度:第一是承認有差異;第二是學習接納不同意見的人;第三是為他們禱告,求聖靈繼續光照引領。”對此, 筆者還想補充幾點個人體會:
第一,我們當有一顆謙卑的心。基督徒不論外在和內心,都要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能力的有限。我想這一點,是處理不同意見的最重要原則,是重中之重。
其二,明白每個人對真理的認知程度不同。每個基督徒的內在生命的發展程度不一定相同,因此每個人對基督信仰的理解也未必相同,強求一致是不實際的。例如,有 的基督徒認為天主教是異端,而另有一些基督徒視天主教如弟兄。對這樣的問題爭執得不亦樂乎,場面上很是熱鬧,可是對基督徒的生命又有何意義呢?解決了這樣 的問題,對於提升基督徒的生命又有什麼幫助呢?集中精力建造生命,豈不是更有意義嗎?
其三,知道信心有大小。這裡所討論的信心,不是那個 接受基督救恩的信心,而是能夠接受差異的程度。渴望“大”信心是件好事,但是也不要為自己的“小”信心沮喪,更不要勉強自己接受自己信心無法承受的事情。 例如,有些基督徒認為吃血無所謂,而吃血對於另外一些基督徒,卻是信仰中大忌。筆者認為,如果基督徒能夠量力而行、量體裁衣,則會多一份祝福,少一份爭 執;多一份平安,少一份憂慮。
其四,理解上的差異未必是壞事。基督徒對於聖經的理解有如此多的不同,從側面反映出聖經本身的奧妙。基督徒 憑己力,是不可能完全吃透聖經的。不同的基督徒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瞭解聖經所要傳達的信息。這個過程類似於眾人一起玩拼圖遊戲,你拼一部分, 他拼另外一部分,最終達成一致的目的。
不過,在這個拼圖的過程中,雖然目的相同,但是起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的自然不同。因此,過早地評論別人的對或錯,是不明智的。正如,陳牧師在文章中提到的例證“……三位一體的真理是經過二三百年的討論才得到定論,目前的一些爭執相信也需要時日。”
在此,我並非只強調態度,而摒棄辨析。我打心底裡敬佩那些願意站出來,為基督信仰辯道的基督徒。然而,“兩利相衡取其重”,這是我個人在這個問題上的基本原則。
作者來自遼寧,現居美國北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