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者的四種牧養(杜磊)2018.06.26

杜磊

本文原刊於《舉目》87期和官網2018.06.26

 

“大衛就離開那裡,逃到亞杜蘭洞。他的弟兄和他父親的全家聽見了,就都下到他那裡。凡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都聚集到大衛那裡;大衛就作他們的司令官,跟隨他的約有四百人。”(《撒上》22:1-2)

這段經文的背景是,掃羅多方企圖謀害大衛,大衛和其子約拿單立約,大衛估計形勢對己不妙而逃離掃羅的王宮。這兩句話的原文直译感人至深,令筆者拍案叫絕:“每個受窘迫的人,每個欠債累累的人,每個心裡苦惱的人都聚集在大衛的周圍,大衛就作他們的司令官,跟隨他的還有四百人。”我們不但看見一支流離失所的隊伍捏成一股繩,也看見大衛王雖處境艱難,卻還忠心牧養著四種羊群。這四種羊群分別是:家庭的羊群,受窘迫的羊群,欠債的羊群、心裡苦惱的羊群。

 

第一、牧者家庭的牧養

最近,有位加拿大牧師提出,健康牧師要有健康的家庭。也有人提出,牧師要有良好的自牧精神和能力。筆者相信,這些說法都有深厚的聖經根基,比如,老以利家庭,撒母耳家庭等都留下了沉重的歷史教訓,供後人汲取。牧者家庭應該是牧養的最佳實驗場,也是鍛練牧者實在愛心、基本牧養的牧場。

有次笔者一家和華人深資牧者郭經緯牧師聚餐,當他看見筆者的千金自動支付膳費,他翹著大拇指,講起他对许多牧者家庭的观察。筆者也發現,大多數擅於牧養羊群者,都有穩固的家庭作爲後盾和基地,即他們都有搭配默契、賢慧智慧的師母,有順服主真理教導的後代,牧師家庭的美好見證,往往會給所牧養的教會帶來鼓勵和祝福。即使牧師正在經歷艱難事奉的歲月,靠著主的恩典和能力,家庭也會成为身心靈健康的港湾。

正如經文所說,大衛離開耶路撒冷逃亡流落到亞杜蘭洞。希伯來文的亞杜蘭有“撤退”和“避難所”的意思,亞杜蘭洞位於耶路撒冷西南,是距伯利恆約21公里的洞穴群,在那裡大衛撰寫了《詩篇》57篇。亞杜蘭地區山洞隨處可尋,形成天然屏障,能放眼周圍,而不易被敵人發現。

有聖經考古學者指出,大衛自幼時常在亞杜蘭城附近放牧。因此,當他被掃羅追殺時,很自然選擇了這個地勢險峻、自己熟悉的地區作為據點,以便逃跑、藏身。他的弟兄和他父親的全家聽見了,就都下到他那裡。以色列王國也是從這裡開始的。大衛在洞裡經歷到神與他同在,並宣告自己“投靠在上帝的翅膀蔭下”、“上帝必施恩救我”(《詩》57:1、3)。

耶路撒冷應該是一國之君所住之處,大衛將來的王宮就在這裡。而且大衛畢竟是聖經中少見的合乎神心意的牧羊人之一,但却经受山洞中的熬炼造就,在神看來必有天時、地利、人合的原因。大衛沒有怨天尤人,乃是期待著困苦艱難後的榮耀。

假如我們一般家庭遇到如此流离失所、患难重重的光景,混亂中也許會大難臨頭各自飛,還有多少家庭成员真的能彼此相顧呢?

但經文讓我們看見一個別開生面的光景,那是分別為聖的家中才會出現的奇妙:大衛逃亡,流落到山岩林立的亞杜蘭洞地區,他的弟兄和他父親的全家聽見了這事,居然都同心合意下到大衛所躲藏的亞杜蘭洞穴之中,和他一同受苦,繼續在他帶領下接受牧養,這是艱難時刻的敬拜生活:一起悔改,一同流淚,一同尋求主的帶領。

筆者所知的一位美國牧師曾講起他兒子悔改信主的經歷。那時牧師在德州小教會事奉,全身心地擺上,可是忽略了孩子教育。某晚突接警局電話,得知兒子因合伙吸毒被囚,他和師母火速來到警局,為兒子悔改而迫切禱告。感謝神的憐憫,被拘留的兒子幡然悔悟,重歸主道,後來經法庭審判獲得釋放,回歸家庭。筆者深感牧師家庭的祭壇、家庭的禱告,在家庭的牧養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有效的家庭牧養實在難得。

 

第二、受窘迫羊群的牧養

“受窘迫”至少有三個意思:第一是“Stress”,表示一種緊張的情緒或狀態,它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讓人不能輕鬆自在,悠閒自如。第二是“張力(Tension)”,此詞是來自形容詞“tense”,指拉緊的、緊繃的狀態。“Tension”即為一種不安的、蓄勢待發的緊張,或指緊繃的氛圍。第三是“Burden”,原指負擔。確切地說,它指的是一種面對所要盡的、但卻很難處理的責任,如壓在肩頭上的重擔。

從上下文看,對這一群受窘迫的羊群,以上三個層面的意思都涵蓋在內。希伯來原文的“受窘迫”,似乎更加強調羊群所處的背景,引申指在壓力之下的每個人。大衛逃難之際,倉促離開,身無分文,貧窮至極,哪來那麼多東西能餵飽四百號人呢?按理說,這些人應該投靠腰纏萬貫的富商家,向他們索要幫助。可是,他們居然在壓力和重擔之下,依然忠心愛大衛,沒有離開他,拋棄他;尤其是在他的艱難歲月,他們仍作大衛的真誠朋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面對生死攸關的日子,忠心信賴上主。

十年前一個嚴寒的冬天,一位患精神憂鬱症的弟兄來到我们教會,那時他連語言表達都非常困難,他雖已經過多年藥物治療,仍未見效。家人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將他送到教會。感謝神,我們帶領他每天禱告,全教會都帶領他認罪悔改。一方面我們通過他和教會肢體傾訴人生,瞭解到他家庭生活的艱辛難處,一方面幫助他脫離罪惡的捆綁,使他的腦子清醒順暢,恢復了記憶和理性思考,恢復了辯別善惡的分析能力。聖經打開了他的心竅,他讀經時能提問、思考、理解了,他的心靈也獲得了釋放。如今這位弟兄滿面喜樂,身心靈健康,大家也與他一塊歡喜快樂。

 

第三、欠債羊群的牧養

這裡的“欠債”自然指財物赤字,對於這類羊群需要“特別”的牧養,因為財務的難題不宜公開,所以作為牧師要替這些人保守秘密。

很多來我們教會的移民家庭和個人,都身負債務的重擔,而且靠自己難以解脫困境。作為牧師,我們要深刻了解他們的難處、壓力,分享擔當他們心中的重擔,曉得這些壓力重擔是如何形成的,分析難點,找出癥結所在。我們更要“對症下藥”,鼓勵他們勤奮、有序、健康地工作,且切切為他們禱告,使他們慢慢能從困境和壓力中走出來。

有位肢體,歸主前好吃懶做,養尊處優。再加上從中國文化中連根拔出,來到北美潛移默化地受影響,養成欠債不擔心的坏習慣,不會理財乃至生活混亂。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帶領他悔改,指出他的問題所在,勉勵他勤奮工作,及時付賬不拖欠,勤儉持家,不要虛報破產,有序積累,在教會中要努力做到十一奉獻,追求靈性長進,保守聖潔生活。結果這位曾債台高築的弟兄生命大大改變,還找到主內姊妹結婚,成家立業,成為美好的見證。

 

第四、心裡苦惱羊群的牧養

心裡苦惱是一種病態,是對神缺乏信靠的表現。“苦惱”希伯來原文意爲苦,發音是“瑪拉”,就是“苦水”的意思。不管是以色列在曠野經歷的苦水之地,還是試驗忠貞的苦水,都是人內心深處苦惱的表達。瑪拉的苦水變為甜水,需要我們信靠神的恩典,順服神的帶領。

十多年前我們在發福音單張時,遇見有位信主的姊妹。她由於家庭和婚姻難題,滿面愁容,心中苦惱,難以解脫。從此以後,她通過電話和個別交談向師母流淚講述她人生旅途的艱難。師母耐心幫助她,為她禱告,有求必應,她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多年辛勤的牧養和禱告,帶來了令人喜出望外的好消息,不但姊妹的家庭難題迎刃而解,她還帶她的男友信了福音,他們在教會舉辦了簡單卻有意義的婚禮。這位曾滿心苦惱的姊妹傾倒了苦水,順服神的帶領,瑪拉的苦水變為了甜水。

教會另一位老姊妹家在遭受患难中,神仿佛在红海中为她开僻了道路。在極端困苦中,姊妹心中害怕,她说:“主啊!我快承受不了!”神通过师母安慰她:“受不了的担子,神不会让你挑!放心吧!”真的,神通过师母的口,坚固了她的信心,使她依靠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灵命与身体都如鹰展趐上腾!她从一个婴孩的生命渐渐長大,以致在教会中事奉神。她的小孙子本来心脏耳朵都要做手术,后来在教会中,神恩待他,现在居然没事了。她的先生雖然經歷了病痛,同樣也接受了主耶稣基督!现在她全家信主蒙福!

聖經給我們看到,難能可貴的是,自身難保的大衛並沒有嫌棄那些心裡苦惱的羊,而是接納、安慰這些遭遇患難的人,引領他們來到避難所。他們同受苦難之後,蒙神恩典,果然都成長為神手中大能的勇士,成為創立強大以色列國的勇敢、善戰的功臣。(參《代上》11章)

透過這些年的教牧實踐,筆者深感牧羊人的艱辛和喜樂。教會的主宰是耶穌基督,祂是永遠的大牧人,好牧人,祂必負全部責任。雖然前面的路程有艱難和曲折,但牧者應該在上帝呼召下,受神委託,如同摩西、大衛牧養神的群羊。我們要效法信心偉人,跟隨他們的腳步。大衛王在他人生的艱難歲月,仍堅定地用愛心和真道來牧養這四種不同的羊群。大衛的榜樣依然值得今天的傳道者深思和效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