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向·轉型·轉心——福音機構如何把握新媒體宣教(華欣)2018.09.07

華欣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8.09.07

 

眾所周知,我們所肩負的,是把福音傳到地極的大使命;我們所面對的,是科技高速發展的新時代。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科技的顛覆性發展,打破了以往生活時空的邊界,使得點狀的、空間分離的人、物、場景,在任何時刻可以即時成為一個網狀的、相互關聯的結構。這使”最短距離、最優路徑、最快傳播、最大覆蓋“成為可能,人類的生活方式正在經歷本質改變。

《海外校園》自1992年創刊以來,海外校園機構的事工已經走過25個春秋。從一本福音雜誌開始,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包括福音、造就和神學教育的福音機構,事奉對象涵蓋從慕道到初信、從初信到長執的不同群體。

作為福音機構,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充滿活力,站在前沿,才能有效地服事眾聖徒。筆者將結合自己在海外校園機構服事的經歷,從轉向、轉型、轉心三個方面來分享如何回應新時代的挑戰,以新媒體來傳揚福音,拓展神的國度。

 

轉向:觀察上帝的作為,認清勢態、踏著上帝的浪潮而升騰

在信仰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問:我該做什麼?什麼是神的心意?明白神的心意,得到神的指引,走在神的道路上,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事情。

筆者的母會,芝加哥西郊活水福音教會,十七年前開始醖釀植堂的時候,同工團隊在一起禱告,尋求神的帶領。那時,美國南加州橙縣馬鞍峰教會的華理克(Rick Warren)寫的《直奔標桿》(Purpose Driven Church)開始傳入華人教會,我們就一起讀這本書,學習尋求神旨意的方法。

在書的序言里,作者以加州人喜愛的衝浪運動為例講述如何明白神的旨意。他說:”衝浪是一門駕馭神所創造的浪潮的藝術。神造浪,衝浪只是去乘上浪。沒有任何衝浪者試著要造浪。如果沒有浪,你就不要在那天衝浪,就是這樣!另一方面,當衝浪者看到一個好浪,他們會盡量使用,即使在暴風雨當中,他們也樂此不疲。“

華理克牧師指出:”許多關於教會增長的書籍與研討會都落在‘如何造浪’的窠臼里。他們試著製造聖靈的浪潮,使用各種花招、節目或行銷技巧來製造增長。但是增長無法由人來製造!只有神能叫教會增長。只有神能將新生命吹進遍地枯骨的山谷。只有神能造浪——復興的浪、增長的浪、領受聖靈的浪。“

這些話給我們很大啓發。我們往往習慣向神發問:主啊,你到底要我做什麼呢?然後被動地在那裡等。其實我們更應該主動地睜大眼睛去看神在做什麼,去看神所興起的浪潮在哪裡?《以賽亞書》中,上帝對著祂的子民發出呼聲:”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攪動大海,使海中的波浪匉訇。“(《賽》51:15)

如何明白神的心意?如何走在神的旨意之中?要看神所興起的浪潮在哪裡!上帝興起的浪潮在哪裡,祂對我們的呼召就在那裡。我們要踏著上帝興起的浪潮而上,作新時代的衝浪者。

那時,我們清楚地看到神把許多未得之民帶到了芝加哥西郊,看到了神所興起的浪,於是我們踏浪而上,在那裡開拓植堂,活水福音教會順勢而生,十幾年來蓬勃發展,成為芝加哥地區成長最快的國語教會。

同樣的事例發生在《海外校園》這個福音機構。1992年的夏天,蘇文峰牧師和鄭期英師母離開已經服務了十年的事工崗位,開創了《海外校園》。他們為什麼放下原來做得順心順手的工作,踏上新的、未曾走過的路?因為他們看到了上帝所興起的浪潮。

蘇文峰牧師曾把”福音進中國、福音出中國“的宏圖大業歸納成七波浪潮。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國經過了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國門大開,出國留學人如潮湧。蘇牧師夫妻果斷轉向,抓住歷史契機,在神所興起的浪尖上,開始專門面向中國大陸知識分子、學生學者的福音事工。《海外校園》成了第一本有針對性的、以向中國知識分子傳福音為導向的基督教雜誌。

第一階段的事工主要形態是紙媒出版,出版物包括雜誌、書籍、見證集、福音單張、各類小冊子等等。隨著信主的人數不斷增多,門徒造就的話題自然進入議事日程,系列培訓資料開始出版。

第二階段,一方面進一步加強文字出版事工,在出版《海外校園進深特刊》的基礎上,創辦了《舉目》雜誌。與《海外校園》不同,《舉目》是給基督徒的。《舉目》關注教會生活,旨在幫助有心服事的基督徒靈命成長,也成為教會牧師傳道的「智囊」和幫手。這個階段,我們增加雜誌的印數,且根據不同處境下的需要進行調適,出版了歐洲版和中國大陸版。

在文字出版繼續發揮長處的同事,我們開始”觸網“、”觸電“和”下海“。海外校園機構開始嘗試網絡培訓,即”觸網“,同時將紙刊上傳至網絡和電郵,成為早期的”電刊“——”觸電“。”下海“則指2004年開始的”海歸“事工。我們的目光追蹤著這一代在北美和歐洲福音大潮中歸主的中華兒女,當他們回到祖國時,為他們編寫《海歸手冊》,舉辦營會,盼望他們成為福音的種子,生根、開花、結果。

一個福音機構,要踏著上帝的浪潮而升騰,首先要努力觀察,看清神在哪裡動工。祂在哪裡,我們就去哪裡。其二是悉心分辨,對神的帶領有敏銳的反應,注意到時境的變化。其三是積極行動,創造條件,努力迎頭趕上時代,而不是被動等待。就像向日葵跟著太陽走,我們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跟著神的手轉向。

 

轉型:調整事工的模式,改換型態、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調整

近年來,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浪潮席捲全球,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指出:”與以往歷次工業革命相比,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指數級而非線性速度展開。當前各項突破性技術的發展速度可謂史無前例。此外,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顛覆所有國家幾乎所有的行業。這些變革將產生極其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徹底改變整個生產、管理和治理體系。“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產生的數字化的,基於互聯網、移動通訊的信息傳播方式成了”新媒體“,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海外校園機構在過去的二十五年中也不斷調整事工的方式和型態。2010年提出的”善用新媒體,關注新一代“的事工方向,包括三個部分:(1)從紙媒到網絡;(2)從校園到教會;(3)從海外到國內。

當我和妻子還有我們母會的執事會一起為事工的轉向禱告時,我們的心被聖靈感動,看到這是出於神的異象,是神的呼召。於是教會把我們差派出來,作為宣教士,參與海外校園機構的服事。

根據中國留學市場統計報告,2013年至2016年出國留學人員總數分別為45萬、50萬、52萬、54萬,不斷增長;而且呈”低齡化“趨勢,本科生佔的比重越來越多,高中生(小留)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根據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統計,中國在2013年迎來了史上最大海歸潮,留學歸國人數達40萬人。2016年海歸人數超過了43萬。 不久的將來,中國將迎來回國人數等於出國人數的歷史性拐點。我們面對的是兩股大潮、一代新人。

要做新媒體時代的衝浪者,我們不僅要轉向,而且要轉型,因為原有的事工型態,已經不再適合新一代的需要了。紙刊不再是年輕人的主要閱讀媒介,對於這一代人,手機、平板電腦、網絡、視頻才是這些”低頭族“獲取信息的地方。

所以,我們在轉向的同時轉型,不再以紙質印刷品的出版為主要的事工,全面向新媒體平台進軍,同時注重教會植堂牧養方面的聯結。這絕非易事,因為任何機構成立一段時間後,都會有慣性和惰性。慣性使人陷在以往的成功之中,總想著以老經驗來解決新問題,就像英文諺語說的,對於錘子、一切都是釘子(For a hammer, every problem is a nail head)。我們無法靠一把榔頭打天下,必須因地制宜,心意更新而變化。惰性使人不願意花大力氣去學習新事物,導致與時代脫節。

於是我們提出了”喚低頭族揚臉,召網中人歸主“的口號,努力改變事工型態,進入新媒體時代。在信息、形式、平台、渠道等方面打破原有的格局架構,進入公共平台,拓寬傳播渠道,建立義工隊伍,開發音像產品,讓機構全面轉型。從一個以雜誌書籍出版為主的機構,轉型成為一個綜合型的、以新媒體平台為依託的,集福音、造就、牧養開拓和神學教育於一體的宣教機構。

隨著境遇的改變而調整機構的事工型態是不容易的。進入2000年代後,北美華人教會中人潮湧動,新人、慕道友多數都是從中國大陸出來的,於是海外校園機構決定把以傳福音為主要使命的《海外校園》雜誌改為簡體字。改字體看似小事,可實施起來並不容易。不僅在編輯習慣、文字處理系統、作業流程方面要作調整,更難的是要解決來自習慣了舊方式的弟兄姐妹們那裡的阻力。

從繁體到簡體,我們失去了一批多年同行的老讀者,也失去了一批在經濟上多年奉獻的支持者,非常令人惋惜。儘管機構轉型很難,但是我們必須在異象的帶領下繼續往前走,義無反顧。當機構的服事範圍擴大和深化,不再限於海外的校園,而是要從校園進入教會,建立屬靈生命成長的深度聯結的時候,我們改變了沿用了十多年的,以海外名校的校園照片作雜誌封面的方式,代之以年輕一代喜歡的,簡潔亮麗的動感設計風格。有些長期訂戶因此停止了訂閱,在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盼望這些老讀者能夠從變化的字體和現代的美術設計中,看到其中不變的真道,繼續與我們同工同行。

從紙制印刷品出版向數字化的新媒體平台轉型,我們向博客、微博、微信、QQ、網上論壇、電子刊物進軍。經過這幾年的開拓,我們的信息已經完全建立在新媒體平台之上,傳播渠道也已經完全網絡化、移動化了。網頁不斷更新,電刊按月出版,微信天天推送,音像穿插其中。新的型態之下,信息的閱讀量和覆蓋面都大大提高了。感謝主帶領我們走向新的時代!

 

轉心:更新服事的心態,心意更新、按著使命的要求而迭代

型態轉了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心態的轉化。網上曾流傳過這麼一個段子:食人族酋長的兒子到劍橋讀書,學成歸鄉繼承了酋長之位。英國同學去看他,發現他的臣民還在吃人。驚愕之下問:”怎麼你沒有帶領他們進步?“他說:”有進步啊,難道你沒看見我的臣民會用刀叉了嗎?“

讓一個機構的事工具有新媒體的型態還不是那麼困難,把同樣的文稿從印刷廠拿回來,上傳到網站上,再發表在微信公眾號里,看起來就很”新媒體“了。我們也曾經以為,只要把文字放上網站,變成音頻、視頻,就算是轉型成功了。但這只是外表,有形而無神,沒有抓到新媒體的精髓。正如美國著名的傳媒人亨利-布洛吉特所指出的,如果只”將印刷品的文體與風格複製到網絡上去,還是無法有效引發90後的關注“。

轉心的意思是要從裡面轉化,且要轉而化之。不僅要改變外部形式,更要改變內部心態;要有新的思維方式,才能真正蛻變迭代,進入新的階段、更高的層次。轉化過程中最難的是否定自己,在否定自己中成長。否定自己,付上代價,轉型才能成功。

比執行神的命令還重要的,是體貼神的心意。我們所懷的,不是奉命行事的心態,而是甘心樂意地跟隨主的旨意而行,千方百計地讓主的旨意成就。

在轉化的過程中,要改變、成長、突破。我們要敢於做沒做過的事,這是改變;要努力做不會做的事,這就帶來成長;要甘心做不願做的事,這樣才能帶來突破!不僅要有新媒體的外殼,更重要的是要有新媒體的思維和運營方式。過去我們的”旗艦“是《海外校園》和《舉目》兩本雜誌;現在我們主打新媒體,微信、臉書、網站、手機先行,紙刊成為網文的”精華版“。媒體信息的”時效性“強了,”實效性“也自然加強,媒體信息與宣教互動,對教會牧養開拓有更大的幫助。

過去我們常常覺得在網絡上開展事工屬於”空軍“,飛得遠,範圍大,但不容易接地氣。又好像是炮兵,火力雖猛,但終究”大炮不能上刺刀“。但在新媒體時代,科技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社交媒體使人們”天涯若比鄰“,虛擬和現實、線上與線下可以不斷地互換互動。

傳統的宣教和培訓模式是實地的P2P:”點對點“,”人對人“(point to point, people to people)。這受到場地和人力資源的限制。使用新媒體平台網絡傳播,模式可以是O2O (off-line to on-line):從線下到線上,再從線上到線下,循環上升,無遠弗屆,不可限量。

在新媒體宣教中,我們不僅要把P2P擴展到O2O,而且要進入「網絡到網絡」,也就是N2N(network to network)的層次。新媒體時代的科技,已經為人和人之間、教會和教會之間的相互通信聯結提供了現成的技術平台。藉由網絡直播、線上會議室、視頻通話、微信群聊等廣泛流行的方式,我們可以把眾教會和散居的信徒組織起來,一些過去做不了的事工,現在有了生機。

譬如海歸事工,靠單個教會很難做起來。因為回歸一回國就分散了,無法有效跟進。據統計,80%的海歸信徒,回國後流失了,不再過信仰生活,殊為可惜!我們把北美的教會組成”海歸關愛網“,以”網絡查經班“的方式幫助分散到不同教會的海歸過渡,同時幫助他們在當地,或融入已經有的小組,或創建自己的小組,保持信仰生活,成為福音的種子。而北美的眾教會,通過”海歸關愛網“來遠程咨詢輔導、關心幫助他們,並且定期實地巡回探訪他們。使這些種子,不僅自己扎根成長,而且影響周遭的人,開花結果。

新時代、高科技為福音的傳播提供了極大的空間,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我們必須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敢想、敢乾、敢闖。

美國普度大學社會學教授,宗教和中國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楊鳳崗博士在他的研究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基督徒總數將會佔總人口的16%!這意味著在未來十幾年里,將會有超過一億五千萬的新信徒湧現,需要超過一百萬的牧師傳道人,要培養造就數以千萬計的新同工領袖這是多麼大的浪潮啊!也許預測的數字不一定那麼精確,但毫無疑問的是,在我們有生之年,中國福音化的大潮一定會來到,並且為我們所經歷。這是新媒體時代的挑戰,我們要預備,我們要投入。

我們在此向主獻上祈禱,求祂親自帶領我們,開啓我們的眼睛,指引我們的道路。我們願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不是效法這個世界,而是心意更新而變化,惟願主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彰顯於萬國萬民!阿門。

 

作者為海外校園機構現任總幹事。

 

本文根據CMC 2017工作坊信息整理,已經作者授權刊發於使者雜誌2018年7/8月號 https://www.ambassadorsmagazine.org/6029.html ,同時收錄於《網絡宣教課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