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上學”,亦難亦樂(青橄欖)2018.10.24

青橄欖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8.10.24

 

自從有了孩子,我們夫婦開始學習如何為人父母。從早教啟蒙到學前教育,再到小學階段的教育,我們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地學習和成長。

 

啟蒙教育  

對於孩子的早教啟蒙,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幫助孩子學會順服父母的權柄,跟著父母一起尋求真理。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教會裡,學習安靜聚會,沉靜學道,愛神、認識神。

聖經說:“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6:6-7)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即是基於這個原則。我們要幫助孩子走當行的道,到老也不偏離。

我們有固定的家庭讀經時間。两个女兒咿呀學語的時候,就在我們懷裡或者書桌邊,安靜聆聽大人朗讀聖經。每次一小段經文。朗讀後,再給孩子簡單講解一下。

一兩年之後,孩子開始慢慢學習認識聖經裡的字。三四歲的時候,她們每天都會跟著媽媽,用手指著聖經上的字,媽媽讀一個,她們跟讀一個;媽媽讀一句,她們跟讀一句。到了四五歲,她們便認識了很多漢字,可以自行閱讀大部分的童書繪本了。

 

樂在其中

這就是我們最初的“在家上學”(homeschool,也稱作“在家教育”)——孩子沒有去上幼兒園,白天跟媽媽一起讀聖經、看繪本、做手工、玩遊戲、戶外運動、聽音樂、塗鴉取樂;傍晚,在小區中心和鄰居小朋友盪鞦韆、玩蹺蹺板、捉迷藏;周末,和父母一起去教會,敬拜、聽道、傳福音,享受別人的愛,也學習愛別人。

周一到周五,白天爸爸去上班,媽媽帶著孩子在家。媽媽設計了日程表,清楚有序地帶領孩子學習與生活。晚上,媽媽做家務,爸爸陪伴孩子,玩遊戲、講故事、捉迷藏,等等。

週六週日,全家人一起外出遊玩、探訪或聚會,既是服事,也是親子活動。

因為有神同在,這樣平淡樸素的日子就有了喜樂。每天唱詩贊美、讀經禱告,全家樂在其中。

生活就是教育。爸爸、媽媽如何讀經禱告,如何說話、行事為人,如何彼此相愛,如何接待客旅、服事神和人……孩子們看在眼裡,印在心裡,自會效仿。

充足的睡眠、戶外陽光與運動,健康的飲食,還有父母滿懷愛意的陪伴,孩子的內心充滿安寧與喜悅。她們不僅對上帝心存敬畏和愛,對學習各種新知識、技能也有極大熱情。這就是“在家上學”給孩子帶來的祝福。

我們也有一地雞毛、憂慮抱怨、受傷發怒的時候,但是靠著聖經裡的話語,我們得到了安慰和鼓勵,也學會了饒恕、和好。

個人屬靈生命的成熟與否,對“在家上學”產生了最大的挑戰。在多次失敗中,我們逐漸明白什麽是恩典,什麽是謙卑,什麽是捨己,“活出愛的真諦”又意味著什麽;明白了父母在任何時候,都需要靠主恩典,管理自己的情緒、時間,在日常生活裡愛主、愛人、捨己、彼此以恩慈相待,謙卑學習,追求長進和成熟。

 

小學階段

孩子們六七歲時,我們面臨著是否繼續“在家上學”,還是去公立學校,或是去基督教學校這樣的問題。

聖經《路加福音》2章,說到耶穌12歲的時候,在耶路撒冷開始“以父的事為念”,並且“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路》2:52)

我們期待孩子以耶穌為榜樣,不僅謙卑順服、孝敬父母,更能與神建立個人性的關係,像主耶穌“以父的事為念”,智慧和身體不斷成長,得神和人的喜愛。

有使命,就有勇氣。知道未來有神,苦一點也沒關係。

因此,我們選擇讓孩子繼續在家上學。雖然親朋好友中有不解和質疑,但讓我們感恩的是,也有肯定和鼓勵。

每每聽到親友訴說孩子在學校的各種遭遇,我們就心生憐憫,和親友分享自己孩子的經歷,供他們參考,給他們鼓勵。

試著上過兩個月的基督教學校——大女兒讀一年級,小女兒讀幼兒班。學校雖有不錯的教材與日程安排,但距家遙遠。路途接送的辛苦、疲乏,讓我深深體會到在家上學的美好和安寧。而且,孩子去學校之後,與父母相處的時間驟減,平日一切的活動,以學校為中心,無法安排我們更看重的事情,例如孩子與父親的相處時間、讀聖經時間,以及戶外運動、創意學習活動等。最後, 孩子仍舊回到家中,繼續在家上學。

 

何需全能

聖經使我們心裡堅固:

“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

“既然知道祂聽我們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們所求於祂的,無不得著。”(《約一》5:15)

作為父母,我們不需要十項全能才能在家教學。只需要忠心和信靠,樂意順服神在各種環境裡的帶領,完全信靠神的能力和供應。

我們開始也忐忑不安:“自己能教好嗎?孩子能學有所成嗎?以後她們能順利上大學、就業嗎?將來她們會有怨言、遺憾,會遠離神嗎?……”許多的問題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在這樣的糾結中,我們自己內心的期待和懼怕,甚至偶像崇拜,也漸漸顯現,直到我們被神破碎和重建,淚水中滿溢的也是恩典。因為有神,所以我們不懼怕任何難題——難題雖多、雖大,但神的恩典更多、更大。

 

要教什麼?

每一年,我們倚靠神的幫助,盡自己的本份。

做父親的,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在家庭牧養中盡心盡力。時間有限,父親便捨己,節制了許多興趣、愛好。他卻因而蒙福——花時間陪伴妻兒做的那些事情,都成了幸福、美好的回憶。

做母親的,在料理家務、相夫教子、接待客旅等方面,學習了更多的功課,蒙了更多的恩典,有了更多的喜樂。丈夫和孩子也都愛她,樂意陪伴她左右,一起繼續仰望神,走天路。

這一路上,父母有許多功課要教給孩子:

  1. 幫助孩子與上帝建立關係,認識祂並愛祂;幫助孩子和父母有美好、親密的關係;以此兩點為基礎,和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2. 對孩子因材施教,使他們學有所成。幫助孩子藉著受教育,發展自己的恩賜,接受真理裝備,發展思考和推理能力,以及與人交流的能力、將來獨立工作的能力。
  3.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燕京大學校訓),盡力幫助孩子增加聖經知識,在聖靈的幫助下活出基督的生命,以期將來在家庭、教會、工作場所、社會等地方可以服事別人。
  4. 幫助孩子靠上帝的恩典,在靈命、情感、智力、體質4個方面都健康成長,逐漸能夠獨立、自主地學習。

我們的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漸漸學會了自己設計課程,有規律且有創意地迎接每個新的清晨。她們在學習基礎語言、數學科學等課程的過程中,越來越多地瞭解這個世界,更認識造物主的偉大和人的渺小。

 

教學資料

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孩子有許多功課需要學習。我們參考了《基督教教育》書中的圖表——以聖經為中心,所有學科知識都需符合聖經原則。

有了這樣的總原則,我們在給孩子挑選教學資料的時候,就有了方向。合乎聖經原則的書籍教材、影音資料,都可以成為我們教學的助手。不合乎聖經原則的資料,則可以作為反面教材,我們與孩子一起用批判性思維去審視。

孩子從小至今,中文和合本聖經,中英文對照的,英文KJV、ESV、NIV,一直是他們的主要教材。 每天都讀,且有討論和實踐應用。聖經帶給我們全家人的祝福是極大的。孩子的識字啟蒙、科學啟蒙、歷史啟蒙、文學啟蒙,都是從聖經而來。沒有別的教材時,我們每天就在家朗讀聖經,學習聖經裡的文字,複述聖經裡的故事、比喻、道理……甚至,孩子們的數學啟蒙,也是從查找聖經目錄、讀數、翻頁數而來。

聖經之外的教材,有的是從書店購買,例如新華書店,基督徒開的書店。通常是媽媽帶孩子逛書店,翻閱裡面的內容和介紹,覺得合適就買下。也有從圖書館借來,或是網絡書店買來的,例如科學、人文、天文、地理、藝術等方面的書籍。

除此以外,我們還利用公共資源進行教學,例如博物館、植物園、動物園等等。網絡上有免費圖文資料可以下載,父母可藉此為孩子編教材。只要用心觀察孩子的學習興趣和需要,就會有制作簡單教材的方向和思路。關鍵在於“愛”和“殷勤”!

小學後,我們慢慢帶領孩子進入系統的學習。英文、科學、歷史等,可以選擇國外的BJU、ACE、Abeka等成熟教材,中文可以選擇“親近母語”出版社的一些語文教材。數理化、文史地等科目,都可以在網上書店買到。

不管學習了多少知識、技能,孩子的心能夠得到真理的滋養,得到建造,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父母有責任牧養孩子,帶領他們歸向耶和華、信靠救主耶穌,成為聖潔,得著永生!

 

作者現居上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