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啊,賜給我們今日的飲食(范學德)2019.3.18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専欄2019.3.18

范學德

 

1.

我們原來不知道怎麼禱告,於是,主耶穌就教導我們怎麼禱告。主禱文,就是禱告的典範。在主禱文中,主教導我們要為我們每日所需要的食物,向天父祈禱,說:“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太》6:11)

對於生活在富裕環境的中產階級基督徒來說,這似乎不是發自內心的祈禱,因為我們幾乎從來不擔心沒有吃的,我們憂慮的是吃的不夠好,我們害怕的是吃得太多,吃得不健康。

20多年前,我還是教會中的一個慕道友,有一天,教會舉行一次聚餐,各家帶了許多好吃的。自然,飯前牧師要帶領大家作謝飯禱告。感謝上帝賜下的豐盛食物。

大家拿著裝得滿滿的一盤飯菜找個地方坐下來吃了。就在就餐期間,我看到一位基督徒拿著剩了半盤子的飯菜,走到垃圾箱前,把整個盤子都扔到垃圾箱裡了。

這讓我非常震驚。剛才牧師感謝上帝賜下豐盛食物時,她還大聲說著“阿们”,但不到20分鐘,她就把自己為之而感恩的飯食扔掉了。她剛才感恩是真實的嗎?她真的相信這是上帝賜給她的嗎?如果相信,她怎麼敢把上帝賜下的東西當成垃圾丟掉?

這些問題,一再浮現在我腦海裡,我無法解答。最後認為,她的謝飯禱告不是真實的,不过是例行公事,一套宗教儀式而已。

 

2.

說得狠一點,當我們祈求上帝賜下今日的食物時,我們自己是一個乞丐,要飯的,无飯可吃,饑腸轆轆。

無論我們多麼有權,多麼有錢,只有當我們意識到即使一口飯,即使吃這一口飯的能力,都是上帝賜給的,我們才是真的祈求“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民以食為天,沒有飯吃,人是會餓死的。這是人生的最基本常識。

因此,當我們為日用的飲食而祈禱時,我們是進入到了一種關係中,即進入到與天父的父子關係中。天父不僅是我們生命的創造者,也是維繫我們每一日的生命的供應者、保護者。

這是充滿了信賴和感恩的祈禱,是孩兒向他深深信賴的阿爸父的懇求,他們深信天上的老爸愛自己,祂知道我們的需要,祂願意把最好的東西賜給我們,並且是每日都賜下今日的食物。

主耶穌不正是這樣說的嗎?祂說:“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太》6:32)

祂也說:“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太》7:9)

因此,這祈禱就是讓我們不要為明日的食物焦慮。並且主耶穌讓我們看到一個實例,祂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太》6:26 )

如此說來,“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的這個祈禱,就是相信上帝會“養活”我們。

一位犹太拉比說:“凡有今日之糧者,倘若問:‘我明天吃什麼?’他就是一個小信的人。”這個祈求告訴我們只需顧一天的生活,不讓我們過分的掛慮,焦慮原來是不知道信靠上帝的人生活的。祂教導我們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不要為未知與遙遠的未來而擔憂。

這個祈禱也是重申並且進入 “你—我們”這個盟約之中。這個你就是上帝,祂與我們簽了約。祂是牧羊人,我們是祂草場上的羊。祂說:“你們作我的羊,我草場上的羊,乃是以色列人;我也是你們的神。這是主耶和華說的。’”(《結》34:31)

“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他們尋見。我必從萬民中領出他們,從各國內聚集他們,引導他們歸回故土,也必在以色列山上,一切溪水旁邊,境內一切可居之處牧養他們。我必在美好的草場牧養它們。它們的圈必在以色列高處的山上,它們必在佳美之圈中躺臥,也在以色列山肥美的草場吃草。(《結》34:11、13、14)

“這樣,你的民、你草場的羊要稱謝你,直到永遠;要述說讚美你的話,直到萬代!”(《詩》79:13)

“因為祂是我們的神,我們是祂草場的羊,是祂手下的民。惟願你們今天聽祂的話。”(《詩》95:7)

於是,我們像大衛一樣高歌:“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詩》23:2)

3.

毫無疑問,主禱文中的“飲食”,代表了我們生命的基本需要。代表生活上的基本必需品和供給的途徑。但是,正如耶穌在受試探時對魔鬼所說的那樣:“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4:4)

我們的靈魂也有它每日需要的“飲食”,沒有這些精神食糧,人就將陷入虛無之中,或者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只知道吃吃喝喝的的行屍走肉。

只有上帝的話才能供應我們靈魂的需要。

耶穌就是我們的靈魂之糧。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6:35)他又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約》6:51)

愛耶穌,遵照祂的話而生活,這就是吃下每日的精神食糧。

從反面來說,當我們為每日的食物而祈禱時,我們也要通過祈禱來不斷地除去我們的貪心,這首先就是貪吃美食這個罪。有飯吃,有衣穿,就當知足;貪美味,好美酒,就是罪了。

與之相連,現代中產階級的基督徒要特別注意兩個罪:一個是與他人比較,從飯食,到車子、房屋,都覺得自己的不如別人的好。另一個就是浪費。我們時常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是世界的主人,覺得我掙來的錢,我怎麼花都可以。

不,“這是天父世界“,浪費不止是可恥,它也是踐踏上帝的恩典。

 

4

我們日用的飲食中的“日用”一語,也包含著“跟著的一天”的意思,所以,呂振中譯本將主禱文的這一句譯為:“我們日用(或譯∶明天)的食物,今天賜給我們。”(《太》6:11)當然,它有今天的意思,也就是這一天,每一天。

 “今天”是信賴的日子,它不僅指今日,更是指的“上帝的今天”,指基督復活之時。說到底,就是以馬內利這四個中文字。今天,就是主與我同在的一天,就是我與主同行的一天。

這是主臨在的一天,只有祂的臨在,祂在這裡,我們才會祈求祂賜下今日的食物,從麵包,到祂的話語,到聖靈降臨到我們的生命之中。

解經專家認為,當耶穌教導門徒為今日的食物而祈禱時,祂會想到以色列人在曠野中拾嗎哪的故事(參《出》15:1-21 )。以色列人在曠野中沒有食物特別是無肉可吃,於是,上帝就從天降下嗎哪,賜給他們,但上帝只賜下今日的飲食——即夠你今天吃的嗎哪,而以色列人也只能拾取當日所需要的份量。如果他們撿得太多了,儲存起來,那也沒有用,因為嗎哪會變壞直至腐爛掉。

上帝只滿足你今日所需要的,上帝的兒女也必須以今日所供給的為滿足。一位拉比說得好:“一天所需用的份量是在那一天之內,因為創造這一日的上帝,創造並供應一日的需要。”(參見巴克萊著《每日研究叢書》)

5

譯成“飲食”這個字,在原文中指的是“餅”,在主耶穌復活後,基督徒將這餅與聖餐聯繫起來,是指聖餐的餅。

經上記著:“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了福,就擘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國裡喝新的那日子。’”(《可》14:22—25)

據專家說,在基督教早期的崇拜儀式中,常把主禱文放在聖餐前面。有的人認為這是求主允准每日坐在主的桌前,領受屬靈糧食權利的禱告。 

居普良說:“我們在基督裡,天天都領受祂的聖餐,作為救恩的食物。”

領聖餐就是與基督聯合。

 

6.

我們也要注意到“我們”這兩個字:它意味著我們要承擔起對兄弟姐妹的責任。上帝賜下的食物不是僅僅給“我”的,它也是給“你”、給“他”的,是賜給“我們的”,這表明每一個麵包都是為眾人的。也就是說,我們要分享上帝的恩典,手中有一個麵包,就要掰一半給那一無所有的兄弟姐妹。

保羅特別用甘心樂意的捐獻來說明這個要求。他說:“‘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林後》9:6—7)

 

7.

祈求上帝賜下今日的飲食,絕不是讓我們好吃懶做,什麼也不幹,坐等著從天上掉下餡餅來。

我們必須祈禱,同時也必須勤勞地工作。聖伊納爵·羅耀拉說得好:“你們要祈禱,就如一切全靠上帝;你們要勞作,就如一切全靠自己 。”

謝般狄克(Dick Sheppard)經常喜歡提起一則故事:“一個人有一份配給地,他用血汗重新耕鋤這一塊土地,移去石頭,拔除雜草,澆灌肥料,終於地上長出了可愛的花卉與蔬菜。一日傍晚,他帶了一位虔敬事奉上帝的朋友來看這塊土地,那位朋友說:‘上帝能在這塊土地上作這樣的事,不是太奇妙了嗎?’那位已經付出許多勞力的人說:‘你說得不錯,但是你應該看到上帝自己擁有這塊地的時候,它是什麼樣子。’”

“上帝的豐富與人的辛苦必須配合在一起。祈禱沒有行動,如同信心沒有行為,乃是死的。當我們如此祈求祂的時候,就是承認兩個基本的真理──沒有上帝,我們什麼也不能作;沒有我們的努力與合作,上帝也不能為我們作什麼。”(轉引自巴克萊著《每日研經叢書》)

讓我們祈禱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