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伯記》:擱淺日子裡的“彌賽亞軌跡”(陳恩加)2021.02.26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1.02.26

陳恩加

 

《約伯記》是一卷古老的書,而其中的主題“苦難”自古就有許多人討論。有人選擇直面它,比如古希臘人認為,經歷痛苦是到達他們所認為的幸福(eudaimonia)不可避免的過程;也有人選擇解決它,比如對於奉行“最大幸福原則”的功利主義者(utilitarian);而更多人也許會選擇逃避或遺忘它。

許多人常常帶著掙扎和痛苦閱讀《約伯記》,想從其中攫取它所散發出的一切光芒:上帝的性情、人的有限、苦難的意義、謙卑與信心……難怪關於它的註釋書汗牛充棟。比如在許多基督徒熟知的《無語問上帝》中,楊腓力就提出:全書的目的不在苦難——痛苦時上帝在哪裡?因開場白已交代過;全書的主題在信心——痛苦時約伯在哪裡?約伯在做什麼?又比如加爾文曾於兩年內,在日內瓦講了 159 篇關於《約伯記》的道,他視約伯為以信心順服神的一個榜樣  。

雖然各家對《約伯記》的解經有不同切入點,但如果從“整本聖經皆以基督為中心”的角度看,理解《約伯記》的關鍵就在於它預言性地見證了耶穌基督的救贖性受難,即“基督離開榮耀的天堂,為我們的罪受苦,後又升高”(註1)。而這正是C.J. Williams在帶給我無比的震撼的那本小書《The Shadow of Christ in The Book of Job》中所描繪的“彌賽亞軌跡”(Messianic Trajectory)(註2)。

《The Shadow of Christ in The Book of Job》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

 

定義“預表”

作者開篇就明確定義了“預表”,這為後面所有對約伯預表基督的詮釋作了鋪墊。預表是一種很獨特的解經視角,但常常被人濫用,因此作者引用了桂丹諾(Sidney Greidanus)在《從舊約傳講基督》(Preaching Christ from the Old Testament)中為預表給出的五個衡量標準:

1.必須是歷史性的;2.必須是以神為中心的;3.在神學意義上而非表面細節上與原型構成深刻類比;4.預表與原型之間必須體現出相當的昇華;5.總是預言性的,應當與舊約的預言與應許關聯起來理解,並且是後者的描繪(註3)。

 

約伯身上的彌賽亞軌跡

作者隨後就在這五個標準下,將“如何從約伯身上發現‘彌賽亞軌跡’”娓娓道來。

到底什麼是“彌賽亞軌跡”? 它指的是“一種預言式的經歷,從一個穩固的地位被驅逐,降卑到不配得的深淵,然後被神的手升高到比從前更崇高的尊榮中”(註4),而約伯正是在這一模式上預表了基督。

《約伯記》開頭描述約伯是東方人中的至大(參1:3),而且神在魔鬼面前稱讚“地上再沒有人像他”(1:8)。約伯原有的理想人生受到神的青睞,然而,順風順水的日子一下子便淪為擱淺的日子。轉瞬間,他從富庶變為貧窮、健康變為患病、生養眾多變為孤家寡人。朋友們因他遭受的苦難便認定他是一個罪大惡極的人。最後當耶和華開始發聲時,約伯謙卑下來,至終獲得了比先前更多的賜福(參42:12)。

約伯和他的朋友們(Job and His Friends),Ilya  Repin  ,1869

 

約伯的經歷具有某些特徵,使我們的眼光不再僅僅停留在他的苦難,而是看到他所預表的基督。基督本來坐在寶座上“與神同等”,後來“存心順服,以至於死”,最終被賜予“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腓 2:6-9)。這軌跡的末端是基督經歷苦難之後比開始更加高升,這是因為:

“儘管基督是永生的神,祂在升天的時候卻是作為神人(God-man)被賜予對全地的權柄,這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尊榮祂達成的救贖之工……作為那榮耀的神人、萬國的君王、永恆的大祭司,基督永遠坐在神的右手邊,祂為百姓達成了救恩,經受了試驗、被證明有義”(註5)

 

預表與救贖

作者認為在約伯的經歷中,“有足夠的理由看到約伯是基督的預表,約伯的人物描述的每個元素都在耶穌裡有著榮耀的副本。約伯的家譜沒有記載,基督則是在‘萬有之先’(《西》1:17)。地上沒有人與約伯同等,基督擁有‘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腓》2:9)。” (註6)

同樣地,約伯被朋友們指控為有罪也“是彌賽亞的影子在約伯身上的投射”(註7)。耶穌在地上辦“門訓班”的結果是得到一個叛徒、和一個否認祂的學生,以至祂在最痛苦的時候,得不到任何體恤安慰(參《詩》69:20-21)。耶穌因背負世人的罪孽而處於神的忿怒與咒詛之下,被審判時幾乎所有人都認定祂有罪,喊著釘祂十字架。我們所依靠的神完全知道苦難是什麼,不僅是因為神原本就知道萬事萬物,更是因為他親身的體驗。

從約伯的試煉中,可以發現救贖史即為“神與撒但之間不斷的衝突體現在某個人的試煉與試探中”(註8)的過程,約伯從高位降至低微,經歷了看似無盡的黑暗,雖然無法與基督的降卑相提並論,但也彰顯了這一特點;而且從整本聖經來看,第一個亞當失敗了,末後的亞當成功了,這之間的約伯則經歷了與亞當失敗、基督成功相似的試驗。

當約伯說出“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時,他指的是那位“救贖主”(goel,“一個有著維繫與維護親屬權益的正式義務的家庭成員”註9)。他指望那位救贖主將他從痛苦與神的憤怒中拯救出來,這同樣也是福音的核心——神“同時是法官與救贖主”(simul ludex et Redemptor)(註10)。

最後神在旋風中,通過講述創造之工來回答約伯。關於這一點,作者給出了完美的解答:

“如果約伯是基督的預表,那麼神在他人生中的作為就預表了救贖的偉大神蹟,是神最偉大的工作之一……約伯記整體將救贖之工與創造之工合在一起……像兩根自然並立的柱子……對於一位公義的受難者的預表彰顯了神在救贖中智慧的深度,而一系列關於宇宙的問題彰顯了神在創造中智慧的深度。”(註11)

從高處降卑,看似失去一切指望卻在最後得榮耀,這是約伯的故事,也是彌賽亞的故事。

著名的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曾在獄中先後寄了九首詩給他的好友貝德格(Eberhard Bethge),其中《基督徒與異教徒》(Christians and Pagans)的第二段是:

但有人親近上帝,當祂苦悶淒楚,見祂貧困受辱,無可枕頭無裹腹。

被罪悪壓傷,受死亡痛苦,

基督徒堅定站立上帝身旁,當祂正受壓悲苦。(註12)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

 

透過這段詩,以及之前對《約伯記》的解讀,可以深刻體會到基督為世人替罪所經受的痛苦,難怪作者建議《約伯記》應當與福音書放在一起來飽含熱淚地讀,因為它可以“作為一扇開往我們的主的心靈世界的視窗,體會祂愛我們到了代替我們受苦的地步”(註13)。

基督徒不時遭受著來自各方面的逼迫和重壓,難免會經歷擱淺的日子。在20世紀40年代的德國,潘霍華就面臨刺殺希特勒失敗而被納粹處死的挑戰,但他為實踐信仰一生無悔、勇往直前。他臨終時曾說:“這是結局,然而對我而言,卻是生命的開始。”潘霍華和約伯的故事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當因基督而承擔痛苦時,我們也必須相信將來應許的榮耀,才能讓我們有勇氣直面苦難,“……存心忍耐,奔那擺在……前頭的路程”(《來》12:1)。

 

註:

  1. J. Williams著,喬蘭山以妲譯,《約伯記中的基督》,p14,Wipf and Stock出版社,英文版於2017.3.10出版,中文版地址見https://rtf-usa.com/media/pdf/Job.pdf,作者於2020.8.8訪問該網址
  2. 同上,p4
  3. 同上,p10,作者轉引自桂德納(Greidanus),《傳講舊約中的基督》(Preaching Christ from the Old Testament),p256
  4. 同上,p21
  5. 同上,p22
  6. 同上,p27
  7. 同上,p35
  8. 同上,p29
  9. 同上,p57
  10. 同上,p58,作者轉引自阿什(Ash),《約伯記:十字架的智慧》(Job:The Wisdom of the Cross),p216。
  11. 同上,p67-68
  12. 周學信著,《踏不死的麥種》,p126
  13. C.J. Williams著,喬蘭山以妲譯,《約伯記中的基督》,p72

 

作者自幼信主,現居杭州,碩士研究生,目前工作為演算法工程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