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2.09.07
凱倫
“苦難就是生活”
“當然,他們有苦難,但是……他們畢竟活著,活得實在,並不虛幻;因為苦難就是生活。沒有苦難,生活還有什麼樂趣。”——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
高大的梧桐寂寥地聳立在那裡,萬國博覽建築群一片荒涼,四通八達的橋樑也沒了往日的車流。這座曾被譽爲“東方明珠”的城市,在2022年春天按了暫停鍵。情況雖與兩年前疫情開始時有區別,但衍生出的次生災害卻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分貧富貴賤,所有人都要面對統一的居家隔離政策、反覆的核酸檢測、物資供應的短缺,以及一些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問題。
身居在這個城市的我,只能活在封閉的宅家空間。看著這個世界好似被籠罩在苦難的詛咒中:戰爭、饑荒、瘟疫,各種事故已經成為了生活的常態!。
上帝那麼好,為何還有苦難?
曾經有人問我:“你相信的上帝這麼好,又掌管了一切,為何世上還有這麼多不幸和災難?”我有時啞口無言,有時則以 “你要相信上帝托住萬有,要相信祂的良善”等這類話來支吾回答,並在無法令對方信服中結束了對話。
現在想來,原來是我自己尚存疑惑,心裡沒有答案。
後來,我詳細查考聖經,才漸漸明白:自從罪進入這個世界後,苦難成了我們在這個世界中的必然遭遇。臨到我們的不幸,很可能是由於自身的罪、他人的罪;當然,也可能是來自上帝的試煉。
憂愁變為喜樂
在《創世記》中,約瑟先遭到兄弟嫉妒並出賣,再被護衛長的妻子陷害,後又被人遺忘在監牢裡。一名少年幾經轉折、落入了人生的無限黑暗中。他的故事可讀性很強,當然也有深深的預表之意。
令人動容的,不僅是主人公生命的曲折,更是他在該卷書末尾說的那句:“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50:20)。
大衛王有時因自己的罪痛哭悔改(參《詩》38,51),有時因為遭遇仇敵而呼求主(參《詩》69);在《詩篇》第88章中,詩人將遭受的苦難痛處表達得淋漓盡致,並高呼“祂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你必不怕黑夜的驚駭,或是白日飛的箭,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間滅人的毒病”(《詩》91:2 -6)。
這讓我們看到,願意呼求上帝之名的百姓,縱使在世上經歷苦難,上帝不會忘記給予他們安慰。正如先知何西阿所說的:“祂撕裂我們,也必醫治;祂打傷我們,也必纏裹”(《何》6:1)。
一個人倘若經歷苦難,必定是他在為自己的罪付上代價嗎?好牧人打破了這種“受害者有罪論”:“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約》9:3)當拉撒路生病時,耶穌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上帝的榮耀,叫上帝的兒子因此得榮耀。”(《約》11:4)。
事實上,聖經從沒有應許過我們在世能免受任何苦難,反倒是讓我們看到,苦難成了這個罪惡的世界的“底色”。初代教會宣揚的那句真理值得深思,“我們進入上帝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14:22)。
在這路程中,上帝真的把我們的每一滴淚水都收在祂的皮袋裡(參:《詩》56:8)。祂關注、保護我們每一位。
約伯恐怕經歷了人類可以經歷的苦難的極致。彼時坐在爐灰中的他,還不知道他的故事會被記載下來。然而他說:“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23:10)何西阿在寫下“醫治、纏裹”之前,呼籲上帝的百姓務要“切切尋求祂,歸向祂”(《何》5:15)。先知哈巴谷在看見一片荒蕪的景象後,仍舊發出震撼人心的讚美:“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上帝喜樂。”(《哈》3:18)
上帝的這些百姓經歷著痛苦,但他們的人生卻看到了不一樣的色彩。
而耶穌在受難前,對祂愛的人說,“你們將要憂愁,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20-33) 。而祂能夠“體恤我們的軟弱,因祂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來》4:15)。
也許就是因為牢牢抓住了那應許,抑或是在去大馬士革路上的光照,保羅勸慰我們在患難中也要歡歡喜喜(參《羅》5:3-5)。他即使是在獄中,我們都會在他的書信裡,讀到他盼望上帝的兒女能忍耐和喜樂。
的確,如果我們躲不開今生的勞苦,心中又沒有對永恆的盼望,豈不是比世人更慘?在《羅馬書》8章18至30節,我們能夠看到偉大的福音鬥士,如何闡述當下的苦難和將來的榮耀及盼望。
苦難將我們領向何處?
世人愛說,“苦難是一筆財富”;英語諺語則說:“A blessing in disguise”(因禍得福。編註)。
無法否認,世人從經驗中慢慢總結出很多消愁的路,甚至也提供一些可以暫時解決問題的辦法。我並非想說這些都是無用的,但既然已有上帝為我們趟過這一條苦難的道路,我們何不去上帝面前,安靜地聽祂說。
奧古斯丁認為,苦難是上帝的連枷,用來脫去我們身上無用的外殼;這並非是要焚毀我們,而是要精煉我們。(編註1)
17世紀的清教徒理查德·巴克斯特(Baxter),也有一句話與教父遙相呼應:“苦難拔去了心靈的門閂,使聖言更容易進入。”(”suffering so unbolts the door of the heart, that the Word hath easier entrance.” 編註2)
加爾文在其著作《基督教教義》第2卷第9章中,說上帝藉患難,減少我們對今世過度的愛。但他並未說,我們就該厭惡一切,而是強調:“照上帝的旨意,珍惜祂所給我們的每一個新的日子,好讓我們的疲倦,至終不至於成為埋怨和不耐煩。因今世就如哨崗。”
至於卡森(D.A.Carson)在《認識苦難的奧秘》中,則提出了 “終點展望”:
“基督徒在思想罪惡與苦難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層面——由終點展望那極致的國度、那天堂與地獄間最終極的分野。我們所事奉的是一位公義的上帝,至終,不但公義會被執行,而且人人將得見其成就。”
主手領你過
儘管眼下的生活處處是苦難,我也見聞過許多人對苦難的探討,但我認為自己對苦難的認識仍實在太淺。
有些人的經歷,非你我能明白。就像我住在遮風擋雨的屋簷下,就可能沒法切身體會,在封城中無法得到及時醫治的病患所經歷的苦,還有那些日夜守在一線崗位的服務人員,甚至是穿梭在整個城市的快遞員面臨的問題。
記得以前在做心理諮詢時,一位督導老師曾說過,不是諮詢師說什麼話,用何心理治療方案,有時單單諮詢師的在場、聆聽,就是給來訪者最好的幫助。同樣的,面對正在經歷患難的家人或好友,有時最大的支持,並不是像約伯的3位朋友給他一番講理,而是一聲簡單的問候,是一餐一食中的陪伴,是默默為他/她獻上的禱告。
我認識一位海歸碩士,在回鄉後正打算好好開始工作之際,卻被診斷出早期癌症。手術後她回到家,大半夜坐在黑暗裡,問上帝為什麼?沒有答案。最後,她跟上帝說:“算了吧,這輩子廢了,就混混日子吧……”但慈愛的至聖者把右手放在了她的肩上,扶持著她說,“I am not done with you.”一年後,她找到了一生的標杆。
今天不管我們正在經歷什麼,也許是壓得人喘不過氣的重擔,也許是在繁瑣世事中的焦躁不安,要記得把這一切交給愛我們的上帝,祂在死蔭的幽谷中,對我們不離不棄。因為“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8:28)。
願我們在祂的應許中,找到不喪膽的力量,也在祂的藍圖裡,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一生榮耀祂!
作者是80後,中小學心理輔導老師。
編註:
1. 奧古斯丁,《上帝之城》,王朝陽 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12。
2.:Richard Baxter, The Saint’s Everlasting Rest; Or, A Treatise of the Blessed State of the Saints, in Their Enjoyment of God in Heaven(T. Allen, 1799), 179.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