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垂簾聽政”(小溪)2022.09.24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2.09.24

小溪

 

怪異現象

中國有一部劉曉慶主演的電影《垂簾聽政》,講述的是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把持朝政,以小皇帝為傀儡,自己坐在簾子後面, 用小皇帝的名義將一班大臣治得服服帖帖。

我參與過的教會中,也有類似的情況:教會中真正有決定權的,不是牧師,而是師母。牧師雖然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但是真正有決定權的卻是師母。

一般情況下,師母是不帶薪協助牧師工作的,所以和教會沒有簽署合同,沒有行政規條方面的約束。如果有一些決定可能容易招致反對,由師母去出面,即使錯了,教會也無法問責師母。當然,也無法問責牧師,因為牧師可以說這是我太太自己的主意,就可以免責了。

何況,在傳統華人教會裡, 也有約定俗成的“好男不跟女鬥”文化。教會裡的長老、執事,多半是男性,真的跟師母較真論理,很容易讓人說“沒風度”,影響名聲。因此大家也就忍忍算了。

這樣的文化是會傳染的。有些長老、執事的太太,也想在教會中有一定程度的話語權和存在感,而且不用負責任。還有些長老、執事更甚,有難辦的事,就讓太太出面,錯了也輪不到自己擔責……最後,任何事情都找不到責任人,就像進入“無物之陣”。

 

不妥之處

這樣的教會,不僅我自己親身經歷,我認識的神學生,也在實習中遇到過。這讓我思索良久。

我完全贊同牧者夫婦同心、共同事奉,但夫妻關係不應該影響教會的權責關係。如果師母希望在教會中獨立管理事工,可以進修相關專業,在教會中擔任和自己所受的專業培訓相關的事工,給同工行內的指導和建議,同時也和其他同工一樣,遵守相關的職業操守和規範。

如果僅僅憑藉和牧師的夫妻關係,就在教會各種事工中指揮、決定,就十分不妥。

牧師、師母誰在家裡擁有主導地位,外人其實不會介意。只要兩人自己覺得和諧、快樂,就沒有問題。可是,如果將自己在家的行為模式複製到教會來,並且給教會帶來了負面影響,就不妥當了。因為,教會雖然提倡兄弟姐妹彼此相愛,像家人一樣,但它仍是一個社會組織。其管理原則,和家庭內部私人生活的原則,是不同的。

我非常支持婦女在教會中承擔重要的職責,並希望華人的教會中有更多女性擔任牧師這樣的職務。只是,我不贊成婦女借助配偶的職務、影響力,去“垂簾聽政”。

牧者的職務需要在神學上有專業的培訓,在教會牧養上有沉澱積累的經驗。而且教會的牧養之責,需要分析判斷能力和決斷能力,需要決定者承擔責任,這也意味著有一定風險。若教會牧者無法面對這樣的挑戰,採取迂回的辦法,用“垂簾聽政”去管理教會,其實是缺乏責任感和勇氣的。

我對師母在教會中的處境非常理解。師母以牧師的妻子身份出現,很難將自己的身份和牧師的身份完全分割,很難有獨立表達自己個人意見的空間。

對於現代社會的女性來說,這並不容易適應。用各種“曲折”的方式去體現自己的個人價值,是她們面對的巨大誘惑。不過我相信,藉助祈禱, 並和牧師進行彼此尊重的交流, 她們能找到合宜的方式事奉上帝。

 

無關性別

其實,這樣的情況和性別無關,也並不只限於牧師、師母,也可能是牧師、執事或者長老。

根據聖經教導,牧師在神學上擔任教導之責,長老、執事管理教會的行政事務。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是長老或者執事負責聘請牧師、擬定勞動合同。有些牧者為了續簽合同和福利,在神學上妥協,無法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甚至連講道都聽從教會的行政管理者指揮。

而某些缺乏神學培訓的行政人員,會利用牧者這方面的弱點,將自己在教會內的利益、訴求,用講道的方式“神聖化”,讓會眾以為那是“上帝的旨意”。

倒過來的情況也有:長老或者執事沒有足夠的行政或者信仰經驗,無法有理有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堅持自己的觀點,導致無法堅持原則。牧師則十分強勢。因此在許多具體的行政事務上,完全受牧師個人意見控制,不顧會眾利益。牧師可以通過任命,將對自己言聽計從的人推上長老、執事的位置,幫助牧師成就個人利益和訴求……

這些類似“垂簾聽政”的做法,讓教會無法在行政和神學教導上各司其職,無法對個人權力進行有效制衡。

 

權力依戀

這樣的做法,對於教會是非常有害的。按照聖經教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分性別、種族,亦無論在世俗社會的身份地位……在教會內的分工職分雖有不同,但每個人都有平等獨立的人格、尊嚴,需各司其職。

“垂簾聽政”的最大問題在於,將另一個人當成傀儡,控制對方成為代言工具,而不是在上帝面前有同樣獨立思考能力、有平等地位和發言權的人。同時,一些不願意承擔責任的人,也樂於充當這樣的角色,滿足自己的成就感。

教會職責的分工,其實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只是各人受的專業訓練不同,需各司其職。越俎代庖的話,則可能因為沒有某領域的專業素養,做出錯誤的指導,讓信徒走彎路。而且,這樣也嚴重損害了教會的公信力。

在某些北美華人教會中,由於信徒對教會的民主管理原則,沒有足夠的瞭解;對教會作為一個社會團體應有的權力制衡、民主議事、管理透明等原則,也沒有足夠的認識,因此常常用私人關係代替公眾議事的正規程式。

還有老一輩的領導者,為了離開教會領導職務以後,影響力依然延綿不斷,儘量尋找對自己無條件服從的接班人……

這樣的情形,暴露了人性中對權力、影響力、榮耀的依戀。這其實並不奇怪,耶穌的門徒也曾經如此,爭辯誰最大,誰以後在天國的地位最高。耶穌教導他們:你們中誰願意為首,誰就要做眾人的僕人。

這裡的“僕人”,不僅僅是指謙卑地服事他人,也指能理智地對待自己的影響力和權力,警惕自己的野心和私欲,永遠以服務之心去行使管理、領導的職責。

 

勿蹈覆轍

教會管理中有紕漏和錯誤,在所難免。然而在一個健康的教會中,許多錯誤會通過透明的議事程式、暢所欲言的討論,得到糾正。教會會不斷思考反省,不斷進步。而在一個禁言獨裁,或者以“垂簾聽政”的方式變相獨裁、操控群體心理的教會中,個人的錯誤和弱點,會蔓延到整個教會,禍及所有信徒。

“垂簾聽政“增加了清朝朝廷的黑暗。慈禧太后殺人無數,消滅所有威脅到她個人權力的人。當今的社會環境自然不再允許這樣赤裸裸的暴行,但是人性並沒有改變,人們依然會用不同的方式做類似的事。

基督信仰所提倡的“悔改”,就是以誠實的心態去面對人性中的黑暗,以基督的血潔淨人的心靈。當我們看到這些黑暗帶來的災難,不但需要瞭解它的根源,也要引以為戒,避免重複這樣的心態和行為。

 

作者留學法國,語言學博士,現任教於芝加哥的西北大學。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