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2.11.30
趙炳林
近些年來,東西方教會都觀察到一種“詭異”的現象:上帝的國明明很大,但是在信主之後,基督徒的世界變得越來越狹隘、越來越小,小到只跟教會中的人互動,只接受單一的觀點,只相信自己所願意相信的資訊,逐漸地與社會脫節。
所以在美國的主流社會中,常用3個詞來形容基督徒:喜歡論斷(judgmental),假冒偽善(hypocritical),不夠包容(intolerant)。這股無形的結界籠罩著許多教會,特別在疫情期間,透過網絡在一些公共議題上,這種現象猶為突出,這就是同溫層的表徵。
“同溫層”是如何煉成?
“同溫層”(Echo chamber)指一個人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重複接收看法相近的片面資訊,進而喪失接受不同觀點的能力。同溫層的本質是思維的禁錮,與大使命格格不入;是對聖經片面的解讀,把沒有信主或者不同觀點的人,放在我們的對立面,理解成“信與不信不能同服一軛”,甚至高舉著大旗,說:“與世俗為友就是與上帝為敵。”
那教會的同溫層是如何產生的呢?既然同溫層是對思維的禁錮,我們就圍繞mind這個單詞展開,恰好這五個單詞也出現在不同的英文聖經譯本當中。
同溫層的第一步是始於志同道合(like-minded)。人們除了被真理所吸引,也會因為相同的成長背景、文化習慣、政治訴求而走在一起。
第二步是信於單方資訊(simple-minded)。這點在疫情期間尤其明顯,比如有些基督徒不加分辨地輕信疫苗就是獸印晶片666,目的是清除人口計畫。
第三步是困於思維固化(narrow-minded)。當一個人身陷同溫層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心理現象,叫做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因為觀念的先入為主,人們在搜集和分析資訊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傾向,只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cherry-picking)。而且在不斷的強化過程中,容易忽略甚至貶低不同的觀點。
第四步是懸於信與不信(double-minded)。當一個人固有的執念被戳破的時候,甚至會產生信仰的破產。曾經有一位姐妹分享,他們教會中有人是某位政客的狂熱粉絲。但是當教會中主張不可高舉人,要理性看待問題的時候,最後這位朋友選擇離開了教會,甚至不再信主。
第五步是解於重歸使命(open-minded)。主耶穌所頒佈的大使命(參《太》28:18-20),就是同溫層的解藥。上帝的心意是拯救各國、各族、各民、各方屬主的人。這種天國的觀念可以擴張一個人的思維,使他走出畫地為牢的固步自封,從而擺脫思維的僵化,不再人云亦云,而是更整全地看待問題。
3方面的傷害
至於同溫層對教會有哪些危害呢?
網絡上的社交媒體與AI演算法的運用,特別在疫情期間,構建了虛擬世界中的同溫層。人作為有限的被造,大腦的認知是有特定的思維模式,從電腦語言的角度來說是bug。因為全然敗壞(total depravity)影響到了人的方方面面,包括大腦。所以許多大科技公司都會聘請神經科學的專家,來研究演算法,推送一些我們信以為真的東西,投其所好並迎合偏見,來影響人們對事實的解讀。
社交媒體對於演算法的利用,逐步在網絡上產生了部落主義。在美國當代思想界認為,它是一種比極端勢力、恐怖主義和極左運動等,更加危險的社會分裂思潮。當同溫層徹底過渡到部落主義時,人們會盲目地保護自己的領土,變得無法接受、理解與自己不同觀點的人,不能展開有效的對話,而是進行激烈的對抗。
我認為同溫層在疫情與大選期間,對教會帶來了3方面的傷害。
第一點是加深信徒認知上的偏見。
同溫層中認知的偏見常表現在輕信假消息和陰謀論上。基督徒的朋友圈本來應該成為福音與真理的見證的所在。但是很遺憾的是,過去兩三年讓我們看到,基督徒的朋友圈很容易成為假消息的溫床。我們容易陷入到輕事實,重立場的陷阱中。有時候因為選擇了對立的立場,不得不要打包所有的觀點,使得自己在公共領域中負重前行。
第二點是無法信任不同觀點的人。
不信任不同觀點者,就容易產生政治上兩極化對立。這一點在2年前出現,但是很遺憾的是,2年後可能還會再次出現。作為基督徒,我們首先要曉得我們是天國的子民,其次是某個國家的國民,最後才隸屬於某一個政黨。當我們忘記上帝兒女的身份這個共同點時,我們就會因為政治理念的分歧而無法展開有效的對話。
第三點就是促使教會在社會中脫節。
與社會脫節的教會自然變得無法回應公共事件。今天許多年輕人離開教會,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年輕人厭煩了教會只會一味地指責社會,卻沒有改變更新社會的能力。所以很多北美的基督徒後代進入大學之後,接觸到更多不同觀點時,一下子會變得不知所措。在此影響下,最後甚至選擇用腳投票,自教會中選擇離“家”出走。
3方面的建議
那基督徒如何意識到自己正深處同溫層呢?我有3方面的思考,作為建議。
第一,當我們面對不同的觀點,第一反應是否是立即駁斥?
當我們聽見不順耳的聲音時,是否第一反應就是情緒上頭,勃然大怒,要捍衛我們未經審視立場?還是我們願意以開放的心態,去瞭解對方的觀點是否合理?
第二,當我們面對爭議的話題,能否區分事實和觀點?
那事實是什麼呢?比如說一頭豬,它在中國是豬,它遷來美國後同樣是豬。不以我們的意識為轉移,不因環境的改變而變化,是客觀的。那觀點是什麼?比如豬作成叉燒之後,有人喜歡吃甜一點的,有人喜歡吃肥瘦相間的,這個是觀點是主觀且多元的。就像在釋經學裡有一句話:一個解釋,多種應用。(One interpretation,many applications.)
第三,當我們面對複雜的議題,是否只接受單一的資訊?
今天我們身處多元社會的時代,很多話題的探討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但沒有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觀點,或者建立在錯誤事實上的解讀,往往會影響基督徒在公共領域的見證。除了聖經以外(因為背後的權威是上帝),基督徒只相信單一的權威,或接納單一的資訊來源,難免會產生認知上的盲區。
最後我想分享,基督徒如何走出教會的同溫層。我有一個YouTube頻道,裡面探討了比較多有爭議的話題。我雖然反思同溫層,並不代表我完全就“潤”出同溫層,然而我會有意識地運用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術,在複雜的問題上提出支持和反對的原因,以平衡自己立場。
聖經中有3處經文,我覺得對於基督徒走出同溫層是有很幫助的。
第一處是 “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參《太》28:19)。同溫層是留在自己的舒適區,是消極被動怠工的,但是大使命是去到上帝所揀選的萬民中,是主動積極,被上帝所動員和授權的。
第二處是保羅說:“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參《林前》9:22)。保羅不是說我們應該被世俗同化,而是在傳福音時,我們要瞭解別人的想法,效法耶穌的道成肉身,進入到不同的群體中。
第三處是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參《羅》12:2)。聖靈對於基督徒心思意念的更新,是基督徒走出同溫層的關鍵。求主幫助我們,使基督徒被大使命所驅動,願意進入到不同的群體當中,來傳揚天國的福音。
主耶穌已經應許我們:“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8:32)。盼望已經實現“肉身翻牆”的我們,不要再受到同溫層枷鎖的桎梏。
編註:本文由作者改自2022年11月5日在第14屆網絡宣教論壇 IMF2022 第二場的放言,相關視頻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sj_l9yQ9ss。
作者為紐約市美南浸信會傳道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