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是家?(佘亞弘)2023.03.01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23.03.01

佘亞弘

 

經文:就是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向以撒所起的誓。祂又將這約向雅各定為律例,向以色列定為永遠的約,說:“我必將迦南地賜給你,作你產業的分。”當時,他們人丁有限,數目稀少,並且在那地為寄居的。(《詩》105:9-12)

 

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並沒有得着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上帝被稱為他們的上帝,並不以為恥,因為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來》11:13-16)

長期寄居異地,外來的陌生人,儘管長住,仍是外來的。何處是家成為懸念,無錨定之處。

75歲的亞伯拉罕憑信,進入與耶和華上帝的約定,離開故土,堅信上帝將賜他迦南為地。但近7百年後,他的子孫以色列民才進入迦南,得地為業。

在“何處是家”的迷茫無助,與“上帝立約應許之家鄉”的嚮往美好之間,存在現實與願景之間巨大張力。隨時間流逝,要改寫淪為埃及奴隸之以色列民的腦與心,進入迦南得地為業,何等飄渺。是遙不可及,甚至被遺忘的夢想。

但,上帝應許的實現,不在于以色列民是否遺忘或不信,完全在於與他們立約、起誓的上帝,現實與願景的距離,在祂的作為中歸零,應許成為實際。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作為寄居者,一生生活於那巨大張力中,卻因信,不在懸浮、無奈、虛無中度日。他們反倒活在“未來完成”的喜樂中,那有上帝同在的家鄉,那應許之地,是他們身份錨定之處。相較之下,歸家路上一切種種,只是短暫景緻,豈能與目的地——榮耀上帝之家相比!

我們都在歸途,但憑信嚮往神家的永恆榮耀,將是你我每日堅忍奔跑世途,喜樂歸家的動力。

禱告: 主啊,我常被自己所經歷的當下實際所困,失掉對你的信心。求你幫助我,讓我憑信而活,以你在未來一定完成的“實際”,成為有根有基的盼望,喜樂度日。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