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可惜活在“星期六”——關於復活的疑慮(劉加恩)2023.04.07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3.04.07

劉加恩

疑惑的產生

受難日、復活節,是基督徒熟悉且重要的節日,紀念的是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

一般人對於死亡較為熟悉,因為每個人最終都走向死亡。基督徒更知道,耶穌受死,是為了世人罪得赦免。十字架的救贖,洗淨人的罪,這是信仰中的核心。

人類的經驗中,沒有復活,可是基督教的信仰常常提到復活。不論是舊約時代的先知,還是新約時代的使徒,都有使死人復活的事蹟。而耶穌的復活,更讓人認識到,上帝的赦免給生命帶來盼望與應許。

耶穌的故事並不停在死亡,相反,祂復活的生命,使得跟隨者有新的生命。這才是基督信仰的核心!

現今許多信徒,知道罪得赦免的恩典;在紀念受難日的時候,也深刻認識罪惡的代價,並且認定耶穌為我們上了十字架;好像也明白復活的生命,明白耶穌在死後三天後復活,應許人新的生命,更應許祂要再來,帶領信徒進入新天新地……

然而,我們每天仍活在這個世界中,仍然受到罪惡的影響,仍然無法戰勝試探。即使都經歷了十字架的恩典,也在等候真正復活生命的彰顯;有時候靠主恩典剛強一下,卻不真知道該如何完全實踐信仰,就好像活在“星期六”(受難以後,復活節之前)一樣——知道罪被赦免,感恩上帝的救贖,也等待著基督的再來……

在這當中,復活卻好像只剩下一個概念,好像不是那麼真實。

疑惑的真實

《馬太福音》第28章,有一段敘述(11-15節),好像有點突兀。若拿掉這一段,從第10節直接跳到16節,完全沒有違和感。然而實際上,11-15節的內容,是不可或缺的。

1-10節,是我們所熟悉的復活節的記載,耶穌從死裡復活,因此空墳墓是我們得救的記號。而11-15節,則是非信徒的官方版本,解釋為何耶穌的身體不見了。這在個官方版本中,耶穌並沒有復活,是門徒偷走了耶穌的身體!

而接下來的16-17節經文,提到門徒來到所約定的地方,見到了耶穌,就拜祂,“然而還有人疑惑”。這些門徒之所以“疑惑”,很可能在來的路上,聽到很多人在講官方的版本。他們心裡因此疑慮重重。

這官方版本,是怎麼來的呢?在11節中,提到羅馬士兵發現耶穌的身體不見了,就去報告了祭司長。於是那些宗教領袖開始編造故事,希望完美解釋為什麼耶穌的身體不見了。他們的解釋就是:門徒偷走了!

不過,他們的說法,顯然疑點重重:

×疑點一

第一個疑點在於,他們說看守耶穌墳墓的兵丁夜間睡著了(否則無法解釋門徒如何在兵丁眼前,偷走耶穌的身體)。

然而我們曉得,因為耶穌說過,自己三天後要復活,所以當局特別派兵看守祂的墳墓,免得祂的身體不見了,將來出現復活之類的說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兵丁怎麼敢睡著?

而且事情發生在第三天,嚴格說起來是第二個晚上,因此兵丁並沒有看守很久。即使中間沒有換班,看守的人也還有足夠的精神與體力,不致於全體睡著。

×疑點二

第二個疑點在於,墳墓的門口有一塊大石頭,很可能是需要很多人才能挪動的石頭!然而門徒只有寥寥數人。他們不可能有足夠的力量,把石頭挪開,並且不發出任何聲響,將一群兵丁吵醒。

×疑點三

第三個疑點在於,若是兵丁真的睡著了,他們不可能看到是誰把耶穌的身體偷走的,更無法斷定,是門徒做的。

×現實版

可見,官方的版本有非常多的漏洞。然而,因為有政治、宗教勢力的介入,這個版本流傳很廣。

門徒們一路上聽著這樣的版本(而且按照這版本,門徒還成了盜賊),因此他們心裡疑惑且猶豫。雖然門徒跟隨耶穌三年半,看到了祂在地上的生活與工作,甚至門徒自己都可能醫病趕鬼過,然而外面的聲音太大,他們心中不免疑惑。這是可以理解的——卻仍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其實,而今許多信徒,並沒有比門徒好到哪裡去,很可能同樣活在“星期六”的疑慮中,對於耶穌的復活半信半疑。當困境、挑戰一來,心裡就產生疑慮、困惑。

很多信徒用壓抑疑慮的方式說服自己。尤其某些華人教會,不太容許有疑惑,信徒若對於聖經、對信仰提出一點想法,就被扣上不順服、不屬靈的大帽子。信徒若有疑問,期盼對某些真理有進一步的瞭解,反而容易遭受打壓,甚至被控告……

久而久之,信徒的思想變得僵化,認為在信仰中不能有理性,也不能有疑慮。

疑慮的解除

耶穌知道我們的疑惑,耶穌也知道問題的嚴重,甚至知道外在環境的壓力。

然而耶穌幫助信徒的方式很特別——耶穌對那些門徒說的第一句話是:“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太》28:18)意思是,雖然外面的勢力很大,雖然官方版本背後的權柄很大,但一切的權柄卻是耶穌的!

真正能夠在兩千年中持續對抗官方版本的力量,源自耶穌的復活乃是真實的。門徒堅持下來,不是靠一時的熱心,而是靠真實和真理。

接下來,耶穌即向門徒頒布了我們所熟悉的大使命——原來,處理疑惑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傳福音,去使人作耶穌基督的門徒!主耶穌知道門徒面對困境,但祂並沒有針對這個疑惑做出太多的解釋,反而將大使命交付給他們,讓他們經由傳揚、使人成為門徒的過程,更新自己的生命,更加信靠上帝。

去除疑惑的方式,是使人成為門徒,這有3個內涵:

×內涵之一

第一,主耶穌要門徒出去傳福音,使人作門徒,意思是,不單單他們自己要成為耶穌的門徒,還要培養更多人成為主耶穌的門徒,讓更多人看見天國的價值,讓更多人明白跟隨耶穌基督的美好,願意將自己的生命交給主。

這不只是要讓人信耶穌,更要讓人深信耶穌;不只是要讓人成為基督徒,更要人成為基督的門徒。

信徒跟門徒的差別,在於委身的程度不同,兩者的表現也會不同。因此,當信徒一次次把福音帶給人,看見對方的生命被上帝改變,就是一次次地幫助自己戰勝心中的疑惑——我們都知道,只有真的信仰,才可能改變人的生命。

×內涵之二

第二個重要的內涵,是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人施洗,讓這些人在上帝、在人的面前,直面自己的信仰。

在初代教會所處的環境中,宣告基督信仰意味著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因此,受洗並不只是一種儀式,更不是聽了福音後不了了之,而是寧死也要宣告自己的信仰。並且,洗禮讓人具體地紀念自己與上帝的立約,即使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仍然立志跟隨耶穌基督。

×內涵之三

第三個內涵,是要遵守耶穌所吩咐的。意思是把聖經的內容教導給人,讓人更深地委身耶穌基督,願意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上帝。

這在信仰的層面,包含了接受耶穌成為生命中的救主,也就是承認自己有罪、願意接受耶穌基督的拯救;接受耶穌成為生命中的主,願意學習和遵從上帝的話語,在生命中做出正確的選擇能。

×最好方法

相較於長老、祭司囑咐兵丁去講官方的版本,耶穌基督則是要門徒去教導人遵守祂的吩咐,讓門徒藉此過程,對信仰有更準確的認識、更深切的相信。

也就是說,耶穌解決人疑惑的辦法,是把大使命交給門徒,要他們去傳、去看、去聽、去學。藉由看見別人生命的經歷,重新檢視自己的信仰光景,從受難、受死,到經歷復活,自己的生命真正改變,讓自己的信仰有所突破,知道怎麼樣在等候耶穌基督再來的階段,活得像耶穌基督的門徒。

唯有同行

官方版本動用了許多資源,卻只在猶太人當中,流傳了短短一個階段。然而耶穌復活的版本,卻是在萬國萬民中,流傳到世界的末了。

最後耶穌給了一個應許:當門徒去執行大使命之際,祂會與門徒同在,一直到世界的末了。

只有這位擁有權柄的主和信徒同在,信徒才可能真正活出基督的生命;才可能在面對挑戰、攻擊的時候,站立得穩;在傳揚福音的過程中,真實傳遞出重要的信息,並且讓人知道,靠著主能有力量、得到改變!

疑慮的選擇

受難節的星期六,是非常特別的日子。許多基督徒知道耶穌受死,知道並接受十字架的赦罪,接受耶穌基督成為個人的救主,明白星期五受難日的意義……卻因為復活的意義太過抽象,並且這個世界一直在傳說不同的版本(要人離開上帝的版本),因此到了最後,他們的信仰仍然停留在“星期六”,沒有辦法真正來到主復活的星期日。

幸而主耶穌用祂的方法解除疑惑,提醒我們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使自己的信仰真正突破!

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新約專任教師,臺北內湖信友堂牧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