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迦薩,生命的歷練和沉思——《使徒行傳》8:26-40(煙花)2023.04.15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3.04.15

煙花

迦薩,舊約中非利士的五大城邑之一,距離耶路撒冷西南75公里。

迦薩,在以色列的歷史舞臺上從來不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那裡曾有亞衲族巨人的出現;有士師參孫奮勇殺滅非利士人的故事;也有眾先知對它的預言和審判……

這次,登上迦薩歷史舞臺的,是耶路撒冷教會中管理飯食的七個執事之一——腓利。

初代教會在聖靈的帶領下茁壯成長,漸入佳境,直到耶路撒冷大遭逼迫,門徒四散甚至下監。按部就班的服事看似戛然而止,但一切在上帝都是看為是好的:聖靈的工作從不停歇,祂引領門徒到猶太各地及半猶太文化的撒瑪利亞,去宣講基督。

腓利的事工不只是停留在撒瑪利亞。儘管,他在那裡經過辛勤的耕耘,已是名聲大噪;好不容易搭建好舞臺,在服事上頗有斬獲之後,聖靈卻呼召他去杳無人煙的曠野。迦薩之行,無疑是他整個服事生涯中最濃墨重彩的轉折。

那路是曠野

去迦薩幹什麼?主的使者沒有說,只給了他一個方向,“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徒》8:26)更奇妙的是,在26節下半句只有5個字卻獨立成句——“那路是曠野。”作者路加彷彿特意陳述這5個字引起讀者的注意。

曠野可以說是心無酌定的流浪,是無所依從的漂泊。曠野是大衛痛定思痛後的再出發,在那裡,大衛達到了屬靈生命的頂峰;曠野是耶穌基督經歷魔鬼試探後的得勝,曠野是耶穌基督救贖偉業的序篇。一個服事上帝的人,需要曠野,因為曠野是生命的歷練和沉思。

在曠野的路上,沒有人知道那個在撒瑪利亞大行醫治神跡的人,叫腓利;更沒有人知道讓上帝的道遍滿撒瑪利亞的人,叫腓利。聚光燈下令人豔羨的成功人士,如今卻成了風沙走石中的踽踽行者。

“我是誰?”或許腓利不會問,但可能我們會問。畢竟身份、心裡的落差,會令人感到無所適從。

知名作家盧雲博士原是一名神學院的教授,每次課堂都高朋滿座,投來的都是仰慕的眼光。他是學生們崇拜的對象,也是神學院的金字招牌。然而,這些並沒有給盧雲帶來成就感,他甚至說在日常的教學中,幾乎感覺不到上帝的同在。於是,他辭去神學院教授,跑去一個誰都不認識他的地方——方舟團體( L’Arche ),一個專門服務智障人士的組織。

在那裡,盧雲褪去了那身華麗的外衣,質樸的內涵讓他重新感受到上帝的同在。

在去往迦薩的路上,這條看似往下走的路,腓利義無反顧地起身前往。我們不知道他有沒有彷徨和猶疑過,但我們知道服事的路是一條舍己的路,一條上帝帶領的路,也是一條蒙恩的路。

跑到太監那裡

 對於一個忠於傳達上帝話語的人來說,每當看到那些心中渴慕上帝話語卻又不得其解的人,一定會竭盡所能地幫他講解明白,態度一定是殷勤的、火熱的。

 當“聖靈對腓利說,你去貼近那車走。”(《徒》8:29)腓利當即“就跑到太監那裡”(參《徒》8:30),一個簡簡單單的“跑”字,窺視出一個傳道人真正的生命品質。

“跑”,需要付出更多的體力、靈力和代價。跑,是奔走在這條天路上該有的頻率與正確的姿勢。很多時候,我們不願跑,不想跑,步行都很累。可是,“耶和華說:你若與步行的人同跑,尚且覺累,怎能與馬賽跑呢”(《耶》12:5)?

如果腓利不跑,就無法及時貼近那車。跑,不正是聖靈呼召腓利奔那擺在他前面的路嗎?與馬同跑,不僅是耶利米的人生,是腓利的人生,更是每一個被上帝呼召之人的人生。

“跑”,代表了領受聖靈指示後隨即的行動。領受聖靈後需要另一個“趕動”,那就是趕緊行動。我們常說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當感動來臨時就需緊緊抓住,感動後的趕動尤為重要,這也是一個人是否敏銳聖靈帶領的一個重要標誌。

“跑”,代表了對拯救靈魂的急迫以及對傳遞生命之道的緊迫。耶穌時常教導門徒對末世要有緊迫感,因為那日子快要來了。

“跑”,更代表了一個人服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次錯過了衣索比亞的太監,下次說不定還能遇上,但腓利絕不是這樣的人。既然是聖靈帶領,那麼所遇到的、所看見的、所聽到的都是上帝安排的,發生的一切背後都有上帝的旨意。

服事之人需要有耶穌走遍各城各鄉的殷勤。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很多時候都是走出來的,不問遠近、不問西東地走到他們中間。

與他同坐

當埃塞俄比亞太監邀請腓利上車時,腓利毫不猶豫地上了車並與他同坐。腓利完全可以拒絕太監的邀請不上那車;就算如此,這也沒有違背聖靈的旨意,聖靈只是跟他說:貼近那車走。

“與他同坐”,或許意味著放棄以自我為主導的服事。太監的邀請,就是當下他最重要最緊急的需求。腓利甘願放下自己的時間和節奏與他同坐。這是聖靈的指引。

“與他同坐”,意味著那不是“蘸醬油式”的關懷、教導和牧養。與他同坐是愛的陪伴,是心靈與心靈相互的浸漬與交融,不是點到為止、雲淡風輕的客套與招呼。或許有人說,人與人太近會彼此傷害。這話的確沒錯,但作為牧者,他值得冒這個風險去照看他的“羊”,去扶持那些生命中需要被建造的人,誨人不倦地教導靈裡饑渴慕義的人。

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擁有被誤解、被冒犯和被傷害的勇氣。

“與他同坐”,意味著走出舒適圈,走進未知的冒險旅程。

腓利不知道這輛車要把他帶往何處;很多人的恐懼,是出於對未知的不確定性。或許他已經習慣撒瑪利亞的服事模式,熟悉半猶太文化的生活;與他同坐,是不是太監要把他帶到非洲,重新進入另一種跨文化的環境?或許腓利沒想那麼多,但他清楚地知道,當他“貼近那車”時,就表示甘願冒之後所面對的風險和挑戰。

所以,與其說腓利貼近那車,不如說腓利更貼近聖靈、順服聖靈、跟隨聖靈。

結語

迦薩的路上是一條精彩之路,是一條進入“水深之處”與上帝同行的路。這條路上遇見的人和事,哪怕最不經意的細節,都是上帝在編織你我生命故事中的情節。

迦薩的路上是一條蒙福之路,是一條進入“流奶與蜜”經歷恩典的路。腓利的服事從點(撒瑪利亞城,參《徒》8:5)到面(在各城宣講福音,參《徒》8:40);從地理空間到超越空間(參《徒》8:39)。

你我願意踏進通往迦薩的路嗎?如果願意,就讓我們攜手,一同經歷豐盛、豐滿、豐收的人生。

作者是一名全職傳道人,主要從事於差傳動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