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氣短,還是壯士情切(受教舌)2023.04.18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23.04.18

受教舌

 

讀經:《詩》22

背誦: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詩》22:1)

 

過年期間,張藝謀導演拍攝的《滿江紅》很火。一幫子人不惜流血捨命,一定要秦檜背誦一下《滿江紅》。且不管劇情是否合理,岳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英雄情懷,倒是感染了不少人。

相比之下,《詩篇》22篇開篇,就不怎麼“壯懷激烈”,似乎少了不少英雄氣;詩人向上帝哭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詩》22:1)所以,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批評基督教缺少了“各人之自覺自勉”,總想向宗教“他力”而非“自力”尋求,造成了“依他不依自”的英雄氣短。

其實,不少人看錯了。聖靈感動大衛寫下《詩篇》22篇,實乃預表主耶穌基督在十架上的受苦受難。這份受苦受難,不只慷慨赴死,更要確信乃至確認,受苦受死作替罪羊,是為人除罪廢死。因為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這一擔當不在於血氣之勇,而在於救恩設計。

這一設計不只是指向怎樣死,更是指向死裡復活。這是人類從來沒有過的壯舉,所需要的不只是勇氣,更要有信心。“留取丹心照汗青”容易,但要把罪人從死亡幽谷帶出來,走向重生復活,則超出了世人的認知和能力。

所以,《詩篇》22篇一上來的唉哼、哭訴,實際上也是耶穌替罪人哭訴,好讓天父在對罪的堅決態度之外,轉臉顯出格外的慈悲、憐憫。說到底,人能活下去的最高勇氣,來自上帝,而非自己。

正如誰也不能揪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拔起來。除了基督耶穌,誰也不能救人於罪和死的深淵。正因為窺見了深淵之深,才格外顯出了哀歎之切。這不是英雄氣短,而是壯士情切。

緊跟著救主為什麼離棄祂的高喊和哭訴,應該是你我立刻接上:“為了我,為了我!”

默想:人生最重要的問題只有一個:不是怎樣更好地死,而是怎樣更好地活。

禱告:天父,我們常常難以理解,主耶穌基督為什麼有那麼多眼淚和哭泣,這是因為我們被刻板的英雄概念給誤導了。其實,真正的大英雄,不是忙著慷慨赴死,更是帶領人更好地活在光明和真理中。面對死亡的深淵和罪的淵藪,只有哭過漫漫長夜,才更知道黎明的可貴。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