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介:《何必上教會?》(鄭漢光)

鄭漢光

本文原刊於《舉目》19期

       “落單的美好靈魂……就像獨自燃燒的炭火,只會逐漸冷卻,不會愈來愈熱。”

--十架約翰(Saint John of the Cross)

  楊腓力(Philip Yancey),是美國知名的作家,曾任職于《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他著作甚豐,且大部分的作品都廣受歡迎,如:《無語問上帝》、《恩典多奇異》、《生命總有傷痛時》、《歡喜讀舊約》、《有話問蒼天》、 《耶穌真貌》等。

        因著楊腓力透徹的洞察力,深遂的反思,加上他個人獨特的經歷,再融合許多真情的故事,更以簡練的文風,替世人陳述了許多信仰上不可言語的心靈困惑。人們藉由閱讀他的著作,得以尋覓出路與安慰。

        在《何必上教會?》一書裡,楊氏記載了人們,如何在起起伏伏的信仰歷程中,經歷聖靈的同在,省思自己的處境,並保持儆醒等候主再來的方法;對那些在信仰上失落的人,他勸告他們不要輕易退卻,離棄教會、離棄信仰;書中也提供了歡喜上教會的出路;同時也提醒教牧同工,要如何幫助人們,回到教會中得安息。

        過去有許多人認為“上教會”,是基督徒每週例行、不得不做、已被制約了的苦差事。也有人認為“上教會”是經歷信仰生活豐盛的必然活動,是代表信與不信的證據。

        然而,無可否認的是,不論教會是一處古舊的簡陋平房,或是隱身在擁擠的都市大樓中,或是一座莊嚴肅穆的透天大教堂。只要基督徒聚集在一起,以心靈誠實敬拜上帝,“教會”就成了發現“奇蹟”的福地洞天。而這種“奇蹟”,就是使“上教會”不再只是乏善可陳的例行公事,反倒成了基督徒每星期樂此不疲的美事。

        那麼,為何在我們周遭,常有基督徒或非基督徒問:“何必上教會?”這是否表明,他們尚未信主,或未曾認罪悔改?……楊氏認為,未必如此。人們對“上教會”產生疑惑,有時候可能是教會本身出了問題,有時卻是人們自身的問題。正如他在書中所說的:

        “對于信主的基督徒而言,上教會真的那麼必要嗎?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有一次說,教會就像一座不真切的城堡:他會從外面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在真誠相信基督教教義、對神委身後,有陣子,我試過邱吉爾的策 略。我一點也不孤單,像我這樣的,大有人在!參加主日聚會的人,遠遠少于宣稱跟隨基督的人。有些人的遭遇和我類似:以前的教會經驗使他們筋疲力竭,甚至有被出賣的感覺。有些人則認為,‘在教會一無所獲’!跟隨耶穌是一回事;在主日早晨,跟著其他基督徒走進教堂,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何必呢?”

        可見,這個世代充斥了許多宣稱自己相信基督,卻不歸屬于任何教會的基督徒。楊腓力在書中,試圖尋找讓人們從問“何必”,進而到“歡喜”,甚至“愛上”去教會的祕訣。並以他對真理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惜,向讀者分享他自己在尋覓中,曾遭遇過的迷茫,及內心深刻的感受。

        楊腓力在此書的第一章中,先陳述了人們上教會時,常處在下列的情境中:心愛的詩歌被會眾唱得七零八落、聖經被讀得支離破碎、禮拜儀式的冗長空泛、講壇信息貧 瘠、言不及義,以及教會中所瀰漫的麻木不仁。這些現象是否就成為不上教會,或是不斷轉換教會的理由?或許,這可能是人們的問題所在。

        接著楊氏討論了神原本的計畫。他說有些宗教,不是注重外在形式,就是強調純粹智識。前者較容易受歡迎,所以這類宗教的對象不是知識分子。而後者則適合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凡夫俗子而言,卻不感興趣。

        至于基督教呢?楊氏認為基督教有別于世上其它宗教,是所有人類的宗教,因此,是一個涵括外表與內在的信仰体系。故此,基督教能夠提升凡夫俗子的內在心靈,並使知識分子謙卑自己,懂得尊重外在儀式。

        內在心靈與外在儀式,兩者缺一不可,因為凡夫俗子必須學習了解聖經的精義,知識分子也必須把心靈降服在聖經之下。這就是基督教神原定的計劃,也因此人與教會的關係才能正常。問題才有進一步解決之可能。

        在教會、街角、宮殿、貧民窟,苦難、罪惡,大聲疾呼!神子看到,祂有時間,停下腳步,一對一地與人交談。祂不做生命旁觀者,祂愛安慰受造之物,樂與受造物正 面相遇。祂順服地待在小小的一角,卑微自己,任神鑲嵌在祂的巨幅彩繪中。正因如此,祂有時間為人停留;因為所有的時間都在父神手中。

         而我們呢?楊腓力在本書的最後一章,告訴我們:“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1:27)。也就是顯出,無論人的才智如何,在與神相遇時,都會自嘆弗如。

         教會,神的教會,夠大、也夠小,能叫謙卑人處高位、也能使在高位的謙卑下來。故此,基督徒要將頭探出圍牆外,學習耶穌如何與世界相處,如何與人相待,讓人在教會中体驗信仰的真善美。

        在本書中,你會感受到楊腓力清晰明確的言語,並他所傳講的天堂,及見證神所創設的教會之美善。他也以一個歸屬于基督群体的一分子,向你呈現,教會是發現美妙與祝福的所在。縱然教會問題多多,正如楊腓力引述鮑爾所說的:

        “比爾,這是一艘破舊的大船。
她會吱吱作響、前後搖擺、顛簸、搖晃,
有時還會晃動得讓人想吐。
不過它總是安然抵達目的地
過去如此,以後仍會如此……直到世界的末了
無論你是否在船上。“

        最後,教會是神在世上設立的一個新標記。每個教會都代表了神的應許,並發出微聲的盼望。

作者為台灣校園出版社同工。

編按:本書由台灣校園出版社出版,讀者若有興趣,可上校園網路書房購買,該書房的網址為http://shop.campus.org.tw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