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BH19

  • 幾年後,我在小組聚會中和大家分享這個小屋的故事,加上了我自己的感觸:“這個科學家得到的不過是人的記念,而像蘇姐姐那樣的傳教士得到的卻是神的記念,那才是永遠的記念。”

    閲讀全文…

  • 有一次筆者被一間教會邀請,在慶祝該教會週年時領培靈會。所講的主題是“基督、教會與我”。第二個晚上,國語部的牧師在會後,因沒有看到說普通話的人來參加聚會,就告訴我,昨天聽了我講“教會與我”,就有人對他說,講神嘛,他們還有興趣,講教會,他們沒有興趣,所以不來聽了。這就好像六十年代美國的嬉皮時代,那時人說,基督我要,教會我不要。持這種心態的人,其實是把基督與教會分割了。

    閲讀全文…

  • 願你的呼喚再一次穿透我 使我在聖潔的祭壇上 把自己全然擺上,不再退縮

    閲讀全文…

  • 有位弟兄信主之前,已積極參與教會活動;信主後,更是教會重點栽培的“明日之星”,組織並帶領各種聚會。然而,一兩年之後,他卻沉寂下來,提起事奉就心驚膽跳,甚至變成一個不冷不熱的基督徒。

    閲讀全文…

  • 為什麼教會裡常常有少數人服事多數人的現象?除了人天然的惰性,不願服事人,只 願被服事外,或許還因為尚未見過有感染力度的服事的美好經歷,或周遭缺乏人人服事人、人人被服事的風氣,或者因為前面的老同工沒有刻意去提攜、鼓勵、帶領新同工。但重要的原因之一,恐怕是因為對有關服事的聖經真理認識不夠。

    閲讀全文…

  • ,

    靜夜感慨(宋主恩)

    近十幾年來,有許多從中國來北美的學生、學者及其家屬,有機會到教會聽福音,也有成千上萬的人受了洗。但是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一些受過洗的人,過一段時間以後,教會裡再也找不到他們的蹤影。更有甚者,這些流失的人中,聲稱自己是“前基督徒”,表示自己已經不信了。

    閲讀全文…

  • 另一方面,大多數信徒卻比較被動,往往並不清楚、也沒有多少時間,過問教會的異象、動態與計畫。多數只是在崇拜時來教會,匆匆一行。既然沒有投入教會,大概也談不上“委身”──我們所談的“委身”,不但有“忠實于”,也包括“認可、參與、憂其憂、樂其樂”之意,就是說把這件事當自己的事──但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少數人在教會中很忙碌,大多人則像過客。

    閲讀全文…

  • 我們的文化、環境和傳統,總是在告訴我們,不管想獲得什麼,總要不斷地努力去爭取才行。久而久之,我們在下意識裡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那就是,要努力去夠得上,要爭取配得上──即便是對愛,也要用好表現、好行為才能獲得。

    閲讀全文…

  • 在《何必上教會?》一書裡,楊氏記載了人們,如何在起起伏伏的信仰歷程中,經歷聖靈的同在,省思自己的處境,並保持儆醒等候主再來的方法;對那些在信仰上失落的人,他勸告他們不要輕易退卻,離棄教會、離棄信仰;書中也提供了歡喜上教會的出路;同時也提醒教牧同工,要如何幫助人們,回到教會中得安息。

    閲讀全文…

  •   “轟”的一聲巨響,江西省進賢縣人民法院的法庭大院裡一片狼藉,斷肢殘軀四處橫飛。一位76歲的獨居老人晏忠民,以這種自爆的極端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