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勝毅
本文原刊於《舉目》19期
我們的文化、環境和傳統,總是在告訴我們,不管想獲得什麼,總要不斷地努力去爭取才行。久而久之,我們在下意識裡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那就是,要努力去夠得上,要爭取配得上──即便是對愛,也要用好表現、好行為才能獲得。
成了基督徒之後,這種完美主義的思維定式,也很容易地帶進了新的生活裡。其陰影無處不在,實在有礙我們新生命的成長。
與神之間
前不久回國,看望了一位老朋友。這位朋友在美國期間,第一次在教會聽道就受聖靈感動,決志信主。回國後,他很熱心地鼓勵朋友和員工信主成為基督徒,但末了總是要為自己加一句:“我還不是一位真正的基督徒。”因為他覺得自己還不夠標準,多少想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他對我坦白了他內心非常掙扎。他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離基督的標準太遠,因此他對受浸之事也就一拖再拖,團契聚會也不參加,連禱告都不敢開口──“神會接受我這麼個壞人嗎?”
其實,這種“我要完美達標,神才會接受我”,和“我夠格成為基督徒嗎”的想法非常普遍。就連信主時間不短的基督徒中,持有這種想法的也大有人在。
幾年前,我參與兒童主日學事奉。在準備教學的過程中,當讀到“神的愛是無條件的。即使你做了壞事,神仍然愛你”時,我大為震驚,無法相信這是真的。後來謹慎地多方求證後,才敢給孩子們講述──世俗的完美主義,使我把神無條件的愛與祂是否贊同我們的行為,徹底地混淆了。
這種完美主義的想法,不無帶著我們生活經驗和文化環境的烙印。我們從小就懂得把成績、表現,與獎賞、關注、愛聯繫起來。不少父母也不自覺地把這種觀念,移植 到他們與子女的關係中──愛的多少在于孩子的表現如何。甚至在教會裡,我也常聽到,有姐妹對調皮的孩子說,“你要是不乖,上帝會不喜歡你的。”
決志信主之後,我們下意識地把這種想法帶了進來。有時還微妙地想著,因為自己表現好,所以神揀選了我們。但當面臨內心掙扎和內疚時,我們又會突然覺得神非常不愛我們……我們在自我表現的基礎上來假設神對我們的愛,扭曲了對神本貌的認識,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自然是忽冷忽熱。
與人之間
不可實現的完美主義,不僅阻礙了我們接受神的愛,扭曲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而且還妨礙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在教會裡的關係。
完美主義的基督徒,容易把神的完美與人的完美主義混淆起來,從而產生出僵硬的教條主義,“他應該”,“你應該”,“基督徒應該”,“領袖應該”等等,並把基督徒的生活建立在這條框之上。
這樣一來,我們就很容易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周圍一切,看待與自己同行的信徒們,看待牧者,且根據他們是否達到我們所制定的標準,來論斷他們,來決定是否接受他們。
完美主義者還很善于對他人評頭品足和怪罪。他們也很難稱讚周圍的人,看不到人家的辛勞、努力和進步。要想他們鼓勵他人更是難,其理由是,“鼓勵稱讚多了,會使對方驕傲自滿”。
你要是想與完美主義者分享自己的掙扎,你得準備挑更多的重擔,因為“應該”的重框馬上就要壓下來;要是想分享自己的成就,你得準備使勁再往上爬,因為對方對你的標準還會提高。
對完美主義者來說,做事達標至關重要。至于怎麼樣在同工過程中,互相了解、接受、支持和搭配,似乎並不重要。這當然就會失去在一起同工這個動態過程中,互相造就的機會。
完美主義的基督徒,對不信者也常表現出高人一等的姿態,對那些初信不久、有待成長的人,不管青紅皂白,總是有很多“應該”,慣用經節的金磚頭打人。在無形中也嚇跑、甚至傷害了不少的慕道友。
如果我們渾身上下都被套著這“應該”的條條框框,那麼我們定是生活在另一種的重壓和無奈之下。
與己之間
生活在完美主義中的人,不僅對他人常帶批評的眼光,對自己也經常挑剔、批評、不滿和自責,覺得自己不夠資格被他人接受、被神接受。因此,完美主義者會不斷地面對自我定義和定位的危機,難以在基督裡找到自己的地位。
又因為完美主義者會批評性的看他人,內心自然也害怕被他人如此對待。于是就用無形的牆把自己圍起來,不與他人有生命的溝通,甘願做“屬靈獨行俠”,錯過了神應允我們的豐盛生命。
出路何在
牧者Dr. David Seamands在他書中寫到,“完美主義與我們在基督裡追求的基督的完美、聖潔、成聖,以及聖靈充滿的生活完全不同,它只是一種道貌岸然的偽裝品。它不 僅不能使我們聖潔、有整合的人格,即在基督裡成為完整的人,反而會使我們在屬靈上變成法利賽人和情緒不健康者。”
確實,完美主義在我們與 神、與人、與己之間,築成一座無形的厚牆,是我們背在身上的沉重包袱。在我們奔跑前面的路時,我們要丟棄一切的包袱和連累(《來》12:1)。而這完美主 義,就是我們從“吃奶的嬰孩”到“吃乾糧的成人”的過程中(《來》5:12,13),所要甩掉的包袱之一。
前幾年,在兒童主日學服事中學 到的“當我幹了壞事、不好的時侯,上帝仍然愛我”,是我生命中的一大里程碑──神對我的接受和愛,不是根據我的表現如何、成就多大、有否錯誤和缺點、能為 祂做多少事,而是因為祂的愛子在十字架所付出的血的代價。帶著這新的發現,帶著安然和釋放,我和兒子從一個只有幾十個人的華語教會,跨進了一間數千人的英 語教會。面對不熟悉的環境我甚至懷疑──“我還要堅持下去嗎?”
因為不管怎麼做,我總不能改變我的樣子,去掉我的口音,也不可能會有很多人主動來熱烈歡迎我,讓我感到自己有價值、很重要。
但是,此時的我已明白,在“父神的家”,我不必爭表現、爭地位──這確確實實是挑戰自己、走向成熟的機會。
新教會的口號,“每個會員都是神職人員”,對我來說很新奇。我開始嘗試著挑戰自己的心理適應水平,利用大教會資源豐富,主動加入多種聚會和團契。
神的信實令人吃驚。我從很多真誠的、敬神的、成熟的、不帶宗教條框的人身上,看到了神的恩典,看到自己的生命得到了進一步造就和滿足,同時也看到自己的見證和參與鼓勵了他人。被釋放的我,体會到了接受他人和被他人接受的愛。
Oswald Chambers在My Utmost for His Highest(中譯《竭誠為主》)一書中,對基督徒的完美和世人的完美主義,有精采的論述。他說:“如果推測神要把我們做成一個完美的標本,那是一個陷 阱。神的目的是要我們與祂合一同在。”“基督徒的完美不是,也永遠不能是世人的完美主義。基督徒的完美是與神之間關係的完美,即便是在那些看起來不重要的 生活小事中,這個完美的關係也表達了它的真實。”
最後,他寫到,“神的目的不是要使我完美、變成祂窗櫃裡的一個獎杯。神要使我到達一個地步,祂可以用我。”這是我們必須記得的。
作者來自大陸,現居西雅圖,從事牙齒矯正工作。
版權作者保留,請勿轉載。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