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撇子拯救者:以笏(曲雅閣)2023.09.20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3.09.20

曲雅閣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上帝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林後》10:4)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使用人的原則,常常出乎人的意料。祂所使用的人,經常是那些在人的眼中卑微的人,交給他們最不尋常的武器,並且藉著他們成就最不可預料的結果(註1)。

在《士師記》中,我們看到,上帝使用珊迦時,所用的武器,只是一根趕牛的棍子。珊迦用這棍子,殺死了600百個非利士人(參《士》3:31)。雅憶則用錘子及帳棚的橛子,殺了迦南王的將軍(《士》4:21)。基甸用瓶子及火把,打垮了整隊米甸軍隊(《士》7:20)。參孫用驢腮骨,殺了1000個非利士人(《士》15:15)……

上帝興起拯救以色列的士師以笏,更是一個右手不便利的左撇子。他打製了一把兩刃的劍,刺殺了摩押王伊磯倫。

小肥牛正待宰割

士師俄陀聶死後(參《士》3:11),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士》3:12)。40年的和平歲月(參《士》3:11),使以色列百姓全然忘記在古珊利薩田手下為奴8年的悲慘生活,反而重蹈覆轍,與他們的列祖在曠野漂流40年期間一樣,動則埋怨上帝,犯下各樣罪惡(參《徒》7:41-43)。

這一回,上帝將他們交給摩押王伊磯倫。摩押早在主前13世紀建國。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以後,摩押的勢力擴展到了約旦河西岸(經文中提到的棕樹城和吉甲,都在約旦河西岸)。

伊磯倫招聚亞捫人和亞瑪力人,攻打以色列人。這時,上帝的百姓面對的,是一群結盟的敵人(參《士》3:13)。米所波大米的軍隊,是從遠方來的侵略征服者,但摩押人、亞捫人及亞瑪力人,不但是猶太人的近鄰,更是他們有血緣關係的親戚——羅得是摩押人和亞捫人的先祖(參《創》19:30-38),雅各的哥哥以掃則是亞瑪力人的祖先(參《創》36:12、16;《申》25:17、19)。

這些征服者,不僅佔領了棕樹城耶利哥,而且在耶利哥設立總部,形成一個反以色列的軍事同盟。這次以色列人被奴役共18年,比上一次多了10年。

《士師記》3:12-30描述的故事,非常具有吸引力。

摩押王伊磯倫,主導了對以色列人的侵略。除掉伊磯倫,是以色列人反抗欺淩的最重要一步(註2)。

“伊磯倫”的意思是小肥牛。《士師記》形容伊磯倫“極其肥胖”(《士》3:17)。在古代,食物不像現代這樣豐富,但伊磯倫可以隨心所欲,大吃大喝。聖經記載,以色列人被迫向他進貢許多禮物。他對食物和財富的貪婪,成為他了死亡的原因:小肥牛正等待被人宰割。

他因為肥胖,行動不便,所以當他遇到以笏的突然攻擊時,完全失去了應變能力。起初他的肥肉夾住了以笏的劍,但隨後身體被刺穿而死。

另類的“荊軻刺秦王”

以色列人刺殺摩押王伊磯倫,與中國戰國時期的“荊軻刺秦王”非常相似。

燕國精心策劃了刺殺事件,但仍告失敗。準備地說,燕國太子親自策劃這次刺殺,從眾多俠客武士裡精心挑選了荊軻——無論膽識和武功,荊軻都是頂尖高手。荊軻也是進貢禮物,藉機行刺。結果“圖窮匕首見”,刺殺行動失敗,荊軻被殺。

       1,有缺陷之人

以笏不是以色列人選擇的刺客。他是一個“左手便利的人”,也可譯為右手受到限制的人。在以笏的時代,左撇子被視為有缺陷之人(馬唐納,《士》3:15-30),是廢物。沒有人會選擇左撇子擔任重要的職務。

如果以色列人選拔刺客,必定會選一個右手強有力的人,來完成如此重要的使命。然而以笏是上帝選擇的人。上帝看人不像我們只看表面,祂更看重的是人的內心。

上帝揀選以笏承擔這個拯救任務,其實再合適不過了。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只有右手才是靈巧的。右手若不能揮動武器,在眾人的眼中,就等於這個人無法使用武器。

這就是以笏得以單獨面見摩押王的原因——摩押人把關注點放在以笏的右手上,認為他無法對摩押王的安全構成威脅(註3)。這給了以笏可乘之機,使他一擊得手。

       2,以笏的秘密

以笏的成功,與他一系列精心的策劃分不開:假裝成特使、左手之利、隱藏的劍、假的信息,和鎖住的門。以笏就是這樣利用了別人對他的輕視,完成了他人無法完成的任務。

以笏所用的武器,為“兩刃的劍”,即兩邊都開口的劍。他把劍藏在右腿的內側,而一般人則會把劍放在左腿部位,便於用手抽出。人們往往都會以自己的習慣觀察事物,這就造成漏洞,使以笏帶劍蒙混過關。

除了武器以外,要在警備森嚴的環境下完成刺殺任務,還需要與摩押王單獨面對的機會。

這個機會很快就有了——以笏率團代表以色列人向摩押王進貢。進貢團打道回府時,走到“吉甲的雕像之地”,就分成了兩隊。以笏單獨返回,面見摩押王,說:“我有一件機密事奏告你。”(參《士》3:19)

這個機密事,可以理解為一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一件物品,或一個信息。我們當然知道這個物品是什麼東西,就是一把短劍。這把劍也是信息,是摩西早就告知的:以色列“要吞吃敵國,折斷他們的骨頭,用箭射透他們”(《民》24:8)。

本故事中,兩次提到一個地方,就是吉甲的雕像之地。

這是摩押人祭祀偶像的地方,是摩押人倒楣之地。這讓我想起荊軻前往秦國,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易水這一地方,是荊軻的悲壯之地,反映出生離死別的悲壯和決絕。

然而吉甲不同。吉甲是以色列人的轉折之地。這是以色列先祖立石為證,紀念上帝的地方。凡以色列人走過此處,都會發出義憤。因為曾經的神聖之處,竟被雕刻的偶像所汙穢。而以笏從吉甲返回,完成了一項偉大的使命,又從這裡安全脫身,開始了以色列人新的復興運動。

       3,即使不完全

以笏確實騙取了伊磯倫的信任,讓伊磯倫以為他有從上帝而來的話語,結果以笏拿出來的是利劍。

當然,以笏計謀的成功,不能證明這一系列欺騙行為是正當的。他的右手不健全,這已經說明,以笏是一位有缺陷的士師。他是上帝所興起的以色列的拯救者(參《士》3:15)。不完全的人在上帝的手中,仍然能成就上帝的旨意。

摩西拙口笨舌,保羅其貌不揚,但摩西和保羅,都像以笏一樣有信心。他們都被上帝大大地使用。正如聖經所說:

“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1:26-29)

誰是真正的士師?

俄陀聶是以色列人公認的領袖。他屢立戰功,德高望重,聖靈也降臨在他的身上。以笏卻不一樣,他是左撇子,在以色列人的眼中不完美,沒有人願意跟隨他。當理想主義或激進分子,想尋找民族救星時,絕對不會找他。

摩押王伊磯倫死亡前,誰也不知道以笏是以色列人的士師。

摩押王死後,以笏對以色列人說:“你們隨我來,因為耶和華已經把你們的仇敵摩押人交在你們手中。”(《士》3:28)在以笏的號召下,以色列人組成軍隊,佔據約旦河的渡口。摩押人聽到伊磯倫死亡的噩耗後,打算橫渡約旦河回國,卻遭到以色列人的伏擊,精銳盡失。

以笏成為了以色列人的軍事領袖。

以笏的興起,是上帝的“機密”。以色列人一直都不知道以笏是領導他們反抗外族奴役的士師,直到以笏刺殺摩押王,帶領以色列人和摩押作戰,才漸漸知道以笏是他們的拯救者。

整件事情都在上帝的計劃之中。

上帝使摩押王伊磯倫攻擊以色列人,並且轄制了他們(參《士》3:12-14)。上帝興起以笏,做以色列人的拯救者(參《士》3:15)。以笏也知道,上帝將摩押人交在以色列人的手中(參《士》3:28)。所以,上帝是以色列人真正的士師、真正的裁判者。這也可能是經文裡面沒有說“以笏作了以色列人的士師”的原因。

上帝不單審判以色列人,也審判世界上其他人。

從經文裡可清晰看到上帝對摩押王伊磯倫的審判。伊磯倫代表了世界上一切專橫擴張、壓制人民的政權。這些專制政權目中無人,心中無神,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不擇手段,真是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上帝的話語好像以笏的劍一樣,是兩刃的(參《來》4:12;《啓》1:16),可以剖開那些貪得無厭的肥碩肚腹。這是上帝給伊磯倫的審判(註4)。

伊磯倫的死,顯出耶和華才是真正的王。祂能制伏偶像、君王和任何邦國!若有人想轄制上帝百姓、逼迫祂的兒女,就當留心可能成為下一個伊磯倫,成為後來人眼中的笑柄!事實上,從教會歷史看,任何逼迫、殘害教會的人,都沒有好下場(註5)。

註:

  1. 威爾斯比,《隨時候命:士師記》,姚靜勤譯(香港:福音證主,2006),22。
  2. 曾祥新,《天道聖經註釋:士師記》(香港:基道,1998),111。
  3. 威爾克,《士師記:誰是真正的英雄?》,楊曼如譯(臺北:校園書房,2015),56。
  4. 同註2,117。
  5. 吳獻章,《士師記析讀:背約沉淪的迴圈軌跡》(香港:基道,2009),81。

參考書目:

  1. 《啟導本聖經:士師記註釋》。電子版。
  2. 《聖經精讀本:士師記註釋》。電子版。

作者是牧師,教牧博士,家庭教會神學院授課老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