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3.09.23
清泉
溫德(Ralph Winter)博士在1974年第一次洛桑會議上,提出“未得之民”(Unreached People),提醒教會:某些地方雖然已經有教會,但尚有完全沒有接觸福音的群體。教會要向這些“隱藏的人群”宣教。
這一概念,影響了近50年來的宣教研究與宣教行動。包括(但不限於)約書亞計劃(Joshua Project)、展望/宣教心視野(Perspectives)、把握時機(Kairos)等相關專案,都在推進“未得之民”宣教行動。
華人教會近年來,也受此概念的影響。最直接的改變,就是從原先關注宣教的地理位置,轉向關注族群,進而開始認領族群,派遣宣教士進入異文化族群宣教。
然而,無論是華人教會還是其他族群教會,在關注未得之民時,常常忽略離我們最近的“未得之民”,那就是兒童與青少年。而且,這兩個群體,是長期(持續存在,編註)的未得之民。
誰是“未得之民”?
“未得之民”中的“民”,是指族群。按照溫德的觀點,“未得之民一詞,被廣泛用來指民族語言性群體。”(意即和族群語言有關。註1)按約書亞計劃,未得之民是指基督徒人口低於2%的族群(註2)。洛桑與福音派宣教機構給出的定義是:“一個尚未建立起能向內部的人民傳福音的本土化基督徒團體的群體。”(註3)
這樣看來,“未得之民”有3個基本特徵:1. 有群體文化共性,甚至有自己群體的語言。2. 基督徒比例低。3. 無法自我倍增,需要外部資源。
無論是兒童還是青少年,都明顯具備這3個特徵。
×第一個特徵
兒童與青少年,在城市化、全球化浪潮中,均形成獨有的群體文化,甚至群體語言,例如網路火星文。
×第二個特徵
無論是否贊同嬰兒洗禮,我們都知道,兒童或青少年,不可能成為“全自動”的基督徒。他們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明白福音。有清楚的認信,才真正成為上帝的兒女。
因此,即便是基督徒的子女,真正信主的比例依然不高。加拿大華福調研華人基督徒家庭的下一代,結果顯示,成長於基督徒家庭的孩子,在成人之後:“明確放棄信仰的,占11%;保留信仰但終止教會生活的,占13%;較少歸依的占38%;高度參與占38%。”(註4)
另一份對大陸年輕人的調查問卷顯示:
“溫州地區的高校大學生……調查問卷涉及1873名被調查者,結果顯示272人信教(各種宗教,編註),占總數的14.5%。……2003年對北京地區部分高校2820名本科生的信仰宗教的情況調查,得出的比例9.2%……在272位信仰者中,信仰佛教137人,占50.2%;信仰基督教82人,占30.1%;信仰伊斯蘭教、天主教、道教、其他教……所占比例分別為4.5%,6.4%,5%,3.8%。”(註5)
從這份調查裡可知,溫州高校大學生中的基督徒比例為4.4%。
這份調研同樣顯示:有宗教信仰的當代大學生中,只有大約3.1%的人,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時候開始信教的。高達57.6%的人,信教時間是在初等教育階段。還有大約18%,發生在小學教育階段。甚至還有高達21.4%,信教發生在啟蒙幼稚教育階段(註6)。
以這份調查的數據來計算,可得如下這份表格:
信主年齡段 | 信主比例 |
幼兒 | 0.9% |
小學 | 0.8% |
中學 | 2.5% |
大學 | 0.03% |
加拿大和溫州,兩者分別是海外與大陸基督徒比例相對較高的城市,其下一代的信仰狀況都如此之糟,遑論其他城市了。若是全球的兒童、青少年加在一起,其清楚歸信基督的比例,必然低於2%。
×第三個特徵
由於兒童、青少年的生理特點,這兩個群體註定無法自我倍增。有宣教學者提出“4/14之窗”,意指4-14歲是未得之民。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青少年的生理成熟提前了,但心理成熟滯後。從華人教會的教牧實踐來看,以18歲為年齡界限是合宜的。在18歲之前,皆需要外來資源。
再細分一下,可劃分為兩個群體:以12周歲為分界線,低於12周歲為“兒童未得之民”,12-18歲是“青少年未得之民”。統一則稱之為“未得之下一代”。而且,只要婦產科醫院沒有關門,這個群體將源源不斷、持續發展,算是“長期的未得之民”。
對於教會事工的意義
用“未得之下一代”或“長期的未得之民”來稱呼這兩個群體,不是為教會的主日學增效,而是要更新傳統教會的牧養。
ד主日學校”模式的限制
“主日學”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是“下一代牧養”的代名詞。然而“主日學”,Sunday School,大多定位為學校,以教導聖經課目為主。用“教導”取代對“未得之民”傳福音、門訓,這顯然有失片面。
教會需要轉向全人牧養、全人福音化。在“未得之下一代”中,以福音信息為本,以精心門訓為軸,以聖經教導為緯,全人牧養,產生福音性倍增。
×勿只聚焦他民族
傳統宣教事工,常聚焦於其他民族,如水族、回族、維族……這當然非常有意義、非常重要。然而,我們不能因之忽略教會日常事工中的“未得之下一代”——這既在身邊、亦在天邊的“長期的未得之民”。
如果說,他民族是橫向、廣度的“未得之民”福音工場,那麼“未得之下一代”,就是縱深的福音工場。現今歐洲許多教會衰落,除了無力開拓他民族之“未得之民”,更主要的因素,是失去了“未得之下一代”。
×事工策略的提醒
不少教會牧者反映,下一代群體,隨著年齡日長,與教會隔閡日深。究其根本,是基督徒家長、教會牧者,甚至下一代事工的領袖,均沒有意識到“異文化”的挑戰。他們看著長大的孩子,其實有著迥異的思維方式。要想翻轉這樣的群體,須要有“道成肉身”的宣教策略,“住在他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
一位牧者向我報怨,最近請一些青少年吃飯,對方都不理睬。我答:其實你不懂他們的心!試想,哪個青少年願意跟一個中年大叔坐在一起吃飯?相反地,如果跟他們玩在一起,如 “狼人殺”、飛盤比賽……你會更易融入他們。融入,是“住在他們中間”,然後才能更好地見證基督那充充滿滿的救恩、真理……
“未得之民”的概念,很好地提醒我們,在開展“下一代”事工時,要看重門訓,看重傳承,看重倍增,看重領袖的培育。
結語
聖經說:“這代要對那代頌贊你的作為,也要傳揚你的大能。”(《詩》145:4)普世宣教,是每一代基督徒的使命。我們參與普世宣教,向外拓展的時候,不要忘記下一代的福音工作。一橫一縱,傳揚十字架的福音。
註:
1. 溫德、葛博西《完成重任——未得之民的挑戰》,刊于溫德、賀思德編,《展望心視野:策略視野》。展望心視野研習課程中文編譯團隊編譯(新北:橄欖出版有限公司,2016),25。
2. Paul Akim,《宣教並非只在福音未得之民之中》,TGC,2021-08-20。https://www.tgcchinese.org/article/missions-unreached-people-groups#歷史背景 。
3. 《宣教領袖對策略性專詞的定義》,刊于溫德、賀思德編,《展望心視野:策略視野》,展望心視野研習課程中文編譯團隊編譯(新北:橄欖出版有限公司,2016),26。
4. 王健安,《聆聽心聲》,彭孫偉譯(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加拿大聯區出版,2018),31-32。
5. 陳建勇,應巨林,《溫州高校學生宗教信仰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刊于《重慶科技學院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68-72。
6. 同上,69。
作者為教會牧師,牧會且同時宣教。
Leave a Reply